登陆注册
18586000000164

第164章 气吞山河窥狼心【1】

更重要的是,他展现出了对战争进程超凡的驾驭能力。

朱棣虽然是第一次独立带兵,却表现得相当老练沉稳。做事有章法,不急不躁。大军出关,先派出探马,探听敌人方位,而不是贸然行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士气。

他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进军敌营途中遭遇大风雪,很多人打退堂鼓,他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主张,得以出奇制胜。

他明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道理,知道用武器不能解决的问题,用谈判可以解决。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消灭乃儿不花,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胜利,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给父皇留下的印象深刻。

他注重信用,不搞阴谋,在把乃儿不花带到自己大营招待之时,没有趁蒙古人群龙无首就搞袭击,这更让对方能死心塌地投降。

他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因些在军队中有很强的认同感,他重视细节,演技逼真,让蒙古人感激涕零,真心投降,而不象蓝玉一样,硬要把自己脏衣服往人家身上披。细节决定成败,朱棣做得相当到位。

沙滩上建不起高大的城堡,县体校里出不了梅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雄心,从零开始。南京皇宫的竹林中,有过他刻苦练武的身影,凤阳郊外的山路上,有过他长途跋涉的记录;忽必烈当年住居过皇宫里,他秉烛夜读,学习兵法战略;关汉卿曾经生活的小巷中,他微服私访,了解民生疾苦。

朱棣的成功看似一鸣惊人,一炮而红。但成功的背后,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与付出,坚持与执着。

正因为朱棣的表现如此完美,朱元璋才会看到眼里,喜在心头,知道老四很有自己当年的神韵,才会很自豪地说:“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朱元璋不光口头表扬,还有物质奖励,他奖励给朱棣一张面额一百万两的宝钞,这些钱的购买力约合今天的人民币一个亿。其实这个宝钞,据说是他是想奖励朱棡的,但老三却无功而返,白白浪费了国家无数粮食,当然不能奖给他了。

因为朱棣大获全胜,这一年闰四月,各王府及百官和朱元璋进《贺平虏表》,为皇帝歌功颂德,但朱棣因为是胜利的操盘手,也在朝中为自己赢得了相当高的声望。

第二年春,朱棣再次出征,他在傅友德的配合下,顺利击溃了蒙古将军阿里失的军队,虽然没有能抓获阿里失,但依然歼敌数千,并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他的声望进一步上升。

在以后的岁月里,朱棣驻扎在北平,风里来雨里去,为大明王朝看过北大门。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冲击在前;在营帐中,他爱兵如子,问寒问暖。对北平百姓来说,他是胜利的化身,对蒙古贵族来说,他则是噩梦的代名词了。

朱元璋很快就进入古稀之年了,活一天少一天。他知道,让老四在北平戍边,让老大在南京监国,自己就会很轻松,可以安安稳稳地享福。让人感到有点凄凉的是,朱元璋虽然欣赏老四,但从来没想到让朱棣代替朱标,因为朱标做得还不错,而他对朱棣,根本就没有那样的安排。

朱棣不是没做过当太子的梦,不是没想过夺权,但是他知道,自己面前横亘着一座大山,高得让他不得不仰视,自己面前有一条鸿沟,没有非常规措施,想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朱元璋的长子,大明帝国的皇太子及监国,他的大哥朱标。

朱标只比朱棣大五岁,有他在,朱棣想继承皇位,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除非朱标死了,他才有可能接班。可是,按明朝人的平均寿命,朱标死还得许多年。再除非,他是非正常死亡——那就不得走李世民的道路了。尽管有道衍的白帽子之说,但朱棣如何迈出这一步呢,难!他必须耐心等待。

可是,有一天,这座山突然倒下来,这条鸿沟已经不存在了,那你会不会有想法?

有想法当然是正常的,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

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十七,一条消息从南京传出,宛如惊雷,在朝野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太子薨了!朱元璋培养了二十多年的接班人朱标不幸去世,享年三十七岁。朱元璋非常难过,将其安葬于孝陵,追谥为懿文太子。

消息传到北平之后,经过短暂的伤心之后,朱棣突然心中升起了希望——莫非是上天有意成全我?

两年前,自己刚刚收降了乃儿不花,声望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哥死了,留下的几个孩子都小,最大的朱允炆还不到十六岁。自己的二哥三哥,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招父皇待见。

如果有一个皇位摆在你面前,你会不会珍惜?

元至正十五年,朱标生于太平。因为这是第一个儿子,朱元璋非常重视,吴元年,朱元璋立还没有名字的老大为世子,并安排他章凤阳老家扫墓。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后,很快把朱标立为皇太子,一点犹豫的功夫都没有。

朱元璋还特意挑选功勋老臣和有才能的新官员,兼任东宫官,这个阵容也豪华得有吓人: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有这三位重臣压阵,其他还有数十位大臣共同兼任东宫。并下诏说,他在东宫不单独设立府僚,而让重臣兼职,因为战争没有完全停止,如果自己需要亲自带兵离开京城,就留下太子监国。如果设立两套班子,东宫的大臣就有一个忠于太子还是忠于朝廷的问题,反而会容易产生不信任。

朱元璋不仅聘请明初第一学者宋濂亲自为太子授课,还从国子监中挑选了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个德才兼备的年轻人,陪太子读书,而朱棣和二哥三哥都没有这个福份,他们所受的教育,都是粗线条的。

洪武十年,朱标已经23岁,朱元璋觉得他长大了,下令朝中政事先要汇报给太子,经其审阅后才传皇上。这是对朱标才华和能力的进一步肯定。

朱标天性仁慈宽厚,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这一点很象马皇后,而与朱元璋形成鲜明的对比。

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的那些年月,由于经常需要行军,马皇后就把朱标随时背在身上。等朱标被立为太子后,他为了纪念这段经历,就特意请画师画了皇后负子图,并随身携带。

当李善长因为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赐死时,朱标进谏说:“父皇父您杀戮太多,恐怕要让众大臣心寒了。”朱元璋当时不说什么,心想,这小东西,居然教训起老子来了!我给他点颜色看看。

第二天,朱元璋把朱棣叫到寝宫,把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抓在手上。朱标一看,这不得把我扎得满手血吗,不干。于是就对老爸摆出了一个为难的POSE,朱元璋乐了:“朕命你抓住木棍,你都知道棍上有刺刀,怕伤到手,如果把上面的刺去掉,不就没事了吗?我老人家现在诛杀李善长等一干权臣,就是为你拨刺,我的一片苦心,你这都不明白吗?”

说的倒是很直白,很坦诚,显示了一个好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而朱标的答复,使朱元璋更是突然来了精神。他猛地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胳膊,转身……操起座椅就朝宝贝儿子身上砸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朱标是这么说的:“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潜台词无疑就是,你自己远远达不到尧舜那样的贤明,难怪大臣们个个都成成了乱臣贼子。这样讽刺老爸,确实也有些不象话了。朱元璋同志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挤兑,难怪他要发飙了。

好在朱标躲得快,他跪倒在地,从怀里掏出皇后负子图,还准备继续行凶的朱元璋看了之后,不由得想起了过去马皇后的好,于是也下不了手了。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秦王、周王两哥们曾经多次因为过失,惹怒了朱元璋,多亏有太子说好话做工作,才让他们免予撤藩,重回封地。

秦王朱樉被封在了西安,因被秘密举报,在地方上有诸多过失,朱元璋把他抓回南京教训,同时派太子前往关中视察,朱标回来后,不但呈上了最新的陕西地图,还劝说父亲让秦王就藩,朱元璋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朱樉放回西安。

晋王朱棡曾被人举报有谋反之心,朱元璋准备采取行动,朱标为了保住弟弟,在朱元璋面前长跪不起,放声痛哭,终于把老屠夫感动了,总算没有拿自己的亲骨肉开刀。

朱元璋当初打天下时,为了收买人心,把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及沐英等十多人收为养子,其实是想让他们在战场上给自己多卖命——亲生儿子死了心疼,养子死不死没多大关系。马皇后对这些养子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太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中。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渐渐长大了,把当年为他流血卖命的养子们看成威胁,千方百计找由头想除掉他们,而太子却总是尽自己的力量,来劝说父亲不忘旧情,对这些兄弟加以保护。

朱元璋曾经想过迁都西安。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派朱标去陕西视察。他对太子说:“天下山川,唯有陕西号为险固,我安排你前去考察民情风俗,慰劳三秦父老子弟。”

朱标知道父亲的打算。西安自古帝王都,南北有山脉保护,东西有雄关可守,是天然的建都所在地,是周秦汉唐四大最强盛帝国的都城。在陕西期间,他视察了多处城防,收集整理了很多资料,并且绘制了详尽的地图。

朱标回到南京,献上陕西地图后就病倒了,病中还不忘迁都的事情,并且向太祖建议应该定都洛阳。

可以说,朱标是个好太子,很敬业,很仁义,也不缺乏自己的主见。他的去世,是大明王朝的重大损失,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重大灾难。

同类推荐
  • 传世药香

    传世药香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 北宋少年行

    北宋少年行

    少年林安闯入了北宋的花花世界,面对朝堂上的风云,北望北方辽国的铁骑的蠢蠢欲动。少年人开始了自己的旅途。
  • 无限之主角天敌

    无限之主角天敌

    爆丧尸,救美女,再来到尸魂界成英雄,竟还回到唐朝正面交锋李世民。天敌无处不在,且看他如何对付难缠的天敌,站稳主角一席之地。
  • 吃货大帝国

    吃货大帝国

    这是一个吃货来到隋末荡平烟尘,建立大帝国的故事。“陛下!突厥过于猖獗,频频挑衅,犯我边境,臣等愿意带虎狼之师覆灭此僚,扬我国威!”嘴里嚼着羊肉串,脚边丢了一地竹签子的李靖和徐世绩眼睛放光的请命,战意直冲云霄……一年之后,突厥可汗来到皇宫给韩成君臣跳胡旋舞……当这些臣子们因为国家美食日益丰富而沉醉的时候,韩成敲着桌子开了口:“诸位爱卿,高句丽的人参,崖州的燕窝不仅美味还延年益寿,海外有洲名曰美洲,有亩产过五十石的作物,名曰土豆,还有一种调料,名为辣椒,能让食物变得无比美味!”
  • 红楼之诗剑双绝

    红楼之诗剑双绝

    穿越者薛蟠,带着两个漂亮妹妹,在贾家做客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柳颜舒

    重生之柳颜舒

    孤单的人生,让她对生活失望……神秘黑衣人,给予她重生的机会……从头再来,她决定不要孤单一辈子……友情,亲情,爱情,她全都要
  • 老树下的光辉

    老树下的光辉

    作者:范亚杰本作品以九十年代至今为故事背景,讲述着几代人的心酸荣辱。作品以李亚鹏为主人公,讲述着一个家庭因一个残疾人的出生,而影响着几代人情感纠葛。直到主人公历经坎坷磨难,最终以坚强不屈的品质回报社会。本作品以人性为基础,讲述主人公从出生遭人嫌弃,到后来受人爱戴,其中的人格魅力和灵魂高度让人深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多年前,一个叫E部落的论坛,一个寂寞的版主为了维持每日一帖的人气,只好自己动手写一些故事,主题是“书生与女鬼”,象征着我们每个人的爱情遭遇和人生困厄。结果意外受到热捧,好评如潮。这就是名噪一时的“书生和女鬼”的由来。本书根据主题,出版更名为《不如,我们重新来过》。胡叉和冥灵写这个故事,花了十年,聚集了极高的人气和口碑。全书以一个书生、一名女鬼在数度轮回中的爱情故事,将人生、人性剥离得体无完肤。这是一个明明相爱,却没有结局的故事。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感情遭遇一样,时间的尽头,我们只有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但是,谁的感情能够重来?青春终将泪流满面,如此而已。
  • 兵凌异世

    兵凌异世

    华夏特警指挥员兵锋灵魂意外穿越九鼎大陆,获战阵师传承。为乱世求存,一步步崛起于微末。一人一枪,横扫下三州,称雄中三州,独霸上三州。兵锋所指,众强披靡;红缨所向,群雄慑服!
  • 阳间阴倌

    阳间阴倌

    我叫吴晨,五岁时整个村子被屠了,父亲拼死送我出去,与母亲生活在神木镇。本来我以为,这件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淡出我的世界,让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直到我偶然翻见一本书--【阴间术法】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阳间阴倌,于是我再次被卷入一场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召唤师学院兔

    召唤师学院兔

    本人姓马,非著名作家。因为长期熬夜码字,睡眠、饮食不规律,看起来比较瘦。所以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较瘦,大家可以叫我马较瘦。
  • 公子如玉世无双

    公子如玉世无双

    你可会梦见紫禁城的霜雪,洛阳的绝世牡丹,长安的浮光掠影,大漠的孤烟狼鸣,咸阳宫的大火……你可会梦见有人对镜贴花黄,有人独倚望江楼,有人白衣轻胜马,有人笑靥如花,有人泪断天涯……愿和你一起看英雄迟暮,美人老去。十里繁华,尽数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