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6000000152

第152章 王叔吊丧莫入京【2】

所谓“白帽子”,是道衍的一句隐语。初跟朱棣回北平的道衍,就向朱棣表白,他所以死心塌地跟着燕王,是上应天意,迟早要送他一顶白帽子戴。

朱棣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早明白了这话锋里的玄机,但时候不到,不可张扬,内心深处的东西不愿过早泄漏于人,所以他当时装傻,不接这个话茬。

道衍也猜到他故意装傻,事隔多年,当朱棣白盔白甲回京宣示武力之时,道衍早已洞穿了燕王的内心,所以旧事重提。他说:“我帮殿下,不过是帮你赚一顶白帽子罢了,这白帽子快要戴到殿下头上了。”

朱棣想证实一下,就问是一顶什么帽子,为什么是白的。

道衍从火堆里抽出一根带火的木棒,在沙滩上先写了大大的一个“王”字,又在王字上加了一个“白”字,他解释说,殿下是王,王字上加白,岂不是皇帝的皇了吗?这白帽子岂不是一顶好帽子?道衍说毕,得意地哈哈大笑。

看得出朱棣脸色变了,他动心了,他的心怦怦地跳得发慌,多少年来,这不正是藏在他道衍冷笑一声,不满他的矫情和过度的谨慎。他犀利地说:“不敢想,不等于不想。殿下既然这等仁义、怯懦,贫僧跟着你岂不是虚掷光阴?到了今天的地步,你朱棣仍藏一半露一半,这是不信任自己,真是令人心寒,道衍觉得自己还不如回到方外去修身养性。”说罢真的站了在来,抖抖袈裟上的灰,拂袖欲走。

朱棣急忙站起身拦住他,对道衍深深一揖,说:“知我心者,道衍法师也。何必一定要说得一览无余呢?”

[总算等于认账了,道衍心里豁亮了,这才回嗔作喜,他郑重地向朱棣表白心迹:良禽择木而栖,更何况人呢?他在方外这么多年,本已淡漠了人世间一切,所以应殿下之召随侍左右,并不是为了替殿下超度马皇后,他一直在槛外静待仁者出世,虽隐匿方外,却愿效力知我者,他说自己初见殿下,谈吐之间,即窥见了燕王治理天下的王者风范,燕王如不自重,道衍岂不白费一番心思了吗?

朱棣由衷地说了一些感谢先生一番情义的话。

道衍复又坐下,拨弄着篝火,使之升腾,他随口念了两句诗:“我本浮屠自有师,畴肯崆峒莫奈我,欲将雄心托明主,跨过尘凡两界河。”

朱棣咀嚼着,点头道:“好一个‘跨过尘凡两界河’!”

那刚刚登极的新皇帝朱允炆面色苍白,文质彬彬,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他此时坐在从前祖父朱元璋坐过的宽大的龙椅上,觉得椅子太宽、太大,坐上去空着很大一块地方,有点无倚无靠的感觉。他心神不定,心里总不那么踏实、不那么自信。丹墀下站着太祖皇帝托孤的几位股肱重臣,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还有魏国公****祖和驸马都尉梅殷等。

黄子澄知道“别人”是谁,他奏道:“皇上圣明。恰恰是燕王自恃镇北有功,擅自做大。他居然抗命,不理会朝廷旨意,依然带兵南下。”

朱允炆脸色越发不好看了。他轻轻叹了口气,他不能不钦佩太祖高皇帝的英明和高瞻远瞩,他临终时,特地把朱允炆和驸马都尉梅殷叫到床前,嘱咐后事,指出燕王不可不虑,真是一针见血呀。

燕王早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太祖能制他,却又撒手去了。如今,他不听令,怎么办?他带兵奔丧,就是个信号,绝非善举,会不会……

梅殷认为,朱棣不至于造反逼宫,谅他不敢。

齐泰却认为不可不防。太祖遗命中,为何特地谕令各藩王不得进京奔丧?他还不想让自己的葬礼风光些吗?他还不想让二十几个分封在外的儿子回来送他入土为安吗?

黄子澄附和齐泰,说齐大人所言极是。太祖皇帝对他们不放心,特别是不放心雄心勃勃的燕王。

这朱棣从一出生开始,便是一个传奇。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这是农历的庚子年,元世祖忽必烈登基整整一百年之后,外来的蒙古入侵者,对中原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各路反元势力此起彼伏,繁华的江南各行省,几乎都落入了起义军手中。他们抓紧每一个机会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每天都有人死亡,每天也有人出生,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最不值钱的就是人的命。

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中国历史的进程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生而发生重大转变,一如三十二年前,他的父亲出生一样。

这年四月十七日,一个男孩降生在了南京应天府。然而,这个孩子却一没有名字,二不知道自己的亲娘的是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有一个伤不起的爹。

虽然他爸不是李刚,但当时已经名声显赫了。正是应天府的主人,以后也是全天下的主人,小名朱重八,又叫朱国瑞,最好记的一个名字是朱元璋——我叫可以,当时人叫是要脑袋搬家的。

中国历史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为皇帝的出生造势。

据一些历史学家严肃认真的考证,这孩子一出生,就预示着真龙天子的降临人间。当时啊,五光十色的祥云充满了屋子,把房间映衬得通亮,一天都不带散的,把所有的人都全看傻了。

这可不是所有人都看傻了,是专家们把读者都当傻子。

据专家们说,朱元璋和马皇后都非常喜欢这个宝贝儿子——这么喜欢,名字都顾不上起,专家们又做何解释呢?

江南的四月已经是初夏,万物生长,鲜花盛开,处处生机盎然。应天这个曾经的六朝古都,却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四年之前,曾经是和尚和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占领了这个城市,改城名为应天府。

应天,即“顺应天意”,这么高雅的名字,是朱元璋同志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他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知道读书人的厉害,会利用知识分子。

尽管已经有三个儿子了,朱元璋忙得顾不上给孩子起名字,元朝时流行用数字起名,他爸叫朱五四,他叫朱重八,他妈叫陈二娘。得,打仗要紧,给孩子起名的事一拖再拖,先就老大老二这么叫着,于是新出生的孩子,就叫老四。想想啊,让这帮小兔崽子帮自己打仗,还得很多年。

当时的主要反元势力,包括占据河南安徽一带,与元朝统治核心区域最接近的刘福通,以北宋故都开封为都城,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年号龙凤,名义上是各义军的统一领袖,但实际上是大家的挡箭牌,替弟兄们挡住了北方蒙古军队的正面威胁;占据长江中下游的陈友谅,原为徐寿辉部下,杀徐自立为帝,年号汉,以九省通衢的武昌为都城,拥有水陆军队数十万,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一支力量。占据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以繁华的苏州为都城,控制了大片富庶地带。其他还有浙江的方国珍和四川的明玉珍等,不过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无疑是陈友谅和张士诚。

军务繁忙,战事吃紧,老朋友陈友谅当时正在围攻太平。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想,让美国黑人享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陈友谅也有一个梦想,把朱元璋请到武昌喝茶——绑着去,老朱哪里敢分神?

在那个时候,朱元璋正是三十来岁的花样年华,体力旺,性子急,白天晚上火力都很凶猛。别人是能搞清自己的母亲,搞不清自己的父亲,朱元璋的孩子们恰恰相反,都知道是朱元璋的,不知道是谁给他老人家生的。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还收了一堆养子。把男人的地盘搞小,把女人的肚子搞大,一直是朱元璋的两个坚持。

朱元璋的夫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马秀英,她的绰号更加有名——马大脚,露出马脚的典故,就是打她那里来的,因为她出身贫苦没有缠足,有地位有身份后,当然不愿意让人知道。所以,真相总被她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甚至她和朱元璋到底生了几个儿子,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和朱元璋感情很好。马大姐自己不生不了孩子,但自己又喜欢孩子,后来等马皇后去世后,太子朱标和几个儿子都说自己是马大姐生的。其实唯一有可能是自己亲生的,只有老大朱标。

朱棣后来起兵时,反复申明自己是“高皇后嫡子”。实际上,他的母亲很可能是来自蒙古的石贡妃。这样朱棣就有了一半蒙古血统——这也许对他那种彪悍性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石贡妃是否朱棣和老五的亲生母亲,但却在老五出生后不久,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据说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道德模范朱元璋下令处死。呵呵,这个理由很有意思。

因为朱元璋滥杀无辜,民间对其特别仇视,而且朱棣也是得权不正,民间传说石贡妃是元顺帝的妃子,被徐达占领大都后,把她作为战利品献给朱元璋,其实她当时已经有身孕,六个月后生下朱棣,朱棣实际上是蒙元孽种,朱元璋大怒,秘密处死了石贡妃。但为了家丑不外扬,把这个小兔崽子还是留下了。

同类推荐
  • 諰,东周春秋

    諰,东周春秋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春秋时代的国际风云绝不逊色于当今世界;王夫之说:“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春秋各国内政外交对当下的启示意义不可小觑;阿克顿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春秋的故事绝对可以帮我们看懂这个世界。化用恩格斯的话说:“不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 雄霸九州

    雄霸九州

    盘古开天辟地,天下共分九州四野,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此为九州,东海、南疆、西漠、北荒,此为四野。自古以来,群雄逐鹿,征战不息,大小势力星罗密布,盘踞九州各处,而在金字塔的顶端,却有四帝七皇,他们如帝皇般君临九州大地,距离雄霸九州,成为千古一帝,仅有一步之遥。天帝张角、枭帝曹操、仁帝刘备、霸帝孙策,此为四帝,南蛮皇蚩尤、混世魔董卓、无双皇吕布、妖皇司马懿、武圣关帝、袁氏一族、项氏一族,此为七皇。少年刘弑,性莽勇,以长子长孙之名继任枭雄刘璋遗下的庞大势力,却遭叔刘阐篡位,被禁地宫,然天纵奇缘,吞下上古凶兽饕餮之果,从此海阔天空,踏出热血九州的第一步。
  • 强权

    强权

    强力推荐《日奸传说》
  • 梦断飞虎崖

    梦断飞虎崖

    现代青年误入未知世界本想听天由命安度余生无奈造化弄人天地不容为了生存只得逆天而行…………尊敬的各位支持我的读者们,您们好!承蒙你们对我的厚爱和支持,我内心万分感激,也一直铭记于心,但是这毕竟是本人第一次写作,难免经验不够丰富,虽凭借一腔热情写到现在,蓦然回首再看自己的这部作品,突然觉得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思索再三后我决定还是花些时间对此小说进行一个大的修改,不为别的,只为能够以我认为最好的呈现给读者,因此后续的一些天理,或许难免会对更新上有所影响,希望再此能够得到每个给予此小说收藏和投票以及关注此小说的读者们的支持,还请您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我保证会竭尽所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状态将此小说重新引回“正道”,还请各位多多理解和见谅。
  • 兴赵

    兴赵

    历经垂沙之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秦国统一之势已成。长平一役,秦之武安君坑赵卒四十余万,仅二百四十孩童得归,天下震动。百业凋敝,外有秦骑弩卒近在眼前,列强环视,匈奴牧马疆域,均是蠢蠢欲动,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赵国危在旦夕!!!孤子外悬,能否摆脱困境,离秦归赵,力挽狂澜???兴大赵,灭诸侯,平生之愿能成乎?观庄子风轻云淡舞剑,醉于美酒美人膝,一场梦来,一场凄!!!同为赢姓赵氏子孙,骨血相连,一场挫折,难道磨灭了吾等之大志?《兴赵》
热门推荐
  • 春辉恋恋

    春辉恋恋

    沐春辉终于在凡世历劫九十六载,仙籍评级上品仙官,总算多年祈盼快要如愿重掌仙林宫,却有一仙君很不识相频频阻扰,这傻吊是不是该享受享受暴力大喷骂,嗯,凡尘装淑九十载,憋得太久了,是时候展现实力的时候了……
  • 清风吹来千纸鹤

    清风吹来千纸鹤

    简介:清风吹来千纸鹤一个神秘,强大的男人,一朵娇艳的红玫瑰,一个千纸鹤让两人相遇。一个等待,换来一个承诺,一个承诺,千纸鹤来赴约。一场阴谋的背后,究竟是美好的邂逅还是悲惨的结局。一个家族的落魄,一个恶意的阴谋,她和他能否得到幸福。三年的光影,让一切归零,他的步步为营,只为看见更好的她。
  • 眉眼嫣然

    眉眼嫣然

    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来历成迷的她与就到的少女义结金兰一起生活。直到一次,她在屋檐下躲雨,惊鸿一瞥,从此——芳心沦陷。【看哭了小仙女们的阅读指南】1.1V1,BE2.作者小学鸡文笔不喜欢看的小可爱,请自行退散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玄机直讲

    玄机直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些年我们一起守护的世界

    那些年我们一起守护的世界

    由于战火的洗礼,城池惨遭破坏,家人都被杀死,唯独剩下主人翁穿越红色大陆,奇幻峡谷,练就绝世武功,却不曾想一个巧合由重新回到过去,开始新的人生
  • 摩利支天一印法

    摩利支天一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更惜金缕衣

    更惜金缕衣

    她不过是现代区区普通大学生,一夕真身穿越到了一个三国鼎立的架空时代。为了活下去找到回家之路,只好沦为后三等劳动人民,以贩卖智慧为生存之法。岂料小小的心愿却因入了青楼老板的眼,而被人威胁利诱,身不由己堕入他人谋划三国争战之惊天迷局……他,青楼老板,妖孽为名,众人抛掷千金只为求他倾城一笑,却不知他的一颗心只在当初看到她炽热耀眼的笑容时全然失守;他,生性冰冷,残酷淡漠,满腹心计,背景神秘,眼眸流转间算计他人不得翻身,只为画下天大的一盘棋;他,温润尔雅,正直善良,却又优柔寡断,最终放弃握紧她的手,只愿默默守护她想要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方下了场雨

    南方下了场雨

    南方要么不下雨,一旦下雨,就会接连好一阵子
  • 今天开始做狐仙

    今天开始做狐仙

    当你以为穿越即是主角的话,你一定会被虐地很惨。这是一个另类的妖怪世界,当魔法与现实相碰撞,看一名高中生如何拯救世界。松雪恋久表示:“我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