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200000014

第14章 政治领袖(4)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后拨额40多亿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亿美元)。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50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为百万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

1935年又乘胜追击,提出了第二轮的新政内容,并于翌年获得连任。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

总之,他实现了自己对国民的承诺,他带领美国人民战胜了恐惧,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又复活了。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在军事方面协助同盟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并对美宣战,美国在次日宣布对日作战。罗斯福针对此事在国会发表演讲,指称该日是“一个耻辱的日子”,美国至此正式加入战局。

1942年,罗斯福建立国际组织的理想终于达成,美、英等二十六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4年,罗斯福以“过河时莫换马”的口号和良好的竞选政策打败对手托马斯·杜威,第四度当选为美国总统,并于194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同年的4月12日,一个阳光普照、令人愉悦的温暖春天,罗斯福在他坐落于佐治亚温泉的小别墅中突然感到不适,最终在下午3时35分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享年63岁。

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这种努力可以使人类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没有人仅凭闭目、不看社会现实就能割断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他必须敏感,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他必须有勇气与能力去面对新的事实,解决新问题。

——罗斯福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罗斯福

魅力总统肯尼迪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是祖籍爱尔兰苏格兰地区的姓氏。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

肯尼迪,于1917年5月29日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出生。他的父亲是爱尔兰裔银行家。

肯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一部著作《英国为何酣睡》成为1940年的畅销书。

1943年,他担任海军少尉,并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指挥的鱼雷艇被日本海军击沉,身受重伤,逃上敌后荒岛,后来率领士兵归队。

1852年,肯尼迪在波士顿竞选议员。29岁的他竞选众议员获胜,连任3届。在国会里,他对内重视社会救济和平民福利,对外反对共产主义,支持冷战,对于杜鲁门一度主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的政策表示不满。

1953年,肯尼迪进入参议院,正值麦卡锡反共运动盛行之时,大批联邦公务人员以同情共产党的罪名遭清洗,肯尼迪对此并无异议。

1956年,肯尼迪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被任命为副总统。1956年他还写成《勇敢者传略》一书出版,获得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肯尼迪是唯一获得这个奖的美国总统。

1958年,他进入参议院。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而西欧、日本进入经济迅猛发展时期,苏联的科技发展有迎头赶上和超过美国之势,美国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整个国家显现出一种衰退与迟暮迹象。

1960年,当患有心脏病、满脸皱纹的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民众迫切需要一位生机勃勃的人物来为美国注入活力,他们普遍希望选举一个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总统。而当时才43岁风华正茂的肯尼迪确实表现得光芒四射、充满魅力,于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就在此时横空出世了。他身上承载着一代美国人的理想与希望。

1960年9月26日,在芝加哥,美国历史上总统竞选辩论第一次置于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前。观众面前的尼克松穿着一身灰色西服,和灰色的背景混沌成一片。浓密的胡须给人一种气势汹汹和刁钻诡诈的感觉。尼克松由于住医院体重减轻,显得面色苍白,本来很合体的衬衣领子也大了半个号码,更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病态。而出身豪门的肯尼迪则生气勃勃、潇洒自如、气度非凡,尼克松的败局就这样确定了。其实当时尼克松已经当了8年的副总统,政治实力强,深得国内保守派拥戴。在大选前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到北美、欧洲、亚洲很多国家做了“政治巡游”,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当时的肯尼迪不过是个名气不大的参议员。

1960年11月9日,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获得34221355张选票,占49.7%,尼克松获得34019398张选票,占49.6%,美国选举制度规定,总统由获得多数选票区的一方提名。选举结果显示,在美国50个州的537个选区票中,肯尼迪赢得300张,尼克松赢得219张,其余选票由其他候选人获得。超凡的魅力却使肯尼迪赢得了原本不被看好的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虽然肯尼迪不是演员出身,但他却是美国公认的最具明星气质的总统。

1961年1月20日那天,华盛顿在经历了数日的风雪交加之后,迎来了一个虽然寒冷却晴朗起来的日子。三千名美国军人开动了七百台扫雪机和卡车,苦干了一整夜,总算把白宫周围厚达8英寸的积雪清扫干净。

这一天,肯尼迪在白宫的草坪上向数千名听众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

他的第一声语言便响彻云霄,他的这个就职演讲可谓振聋发聩:

“我们今天庆祝的并不是一次政党的胜利,而是一次自由的庆典。它象征着结束,也象征着开始;意味着更新,也意味着变革。”

这句开篇词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一种继往开来的理想和胸怀,表现了新政府的自信。

然后他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唤起民众使命感与巨大热情的渴望。“我的同胞们,在我的手里,更在你们的手里决定着我们的事业的最后成败”,这种理念似乎注定了肯尼迪要成为美国新生一代的号角。

现在那号角又再度召唤我们——不是号召我们肩起武器,虽然武器是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号召我们去作战,虽然我们准备应战;那是号召我们年复一年肩负起持久和胜败未分的斗争,“在希望中欢乐,在患难中忍耐”;这是一场对抗人类公敌——暴政、贫困、疾病以及战争本身——的斗争。

在肯尼迪穿越历史的眼光中,在他唤醒时代的巨大热情中,肯尼迪努力燃起60年代美国人的信念,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献身精神——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一句与我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其相似。

这是本篇演说辞最具魅力的一句,也是名载史册的一句。这句经典之言也为他赢得了美国人的心。在众多美国人心目中,他们的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是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化身。

肯尼迪顺应了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的要求,也被时代推上了后人无可企及的高度。

作为总统,肯尼迪开始履行他的战役保证再次使美国运转起来的诺言。他上台后并非一切如愿,任职开始就遇到了美国入侵古巴惨败的事实。他为了寻得平等的权利采取有力措施,要求新公民权利立法。他给予民族文化的质量和艺术在一起至关重要的社会中心角色。他希望美国恢复老的任务作为致力于人权的革命的最早的民族。由于发展与和平小组的联盟,他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为美国人带来理想主义。

历史学家们也许会说肯尼迪任职时间实在太短,他还没有来得及创建伟业,但对于全世界很多人来说,他却是美国的最好象征,这大概也说明了为什么那么多美国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而他的照片也成为全世界诸多家庭中的摆设。

如果说个人魅力还不足以说明肯尼迪的对于整个时代的影响力,那么,他的政策则显示出这一点。

“新边疆”政策是肯尼迪的施政纲领。

1960年7月15日,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肯尼迪在1961年1月宣誓就任前后,着手制订新边疆的施政纲领。在他执政期间,提出了为数众多的计划,包括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反对种族歧视等。

1962年,他又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除此之外,肯尼迪政府还干涉了刚果事务,派兵越南,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侵越战争。他执政时期,正值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等一大堆的麻烦缠绕着他。然而,肯尼迪没有退却,以高昂的情绪给美国民族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气。他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建立“和平队”;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试图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同体之中。

他力图把美国的活力和技术直接带给世界各国人民……

肯尼迪以“新边疆”开拓者的姿态,煞费苦心地力挽国家颓势。他的雷厉风行的手段迅速取得了成效。在他执政的一千天里,他还大力改组白宫,扩大总统权力,并重用一批学者、教授、“智囊人物”。他大幅度增加军费预算,以确保美国在核军备、空间竞赛和非核武器方面的对苏全面优势。在1962年10月举世瞩目的古巴导弹危机中,他又顶回了赫鲁晓夫的恫吓讹诈,在这场苏美军事对抗中占了上风。在国内,他以强硬的手腕压住了美国大公司的钢铁涨价,实行赤字预算和减税等财政措施,使美国经济一度出现了较明显的回升。他执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战略策略思想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当尼克松与赫鲁晓夫在1957年展开厨房辩论时,他们都希望自己所代表的制度具有更强的优越性,所以当苏联最终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轨道时,它令美国人与西方世界紧张不已。阿波罗登月计划除了清洗了美国人在1957年的耻辱,它给因越战而混乱与暗淡的1960年代美国带来了奇迹般的光彩。当亿万美国观众目睹着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时,他们感谢肯尼迪为他们的时代带来灿烂与辉煌。

然而,肯尼迪的事业未竟,1963年11月22日却被暗杀了,这成为美国历史永远的遗憾。

在肯尼迪被暗杀40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布什说:“肯尼迪离开我们已经快与他活着的时间差不多了,但肯尼迪的亡灵仍然是美国的骄傲,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减轻我们心中那份悲伤感。肯尼迪是一个伟大的男性,更是一位出色的国家领导人,他极具人格魅力而且风度翩翩。他的家人和儿女在他遇刺纪念日上总是强掩心中悲痛,坚强地度过没有他的日子。”

即使是保守派的威廉·F.布克利·吉尔也评述说:“肯尼迪的神话在于他无可挑剔的美貌和气质。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看起来光彩夺目,他充满自信喜悦的表达方式将永远活在美国人心目中,变得神圣化。”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肯尼迪

让每一个国家知道,不管它盼我们好或盼我们坏,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忍受任何重负,应付任何艰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以确保自由的存在与实现。

——肯尼迪

美国开国之父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是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华盛顿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出生在美国布里奇斯溪庄园的一间木屋里。华盛顿的祖辈是英国人,远渡大西洋来到北美英国殖民地弗吉尼亚购地定居。他的父亲为人仁厚,是当地很有名的人士,对华盛顿的成长影响很大。从小生活在庄园里的华盛顿,养成了质朴率真的性格。

华盛顿的父母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可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很热心。由于他们住的地方是原始丛林环绕着的一个新开辟地区,附近没有学校,唯一可以接受教育的地方,只是一间孤立在田野间,用数片薄板搭成的小木屋。教会里的一位叫荷比的传教士在小木屋内教导学生,华盛顿在他的指导下,学习识字和数学。

同类推荐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大仲马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大仲马

    大仲马,(AlexandreDumasl802~1870),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法国人,1803年出生。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他出生在一个将军的家庭,父母早丧,生活贫困。青年时代,他做过公证人事务所的见习,当过奥尔良公爵的抄写员,参加过1830年的七月革命,当过炮兵连的副连长。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你在天堂还好吗?:纪念港台六大超级明星

    你在天堂还好吗?:纪念港台六大超级明星

    作为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荣幸亲眼见证着那曾在影视、歌坛中的天王天后叱诧风云,那靓丽青春的银幕形象、那绕梁的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进;作为不幸我们不能与他们“再见”,他们带着一缕青烟,不说一声“道别”就飞往了天堂的那端,留下的只是那逝去的回音。当我们听到现在千篇一律发无病之呻吟的歌声、看着做作的银幕电影然后感叹着现在没有好作品时,对他们的逝去,感到是心的阵痛,如果他们还在,又是怎样一番新景?本书记叙了港台六大超级巨星:李小龙、翁美玲、梅艳芳、张国荣、邓丽君、黄家驹,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
  • 千古圣人——孔子

    千古圣人——孔子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晚清县令李超琼

    晚清县令李超琼

    山长水阔编写的《晚清县令李超琼》为李超琼传记。年轻时曾在东北边境担任过军务幕僚。中举后分发到江苏,历任溧阳、元和、阳湖、无锡、吴县、南汇、上海、长洲等地知县。在朝廷考核中2次被认为才能出众,4次受到嘉奖。他顾怜百姓,每临一县,都倾全力兴筑惠民工程,救百姓于水火;他精明强干,想干事,会干事,再怎么艰难困苦都能办成事;他不顾亏累,多次领头为地方申报蠲免税赋;他不阿长吏,不欺细民,多次置毁誉于度外,挺身维护老百姓的尊严和权益;他乐见“西学东渐”,对新思想、新科技充满好奇和崇敬,对势必到来的社会变革始终持欢迎态度;他洁身自好,处膏不润,为官几十年,不添一亩私产,不名一钱,死后“几无以为殓”。
热门推荐
  • 洋湖商战

    洋湖商战

    《洋湖商战》作品简介改革初始,人心浮动,贾一铭抢占先机搞承包,然后筑巢引凤、游说广州,谈笑间招得客商北上,坐收租金数百万……贾一铭招贤纳士,从善如流;吴长久一个主意值千金,贾一铭化腐朽为神奇。人弃我囤,逆时而动,千吨猪肉,半年时间,一项买卖赚千万。贾一铭用事实告诉你,日进斗金不是梦。智者借力,愚者斗气,贾一铭空手再建海鲜市场,牛力倚势使阴招,贾一铭釜底抽薪,白老五狼狈脱逃。供销联社暗流涌动,梁永丰煽风点火,刘光稳坐看大戏。高手出招,举重若轻,梁永丰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酿苦酒自己喝。商战中硝烟弥漫;官场上暗藏玄机。光明?阴暗?高尚?卑劣?端看您如何评说……
  • 天道轮回:至尊女霸主

    天道轮回:至尊女霸主

    睁眼,身处寂静繁茂的森林,我是谁?为什么在这?我的家在哪?未知的前方,未知的旅途……
  • 守望先锋之职业巅峰

    守望先锋之职业巅峰

    一个有着游戏天赋的少年在接触守望先锋之后的故事
  • 痞女要休夫

    痞女要休夫

    “王爷,你爱我吗?”“不爱。”“那你丫的占着茅坑不拉屎!”某痞女暴跳,凝眉叉腰:“现在商量商量,是你休我,还是我来休你!”王爷嘴角搐:“休想。”。
  • 熔炼太虚

    熔炼太虚

    源气大陆,强者为尊武者,以自身为炉鼎,天地为火焰,熔炼神魂化本命魂器。一个身份神秘的少年走在黑暗与黎明之间,邪恶与正义边缘,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经常出现在黑暗中的神秘人物是谁?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氏族恩怨何时才能化解……
  •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50种最有益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你离植物越近,你得到的好处越多,你种的植物越多,净化空气的效果越明显,你种的植物品种越多,净化空气的能力就越强大本书在适合家庭环境栽培的众多植物中根据植物的净化空气的能力、易养程度、室内观赏价值、增加空气湿度方面的综合排名,精选出50种最适合室内栽培的植物,并从植物科普知识,外观形态,养护方法等方面对这些植物加以详细介绍。特点是每种植物配以多张精美图片。
  • 我妹妹是游戏第一神豪

    我妹妹是游戏第一神豪

    面对从天而降的便宜妹妹,孟欣也曾想过拒绝。但她给的钱实在太多了……当无数机遇摆在眼前,本可当一条快乐咸鱼的孟欣却发现,花钱果然是一门高深艺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玩家操控师

    玩家操控师

    这是个关于一群沙雕网友玩末日求生游戏的故事(也是关于一个2.5D游戏逐渐发展成虚拟现实游戏的故事)【PS:该书所用位面并非现实,而是一个还有三年就要研发出全息虚拟网游的平行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