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700000003

第3章 西藏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2)

预测表明:一是2006~2050年各时点上西藏人口中0~14岁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口年龄结构逐渐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这一转型过程将在2020年左右完成。二是2006~2050年西藏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变化趋势。2006~2050年西藏各种方案下的年龄中,位数随着成年型人口类型向老年型人口类型的过渡而在不断增加。在低方案中,2006年年龄中岁数为24.48岁,2020年上升到29.39岁,2050年达到40.16岁;中方案中,2020年和2050年的年龄中,岁数分别为28.69岁和37.27岁。三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趋势。从2006年至2050年西藏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增加型向稳定型过渡,2020年至2030为稳定型人口再生产类型,2030年至2050年过渡到减少型。人口年龄金字塔基本是底宽顶尖,属于增加型,相比之下,2020年和2030年人口金字塔的底部明显变窄而顶部变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为稳定型。四是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低方案和中方案表明,随着少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下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少儿负担系数的整体趋势是不断下降的,2006年至2015年比较稳定,2015年为0.46,2016年至2030年,少儿负担系数下降速度加快,为0.32。老年负担系数将不断上升,2020年为0.1。2021年至2050年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上升趋势明显,2050年低方案达到0.28,中方案为0.26,高方案为0.23,比2006年分别高出0.2、0.18、0.15。五是总负担系数比较稳定,低、中、高三个方案2015年的总负担系数在0.54~0.61之间,2016年至2030年,由于少儿负担系数的下降速度要快于老年负担系数的上升速度,使得总负担系数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31年开始,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同时上升导致总负担系数快速上升,2050年低方案的总负担系数为0.55,中方案为0.57,高方案为0.57。

(三)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率的比较。从1991年到2003年,西藏人口从221.78万人增加到259.21万人,净增37.43万人,年均增加3.12万人。人口出生率从23.5‰稳定下降到14.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6.1‰波动下降到7.5‰。同时,西藏生产总值(当年价)从30.53亿元增加到184.5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17%,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1358元增加到6871元,年均增长率为14.47%,人均生产总值(可比价)年均增长率为9.13%。可见,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均经济容量明显有增加。二是各地区人均经济增长。2003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7118元,在全区7个市地中,拉萨市人均生产总值(15274元)最高,高出全区平均值8156元,是全区平均值的2.15倍;那曲地区(4179元)最低,是全区平均值的58.7%倍;山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16.9%)最高,拉萨市(13.7%)最低。三是人均经济容量的横向比较。2003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6871元,比全国平均人均生产总值的9101元低223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5%,在西部地区高于贵州(3606元)、甘肃(5022元)、云南(5662元)、广西(5969元)、四川(6418元)、陕西(6480元)、宁夏(6691元)。

2.西藏的人口经济压力分析。

一是西藏的人口承载力。依据人口承载计算标准和2003年西藏各市地人均粮食、副食占有量,计算得到西藏各市地按人均年占有粮食和人均年占有副食,分别在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生活条件下的西藏各市地最大人口承载数量。在小康型生活条件下,按人均占有粮计算,2003年西藏总体人口超载17.72万人。其中那曲地区超载36.34万人,昌都地区超载17.25万人,阿里地区超载6.53万人。在小康型生活条件下,按人均占有副食计算,2003年西藏总体人口不超载,各市地人口也不超载。西藏总体人口承载空间为215.29万人。二是西藏人口经济压力的横向比较。从人口对经济的压力看,若以全国人口压力为1.00,西藏人口压力为1.33,在西部12省市区中,西藏人口压力高于新疆(0.93)、青海(1.24)、重庆(1.26)。若以西藏人口压力为1.00,在西藏7个市地中,拉萨市(0.466)、林芝地区(0.579),人口压力小于西藏全区平均数(1.000);那曲地区(1.703)、昌都地区(1.684)、山南地区(1.446)、日喀则地区(1.342)、阿里地区(1.199),人口压力大于西藏全区平均数。

3.人均经济资源量。

一是人均工业品产量和人均农产品产量。工业品人均水平比全国低很多,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人均水平比全国高,新鲜蔬菜和水果人均占有量比全国低。二是人均金融实力。2003年,西藏人均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2379元,比全国人均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6100元少3721元;西藏人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5572元,比全国人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2304元少6732元。三是人均工业发展水平。2003年,西藏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10.50%低4.7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4687元/人年,比全国平均水平73045元/人年低28358元/人年。四是人均财力。1991年至2003年,西藏财政收入从13.97亿元增加到138.7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09%;财政支出从15.00亿元增加到148.2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03%。人均财政收入从630元增加到5354元,增加了4724元;人均财政支出从676元增加到5717元,增加了5041元。2003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8.15亿元,财政总支出145.91亿元,财政赤字137.76亿元,人均财政赤字5102元。西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302元,为全国最低,接近于贵州(322元)、甘肃(337元)、四川(387元)。五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1991年至2003年,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0.57亿元增加到138.62亿元,增加了128.0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9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476元增加到5348元,增加了4872元,年均增长率为22.33%。2003年,西藏固定资产投资118.31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4382元,为全国平均值的2.47倍。西藏人均固定资产投资4382元,在西部地区最高。六是人均消费水平。从1991年至2003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3.85亿元增加到58.30亿元,增加了44.4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7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25元增加到224.9元,增加了1624元,年均增长率为11.26%。2003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9元。为全国平均值(3547元)的61%。西藏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9元),在西部地区高于贵州(1186元)、广西(1766元)、云南(1788元)、甘肃(1823元)、青海(1923元)、宁夏(2083元)。

4.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著名人口学专家牛文元教授对不同层次人口的能力和能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主要的结论。人的三大基本能力属性。一是体能:包括自然能力、生理能力、基础能力、初级能力等四个要素。二是技能:包括训练能力、技巧能力、重复能力、中级能力等四个要素a三是智能:包括学习能力、虚拟能力、创新能力、高级能力等四个要素。人口的能力建设的社会投资,即社会成本体能、技能、智能比分别为1:3:9。而人口的能力建设的社会贡献,即体能、技能、智能比分别为1:10:100。本课题根据这一理论研究发现,西藏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文盲率之间也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一0.6509。通过对西藏7个市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文盲率之间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说明,以2003年的情况看,西藏文盲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提高18.367元。二是西藏的人口与科技创新的横向比较。选取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R&D人员数、R&D经费、R&D人均经费和专利数等6项指标,以全国平均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为100分,得到2000年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西藏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为17.76分,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5。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西藏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仅高于海南(15.82分)、青海(16?67分)。三是劳动者文化素质与其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基准,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分别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3%、108%、300%。以西藏的数据计算,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大专毕业生分别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0%、80%、150%、300%计算社会综合生产率。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研究,如果一个小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为1,中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为7,而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则高达40。西藏按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大专毕业生知识能力分别为1、3、10、40计算社会综合生产率。分析表明,2003年西藏各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3.86年,比全国各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86年)少4.00年;社会综合生产率为131.43%,比全国平均社会综合生产率(180.31%)低48.88个百分点;知识能力为1.33,仅为全国平均知识能力(5.01)的26.5%。

5.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是科学指导,统筹协调,促进西藏人口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二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面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三是项目推进,产业突破,努力增强综合实力。四是推进改革,创新体制,增强发展的内部动力。五是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六是优化环境,大力促销,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四)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西藏城镇化水平的全面评估。

一是西藏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已初具规模。截至2003年底,西藏有小城镇650个。其中建制镇140个(拉萨市9个、昌都地区28个、山南地区24个、日喀则地区27个、那曲地区25个、阿里地区7个、林芝地区20个),集镇508个,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8.4万人,占总人口的38%,而非农人口37.2万人,占市镇总人口的37.8%。二是西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成就,主干道路、给排水系统、垃圾填埋场、广场公园、市场贸易、邮政电信等改善比较大。三是投资。从1997年到2002年,西藏城镇市政建设共投资28.57亿元,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26千米,道路面积315万平方米。截至2004年底,全区城镇道路长495.46千米,供水管道长785.97千米,供水综合能力达40.51万立方米/日,城镇用水普及率60%,城镇液化气年用量1.1万立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80%,城区绿地率23%,按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从1991年的13.6%提高到2003年的15.2%。四是城镇化促进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林芝机场等一批重点基本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以拉萨为中心,由山南地区、林芝地区、IEI喀则和那曲部分地区等构成的核心经济区正在形成,这一区域人口占到全区总人口的67.8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91.8%。

2.城镇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

一是从1991年至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兀增加到8058元,增加了6063元,年均增长率为12.34%。2003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510.94元,西藏为8045.34元,比全国平均值多1534.40元,为全国平均值的1.24倍。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最高。二是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结构分析。从1990年至2003年,西藏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340元增加到8043元,增加了6703元,年均增长率为16?12%;人均食品支出从888元增加到3541元,增加了2653元,年均增长率为12-22%。预测分析,2004至年2010年人均家庭总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总支出、人均食品支出,均按相应指标1990年至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估计。到2010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估计为2819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21232元,人均消费性总支出估计为21111元,人均食品支出估计为7457元。

3.城镇贫困人口群体现状分析。

一是西藏城市再就业情况。西藏在2004年,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在内,共实现再就业2.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举办各类培训班2327人次,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569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再就业4835人,培训就业率为56%。对全区5578人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率为86%,4781人获得了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区接受职业指导的有1.6万人(次),职业介绍1.5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8000人(次),职业介绍成功率为53%。二是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要以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目标,以充分释放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效应、开发就业岗位和推进劳动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强化技能培训和开展创业培训、稳定推进职业技能社会化鉴定、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服务功能和作用为手段,在扩大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增强就业再就业的稳定性。

4.西藏农村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

同类推荐
  • 经济法基础与实务

    经济法基础与实务

    本书是职业教育(中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精品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等。每章后面附有实训活动、思考与练习(包括案例分析)。本书可供中、高等职业院校财经营销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类专业岗位培训教材和相关人员自学用书。
  •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本书是一部研究在加入WT0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零售业公平竞争与进一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它论述了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零售业国际化的机理、回顾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过程、评述了对零售业开放的种种争议、研究了其他国家零售业开放的制度、详尽分析了各种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及其原因、评价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市场绩效、预测了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面向“后WTO”时代的促进零售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设计。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研究

    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研究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维护本国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石油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今石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激烈争夺的重要战略物资。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石油需求与生产的缺口将继续扩大,石油进口不仅面临全球石油分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还要面对价格经常波动的国际石油市场。因此,研究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拐个boss做老公

    拐个boss做老公

    卢湾湾贵为千金,却只想做个小小的贼盗。她偷走了k.s集团价值连城的贵重珠宝。雷寒风没想到这套展览的珠宝会被被人盗走,他下令黑白两道的人追捕这个盗贼。在气愤之下来到酒吧,没想到会和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发生关系。甚至连对方的长相都不知道。
  • 弑神魔宗

    弑神魔宗

    一场半人类与纯种魔化人类的战争,为了挽救那些远古的魔化种不被彻底的利用,半人类半魔种开始踏上保护人类的征程。可是迷途中的人类却毫不知情,并且一些为了利益,名利的人类为了一己之念把人类推向了深渊......
  • 二酉委谭摘录

    二酉委谭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崩坏纪元

    崩坏纪元

    崩坏世界中,他是下任八重神主,亦是天命教廷的审判使。《东京喰种》中,他是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亦是喰种世界最大的幕后黑手。《进击的巨人》中,他是壁教的圣子,亦是反攻战争的主导者。......神明真的存在吗?崩坏的到底是世界,还是人心?本应成为神社神主守护村子的八重霁,面对愚昧和崩坏,他该如何抉择?本书以崩坏为主世界进行,会改设定!会改设定!会改设定!重要的事说三遍,再问自杀!本书又名:《友情不会崩坏》《我喜欢大家那是因为友情》《希望大家都幸福》《我真不是渣男》《翅膀?什么翅膀?》目前世界:崩坏八重篇——东京喰种——崩坏紫鸢篇——进击的巨人——紫鸢篇Ⅱ——逐火之蛾篇——逃离长空篇——???Ps.休伯利安号浮空战舰登陆密码:八、九、四、零、四、六、三、一、零。
  • 混世修仙传

    混世修仙传

    街头混混宋峰被黑帮大佬杀害后灵魂穿越到了清风大陆。这里宗派林立、高手如云、待看他如何仇敌遍地、又如何笑傲九天成就一带混世大咖。
  • 亘古荒天

    亘古荒天

    九脉通达可不老,九魂修极亘古生!问悠悠万古,终谁得永恒。
  • 吕氏杂记

    吕氏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启十八

    重启十八

    什么是青春?15-30岁的时间段?不,不是,在苏成的理解中,青春就是和那些同学一起,青春就是再来一遍高考,青春是肆意的,它不该留下遗憾,当面对再一次的高考失利后,苏成回来了。再一次的青春,再一次的高考,苏成能把握住吗?不,不能,因为重回青春的时候,离高考的数学考试结束只有15分钟,可是,这次高考却是复读前一年的高考!!!(重回18岁竟然认证有问题,只能换个号写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误惹肥婆弃后

    误惹肥婆弃后

    她洛水馨,原本是拥有亿万家产的豪门千金,却被信任的老公背叛,被小三凌虐。她是夕家遗落的私生女,生活贫苦,连唯一依靠的母亲也被人气死!重回豪门,受人白眼,百般欺凌。冷漠无情的豪门,尔虞我诈的商场,且看无依无靠的豪门四小姐,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