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9700000019

第19章 孟浩然(1)

诗人名片

孟浩然(689—740)

字号:字浩然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作品风格:恬淡孤清,不拘奇挟异

个人简介:孟浩然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隐居鹿门山苦读。壮年曾游历长江地区。开元十二年(724),前往洛阳求取功名,但一无所获,三年后,他离开洛阳,漫游吴越。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来到长安考取功名,不第。在京城逗留,期间和王维、王昌龄结为好友,据《新唐书》中记载,王维曾私邀他入内署,恰逢唐玄宗来到,孟浩然惊慌之下躲避在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禀报了皇上,玄宗命令他出来,出来后,孟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唐玄宗很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此将他放归襄阳。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后,征孟浩然为从事,他任职大概一年左右,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在襄阳和孟浩然相聚,当时孟浩然身上生有恶疮,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动”去世,终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作的题材也不宽,但具有独特艺术造诣。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生活和行旅等内容。多抒发诗人愤世嫉俗和表达个人感怀。大多数是五言,现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六十多首。

春晓①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④,花落知多少?

【注】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听到。

④夜来:夜里。

春晓

这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写作的一首描写春天的优美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诗人取景独特,不像一般的诗文那样写看到的或听到的春天景色,而是从春天的早晨诗人刚刚醒来那刻所听到的切入,抓住春天特征,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诗文开头写的是诗人在春季里睡得正酣畅,天已经大亮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屋外到处是鸟儿的欢鸣声。诗人仅用了这一句来表现充满生机的春晓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象鸟儿在飞跃鸣叫,窗外的春景自当非常热闹,定是一片春光明媚。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看到此情此景,自然会让诗人产生联想,他在昨夜还朦中听到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昨夜的那阵风雨,不知道摇落了多少花儿呢?这句话里,诗人好似有丝丝抱怨。昨夜的风雨应该是清风细雨,使诗人能睡得香甜酣畅,春雨将天空清洗一新,这应该让诗人很感激春雨,但是,春雨虽小,在诗人看来,它毕竟是摇落了春花,所以诗人有些淡淡的哀愁,可见诗人是多么的珍惜春光。

这首五言绝句,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诗趣,亲近自然,同时语言明白晓畅、读来琅琅上口,也因此被人们广为传颂。

后人点评

《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过故人庄①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②,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③,青山郭外斜④。

开轩面场圃⑤,把酒话桑麻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⑦。

【注】

①过:拜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②具:准备,置办。黍:黄米做的饭。

③合:聚拢,连成一片。

④郭:本义指城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斜:倾斜。

⑤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场圃:打谷场和菜园。

⑥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指代庄稼。

⑦就菊花:欣赏菊花。就:赴,这里指欣赏。

过故人庄42

这是诗人在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乡村老朋友那里做客时写的一首诗。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在诗人的笔下写得充满了情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开头两句写诗人被邀请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诗人到他田庄里去。其中“故人”表明了诗人不是第一次去朋友家。“具鸡黍”邀请诗人,表明两人是老友之间的往来,没有客套和排场,这两句诗人没有一点渲染之色,提笔而就,简单自然地写入主题,淳朴、亲切。这样的开头,让人感觉轻松、自然,具有很好的引导下文作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去朋友家的路途中见到的山村景色。绿树茂密,连成一片,环绕着村庄,村庄外,有连绵的青山横斜着。诗人在近处写了村子绿树环绕,自成一统,接着诗人宕开一笔,写远景,将空间范围扩大,让人眼前变得开阔,使村庄不显孤单。诗人这两句形象地勾勒了村庄美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意境优美、景色幽静,也流露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五、六两句写的是在朋友田庄里饮酒闲谈的情景。诗人面对着开阔幽美的打谷场和菜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饮酒一边和朋友谈论庄稼农事,氛围非常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情趣。诗人和朋友本来是在屋中饮酒交谈,而“开轩”二字把外面的景色映入到户内,使空间变得开阔,人们的心境也豁然开朗,怡然自得。在这样开阔、舒适的优美环境中说说农事、聊聊家常,自然是心情舒畅而惬意的。这两句田园气息浓烈,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青山绿树下的小村庄就在眼前,仿佛能闻到乡土的清新气息,诗人和朋友话桑麻中的欢笑声好似就回荡在耳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结尾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离开朋友庄园的情景,诗人在离别的时候和朋友约定,待到重阳佳节还来相聚,把酒言欢。诗人被这优美的田庄生活深深吸引,所以诗人约定重阳日还来这里,朋友待客的热情和自己做客的愉快心情,跃然纸上。会逢佳期在聚首,言尽而意无穷。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聊聊数笔,将做客的整个过程囊括笔下。将一次普通做客,写得如此诗情画意,趣味盎然,真是非常难得。笔笔轻松自然,不事雕琢,自由灵活。句句写得平淡恬静,却不枯燥。诗文平淡却不单薄,意境鲜明,诗中只写友人邀请,却烘托出了朴实的农家氛围,诗人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让人看见一片广阔天地,诗人只写把酒话桑麻,却能表现出心情和环境的和谐完美,诗人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村庄的依恋。村庄的风光和淳朴的情义融合一体,和谐完整,诗人将这种艺术的美不漏一丝痕迹地融入到了整首诗中,浑然天成。诗人不依靠哪一个字或词来渲染表现某种感情,而将诗中的感情融入到了字字句句中,诗文通体都充满诗人的感情,有一种天然的气韵。

后人点评

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写到:“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①,朝朝空自归②。

欲寻芳草去③,惜与故人违④。

当路谁相假⑤,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⑥。

【注】

①竟何待:要等什么。

②空自:独自。

③寻芳草:指想要归隐。古人常常用芳草白云比喻隐居。

④违:分离。

⑤当路:当权者。《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于齐。”假:凭借。

⑥扉:门扇。

留别王维

这是孟浩然京城考取进士不第,准备返回襄阳老家,在临行前写给王维的一首诗,诗中抒发了诗人求仕不成后内心的愤懑和辛酸,感情真挚动人。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意思是我现在寂寞潦倒,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企盼着什么,日日出门奔走,却一无所获独自归来。描写了诗人落第后门庭冷落,无人理睬的境况。“寂寂”既是门庭冷落的实景,又是虚写自己内心空寂。“竟何待”正是诗人考试落第后内心苦闷的写照。在这种境况下,长安城虽好,也不再值得诗人有什么可留恋的,所以,他想到了返回家乡。

接着第二联写到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诗人想到了归隐,欲追寻芳草而去。但是内心不忍和朋友分离,表明了诗人和王维有着深厚的友谊。一个“欲”,一个“惜”表明诗人思想正处在矛盾中,这就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两句概括了官场的现实,也是诗人归去的原因,是全诗的重点。当权者中我能依靠谁呢,世间的知音难得啊。一个“谁”充满了愤懑和辛酸。这种辛酸和愤懑不是凭空产生的,是诗人经历了这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后的切身体会。“稀”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正是因为诗人看到了这样一个冷酷的现实,自觉功名无望,于是才坚定了归隐的决定。这两句话用公正的对句写出了许多心怀抱负而功名不成者的心声,在当时社会中极具代表性。而能了解诗人的人只有王维,残酷现实环境也反衬了友谊的珍贵。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这两句话意思是,看来我本来就是该守着寂寞生活一辈子的人啊,还是回去掩上房门归隐吧。这句话中的“只应”是诗人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有所顿悟的体现。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该诗用词朴素,语句平淡,若一个人对朋友的娓娓道来,及其自然而毫无雕镂的痕迹。然而却深刻地表现了落第后的心境,言浅意深,耐人寻味。

宿建德江①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③。

【注】

①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称为建德江。

②移舟:移舟靠岸。烟渚:烟雾弥漫的沙洲。《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③月:这里指水中的月影。

宿建德江

孟浩然四十多岁时曾前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求仕无成,于是,又游历吴、越一带。这首诗就大概作于游历吴、越的途中,表达了羁旅之愁。

“移舟泊烟渚”,诗人以行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小洲边的画面为开头,不以或船行在途中,或诗人出发为背景,而是独辟蹊径,精取这样一个静谧的背景,烘托了整首诗的气氛,为诗文下边的抒情做铺垫。

“日暮客愁新”,这一句是整首诗的中心句,“日暮”二字承接上一句的“泊”和“烟”,日暮西山,所以船要停泊靠岸。同时它又引出了“客愁新”,《王风?君子于役》中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写的就是黄昏中妇人思夫的情景。因为这样黄昏的景色,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愁绪,诗人虽然在这里露出一个“愁”字,但笔调一转又开始描写景物。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用一对写景的句子,将自己的种种愁绪化入到无边无尽的景中。暮色苍苍,平野辽阔,天空好像比树木还要低;清澈江水中的月影,和游子好似最亲近。“旷”和“低”相互映衬,“清”和“近”相互衬托,诗人选取了这个只有在舟中才能领略到的独特江景,寄寓他内心的愁绪,在描写景色中,诗人终于发现明月还和游子亲近,这顿然使愁苦的心情宽慰了许多,诗人看到水中明月又会想到什么呢?诗人到此突然停止,言止而意未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虽然有明月陪伴可以稍稍安心,但是重重愁绪又怎么能是一个明月就能驱散得了的呢,诗人没有在最后铺陈写月就说明了这点。其实这其中不仅仅是乡愁,结合诗人苦读诗书三十多年,最后求取功名却处处碰壁,一事无成这个经历,可知诗人心中自然愁绪难消,在这个客居他乡时,他思念家乡,也不免因为自己的坎坷求仕之路而惆怅满怀。整首诗中的幽静气氛,恰恰反衬了诗人心潮澎湃,内心无法平静。

孟浩然的这首五言绝句,短短四句,却情景交融,景色淡中有味,感情表达含而不露,意韵无穷,思绪和景色和谐统一,精练巧妙,浑然天成。

后人点评

《唐人绝句精华》云:“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此诗是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②,沧江急夜流③。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④,维扬忆旧游⑤。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⑥。

【注】

①桐庐江:江名,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广陵:地名,指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诗人在入京前曾一度游历广陵即今天的江苏扬州一带。

②暝:天色昏暗,这里指黄昏。

③沧江:指江色苍青,沧同“苍”。

④建德:今浙江省建德一带。桐庐江流经建德。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⑤维扬:即扬州。《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所以称扬州为维扬。

⑥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为古扬州东临大海,所以有此称。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游历吴越,是他四十岁在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内心苦闷而长途跋涉游览江南的。根据这首诗的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乘舟停宿在桐庐江的时候,因怀念扬州(即广陵)故友写作的,诗人不仅仅因此有感伤之情,还因为自己坎坷求仕之路的失败,而心情郁闷,种种愁思交织在一起,所以,才有诗人在这首诗中凄楚的笔调。

开篇就烘托了全诗孤寂的感情氛围。“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写的是夜宿桐庐江时看到的景象。日暮时深远的山谷中传来了猿猴的声声啼叫,这增添了诗人无限的愁绪,而脚下苍青色江水在夜色奔流,诗人本来内心愁闷再加上江水“急”流,这让诗人内心更无法平静,心情好像滚滚江水奔流不停,无法控制。

第三四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平缓了刚才急促的语势。但是,夜风不是徐徐轻拂树叶,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实际这种急促的情形也是和江水一样的。夜里明月当空,也还是对诗人寂寞心情的一个安慰,但是,这月光照到的只有江水中的一叶孤舟,诗人凄冷寂寞的感情更加强烈。诗人在前四句为我们描绘出了这样一个场景,诗人置身在一叶漂浮动荡的孤舟中,听着外面的夜风怒吼,远处的辕啼声声。此情此景怎么不让人倍感孤独和寂寞呢?

诗人之所以夜宿桐庐江时候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即是一方面建德不是诗人的故乡,诗人只是客居他乡,所以内心孤独。另一方面,诗人非常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诗人在夜里思乡怀友,又看到这些孤独、寂寞的景象,所以内心惆怅心情更为强烈,不由得地流下两行热泪。诗人幻想着,夜流的江水能将诗人两行热泪带向大海的西边,送给扬州故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的这次旅行是心怀抑郁情绪的。但诗人把内心的愁闷淡化成是身居异地、怀念故友的愁闷。诗人这样浅淡将求仕失败写得清远而显露,不落俗套。同时对于诗人的故友,说到这里他们自然能看得明白诗人真实的感受。

诗文结构严谨,前后衔接紧密。如,因为有首句的“沧江急夜流”的铺垫所以才能将泪水“遥寄海西头”。上句写“月照一孤舟”那样的寂寥、孤独,接着诗人便顺其自然,阐述“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这首诗情感深沉,描写简单浅淡,余味无穷。

后人点评

皮日休说孟诗:“遇思入咏,不钩奇抉异龌龊束人口。”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①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②。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③。

之子期宿来④,孤琴候萝径⑤。

【注】

①宿:留宿。业师:法名叫业师的僧人。师,是对出家人的尊称。山房:指僧人居所。丁大:指丁凤。大,指他排行第一。

②倏:突然,指速度非常快。暝:昏暗。

③烟鸟:指暮夜中的归鸟。

④之子:那个人,“之”是指示代词,这里指代丁大。期宿来:隔夜相约来此。

⑤萝径:藤萝垂绕掩映的小路。萝,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类推荐
  • 白墙无字

    白墙无字

    陈忠实编著的《白墙无字》内容介绍:自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直到今天,不觉间竞有五十个年头了,无论换过多少单位的办公室.或是乡下和城里的住宅,还有现在的工作点的房子里,除了几样简单的办公和生活用具,四面墙壁从来都不曾挂一方纸页想来似乎还不是有意为之,纯粹属于一种无意识的习性驱使下的习惯。想做的事和宗教认可的行为准则,努力去做努力追寻就可以了,万一实现不了或发生错误,宗教总结自我反省,也可以避免吹牛和言行不一的尴尬……我的墙壁一九空白着
  •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

    《夏夜花事》,一本走出佛系,拥抱人间烟火的散文集。作家黄爱东西,将时光刻印在她生活里的人、情、物、事倾注于文字,不做宣告,更无劝解,只以最自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书中有买菜、做饭,讲述寻常日子的《生活基本款》,我们从作者自在不羁的笔下得以感受老城广州的日常,逛茶餐厅,品粤菜馆,仿佛走至街边巷里,领略那些人间烟火和妖娆风情,这些生活底色就是人生的基本款,让你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遭遇,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第二章《情何物》对各种情事一针见血、直抵真相的另类探讨,是走过半生岁月沉淀出的洞见和智慧。《夏夜花事》则是作者的肺腑真情在不经意间的舒展呈现,凡人我辈,每一天都是余生,要好好过。
  • 婆媳的美好关系

    婆媳的美好关系

    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将自身与婆婆相处十年间的生活细节,以及婆婆癌症复发之后相伴相守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回忆,由此延伸出对生命的思考,以唤醒众人对亲情、对婆媳关系更深一层的理解与珍惜;并将婆媳相处之道从心理学方面、生活细节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引,让人逐步领悟培养好的婆媳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这不是一本歌功颂德的书,这是一本媳妇对婆婆单独而美好的怀念,旨在全然地展现生活,展现美好的婆媳关系。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圣陨

    圣陨

    龙魂壮胆战天下,九尾天狐媚众生。圣域破轮我为皇,力战苍生风残雪。少年自流茵城出身,无父无母,被养父“林业”从小在“林门”喂养长大,兽魂‘九尾天狐’,脚踏真龙闯九州。—————————————————————————————————————————————————引气入体/圣者/圣师/圣魂/圣王/圣阳/天圣/圣尊/圣宗/圣元/神/封神/道神/天神/神帝/主宰/至尊。
  • 魔法少女奈叶魔法少女联盟

    魔法少女奈叶魔法少女联盟

    神秘的远古物件被遗失在了某个世界,一个脆弱的世界。一场危机开始在地球蔓延。高町奈叶遭受了奇怪生物的攻击;木之本樱碰到了未知库洛牌;鹿目圆香面对着前所未见的魔女······面对此次危机,唯有全世界的魔法少女联合起来!
  • 五兽魄

    五兽魄

    “剑与魂结合,魂力剑技。魂与魄结合,兽魄魂力。兽魄与魂与剑结合,五兽魄魂力兽命剑技。”黑衣人说。“五兽!我是哪一兽?”陈阿蛋问。“不知道。”黑衣人说。“有没有可能,我没有兽魄?”“有可能。”“有没有可能,我有一兽魄,只是没有觉醒?”“有可能。”“有没有可能,五兽魄我都有?”“没可能。”
  • 微观红楼

    微观红楼

    本书从细微之处把握红楼,透视社会、历史、文化,感悟人生的命运。
  • 常用临床检验手册

    常用临床检验手册

    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检验,检验医学发展迅速。医学实验室作为检验医学学科的载体,承担着为临床治疗提供检验服务。
  • 蛮妖记之云汉歌

    蛮妖记之云汉歌

    蛮妖王曰:“小的们,小的们,人生苦短,快来作妖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凡祭坛

    超凡祭坛

    恶魔狡猾诡异的代名词,但又是讲究契约精神的“诚信者”。欺诈是门艺术,你永远不知道你跟恶魔签订或交易的是什么,可能是卖身契,也可能是个垃圾……张风:不不不,还不够。说罢,漏出标志性的笑容,看着这待宰的肥羊。
  • 校园小道士

    校园小道士

    懵懂小道士,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打着‘入世’的名号,身无分文,来到了校园,希望展开人生中充满青春的一页。只是面对坑徒弟的师父,不近人情的师妹,还兼任着保镖的职责,小道士最后明白了,青春就是挥洒汗水。
  • 枪火

    枪火

    背后具有某超级大国影子的安保公司骨干厉剑,率领利剑突击队在反恐核心战场A国接受了一项名为"利剑突击"的"简单"护送任务,谁知连遭狙杀。厉剑血战沙漠,喋血都市,血溅丛林。在生与死、血与火、情与爱、恨与仇的矛盾旋涡之间,他的抉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