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15400000028

第28章 战略哲学(2)

有了这样的考虑,李彦宏才痛下决心,舍弃了美国市场而选择毗邻中国的日本为百度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战场。然而,李彦宏在百度总监会上宣布百度要进军日本市场时,最初还是遭到了一片质疑之声。质疑者称,百度虽然在中国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在日本基本上算是从零开始,这意味着百度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从强大的谷歌和雅虎手中抢市场,其难度可想而知。可李彦宏却觉得,百度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是可以复制到日本以及更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这种成功经验就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满足,以及百度在搜索引擎技术上的深厚积累。

最终的事实证明,李彦宏的决策是正确的,百度在开进日本市场之后,很快便迎来了开门红,这为百度的国际化战略铺平了道路。

熟悉的市场自然有方便利用的资源,但企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熟悉的市场中存在的种种不利之处,以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战线切勿过长

百度提问

国际化战略是大战略,所以是不是一开始就要大手笔不断,四面出击,以抢占制高点?

百度一下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百度已经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领先,如果在日本这个主流的搜索引擎市场也能够领先、获得主流地位,对于百度来讲,就可以说是短期内成功了。所以百度没有必要一开始就把战线拉太长,除了中国市场,百度如果能先在日本市场站住脚并稳健发展起来,我们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就取得初步成效了。

回答者:李彦宏

百度知道

当李彦宏于2005年敲定百度走国际化道路的战略,否定了美国市场后,他有三个备选地点:日本、韩国和越南。从国际背景上看,这三个国家与中国都有着极深的渊源。

2003年时,当崔珊珊提出百度国际化战略构想而被李彦宏否定时,他已经开始为百度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在哪里落脚进行考察。这一年,他考察了韩国市场。他发现,在韩国本土排在前三名的都是本土搜索引擎公司,他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于是,韩国被排除了。

2006年,李彦宏只身一人前往越南考察,回国之后将越南也从备选中删去了,原因是越南市场太小。同年6月,李彦宏、王湛生和任旭阳三人一同去日本调研,先后拜访了日本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乐天、第一大SNS(社会性网络服务)公司以及十多家互联网公司,同时与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日本电通进行了沟通。此后,他们还专门就进军日本市场的可能性请教了高盛的相关分析师。

事实上,日本应该算作是百度国际化战略必选的一站。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通货紧缩后,终于在2004年出现了持续回升的势头。进入2005年,持续上扬的势头依旧,十分稳定。同时,日本也是一个网民数量极其庞大的发达国家,其互联网市场要比中国成熟很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数据显示,日本网络广告市场的规模是中国的9倍。

种种调研数据表明,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搜索引擎市场是足够大的,是中国的3—5倍。其搜索引擎市场一年的总量为12亿美元,而中国只有4亿美元。日本网络市场排名第三的企业一年的收入是1亿美元,可中国网络市场中同样排名第三的企业收入却只有数百万元人民币。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也预示着百度还是有机会的。当时,谷歌在日本的市场份额虽然明显在上涨,可同时巨头级企业雅虎日本却正在流失市场份额,所以只要百度做得足够好,就一定有占据一席之地的机会。

很快,李彦宏让任旭阳就百度进军日本市场提交了可行性报告,他要看看百度在日本有何种优势,有何种劣势。任旭阳先后认真地研究和总结了ebay、谷歌在中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同时频频向海尔、联想、趋势科技和华为等在国际化战略上比较成功的企业的高层求取经验,最终形成了一个报告。该报告极为详尽,最让李彦宏感到宽心的是,从报告上看,百度进军日本市场是可行的。就这样,李彦宏举起百度的帅旗,挥军杀向日本。

李彦宏社区

从选择日本上看,李彦宏是十分务实的,不求百度快速地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也不求短时间内在所进入的市场取得何种成效,首要的一点是所选择的市场可以令百度很好地生存。而从把韩国和越南剔除出目标市场看,李彦宏国际化战略的一个宗旨即是:一开始战线切勿过长。

在战场上,战线的长短有时候决定了一场战役的结果。战线太长,对于“远征军”来说有着诸多不利之处:给养不及时、容易水土不服等。而在商场上,战线的长短一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要的一点即是,在不能充分了解陌生市场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必将受到当地用户习惯的限制,有可能会水土不服。

李彦宏选择日本作为百度国际化战略的第一站,考虑的一点即是同为亚洲国家,差异性并不会太大。所以,这种“知己知彼”的战略无疑对百度是利大于弊的。

曾经有记者问李彦宏:“面对不够熟悉的日本市场,你会不会有一种恐惧感,或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探索的感觉?”

李彦宏回答说:“其实我有一种兴奋感。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创业者,我总是觉得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很兴奋,觉得又有一个大空间可以发展了。我从来都不惧怕陌生的环境。”这样的心态敦促着李彦宏勇往直前。

任何一个企业,发展之路顺畅,并把进军国际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宏伟目标时,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是:国际化战略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对即将进入的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市场环境、行业动态、资源配置情况、人才是否易得、竞争氛围等,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该市场与企业所在地的差异性如何。差异越大,企业需要调整的方面就会越多,需要具备的新条件也必将越多。差异性不大,或者说恰能契合企业自身条件,无疑是最佳的。

企业在推行国际化战略时,最初必须要遵循的一定是安全原则,切不可一开始就四面出击,大手笔不断。在不能清晰地认识到未来之路是崎岖还是平坦之时,唯有稳扎稳打,摸着石头过河,才能避免“触礁”,避免陷入深潭。

5.选择要明智

百度提问

企业自身实力较强,是不是进军国际市场无须在选择上左右摇摆?

百度一下

为什么要复制到日本,而不是复制到其他国家?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市场的吸引力角度来讲,日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次它也使用汉字,都属于东方文化背景,而且目前日本市场的两个领先者是我们所熟悉的、在中国被我们打败的两家公司。

所以我觉得进入日本对于百度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回答者:李彦宏

百度知道

如前所述,当李彦宏将日本锁定为百度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站时,一度遭到了百度内部和外界的诸多质疑。外界质疑的理由是,多年以来,进入日本的中国公司都未能成功地“安家落户”,几乎都铩羽而归。就连在全球范围内扬名万里的诸多美国公司,也都是以合资的形式才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几乎没有单打独斗者。

缘何会有这种局面?这实质上是由日本文化相对而言比较封闭决定的。其接受外来事物的速度比较缓慢,同时也更容易受自身固有习惯的制约,因此日本这一比较特殊的市场在国际上被称为“最难搞定的市场”。

但李彦宏还是坚守初衷,决心啃下日本市场这块“难啃的骨头”。在他看来,日本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大市场,竞争对手也是百度心知肚明的。有新的公司加入,对日本的消费者、对日本搜索引擎市场来说都是好事,这会促进外来公司和日本本土公司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共赢”。

日本的市场是比较庞大的,而且语言与中文相似,这徒增了百度的“优越感”。加之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都是百度所熟悉的,且在中国市场上被百度击败,这更让李彦宏信心十足。而从地域上来说,北京到东京仅需乘坐三个小时的飞机,让交流变得更容易。李彦宏曾说,去做日本市场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理由。

至于日后在日本市场发展壮大后行“收购”之举,在李彦宏看来,一切都会在“水到渠成”的方式下进行。百度不会给自己设限,没有规定一定要收购什么类型、什么量级的公司,同样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能收购什么类型、什么量级的公司,一切完全取决于百度自身发展的需求。只要对百度核心业务高速成长有好处的,就一定要做;没有好处的话,就不做。

锁定日本为百度国际化的首战,其实李彦宏内心坚信自己已经锁定了“胜局”。这得益于百度辉煌的发展历程。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百度所在的领域是目前全世界最热的领域,这一点跟其他很多公司都不一样。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中国企业一般会选择市场相对成熟的产业,靠更低的价格抢占国际市场。但这种模式我们没有办法复制,因为使用搜索引擎的终端用户,其享受的服务是免费的,不可能有更低的价格优势。搜索引擎公司最后拼的是技术,是服务,是用户体验。百度在中国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起步,最终成为市场领袖,这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锻造出来的百度的竞争力,我认为是可以复制到海外市场去的。”

有了这种自信,加之李彦宏对日本市场正契合百度发展的判断,所以他才果断力排众议选择了日本。最终的事实证明,选择日本市场是极为明智的。

李彦宏社区

百度在中国的成功,得益于李彦宏在技术上永不止步之决心,同时也是因为他更注重用户的体验。虽然百度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称王称霸,但这种成绩并非是进军国际市场的决定性推动力,换句话说,百度强势的发展,并不能成为向国际市场无所顾忌迈进的前提。

李彦宏清楚,无论一个企业在本土发展得如何强大,在进军其他国家的市场时都要因地制宜,绝对不能妄想把成功简单复制到其他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国情,都有其特殊的市场氛围,而用户更有其独特的、多年养成的习惯。如果贸然挺进,必将因不明就里而吃苦头。所以,李彦宏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才选择日本为百度国际化进程中的第一个落脚点。

企业在本土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基本上都会向国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的商业氛围更加浓郁,而且可以利用更庞大的资本运作企业,有助于企业尽快成长为国际型大企业。这种出发点和心态是积极正面的,但急功近利显然要吃大亏。

选择胜于努力。为企业的国际化寻找捷径,相信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脑海中的头等要事。在此过程中,绝不能以为企业自身实力已经很强了,已在本土市场再无敌手便贸然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不良的开端,则会影响企业日后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对于创业者来说,他所面临的选择似乎并不算难,但却极为重要。在商海中拼杀需要有十足的信心、勇气和过硬的本领,但更需要正确的抉择。无论是选择创业项目、选择创业伙伴、选择管理方式还是选择盈利模式,都要契合自身,绝不能好高骛远。因为创业者大多雄心勃勃、极具冲劲,所以很容易头脑发热,作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唯有综合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保守之心指导自己干劲十足的实际行动,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明智的选择,是创业者创业成功、企业经营者守业成功且在国际化战略上大有斩获的基本又最重要的基础思想之一。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外国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都是因为有经营者的英明领导和明智选择,是正确的决策令企业保持安全、平稳的发展。

6.有把握再行动

百度提问

冒险是创业者或者企业家的一大特质,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总是习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做事?

百度一下

从内心来讲,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创业者,Entrepreneur。“企业家”的英文是Entrepreneur,突出的是敢于冒险的性格,也就是说,只要认为有机会我就会去争取,并不害怕失败。但是这种行动一定经过认真的研究,觉得有成功的把握才去做。

百度上市的时候融了一大笔钱,上市之后每个季度都在盈利,所以融资得到的这笔资金,我们需要寻找投资的通路。最自然的方法,就是把百度跟国际巨头竞争当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扩展到其他国家去,这也是我们对于日本市场的未来各种可能性的一种考量。

回答者:李彦宏

百度知道

走国际化道路,是百度发展的必行之举,也是李彦宏强大信心的体现。他因为有把握令百度的国际化战略成功,所以才打定主意去做。

谈及百度国际化的胜算在哪里,李彦宏说:“百度在中国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无外乎两类——第一,中国这个市场很不一样;第二,百度这家公司很不一样。哪一类才是最根本的?如果说百度的成功是因为中国这个市场太特殊了,那百度在走出去的时候就要再谨慎一点,因为这个市场跟其他市场太不一样了。如果说主要原因是百度这家公司太特殊了,那百度就可以相对放心地进入其他市场,因为有很大的希望能够做好。”

对百度有了准确的定位,李彦宏对百度会在国际市场上大显神威更有把握。同时,在斟酌国际化策略之前,李彦宏对百度的产品也进行了慎重而客观的分析。当时百度共拥有40多个与中文相关的搜索服务以及搜索产品,其中的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和百度空间均是同类产品市场中的“龙头”,而其余产品在市场上亦是业界的佼佼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百度要进军日本市场,客观地说,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把中文服务改成支持日文,其难度要比开发全新的中文搜索引擎低得多。如果说,在中国市场上中文产品的成功率能够达到80%,那么日文产品的成功率哪怕仅有20%,也是值得的。在种种数据和事实面前,不用说是李彦宏,即便是外界人士都能够得出结论:百度在中文市场的基础上实施国际化,能够承担更大的风险,也能更有把握获得成功。

百度进军日本,不能说一点“危险”都没有,李彦宏也知道自己是在冒险。但他觉得经营企业永远没有绝对的安全,走国际化道路就更不可能在比较安全的情况下部署每一步。百度本身的发展就带有很大的冒险性质,只是过去的冒险看起来都冒得成功。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在一个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里面,如果不敢去冒险,就没有机会。

李彦宏社区

同类推荐
  • 责任与忠诚:白金版(第2版)

    责任与忠诚:白金版(第2版)

    忠诚的最高境界是责任,忠诚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而责任能够造就忠诚,责任是对忠诚的注释,忠诚是对责任的坚守,每个人都是为某种事业而诞生的,每个在地上行走的人,都有他的事业上和生活中应尽的责任。责任是一种义务,责任是一种压力,责任是一种动力,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操守,忠诚是一种品格。是否具备责任与忠诚,是做人做事能否成功的前提。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引发出*对持久的责任与忠诚,才能让责任与忠诚达到最佳的效果。
  • 总经理卓越工作手册

    总经理卓越工作手册

    本书按照企业经营的主要环节和企业总经理工作的主要职责组成内在的逻辑体系,分十个方面分析、阐述和介绍了当代企业总经理们应当如何提高自己的经营才干和管理水平。
  • 团队倍增法:从11人到20万人的奇迹

    团队倍增法:从11人到20万人的奇迹

    企业的成长,永远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团队建设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是关乎企业命运的头等大事!企业要想发展,就要充分释放团队的势能,发挥集体作战的优势,聚合团队倍增的力量。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效应,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实现团队倍增,不是简单的人员扩张,那样的团队是臃肿的、机械的,是乌合之众。从聚人到识人,领导者需要慧眼独具;从育人到留人,管理者需要智慧卓然。如何树立适当的团队目标?如何打造学习型团队?怎样增强团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团队管理避不开的问题。本书结合商界传奇刘海旭的创业经历,系统阐述了企业在团队管理方面的核心方法,诊断了团队建设过程中的多种顽疾,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助力企业管理者打造有热情、有激情、有温情的高效团队。
  • 用人七绝:管理者必备的七种能力

    用人七绝:管理者必备的七种能力

    一个管理者各方面的才能并不一定都要高于下属,但用人方面的才能却要出类拔萃。知人善任,活用人、巧用人、用好每一个人,这是管理者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关于这一点,刘邦有句经典之言:“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筹集粮草银饷,我不如萧何。而他们都被我所用,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善于用人,能集他人所长为己所用。
  • 新厚黑学De谈判技巧·商战技巧

    新厚黑学De谈判技巧·商战技巧

    自从人类有了社会交往,就有了谈判。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竞争的激烈化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谈判领域。在任何谈判中,参与谈判各方各自的需要的难以捉摸性和对需要的满足方式的多样性,致使谈判的客体——即谈判的主题内容也戴上了一层迷人的光环。谈判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巧。
热门推荐
  • 混乱至尊

    混乱至尊

    金木水火土五行世界,是由五块大陆组成。金之大陆,由白虎至尊镇守木之大陆,由青龙至尊镇守水之大陆,由玄武至尊镇守火行大陆,由朱雀至尊镇守土行大陆,由麒麟至尊镇守
  • 住进梦里

    住进梦里

    每章名字都是一首巨好听的rap只听歌不谈beef如有不妥立马删沈知忆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传媒公司,以经纪人的身份带着一群练习生开始探索出道之路,和他们一起跌倒一起成长。周嘉述玩儿说唱是从高中开始的,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也有些许作品,曾经在他眼里生活就是写歌吃饭睡觉写歌,认识沈知忆后他的生活变成了为沈知忆写歌,和沈知忆吃饭,陪沈知忆睡觉,叫沈知忆起床…全世界都是沈知忆。不怕rapper耍流氓,就怕rapper说情话!在某节目采访中,有记者问他:“这一路走来你最想感谢的是谁?想对他说什么。”周嘉述一副拽拽的模样对镜头说道:“沈知忆,什么时候带我见家长,想娶你了。”
  • 遥望虹霓

    遥望虹霓

    本文讲述的是职场小白林瑶,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凌云实业的第一名员工,最终在经历了各色各样的奇葩后,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
  • 特种狼王在都市

    特种狼王在都市

    他是热血兵王,让无数国际组织闻风丧胆的最强狼王,他是杀戮的复仇者,为了拿回自己应该得到的所有,归来都市,他是柔情……
  • 夫诸纪

    夫诸纪

    写最短的故事,做最简单的事情,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长,但很简单。北方的城市有个古老的传说:“坞城山外的雪山上有个雪狐仙…你见过吗?”
  • 史上第一丈母娘

    史上第一丈母娘

    丈母娘是老虎。小舅子也不长进。可谁叫人家生了个漂亮女儿?最关键赵山川就馋人家心灵美。
  • 国内四大言情天后精选作品集(全4册)

    国内四大言情天后精选作品集(全4册)

    本套装共四册,分别为《薄暮晨光》《放弃我,抓紧我:全2册》《时光之蜗》《遇见弗洛伊德的眼泪:心理治疗师的爱情与灵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夜帝国

    暗夜帝国

    黑夜的降临,便是意味着死神的到来。他喜欢黑夜,因为黑暗的世界,是属于他展现实力的舞台。黑夜的宁静之下,是他展现杀人艺术的时刻。当黑夜之中,那一抹寒芒闪亮之时,必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一场华丽艺术的绽放。====求收藏!求评论!
  • 那年十七时,半夏微凉

    那年十七时,半夏微凉

    在她独一无二的记忆中,所有重要的人都燃成灰烬飘洒,就像思念化作尘埃撒过天空。那些沉重的过往被我们抛弃在现实之外。那么,你还记得那次陪我看的星星吗?我知道,这个深渊一般的世界,你是黑夜中璀璨夺目的繁星,光彩照人。我曾经固执以为,只要我们一起背叛全世界,就可以永远在一起,就像叶和木,花和土,你和我。握住的手,有闪烁的晨光在指尖闪烁。5岁那年,你牵起我的手说带我回家;17岁那年,你是世间最美琉璃,嵌在我眸子里,我以为只要我从不曾落泪,你就会继续闪耀。你是孤独深海,思念早已腐蚀整片天空。不停追逐,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输给了青春。七个人构成的漫天繁星,却被烟火燃烧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