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1300000033

第33章 远见卓识入地产

1958年,李嘉诚的长江工业公司在塑胶业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李嘉诚也由此获得“塑胶花大王”的美称。也许,他应该在这个行业一心一意闯下去,将这个美称继续发扬光大,争做世界塑胶业的泰斗。

塑胶花的成功,培养并坚定了他建立伟业的雄心。当然,他也不会草率摈弃塑胶业。在其后十余年间,他在塑胶领域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为开创新事业积累了数以千万元资金。

李嘉诚不是一跃而就之人,他总是脚踏实地,向既定的目标迈进。他也不会鲁莽行事,每一个重大举措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调查——除非机不待人的非常时期。

涉足地产,孕育心中有数月之久,塑胶花为他赚得平生第一桶金,他才将构想付诸现实。

在今天,百亿身价的超级巨富90%是地产商或兼营地产的商人。可当时并非如此,大富翁分散在金融、航运、地产、贸易、零售、能源,工业等诸多行业,地产商在富豪家族中并不突出。这同时意味着,房地产不是人人都看好的行业。

李嘉诚以独到的慧眼洞察到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

最明显的现象是,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1951年,香港人口才过200万,20世纪50年代末,已逼近300万。人口增多,不仅使住宅需求量的增多,因本埠经济的持续发展,办公写字楼、商业铺位、工业厂房也需求量大增。香港长期闹房荒,房屋的增加量总是跟不上需求量。

香港是弹丸之地,不仅狭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港府采取高地价政策,寸土寸金,房贵楼昂。

身为一业之主,李嘉诚多次为厂房伤透脑筋。寻找交通便利、租金适宜的厂房有多难!数次扩大生产规模,都是在现有的厂房重新布局。车间里,设备、人员、制品,挤得水泄不通。

香港工业化进程出人意料地急速发展,物业商喜笑颜开,趁势提租。许多物业商只肯签短期租约,用户续租时,业主又大幅加租。用户苦不堪言,李嘉诚也是其中之一。李嘉诚曾多次构想:我要有自己的厂房该多好,就用不着受物业商任意摆布了。他的构想,经过长时间酝酿进一步明朗:我为什么不做地产商?

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

1960年在柴湾又建造了一座大厦。那时,香港正处于地产业的低潮期,自己建造厂房比租赁来得便宜、实惠。李嘉诚看到,在世界上,香港社会情况是比较稳定的,它正从转口贸易港逐渐迎来工业大发展的新阶段。港岛居民的增长率在快速上升,商贸业也在迅速发展。而香港面积不大,有许多土地还有待开发,香港市民需要大量住房、工业厂房和商住楼宇,发展房地产业将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这时,他手里已经积聚了有一亿港元的资金,必须主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发展新的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功。他开始问津地产业,向地产业进军。

李嘉诚虽吃准了房地产的乐观前景,仍采取谨慎人市、稳健发展的方针,他没有走捷径——预售楼花,而是将此作为收租物业。

不可否认,卖楼花能加速楼宇销售,加快资金回收,弥补地产商资金不足的问题。卖楼花是霍英东于1954年首创,他一反地产商整幢售房或出租的做法,在楼宇尚未兴建之前就将其分层分单位(单元)预售,得到预付款即可动工兴建。卖家用买家的钱建楼,地产商还可拿地皮和未成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真可谓一石二鸟。

继霍英东后,许多地产商纷纷效仿,大售楼花。银行的按揭制进一步完善,蔚然成风。用户只要付得起楼价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把所买的楼宇向银行按揭。银行接受该楼宇做抵押,将楼价余下的未付部分付给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宇者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付还贷款的本息。

在这个过程中,风险主要承担者是银行。

李嘉诚发现:地产商的利益与银行休戚相关: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唇亡齿寒,一损俱损,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就是件好事。

李嘉诚最欣赏香港最大的地产商——英资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重点放在收租物业。置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直雄踞中区“地王”宝座,拥有大量大厦物业。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宝盆。

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加速建房进度;他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他兴建收租物业,资金回笼缓慢。但他看好地价楼价及租金飚升的总趋势。收租物业虽不可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获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物业增值,时间愈往后移愈能显现出来。

李嘉诚预测无误。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1959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04.85元;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1668.44元;住宅用地164.75元。而到1980年,这三类拍卖地价分别为29549.03元、124379.06元、13728.30元。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82.2倍。

地升楼贵,李嘉诚“坐享其利”。他拥有大批物业,储备了大量土地,渐成为香港最大地主。

诚然,当时地产界的许多人士认为李嘉诚的作风过于保守。1961年6月,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廖宝珊是“西环地产之王”,他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盘兴建楼宇,并在中环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廖宝珊发展地产的资金几乎全部是存户存款,因他大力投资地产将其掏空殆尽,而引发存户挤提。这次挤提风潮,令廖宝珊脑溢血猝亡。廖氏是潮商中的成功人士,深得商界新秀李嘉诚的尊敬。从廖宝珊身上,李嘉诚进一步意识到地产与银行业的风险。

但是,当时廖创兴银行挤提事件并未引起地产银行界人士的足够重视。

1962年,香港当局修改建筑条例并公布1966年实施。地皮拥有者为了避免新条例实施后吃亏,都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这股建房热潮是在银行的积极资助下掀起的,银行不仅提供按揭,自己也直接投资房地产。

炒风空前炽热,职业炒家应运而生。他们看准地价楼价日涨夜升的畸形旺市,以小博大,只要付得起首期地价楼价,就可大炒特炒,趁高脱手。大客炒地,小客炒楼(花)。大客大多是地产商,甚至还有银行家;小客多是炒金炒股的黄牛党。

在这股风起云涌的炒风中,李嘉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买空卖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机地产犹如投机股市,“一夜暴富”的后面,往往就是“一朝破产”。

李嘉诚坚定地以长期投资者的面目出现在地产界;同时,他又是长期投资者中的保守派。他一如既往地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营建厂房。他尽可能少地依赖银行贷款,有的工业大厦完全是靠自筹自有资金建造。公司下属的塑胶部经营状况良好,利润可观。

地产部已由开初的纯投资转为投资效益期,随着新厂的不断竣工出租,租金源源不断呈几何级数涌来。

1965年1月,因为“参与房地产投机,使其没有流动资金,丧失偿债能力”的香港小银行——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宣告破产。明德银号的破产加剧了存户恐慌心理,挤提风潮由此爆发,迅速蔓延到一系列银行,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不得不出卖股权于汇丰银行而免遭破产。

为了制止住挤提潮,港府采取了紧急措施。银行危机持续了一年多,许多银行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在银行危机的剧烈振荡下,兴旺炽盛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一派萧条。地价楼价暴跌,脱身迟缓的炒家,全部断臂折翼,血本无归。靠银行输血支撑的地产商、建筑商纷纷破产。

在这次危机中,长江的损失与同业比微乎其微。它只是部分厂房碰到租期届满,续租时降低租金,而未动摇其整个根基。

那些激进冒险的地产商,或破产,或观望。“保守”的李嘉诚却仍在地产低潮中稳步拓展。

1966年年底,低迷的香港房地产开始出现一线曙光,地价楼价开始回升。银行经过一年多“休养生息”,元气渐渐恢复,有能力重新资助地产业。

地产商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就在此时,中国内地波澜壮阔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了“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香港也发生了市民“骚动”事件。那个阶段,香港社会人心波动。在1965年前后,香港多家银行出现市民挤提现象。内地红卫兵的激烈行动给英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左派”注了一剂强心针,“左派”到市民中煽动反英情绪,并把大字报贴到港督府的大门墙上。英方暴力镇压,触发“左派”掀起“五月风暴”。

“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由此触发了自二战后第一次大移民潮。移民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司徒拔道的一幢独立花园洋房竟贱卖至60万港元。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建筑商们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拥有数个地盘、物业的李嘉诚忧心忡忡。他不时听广播,看报纸,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左派”的行动在升级,《明报》社评综述当时的情况:

“(他们)烧巴士、烧电车、杀警察、打巴士电车司机、烧贝夫人健康院、炸邮政、用定时炸弹炸大埔乡事局、攻打茶楼、大石投掷行人和汽车、向警察投掷鱼炮、爆炸水管、烧报馆车辆……”

香港传媒透露的全是“不祥”消息。李嘉诚知道,香港的“五月风暴”与内地的“文革”有直接关系。那时,不少内地群众组织的小报通过各种渠道流人香港,李嘉诚从中获悉,内地春夏两季的武斗高潮自8月起渐渐得到控制,趋于平息。那么,香港的“五月风暴”也不会持续太久。

作为资产者,最关注的莫过于“中共会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在香港推行内地的共产主义制度”。

“不可能,中共若想武力收复香港,早在1949年就可趁解放广州之机一举收复,何必等到现在?香港是内地对外贸易唯一通道,保留香港现状,实际上对中共大有好处。中共并不希望香港局势动乱。”

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嘉诚,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又一次判断正确。内地“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中共中央做出决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中共的决议虽未涉及“香港式文革”,但香港经济界和知识界都把那场“五月风暴”视为空前灾难。

这次战后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

李嘉诚逆同业之行而行,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在认定发展方向后,他集中了主要资金和主要力量,趁香港地产低迷时期,大量购入地皮、旧房。积极积聚力量,等待发展时机。在继续经营工厂生产的同时,他先后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厂房和商住楼宇。在当时的许多香港人看来,李嘉诚是

“在冒着风险”,是很缺乏安全保障的,甚至说不定会遭到很大的损失和失败。但毕竟李嘉诚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人,当有不少人对局势持悲观、恐惧、失望心态时,他却等待着“否极泰来”。在同一时期,香港也有不少商人竞相投向地产业,都在各自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道转旺。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只有李嘉诚自己清楚他的惊人之举是否含有赌博成分。

他是这场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但绝非投机家。

20世纪70年代初,李嘉诚已拥有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为390万港元。

这个时期的李嘉诚,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长期的社会商业实践中,也已培养了一种过人的敏感性和悟性,铸造了精明干练的能力。

同类推荐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不倒宰相冯道

    不倒宰相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皇帝更换频繁,冯道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稳坐皇帝之下第一把交椅,历经四个朝代、十个皇帝而不动如山,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中最饱受争议、被儒生辱骂次数最多,也是最传奇的一位。本文概述了冯道从籍籍无名到位高权重的奋斗历程,多角度展现冯道的生存智慧、职场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冯道独到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当今的公务员、职场人士仍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你无忧

    宠你无忧

    他看见她的第一眼就对她上了心,这么这么些年来,他宠她,疼她,护她,为的不过是她一生无忧。
  • 教子有方

    教子有方

    本书内容包括:孩子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孩子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孩子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孩子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分享;教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等。
  • 兮灵传:阴阳师传奇

    兮灵传:阴阳师传奇

    “我竟然为了爱竟然找了你这的腹黑男人,我敢保证,除了我夏兮灵,就不会有人娶你这样的。”夏兮灵默默的吐槽道
  • 千面少爷:腹黑女

    千面少爷:腹黑女

    那年,相遇…那年,相识…那年,相知…那年,相恋…那年,我们永不分离…YouaremyEverything
  • 快穿之最强光环

    快穿之最强光环

    她天赋异禀,却成了那个她所谓的妹妹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朝相遇,是偶然还是陷阱!“情,乃大忌!情如毒中之首,药石无医!”“我玩毒无数却独独败给了自己!”一朝身死原以为解脱,却不想被某个该死的系统顶上,开始了维护光环,手撕白莲花的逆袭之路。某系统“宿主太腹黑怎么办?”某人“腹黑?不存在的,就是顺便拐个美男来暖床”系统“主上您要挺住”遇毒解毒,辣手摧花,唯独对他毫无办法,只能束手就擒。
  • 金翅大鹏鸟传

    金翅大鹏鸟传

    没有狗血,只有更狗血,前世是个屌丝宅男,却因为想吃一份凉皮凉凉,或许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魂穿成了金翅大鹏鸟,话说洪荒不好混,该如何立足?在线等!急!
  • 神化荒界

    神化荒界

    一个高中生拼死夺回一块古玉,从此开启了不一样的世界。。。为寻一人,轮回七世,重塑荒界,只为再见她一面……ps:这不是言情小说,重申,这不是言情小说,这真的不是言情小说!!!
  • 狮子先生和白羊小姐

    狮子先生和白羊小姐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 快穿女配男神大人求放过

    快穿女配男神大人求放过

    北安歌是一名杀手,却因为队友的背叛,师傅的算计,芳华早逝。但是没有关系,她因此绑定了一个可以让她复活的系统。之后他便在各个世界玩得不亦乐乎,最终找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