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200000048

第48章 悬案篇——疑窦重重史海沉(3)

众多戏曲和电视剧中常常会出现“八贤王赵德芳”这一人物形象:正直刚毅,敢怒敢言,常常救人于水火之中。历史上,北宋时期也真有八贤王和赵德芳,只是他们并非同一个人,真正的“八贤王”并非赵德芳,而是另有他人。

先来看赵德芳是何许人也。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二个儿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德芳生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赵德芳之上还有三个哥哥,分别为德秀、德昭和德林。由于大哥德秀和三哥德林过早夭折,赵德芳算是宋太祖的第二个儿子。由此排行来看,赵德芳的身份与“八王”毫不相干。并且,赵德芳的资质也非有才有德的“贤王”之辈,他在父亲宋太祖在位时无所作为,在叔叔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才曾担任一些官职,但也无出色的政绩。

实际上,北宋太宗的第八个儿子赵元俨,赵德芳的堂兄弟,才是名副其实的“八贤王”。宋太宗共有九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元佐、次子元僖、三子真宗、四子元份、五子元杰、六子元偓、七子元偁、八子元俨和九子元亿。赵元俨排行第八,所以又叫“八皇子”,民间则称“八大王”。

赵元俨天生机智,聪明好学,博闻广见,政绩出色,深得父亲宋太宗的宠爱。在中国帝制时代,赵元俨是被封为王次数最多的人,一生共被封王十三次。除政治才干突出之外,赵元俨的“贤德”之处还体现在庄重、孝顺、寡欲等方面。

赵元俨是个十足的大孝子。他的生母王德妃每次卧病在床,他都亲自细心侍候,喂母亲服药,替母亲洗涮,焚香祈祷母亲早日康复,甚至达到“优念不食”的地步。王德妃去世,他更是“哀戚过人”。

赵元俨虽然贵为皇室贵胄,但平生寡欲,唯独喜爱读书作画,吟诗作词,且造诣极高。赵元俨病重时,宋仁宗曾赐他白金五千两,却被他婉言谢绝,并说:“臣赢惫且死,将重费家国矣。”赵元俨病亡后,宋仁宗悲痛不已。

“八贤王”这个称号,对于品德才能俱佳的八皇子赵元俨来说,才算得上实至名归。

●朱元璋死后“速葬”留谜团

“速葬”,在中国历来都是与穷苦人家或穆斯林民族相连的。可是,依《明史》来看,朱元璋死后“七日而葬”。明朝堂堂开国之君死后为什么也“速葬”,朱元璋既非穆斯林,其目的当然也不在于节省国家支出,其用意到底何在?

一种说法是朱元璋被“速葬”是朱允炆自己的决定。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朱元璋远在外地的儿子不能及时赶回京城,以保住自己的王位。

一种说法是天气的原因迫使朱元璋不得不速葬。众所周知,明朝国都南京素有“火炉”之称,而朱元璋的去世时间闰五月恰逢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如不早早下葬,尸体很可能会腐烂发臭。与其这样,还不如来个人土为安的好,一种说法是明朝历来讲究仁孝礼制,朱允炊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速葬”实际是朱元璋的个人意愿,其目的是保护新皇帝。史称,朱元璋临死时交代过将自己“速葬”,禁止他的儿子们回京奔丧,以免夜长梦多,对新皇帝和国家安全不利。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速葬”是朱元璋用来反盗墓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配套计划。

其一是关于朱元璋死亡的时间。据《明史·惠帝纪》记载:“恭闽惠皇帝讳允蚊,大祖孙,摊文太子第;子也。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它仅说明朱元璋是闰五月死的,而具体哪一天没有说。现在,关于朱元璋的死亡时间有如下多则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九,一说是闰五月初五,一说是闰五月十七日等。一个人死亡的时间,应该是很清楚的事情,为什么史书要将朱元璋的死期写得如此模糊,其目的是为掩人耳目,故意混淆是非吗?

其二是“十三城门同时出棺”的迷魂阵。传说朱元璋下葬那天,十三城门同时出棺。明人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而发引,各门下葬”的文字可以证明这一点。各门下葬作为一种障眼法,是实行秘葬的步骤之一,属反盗墓的典型特征。

因为“速葬”之事,后来又传出“高皇帝龙蜕,在宫不在陵”一说,指出朱元璋真身未与马皇后合葬于孝陵,而是单独葬在城西的朝天宫。朝天宫如今是南京博物馆所在地,朱元璋的真身就在馆内的三清殿下。到目前为止,这一说法也没有得到证实。

朱元璋为何“速葬”,这一秘密已经随着朱元璋远去,无法迫回。而朱元璋的尸骨究竟在何方,谜底恐怕只有等到开挖明孝陵的那一天才能最终揭开。这一天或许近,或许远,但在那天到来之前,朱元璋的真身到底葬在哪里,仍将是一个谜。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瓦解于鼠疫吗

“吃闯王,穿闯王,迎闯王,不纳粮……”,穿越时空,在北京城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位英雄人物引领着他的百万大军,在老百姓的欢呼雀跃声中浩浩荡荡地走来。他,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最终推翻了大明皇朝,攻占了北京城。然而,为何进京四十天后,李自成的军队好像突然间失去了战斗力,清军一触即溃,且从此一蹶不振?

“闯王”李自成的功败垂成让千万人扼腕叹息,同时,也为其速败的原因纹尽脑汁,苦苦追寻,上下求索。

有的人认为李自成是败于骄傲自满、腐化堕落。攻占北京城后,流寇出身的李自成以为大业已成,是时候高枕无忧了,于是贪图享乐,荒淫腐化,最后招致失败。

有的人认为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在于军纪涣散,战斗力严重下降,遇到八旗铁骑的清军时,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有的人认为李自成败于“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李自成拥有大批的能征惯战的将士是没错,但缺乏一支完成统治治理工作的文官队伍。在攻下大片领土后,治理人才奇缺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致使李自成后来损失惨重。

有的人认为战略上的巨大失误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李自成战略的巨大失误表现在没有把清朝这个一直想入主中原的强大集团包括在战略形势判断里。正因为如此,李自成才采取了直取北京的战略。如果没有清朝的干预,以李自成的实力,是可以勉强对付张献忠集团、南明集团和吴三桂集团的,可是一旦加上清政府集团的实力,李自成自然难以抵挡,失败近在眼前。

还有人认为李自成的失败并非在于人祸,而在于天灾——鼠疫。鼠疫,俗称“黑死病”,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快、死亡率很高且难以控制的可怕传染病。患鼠疫的人一般会出现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三五天就会去世。据有关文献记载,李自成3月进京,当时鼠疫已出现在北京一带。尤其春季的到来,跳蚤、老鼠开始趋向活跃,大规模的鼠疫肆掠整个京城,李自成的军队也难逃此劫。鼠疫在军营蔓延,大量将士被感染,长时间无法摆脱,战斗力每况愈下,最后与清军交战时一触即溃。与此相反,因为跳蚤讨厌马匹的气味,所以清军的骑兵没有被鼠疫传染,战斗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对此,就算李自成再有能耐,也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感叹“天亡我也”。

以上说法似乎有各自的合理性,但并不代表就是历史的真相。李自成熊熊百万大军究竟惨败于何,仍然是一个历史之谜。

●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谁烧了圆明园,这一中学生都知晓答案的问题,似乎没有重新设问的必要和意义。因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早已走进历史课本,作为永恒的爱国主义题材,代代传授,不忘国耻。

然而,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历史课本是否完全是历史真相的原本再现?为此,一场口舌之战正激烈上演。

一些人坚信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证据确凿,无从抵赖。据当年英国远征军司令额尔金伯爵(James Bruce,the 8th Earl of Elgin)回忆,之所以下令烧掉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为了报清政府逮捕公使和战俘之仇。行动前,还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译自英文)。额尔金还描述了当时抢烧的情景:“几个军官、士兵上身埋在一个大箱子里,手忙脚乱地翻弄里边的物品,另一帮人在争夺一堆御袍,无人有闲情逸致欣赏艺术品,大家都在竭力抢夺值钱的东西……抢劫者们用大车拉走他们的掳获,满地都是散落的物品……”抢劫一空后,为销毁现场,就一把火将其付之一炬,大火接连烧了三天三夜,北京的天空都被染得通红。此外,1861年,法国政府在巴黎展出“远征中国”的战利品——圆明园文物——大文豪雨果评论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以上斑斑劣迹,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实吗?

与此相反,另一些人认为中国人才是抢烧圆明园的带头人,圆明园的第一把火,是国人自己点着的。王闻运在其长诗《圆明园词》说道:英法军首领惊叹于这座万园之园的“陈设巨丽”,双方“相戒弗入”,怕入园后搞坏物件,分不清也承担不了巨额赔偿的责任,决定在园外驻军。而破落贵族(即指满人)乘机“倡率奸民”,假借联军之名,入内纵火,并哄抢财物。联军这才跟进园内,士兵们眼红“中国暴民”的收获,于是在军官默许下加入劫掠的行列。中外强盗边烧边抢,大火三日不息,局面终于失控。

还有人认为圆明园并不是一次性被毁的,而是经过好几次。根据《劫难后的圆明园》所述,不但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义和团破坏过这座皇家园林,且20世纪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侵华日军甚至六七十年代的红卫兵都参与过对它的洗劫和掠夺。

历史罪人早已不在,现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破坏遗迹,以及世人无尽的叹息。究竟谁是罪魁祸首,真希望有一天见证这一历史性悲剧的混凝土能告诉我们一切,只可惜它们始终沉默无语。

●究竟是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众所周知,北洋水师,这支清政府建立的实力最雄厚和规模最大的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对此,历史课本的解释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为自己庆祝六十大寿,致使北洋水师经费捉襟见肘,装备无法及时更新,最终惨败给日本联合舰队。

然而,有人对此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认为北洋水师的丧生其实并不在于经费不足和武器装备落后于日本。据说,北洋水师从1861年筹建到1888年成军,清政府共投入海军经费一亿两白银,年均支出占该年财政的4%—10%。日本政府从1868年到1894年间共向海军拨款9亿日元,折合成白银才6000万两,年均支出相当于同期清政府对海军投入的60%。由此可见,与当时日本海军经费相比,满清王朝海军经费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看武器装备,北洋舰队也绝不会输给日本联合舰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铁甲舰数量比是6:1;非铁甲舰方8:9。定远号、镇远号的护甲厚14寸,经远号、来远号的护甲厚也达9.5寸。日本威力最大的“三景号”舰也缺乏北洋舰队如此大规模的装甲防护。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综合了英国“英伟勒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铁甲舰的长处设计而成,各装12英寸大炮4门,装甲厚度达14寸,堪称当时亚洲最令人生畏的铁甲堡式铁甲军舰,在世界也处于领先水平。就火炮而言,无论小口径火炮,还是大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均占优势。小口径火炮方面,中日比例是92:50;200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中日比例是26:11;中口径火炮方面,中日比例是209:141。就平均船速说,日舰每小时比我舰快1.44节,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得那么大。正是基于这种力量对比,清朝政府才毅然对日宣战。

“事实胜于雄辫”,北洋水师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北洋舰队变成了一个悲剧,是谁埋葬了洋水师,是日本还是中国自己?

北洋水师搜灭的关键原因在于清政府本身,封建君主制度是罪魁祸首,它亲手为北洋舰队掘墓,将其埋葬。甲午战争时,满清王朝正在走下坡路,政治腐朽,军纪败坏,国力每况愈下。虽然军队的规模不小,但由于组织不利、训练不严、作风不良,整合力严重受损,以致最后在对战日本舰队时不堪一击,全军履没。

究竟是谁埋葬了北洋水师,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在探寻的过程中应该反思些什么,改进些什么。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书法与篆刻艺术(下)

    书法与篆刻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在世界不为人知的角薄利城,存在着很多灵异的地方,他们背后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挖掘。本书选取了全世界诸多著名的灵异之地,并讲述了它们身上的故事,提示灵异之地的灵异之处。诸如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宅院、布朗城堡、百利佳丽城堡、美国白宫、伦敦塔等等。在讲述的时候会加入地方特色,增强可读性。本书还添加了很多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魔妃很倾城:神君求放过

    魔妃很倾城:神君求放过

    他是神,一生的宗旨是——斩妖除魔!她是魔,最想干的事却是——睡上神!兜兜转转,纠纠缠缠之后他拿起手中的伏魔剑。而她却桃花春水泛滥到姥姥家……“上神,打个商量呗?”“说!”“让我睡了你呗?”某大神爆怒,一剑砍过去,小桃花碎成无数片:“无耻!”无耻?“那好吧,你睡我也成!”大神“……”这绝壁是一个没节操的故事,虽然偶尔心肝子疼,但绝壁的大灰狼活剥小白兔……
  • 北方之寒

    北方之寒

    当你睡不着时,可以尝试着点开这部小说!它具有一个神奇的功效,让你……
  • 宠妻成瘾:霸道总裁赖上我

    宠妻成瘾:霸道总裁赖上我

    最绝望的时候,是他站出来,把她抱起。“嫁给我。”最憧憬的时候,也是他无情地将她赶走。“我们分手吧。”“顾璟,当初你处心积虑地让我嫁给你,不就是为了这一刻么?”他隐忍的目光牢牢锁定她,霸道决绝地吻上“苏安安,既然这样,何不让你更恨我。”
  • 文娱的降维战争

    文娱的降维战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
  • 枯之井

    枯之井

    消极叹气是无用的,主动迎击是高明的。前世的肖小雷有着自己的规划,上大学、娶媳妇、找一个能糊口的工作,最后悉心照顾自家老爷子,让他能够颐养天年。这种简单朴实的愿望是那个时代里所有人通用的,肖小雷也不例外。可是当他穿越过来后,在这几日对周遭环境逐渐熟悉中,慢慢地...
  • 侍道

    侍道

    道是特定自然,特异社会下的生存规则,是大众三观,是集体存在的脉络,是个人经历、个体生物活着的行事依存,是组建成家庭其间的经络....言之不可名状,说之不可道尽,是谓:道可道...名可名...非常道...非常名
  • 妖尊人皇

    妖尊人皇

    妖庭霸世,人族退居地界洪荒,某一日,上古大劫重启,上古百族争霸,而人族当何去何从,看轩辕古重生而来,如何称霸妖族众国度。地界,冥界,妖神界,三界大战,再次开启,轩辕古将如何带领人族建轩辕神庭,杀上妖神界,寻觅那混沌之秘。
  • 跨过山水几场雨

    跨过山水几场雨

    “你后悔把五年青春都浪费在她那吗?”“后悔,我后悔只能在她那浪费五年。”“是看不见还是不想见?”“不如不见”
  • 契约者一赤色风暴

    契约者一赤色风暴

    当世界不再是你所熟悉的样子。你会恐慌吗?当各种古灵精怪出现你的身边。你能接受吗?努力适应它吧,毕竟赤夜将至!
  • 挽救影视世界

    挽救影视世界

    《英雄》中的无名死了,悲剧!《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失身了,悲剧!《仙剑奇侠传》中的赵灵儿和林月如死了,大悲剧!且看两世为人的秦云在得到欢乐系统后,纵横影视世界,挽救诸多的悲剧,让天下不在有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