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200000045

第45章 宗教篇——慈航普度惠众生(3)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常慨叹佛经残缺不全,又听说山西有僧人法显等躬践佛国,从古印度取回真经,于是他立下誓言,决心亲赴西天取经。

公元420年,昙无竭和僧猛、昙朗等25人,携带法器、食钵等物,从燕都龙城出发,向西行进。他们先到今天的青海,再出甘肃的河西走廊,穿过新疆吐鲁番东等地,翻越雪山大漠、绝壁深渊。同行取经的25名东北和尚中,有12人坠崖而亡,有8人中途饿死,最终只剩下昙无竭等5人。

历经数年,最终到达现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昙无竭在印度各地礼拜佛陀圣迹,寻访名师,学习梵文经典数年后,从南天竺搭乘商船,过印度洋、南海,一行人安全抵达广州。回国后,昙无竭住在江南弘扬佛法,直至去世。他将在西天寻求的梵文《观世音受记经》译成汉文后,广泛流传于南北各地,后收录于《大藏经》中,为古今世人所传诵。昙无竭将在西天取经的游历与见闻写成《历国传记》,欲传后世,可惜此书早已失传。

他们西天取经回来,法显带回并翻译的佛经有6部24卷,昙无竭带回1部佛经,玄奘带回并翻译的经、论有75部1335卷,他们为我国佛教文化发展和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而作出的贡献永远值得称颂。

●玄奘西天取经并未得到唐太宗的支持

一部《西游记》让众多的观众和读者认识了唐三藏和他的四个奇形怪状却无所不能的高徒们。多数人都认为,唐玄奘是在唐太宗的隆重告别仪式之后才踏上取经的路途的。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它与历史还是有很大的出人的。事实上,玄奘西天取经的计划最初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支持。这究竟为何?

我们都知道,玄奘西天取经对于佛教的发展可谓有着非常重大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那么这个意义又是什么呢?

佛教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其兴盛的表现之一就是经文的大量翻译。然而在当时,由于佛经的原文都是梵语,而精通梵语的中国人又少之又少,因此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就出现很多的争论。中国佛教的各家各派也就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论林立起来。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心远赴印度,去一睹“原始”佛教的尊容,将正确无误的佛经意思传入中国。这其实就是玄奘西行的直接目的,他后来所取得的成果也就是将真经传入了中国,对之前各家各派的分歧起到了答疑解难的作用。

玄奘,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今河南偃师人。玄奘家贫,父母早丧,十三岁出家,二十岁在成都受具足戒。他游历各地,参访名师。他曾跟道岳学《俱舍》,跟僧辩学《摄大乘论》,跟玄会学《涅槃》,没过多久就把几位大德的学问悉数领会。僧辩叹道:“你是佛门中的千里马呀,佛法将在你的身上得到大力弘扬,只可惜我们这些老朽看不到那一天了。”玄奘由此誉满京华。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玄奘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

那么,拥有如此重大意义的西行,为什么唐太宗不答应呢?

玄奘生于公元602年,他准备到天竺取经之时刚好是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继位。由于朝廷换届,国家不稳定,唐朝的政治环境还处于动荡之中,特别是经常会受到西域突厥人的侵犯。所以唐太宗当时对外并不主张开放,而是限制本国人民与外国人士的交往,以免对政局的稳固与加强产生负面的影响。

也就是在这个国家周边环境并不安宁的时候,玄奘认识到了到西天取经的重要性,于是他便向唐太宗要求到印度去寻取真经。然而他的请求却被唐太宗拒绝了,理由就是边境不安,对于国民的出人要施加严格的限制。就这样,玄奘几经说服都没能取得唐太宗的支持,他的雄心壮志受到了外力的阻挠。

然而玄奘并没有因此罢休,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偷渡!唐贞观三年八月,二十六岁的玄奘,出发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相传当时一个守边境的小士兵被玄奘的远大志向所感动,于是就私下里将他放出境外,还决定同他一起到西天取经。不过这位小兵由于经不起途中的艰难险阻,在半途中就放弃了西行,玄奘则一直坚持走下去。唐太宗曾经多次下令通缉捉拿玄奘,但是都没有成功。

就这样历经千难万险,玄类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梦想之国——天竺。他在此地取经学经,一待就是十几年。等到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里面的僧人都比不过他的时候,玄奘毅然决定:回国!

终于,玄奘回到了大唐。唐太宗也为他的事迹所感动,在玄奘请罪的时候赦免了他。不仅赦免,唐太宗还想为玄奘加官加冕,然而都被玄奘婉言拒绝了。玄奘从此便在中国大地上传授真经,教诲众人,普度众生。

玄奘用他莫大的功绩消除了唐太宗原本对他的厌恶。他的雄心与胆识让唐太宗感到万分的崇敬与赞叹,他对大唐所作出的贡献也让唐太宗感动不已。想必连唐太宗自己都没有想到,玄奘居然能够凯旋吧!

●法海原来是高僧

在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白蛇传》里,法海是个很可恶的和尚,心胸狭隘,公报私仇,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拆散了许仙和白素贞的幸福家庭。其实,这也不全是神话传说,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法海这样一个人。

明吴郡陈谦的《讷庵随笔》说:“余考法海,金陵人,见颜鲁公《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清末民初编纂的《丹徒县志摭余》也说:“法海洞在京口金山,原臆其为裴头陀栖隐之地。然法海之名见于稗说,妇孺皆知。丹徒县志及金山诸寺‘方外’一门独佚其人。……又杨秉把《杂录》云‘缪雪庄(谟)有《题法海禅师像传》’。”

唐朝李华的《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中也说,法海是径山大师(俗姓马,名元素,延陵人)的同门师弟,他们都是南京牛头山(今南京市郊牛首山)威法师的传法弟子,这一辈的僧名都带个“法”字。

抗战前出版的《人名大词典》中“法海”条目写道:“法海,丹阳张氏子,字文允。少出家于鹤林寺,该通外学,圆入一性,擅独悟之名,剖不决之义……天宝中,预扬州法慎律师讲肄,与昙一、灵一等同推为颜冉。复与杼山画公为忘年交。”

因此,真正的法海其人,俗名张文允,丹阳人,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僧,精通佛理,年少时出家于润州鹤林寺,擅长修建佛寺。

《白蛇传》是综合清代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水镇雷峰塔》话本,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加工而成。法海的原型不是历史记载中的法海,而是金山寺祖师的裴头陀。《金山志》上曾记载:“蟒洞,右峰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获金,重建精蓝。”宋朝诗人张商英有诗道:“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这首诗被制成楹联,如今还挂在法海洞中。说的是裴头陀初来金山寺时,寺宇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裴头陀曾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修寺盖屋,重继香火。

后来裴头陀和法海经民间艺人一捏合,合二为一了。就这样,裴头陀降服白蟒的传说转到了法海名下,白蛇传故事中选用法海代替了裴头陀。在现今江苏镇江金山慈寿塔西面悬崖处的法海洞,相传金山的开山祖师裴头陀师初到金山时就住过此洞。

●乐山大佛:历经风雨为何保存完好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雕琢于岷江、大渡河以及青衣江三江交汇处的岩壁之上。乐山大佛又称作凌云大佛,与乐山城隔江水而望,它是唐代留给后世的大型艺术雕像。

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之佛,他也是在释迦牟尼涅槃后接替其佛祖地位的大佛。唐朝对于弥勒佛的崇拜十分盛行,修建于此时的乐山大佛就是一座弥勒佛,他象征着未来和光明。在接替了释迦牟尼的佛祖地位之后,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普度众生,传递佛法。

乐山大佛公认高度为71米,其中头部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乐山大佛的头部与山高相齐,脚踏江水,双手抚膝,佛体大而广,依江水而坐,肃穆凌然。

根据《重修凌云寺记》和《嘉州凌云大佛像记》等史籍的记载,乐山大佛是由海通和尚提议建造的。由于古代的乐山三江交汇之处水势凶猛,水灾造成的悲剧连年发生。海通这才想到要建造造福人间的弥勒大佛来赈灾救济,抚平风浪,安抚众生。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动工,等到大佛修建到肩部时,由于海通的去世,之后的建佛工程一度中断。之后又几经停工和复工,乐山大佛终于在历经九十年后的唐德宗贞元年间彻底竣工。

乐山大佛已经在人间有千年历史,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石造之佛却在历经风霜之后依旧保存完好,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其实,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这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它的质地比较疏松,是用于雕凿的好石料。但是红砂岩虽然容易修建,它却难以经得住建成之后环境的风化。乐山大佛在之后的一千余年中也历经风风雨雨,曾经也千疮百孔。各个朝代都对这座享誉人间的佛像进行过修复工作。

但是乐山大佛自身的优异排水系统也为它的保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套排水系统远望不见,很好地隐藏于其两耳和头部之后,设计非常精巧。“泉从古佛髻中流”,这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咏赞乐山大佛的诗句,讲的其实是乐山大佛自身的排水系统。大佛的头部总共有着十八层螺髻,其中的第四、九层和第十八层都修有横向的排水沟渠。另外,大佛的衣领和衣摺皱之处也修建有类似的排水渠。这些水渠和洞穴很好地履行了千年排水的重任,致使乐山大佛历经千年而不腐,如今依然傲然江水之边,正襟危坐。

1989年的5月,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乐山地区游玩之后回到家中与亲朋们共享风景照片。就在这时,老人发现其中一张照片中的山形好像一座躺着的佛像,这让在一旁观看的人都惊叹不已。这就是乐山卧佛的发现过程。卧佛以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构成,三座山分别构成了卧佛的头部、身部和脚步。仔细观察头部,简直就是活佛再现,神奇无比。乐山卧佛全长将近一千三百余米,蔚为壮观。

如今,乐山大佛的完好保存以及乐山卧佛的再发现,让整个乐山风景区成为世界名胜,乐山大佛已经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这不仅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更是世界历史上辉煌的一笔。

●观音原本为男子

一提到观音大士,我们的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那个手拿玉净瓶、盘坐于莲花坐台之上的女性形象。在中国人多的心目中,观音大士确为女子之身。然而,在佛教经典的记载中,观音菩萨其实是男子之相。

据南北朝时期的《观世音得大势受(记)经》记载说,如来王国之中没有女儿之身,威德是一国之君,他的左右莲花化为两个儿子,其中来自右边的名为宝尚,就是得大势,而另一边就是观世音。另外,《悲华经》译介于南北朝时期,根据此经的记述,观音本是转轮圣王的长子,他的前生是双马神童。这两处记载都是关于观世音的来历,虽然各自相异,但是对于观世音是男子之身这一说法则都有讲到。而且从巴基斯坦的《古犍陀罗莲华手观音》中观音的胡须也可以证明:观世音的形象最初为男性。

那为什么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形象会呈现为女性呢?其由男身转变为女身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任何一个宗教要想在他国立足,那就必须与他国的文化相融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融合过程。而观世音由男相转变为女相也是这个相容相合过程中的一分子。

观世音性别在中国的转变有着原始经典的依据。“化身之说”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特色。《佛地论》中就有关于化身的说法:“变化身者,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可见,有了化身,佛身就可以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形象,而其变换万端的最终目的却都是为了抚慰民众。据《法华经·普门品》和《楞严经》所记载的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中,有数种化身都是女性,如童女神、居士妇女身、丘尼身等。这样看来,佛教的“化身之说”以及观世音的诸种女性化身确实都为后来观世音在中国转变为女性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观世音性别在中国的转变符合了中国人民的审美特质。较之男性身体展现出的力量之美,女性给人以身体之美、线条之美、肌肤之美等美感的享受。女性相比男性而言,其身体本身有着更高的和更加普通的审美意义。所以说观音之身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符合了人民的审美追求力。

观世音性别在中国的转变是封建礼教的产物。观世音救世的方式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她肩负着在精神上将民众于水生火热之中救出的重任。在中国封建礼教的压制之下,最需要观音救助的便是女子了,而呈现为女相的观世音菩萨则能够让中国的妇女感到更有亲和之力,原意为将内心的苦闷向她诉说。

另外,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之中,母亲总是能够给予孩子比父亲更加显著的关怀和爱戴,这也是母爱之所以历代被传唱的原因。而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就与母爱的关怀倍加相似,也是因为此,观音为女性之身比男性更具有悲天悯怀的特质。

观世音在中国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确切地讲,到了明朝时期她的女性形象才真正地得以完成转变。而且由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观音形象的转变并不是偶然的。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佛教在中国的扎根,而且让观世音的形象深入到了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同类推荐
  • 经典超译本·道德情操论

    经典超译本·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新纪录精神与中国文化现代性

    新纪录精神与中国文化现代性

    本书讲述了新纪录片的历史。中国新纪录片的形成,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变密切相关,它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内卷,从而引起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且标志着知识观念、文化经验与审美情感的变化。
  • 美丽的家园

    美丽的家园

    本书主要分为故土·建瓯篇;故乡·福建篇;故园·华夏篇。主要内容包括:黄窠山、坑里、党城、千柱厝、伍石山庄、大汴地、巧溪、宝莲禅寺、三清宫、古道、安国寺、武夷山、茫荡山、太姥山、九鲤湖、三都澳、上清溪等。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艰苦朴素(上)

    艰苦朴素(上)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热门推荐
  • 无上修魂

    无上修魂

    吴枫得神龙之魂,成为神灵之体,修炼一日千里,却被林家退婚,自知不是情敌的对手,这才无奈定下比武日子,从而开始了他成为无上强者的道路。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网游之虚拟危机

    网游之虚拟危机

    得到了阿尔博士三款游戏之中王者之名的卢冷,在兄弟带回来的《生化末日》的高端游戏仓,而选择继续续写自己的传奇,一步步的努力,一个个谜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浮出了水面。三个特殊的奖励,U盘之中的代码所代表的意义,未完成的智能超脑,一个个谜团,卢冷的又一代传奇之路如何续写?
  • 第一个十九岁

    第一个十九岁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写出一部动人的作品。这个作品就是我第一个十九岁的缩影,酝酿许久,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初心就是想把父辈以及我的奋斗故事通过文学化的表达,分享给大家。故事正在我的家庭交接着,泪水、汗水交替着,希望大家能在这个作品中找到自己的额身影,转身给父母一个拥抱,并努力走下去。
  • 重生动漫系统

    重生动漫系统

    异界冒险,掌握技能,颠覆你的认知。动漫系统了解一下
  • 我的恋爱情史

    我的恋爱情史

    在回家的路上被莫名的面瘫男神强吻了,而且还遭男神的误会耻辱。可是这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我等待一生的人
  • TFBOYS十年誓约,爱你无悔

    TFBOYS十年誓约,爱你无悔

    爱上了,就不会后悔。第一次坐摩天轮,你脸红红地向我表白,虽然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但我知道。第二次,换我向你表白,一定要等我到25岁。——by王俊凯第一次见面,因为一个大冒险,我和你的初吻都差点献给对方。后来,渐渐成为欢喜冤家,见面就吵,见面就掐,我却又习以为常,你是我第一个心动的女生,也是唯一。——by王源你总爱叫我“冰川脸”,我也喜欢叫你傻丫头,在别人面前的高冷,却被你暖了心房,占据着我心里的重要地位。也许是日久生情,也有可能我一见便入了我的心。不管是什么,爱上你,我不后悔。——by易烊千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轻公司

    轻公司

    李黎和杜晨在《IT经理世界》上发表了一篇封面报道《轻公司》后,迅速在传统行业及互联网行业产生极大反响,无论是老牌的传统企业、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商,都视这篇文章为新商业宝典,甚至有业界人士评价,这篇文章拯救了中国的电子商务。“轻公司”一词也在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商业峰会和媒体上,成为商业精英们讨论的焦点。
  • 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

    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

    作者太懒,无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