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200000028

第28章 庶人篇——出身乡野间,平地起惊雷(2)

而日本学者松木明知则认为,“华佗”二字是波斯文“XWadag”的谐音,其含义为主或神。所以华佗不是人名,而是主君、阁下、先生的意思,引申到华佗个人的职业应是“精于医术的先生”之义。同时,他指出,波斯(古称安息,今之伊朗)国人经“丝绸之路”而东渐,华佗即经此路而游学徐土(今徐州)的波斯人。波斯人经丝绸之路人中原有据可依。根据这些,松木明知先生断言:华佗是由丝绸之路过来,游学徐土(今徐州)的波斯人。

关于华佗的身世众说纷纭,但他是中国历史上被神化、被理想化的神医,这一点是没错的。

●蔡伦自杀的真相

蔡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造纸术的缔造者。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蔡伦位列第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天才发明家的人生轨迹,而他的结局也不为人们所熟悉。

蔡伦在永平末年被选中入宫做太监,年仅13周岁。蔡伦虽说年幼但是却很早熟,他自从进宫那天其就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因此深得内务总管的赏识。第二年他便升为小黄门,不久,蔡伦又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其重要工作就是负责宫里宫外诸事的传达及引导、安排朝见皇帝的人就坐等工作。这个工作的好处就是他能经常接触王公大臣及后宫嫔妃。久而久之,他就无缘无故地卷入了后宫的明争暗斗。

在封建社会后宫,你要想不至于失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凡是有嫔妃生了皇种,她就极为嫉妒,暗地里要想法设法将这些嫔妃打倒,以维护自己的地位。蔡伦迫于窦皇后的淫威成了帮凶,为了杀一儆百,她第一个下手的就是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于是就指示蔡伦诬陷宋贵人通过一些邪门歪道蛊惑皇帝,于是宋贵人被贬黜,根据宫廷母子关系,太子刘庆被废为清河王;后来又威逼梁贵人,把尚在襁褓中的刘肇认作自己的儿子,并让皇帝立刘肇为太子。

蔡伦因为协助窦皇后拔掉了其“眼中钉、肉中刺”,当然她很感激蔡伦,于是蔡伦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尤其在公元88年,章帝驾崩,10岁的刘肇顺理成章地即位了,窦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蔡伦被委以重任负责陪伴小皇帝,必要时可以参与国家大事。

10年之后,窦太后去世,蔡伦敏锐地投靠了他的新主子——刘肇的皇后邓绥。由于邓皇后是一个喜欢吟诗作斌的才女,因此她需要一个比帛纸质地好的东西来写字作画。蔡伦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在总结先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再加以改进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受到皇后等的高度赞扬。

就在蔡伦还沉浸在自己发明的喜悦当中,一个消息传来,汉和帝刘肇英年早逝,留下邓皇后和不满两岁的幼帝。祸不单行,邓皇后的幼帝不幸夭折,国不可一日无主,在精挑细选之后,邓太后决定立自己的皇侄子刘枯为太子,虽然刘枯是“瞎子的眼睛——摆设”,因为邓太后仍握有实权,但这个消息也着实把蔡伦吓了个半死,因为刘枯就是当年被窦太后和蔡伦陷害的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宋贵人的孙子。

由于邓太后宠,蔡伦仍过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他还被封为“龙亭侯”,他发明的纸就是“蔡侯纸”,可见当时的蔡伦是多么的风光,邓太后还给他一个官职:长乐太仆。这个官职的意思就是说在太后无暇处理公务的时候,蔡伦可以合法地代为其处理。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就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一个对蔡伦来讲绝对是地震式的噩耗传来,邓太后病卒。

安帝刘枯即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攻倒算,为自己的父亲还有奶奶出口恶气,主谋窦太后早已不在人世,那么这笔债总得有人来偿还,于是蔡伦就被革职查办。蔡伦深知死罪难免,为了体面地死去,他选择了服毒自尽。

纵观蔡伦的一生,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却参与了政治斗争,政治斗争使得他成为牺牲品,当然他自己也投入进去了。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必然永载史册,被后人广泛传诵。

●被误读的隋唐英雄

隋末唐初是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乱世,而《隋唐演义》正是给我们描绘了这一时期一群英雄好汉如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炀帝暴政。隋唐演义中的大部分英雄人物在历史中都有原型,但是有些人物却不是“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也就是说有些人物在我们固有的认识里出现了误读的现象。

李元霸,历史上并没有那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李元霸,李元霸的形象来自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16岁便英年早逝,所以演义中对李元霸英雄形象的描绘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柴绍,出身将门之家。从《旧唐书,柴绍列传》中我们可以得知,柴绍年少时便“趫捷有勇力”,可见其并不是“演义”里那个文弱书生的形象,他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为打下和稳固李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唐高宗李治三年,因其参与谋反被踢死。

杨林,历史原型是杨坚(即隋文帝)的异母兄弟杨爽,杨爽长得很俊美,仪表非凡。此人亦有为将之才,可是不幸25岁便英年早逝。并不是“演义”里那个垂垂老矣仍统领大隋天下兵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靠山王。

苏定方,年少时便跟随其父保护乡里,阻杀流寇,深得百姓爱戴,后来到贞观年间,苏定方被任命为匡道府折冲,后先后跟随李靖、程名振、程知节等大唐名将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官拜左武卫大将军,76岁病逝。当唐高宗知道苏定方逝世后不无感叹地说:“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而“演义”中对苏定方却是一个阴险奸诈的鼠辈,曾设计陷害罗艺父子,后被罗氏后人所杀,显然与历史不符。

罗成,历史上并没有关于罗成事迹的记载,而人们对于罗成的理解大部分是参照罗世信。据《新唐书·忠义传·罗士信》:开始的时候,罗世信和裴仁基归降李密,又跟随过王世充一段时间,后来不齿于王世充的为人就投靠了李渊,后因征讨刘黑闼,守卫洛水城,不料天降大雪,孤军奋战,被乱箭射死,死时年仅28岁,这一点正符合了“演义”中罗成的角色。也有明代诸圣临的《大唐秦王词话》中有这么一段:“吾乃姓罗名成,字士信”;另外京剧《罗成·罗成叫关》有这么一句唱段:“黑夜里闷坏了罗士信,西北风吹得我透甲寒”,这也印证了罗世信当时战死的状况。可见罗成的历史原型很有可能是罗世信。

隋唐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快意恩仇,驰骋疆场,可谓个个英雄豪杰,但是历史的真实却不能给人们以误导,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终究只是故事。

●黄巢是怎么死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时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

英雄不问出处,谁能想到一个贩盐的低贱之人仅用五年的时间就把唐僖宗赶出了长安,这个出身下层的人打着救民于水火的旗号却在还没有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上就开始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宣布称帝,他沉醉在大明宫春风得意、烟花缭绕的美酒当中却浑然不觉唐朝的军队已经悄然逼近了他,仓促应战结果可想而知,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山东,自此没有任何音讯,但是他如何终老却是一个千古之谜。在唐朝历史关于黄巢的记述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个是被杀另一个是自杀。显然这两种说法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据《旧唐书·黄巢传》中有关黄巢死因的记述是这样的:“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也就是说是在黄巢兵败后看到生还无望便让他的外甥林言把自己杀掉。同时这样记载的史书还有《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林言是黄巢身边的禁卫队首领,他是黄巢最亲密的人,从基本事实上看,林言拿着黄巢的首级去投唐,这是一个事实,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却不为人知。如果并不是林言杀的黄巢,那么林言却沉甸甸地背了卖主求荣的千古骂名。

而《新唐书》对于黄巢的死却是这样记载的,在黄巢兵败狼虎谷后,他见大势己去,生还无望,为了保存反唐血脉,他让自己的外甥林言拿着自己的首级去投唐,但是林言不忍心杀掉自己的舅舅,于是黄巢自刎却没有死,林言随后就斩下黄巢的首级去降唐军,不料中途遇到沙陀人,沙陀人求功心切遂将林言也杀了,将两人的首级一同献给唐军。

《新唐书》成书于北宋年间,但是有关唐史在五代后晋时就有官修的唐史,后世为了区别两者,遂把五代时期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把北宋欧阳修主持修编的唐史称为《新唐书》,但是由于成书时间的差异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旧唐书成书于乱世,成书仓促,书中大有疏漏之处,而欧阳修主持修编的《新唐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对于史料的收集也是极为全面的,新唐书秉承春秋的笔法写史,因此研究历史的人大都会参考《新唐书》的相关记载。

历史往往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我们有时会无意中得到历史的本来面目,从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尚让是何人?尚让是黄巢起义军的二号人物,其早年追随王仙芝后投奔黄巢,黄巢在长安称帝后任命的四个宰相当中就有尚让。后来遇到唐军反扑后,黄巢带余部到达今河南境内却遭遇沙陀兵的突袭,伤亡无数急需救援,但是这时的尚让却背叛黄巢反投唐军。那么黄巢死于尚让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了。

有关黄巢的死牵扯到两部正史的不同记载,但是《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有尚让杀黄巢的记述,究竟哪个是历史的本来面目,留待后人评判。

●沈万三的财富之谜

沈万三是600多年前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据说他的家产有“20亿”,朱元璋在斥资修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墙——南京城时,沈万三就捐建了三分之一。富可敌国的他又有怎样的发家历程呢?

一、靠积累房产、田地。这个说法在沈万三的孙子沈伯熙的墓志铭里可以得到一些证据,该墓志铭上面写着,“其先世以躬稼起家”。也就是说沈万三是靠种田致富的。后来人们在引述“墓志铭”记载的同时又根据一些杂乘笔记得出沈万三开垦荒地,讲究灌溉和施肥,由是致富。但是真正把靠积累房产和田地发家的说法系统完善地提出来是在陈兆弘先生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中,文章中就提出沈万三“躬稼起家”又兼“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慢慢发展成“资巨方万,田产编于天下”。也就是说沈万三开始靠种地经营后来积累了很多房产和田地,这样诞生一个超级巨富似乎与理不符。

二、沈万三得到汾湖陆氏的巨资加上其善于经营管理的才能,以致成为江南首富。从《周庄镇志》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述,“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亦有“元时富人陆道源,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中一个人就有沈万三”。

三、靠经商,主要是国际贸易。从《吴江县志》的记载里可以看到,“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这个说法也同时得到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赞同,他说:“苏州沈万三一脉之所以发财,是由于做海外贸易。”

这里面提到周庄,这个地方对沈万三来说相当的重要,周庄是什么地方?当时的周庄镇大概就是今天的上海、苏州、杭州之间。也就是说沈万三走进周庄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这里开拓土地而是想利用周庄天然的地理优势来做生意。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在元代,政府鼓励民间进行国际贸易。当时“听海商贸易,归征其税的政策”此前还颁布过政府出资挑选精明能千之士进行海外贸易的有利政策。明朝对沈万三有“变为海贾,奔走徽、池、宁、太、常、镇豪富间,辗转贸易”的记述,就更能证明沈万三弃农从商的从事国际贸易的说法。

以后的周庄就成了沈万三发家致富的宝地,后人就有这样的记述,“周庄由村落变为城镇完全是沈万三父子的功劳”。

三个说法不可以孤立开来,因为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的结果,沈万三初期种地为生,田产有余,这是他发家的基石。再加上得到汾湖陆氏巨资后,他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不断进取,弃农从商。他转战周庄成为其事业发展的转折点,他把周庄作为自己进行商品贸易和流通的枢纽地进而不断扩展,最终成为富甲天下的巨富。

●王重阳为何穴居“活死人墓”

作为武侠人物,王重阳无疑是一个智义双绝的英雄。他文武双全,武功更是天下第一,他还是一个抗金义士,修建活死人墓内藏器甲粮草以图抗金大业。

历史上确有王重阳其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王重阳,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的创始人。生于1112年,陕西咸阳大魏村人。王重阳出身豪门,原名王中孚,王重阳是人道以后的道号。他自幼饱读诗书,20岁便参加科举,由于冒犯先生,文举失败。他又改试武举,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武举第一名,但是分配给他的工作却是一个收税的小吏,王重阳愤然辞官,到终南山刘蒋村隐栖。这个时期的王重阳空有一身的才华却报国无门,终日沉醉。当时就有遁入空门的念头,这也为后来创立全真教埋下了伏笔。《道教史》记载,公元1159年王重阳在甘河镇遇见吕洞宾,从此性情大变,与世隔绝,做了道士,道号王重阳,潜行修行数年,于公元1161年开始,在南时村挖了一个四米深的墓穴,这个墓就是“活死人墓”。王重阳在这里一坐就是两年。两年后的一天,他突然走出墓穴,意气风发,此时的王重阳,仿佛经历了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的劫难,脱胎换骨,浑身散发着仙气,有诗为证:

活死人兮活死人,死中得活是良因。

墓中闲寂真虚静,割断凡间世上尘。

另外一个说法对王重阳为何穴居活死人墓的原因进行了这样的解释是:王重阳生逢乱世,当时国家衰亡,金人大举南侵,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这时候的王重阳欲报国于沙场、救万民于水火。但是南宋的腐败,统治者苟且偏安一隅,弃北方同胞于水火,王重阳组织义军抗金保家,但终归势单力薄,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住进活死人墓,以求在精神上给自己以解脱。七年后,他走出活死人墓,开始自己的传教生涯。

王重阳穴居活死人基的原因有二:一是闭关修行,了悟生死;二是抗金失败,躲避战乱。抗金失败缘何能在活死人墓穴居七年?祖巢之下安有完卵,抗金失败后,金人必定杀一儆百,既然带领义军抗击过金人,要想苟且偷安,谈何容易?第一种说法其实比较可信,据说王重阳在活死人墓前竖起一个碑文: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这也许是其躲避战乱的一个方法。

同类推荐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姓名学

    姓名学

    本书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全民发呆的澳洲:其实是一本全面的澳大利亚文化观察笔记

    全民发呆的澳洲:其实是一本全面的澳大利亚文化观察笔记

    如果你觉得生活糟糕透了,就来见识一下澳大利亚人的乐天魅力!无论情况怎样糟糕,澳大利亚人都表现得像一只在树上发呆的考拉,快乐幸福。鲨鱼伤人报道频出;遭遇鳄鱼;踩上杀人蛇;差点触到夺命水母;剧毒蜘蛛迎面落下……翻开本书,马上被澳大利亚人的乐天魅力感染,成为乐天派!《全民发呆的澳洲》是畅销科普巨著《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的得意之作!作者比尔·布莱森作品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书”书单,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狄更斯、简·奥斯丁、雨果、柯南·道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乔治·奥威尔、勃朗特姐妹等文学大师比肩而列。
  • 温古知今

    温古知今

    2010年,一个权威智囊机构评选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荣登第一。温家宝每次在重要谈话上都会引经据典,使人眼前一亮,那些诗句无不闪耀着总理的博学和智慧,让我们追随那些诗句,再次感受那些经典诗句所散发出的无尽的魅力。《温古知今》辑录了温家宝总理在历次谈话中所引用的古语和古诗句,并追根溯源,加以评析,更有对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谈论当下问题的妙语点评,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血肉丰满、饱含着大爱而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总理。
热门推荐
  • 丝露花雨

    丝露花雨

    没有爹?不要紧,她可以自己去查找。长得丑?不要紧,她从不在人前自卑。不会武?不要紧,她照样毒翻一窝鼠。只是,没有姓氏,谁又能来告诉她。她到底是怎么来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鹿堪游

    鹿堪游

    麻木的走着、生活着,若时光重来,我定不负苍天,不负自己,
  • 最萌王妃养成记

    最萌王妃养成记

    睡一觉起来就搞穿越我就不说什么了!分分钟进入角色北轻墨你也是够了!把自己搞得像小乞儿我也就不说什么了!还设局火热强吻高冷洁癖王爷!!好了吧!王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北轻墨你给我做好做我老婆的准备吧!”
  • 婚誓

    婚誓

    她原先只是一个小县城太守的女儿,因为爹娘临终前的嘱托来到了都城,个个赞她聪明绝顶,可她又岂能料到,这一程改变了她的一生呢?只因为她会烤年糕就被未来的国君看上了吗?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变成了王后?换作其他人,大概早就高兴得疯掉了。可是,这个未来的国君,却是全京城的少女不想嫁的人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啊!一个女人的命运不也就是在两个时候可以改变吗?一是出生之时,二是嫁人之时。像她这种情况,真是让人无法言说清楚,嫁给了堂堂大周的君王,而同时,也是一个傻子。最终的命运怎么样?
  • 死魔心经

    死魔心经

    千年之前,纵横天下的天尸大帝自觉问鼎天境无望,便转而修炼顶级功法《死魔心经》,随即假死埋葬,欲修成死魔之躯,再求突破。而千年之后当他功成苏醒之时,却是碰到了一群盗墓的修士……
  • 人狐恋

    人狐恋

    他说人妖殊途;她说真爱无敌。千百年来,有多少兄弟姐妹在她身边生不如死地活,难道她要步他们后尘?何等荒谬!辗转万年,终是夺走了君心,同他浪迹天涯!
  • 傲娇少爷好难追

    傲娇少爷好难追

    蓝夏夏在与天才型的美少年接触下逐渐喜欢上他,于是她通宵写情书,准备像冰山告白。不料,换来的却是讽刺,情书被撕毁,于是,她华丽丽的被拒绝了。泳池遭人陷害,恶少的威胁……自从表白后,蓝夏夏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即使如此,但她并没有放弃,她依然坚守自己的心意。只是一次次被伤了心之后,她难过地对他说:“夏允寒,我不再喜欢你了,真的,不喜欢你了……”可这时候,冰山男突然来到她家,深情表白,真情流露。夏夏犹豫了她是否真的从此要离开他的世界了呢?
  • 许你骄狂

    许你骄狂

    别人再好都是别人的,我不一样,我是你的。她:.......
  • 斗罗之我的系统有点怂

    斗罗之我的系统有点怂

    【叮( ̄▽ ̄*),无敌神话系统已经激活。】【恭喜宿主激活武魂,神秘奖励一个,已经发放到宿主背包!】【恭喜宿主获得第一个魂环,本系统已经贴心的帮您选择好魂技!】随风脸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还TM的无敌神话系统,敢不敢给我一个输出魂技,老子干死他们!!!本书已免费…
  • 狼王的虐妃

    狼王的虐妃

    一个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一个是强占自己,却对自己一片痴心的君主,当两个男人,为了自己大动干戈,将整个瀛洲大陆陷入一片烽火硝烟,水深火热之时,这个曾经一心只想相夫教子的小女人,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