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200000010

第10章 文臣篇——谈笑间玩转天下(3)

“澶渊之盟”的功绩让寇准的权力欲望达到巅峰,使他能够毫无顾忌地独揽大权,肆无忌惮地插手丞相本无权过问的人事任免,更时常咄咄逼人地左右皇帝的决定。不仅如此,对朝中同僚亦是气焰凌人。寇准被贬之后得以重回权力之巅,出任西府枢密正使,宰相王旦的力荐功不可没。然而寇准根本不把这位晚于他为相的同僚放在眼里,不仅不通力合作,还处处针锋相对,一有机会就想方设法挑其毛病,上报皇帝。然而王旦“宰相肚里能撑船”,认定寇准是难得的人才,不仅没有设计报复,反而多番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劝皇帝对其委以重任。相比之下,孰小人孰君子,一目了然。

寇准毕竟不是圣人,偏离正道亦不足为奇。然其至死不改的倔强耿直,着实令人叹服。不过为人太过正直,在官场行走就难免处处树敌。无论是对同僚,还是对皇帝,寇准较真起来丝毫不让,非论出个是非对错不可。

一次殿上议事,寇准言辞过于激烈,宋太宗几次打断都无法阻止寇准的放肆狂言,一气之下,猛然起身离去。寇准见状,一步上前拉住宋太宗的衣角,硬是将其拉回坐下。幸好寇准争得在理,免了一次杀身之祸。然而,他并不是次次都在理,次次都走运的。

寇准第一次被贬,就起因于他与政敌的无理争吵,互揭其短。一日,寇准和温仲舒骑马并行,突然冲出个疯子挡住去路,向寇准三呼万岁。此事被寇准的政敌张逊得知后,派人向皇帝密告,揭发寇准有异心。寇准以温仲舒为证人,为自己辩护。由此在太宗面前引发了一场激烈争吵,使得太宗龙颜大怒,当下撤了张逊的职,同时也把寇准贬去了青州。

寇准最终被佞臣丁谓陷害,落得惨淡收场,溯其源头便是他那句直白的讽刺:“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当年,寇准与丁谓关系亲密,在一次宴会上,丁谓见寇准的胡须上粘了些饭粒,便起身替他拂去。结果好心没好报,反而遭来寇准一句冷言,丁谓由此记恨心中,最终“大仇得报”,将寇准赶到了雷州,终结了他迭宕起伏的坎坷仕途。

●包拯有没有当宰相

中国历史上判案铁面无私、为官公正严明的“包相爷”,在世人的心目中堪比“青天”。然而这位以为民申冤、造福百姓为己任的青天相爷,却未曾获得丞相之名,“相爷”之称实乃误传。

秦腔《铡美案》一剧,把包拯称为“相爷”,秦香莲有唱词道:“相爷替民伸屈冤……”然而,综观北宋一朝的官制和包拯一生的仕途,不难发现,包拯并未为相。

在宋朝时期的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仍居于核心地位,处于所谓的“调整期”,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并不固定。这明显是在集中皇权、分散相权,以缓和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异,更加分散了正宰相的权力。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有之事。但无论怎样调整宰相制度,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包拯是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的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迈,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步入仕途。

宋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任天长知县,颇有政绩,后调任端州知州。回京后,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包拯曾七次上书弹劾江西转运使王逵,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朝野为之震动。

嘉祐元年(1056年),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包拯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敬仰。

嘉祐六年(1061年),包拯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皆可闻之。

包拯为官二十余载,最高任职枢密副使。而枢密院是管理军国大事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由此看来,包拯的职权与副宰相无异。然而宰相的名号,却始终没有落在这位铁面无私的判官头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也算是北宋王朝的一大遗憾吧。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复杂关系

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苏东坡,皆是当时才华横滋的诗人和散文家,皆是年轻有为的朝臣栋梁。两人因缘际会地相逢于北宋王朝那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年代,身不由己地陷入变法革新的党派之争不能自拔。政见上的背道而驰,使王安石和苏东坡在官场中针锋相对。许多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因此大做文章,把二人说成不共戴天的仇敌。

1.党派之争,结下“不共截天之仇”

当时,王安石是坚定不移的变法派领袖,而犹像不定的苏东坡眼见新法在实施过程中常被贪污腐败之人利用,成为盘剥百姓的工具,对王安石激进的改革作风不能苟同,于是走上了积极反对变法的道路。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准备变更科举制度,请求兴办学校,在科举考试中罢黜诗赋等科目,专以经义、论、策来考试。苏东坡随即上《议学校贡举状》,论述贡举之法行之百年不可轻改,得到宋神宗的召见。王安石对此极为不满。

之后,宋神宗想让苏东坡编修中书条例,王安石强烈反对:“轼与臣所学及议论皆异,别试以事可也。”当王安石得知神宗打算任用苏东坡当谏官时,更是极力阻止,并派苏东坡去做府推杂事的小官。

苏东坡在任开封府推官期间,又呈上《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神宗皇帝书》,直言反对新法。而最令王安石忍无可忍的,是苏东坡的《拟进士对御试策》,其中提到:“晋武平吴,独断而克;苻坚伐晋,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功异。”苏东坡借此含沙射影地批判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不顾阻挠的“独断专行。”

王安石怒不可遏,向神宗谏言:“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请黜之。”几天后,他又对神宗说:“如轼者,不困之使自悔而绌其不逞之心,安肯为陛下用!”恰巧朝中有人告发苏东坡兄弟运父灵回乡的过程中偷运私盐,王安石立即下令彻查,并拘捕了相关人员审问。虽然之后查明此事实属诬陷,但经历了这一次又一次的交锋,苏东坡自知已无法再在朝中待下去,于是请求外放,出任杭州太守。

2.心心相惜,堪称“文人相亲”之范

苏东坡虽去,朝中反对变法之声不减。王安石在遭逢诬陷之冤与丧子之痛后,罢相辞官,回到江宁老家。两人一先一后离开了庙堂之高而处江湖之远,终有机会冰释前嫌。

元丰初年,王安石的“朋党”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向神宗皇帝上奏,说苏东坡“谤汕朝廷”。神宗震怒,传旨将苏东坡逮捕入狱。不久,苏东坡被定罪候斩。除其弟苏辙外,满朝文武无人敢为他求情。此时王安石身在江宁,待他得知这场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时,苏东坡罪名已定,性命危在旦夕。想到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而苏东坡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王安石立即派人快马加鞭赶至京城,将自己的亲笔书信呈给神宗皇帝。信中说道,目前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切不能因为苏东坡写了一些不中听的小诗就错杀良才。神宗皇帝对王安石敬重有加,看过信后,亦觉得颇有道理,便下旨释放苏东坡,将他贬到黄州。

元丰三年,苏东坡奉命从黄州移居汝州。途经江宁,想起隐居于此的王安石,深为过去王安石不计前嫌冒死相救而感动不已,于是趁此机会专程拜访,以消除多年的隔阂。王安石听说苏东坡来到江宁,马上披蓑衣戴斗笠,骑着瘦驴风尘仆仆地赶到渡口与苏东坡相会。两人在江边煮酒和诗,通宵达旦。此后两人同游数日,畅谈甚欢。

事实上,两位集文学底蕴与政治卓见于一身的风流人物,从未成为真正的敌人。政见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仅仅在于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二者的初衷,都是为国为民,绝不存在对错之分、忠奸之别。王安石与苏东坡,于文学中的相互钦佩,于政治上的彼此宽容,使多年的官场恩怨最终烟消云散,成为中国历史上“文人相亲”的典范。

●秦桧是金人放回的奸细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气势磅礴之音言犹在耳,精忠报国之人却已魂归西天,唯留下满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在悠悠历史中荡气回肠。后世之人对这位精忠报国的赤子忠魂难以忘怀,无限感慨,同时也为他报仇雪恨,用历史的骂名将当年那个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他的奸佞小人——秦桧,牢牢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秦桧不愧为中华民族“颇负盛名”的奸佞小人。世人眼中的秦桧,一生作恶无数,窃权弄柄、里通外国、无耻求和、屠害忠良、贪污索贿,坏事干尽,天良无存。岳王庙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表达了多少代人为岳飞抱憾,恨秦桧入骨的刚烈情怀。然而,无恶不作、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秦桧,真如世人所咒骂的那样,是金人放回的奸细?

认为秦桧是金人放回的奸细,这不只是民间百姓的一般见识,在学术界几乎也成了一个公认的事实。坚持此看法的学者们,主要以古籍文献中的记载为依据。朱胜非的《秀水闲居录》中记载:“秦桧随敌北去,为大帅达资任用,至是与其家俱得归。桧,王氏婿也。王仲山有别业在济南,金为取千铢解其行,然全家来归,碑仆无故。人知其非逃归也。”

先说朱胜非其人,靖康之耻后,金人欲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秦桧坚决反对,并“进状争之”,而朱胜非正是张邦昌的友婿,他与秦桧之间早有矛盾。秦桧执政时,朱胜非被废居八年。他写的《秀水闲居录》中认定秦桧不是从金国逃归,很难排除是为了对秦桧打击报复而擅自做出的臆测。

再看《秀水闲居录》所言之事,疑问颇多。为何“全家来归,碑仆无故”就能“人知其非逃归也”?以秦桧在官场中跌爬滚打多年所历练出的奸猾伎俩,也许真有办法逃脱也未可知。其中细节史书中均无记载,后人不详;当时朱胜非不在现场,又从何得知?可见一切皆属推断、臆测,难免夹杂主观情感,有失公允。

说秦桧是金人的奸细,也许的确冤枉了他。但不得不说,这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秦桧回国后的所作所为,实难让人不误会其名为宋朝宰相,实为金国奸细。秦桧先是力主与金人议和,其后用“莫须有”的罪名置岳飞于死地。客观地说,以南宋当时的奄奄之势,议和的确比不自量力地死拼到底更有利于南宋王朝日后的发展;而陷害岳飞,若无高宗皇帝的默许与纵容,若无“岳家军”的名望震慑到皇帝的至上权威,恐怕秦桧再奸邪,也难有这天大的本事吧。

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正应了“情感动物”一词。岳飞的死,增加了世人对秦桧的痛恨,甚至可以说,岳飞因秦桧而死于一时,秦桧却因岳飞而遗臭万年。一句“人在世间羞名桧,我于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桧纵使能在史书典籍中得以平反,但在世人的心目中,他要想从岳飞墓前站起身,恐怕还得等上千年吧。

●牛皋有没有气死金兀术

“牛皋气死金兀术”一说,因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岳飞传》而为世人所知。岳飞屈死风波亭,令人悲叹不已;而牛皋气死金兀术,则大快人心。世人因此为岳飞之死找到了些许安慰,万没有想到,这不过是小说的精彩杜撰,并非历史真相。

清代长篇历史小说《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施岑收服乌灵圣母,牛皋气死完颜兀术”,描述了牛皋策马追杀兀术,两人厮杀之时跌下马,牛皋正好跌在兀术身上,“跌了个头搭尾”。兀术回头看到牛皋,怒吼一声“气死我也”,口吐鲜血而亡。牛皋大笑不止,一口气接不上,竟笑死于兀术身上。这便是“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的故事。

历史上,牛皋和兀术皆可谓战场上的猛将。牛皋出身射世,精练武功,于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加入岳家军,深得岳飞器重,在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被誉为抗金名将。而兀术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子完颜宗弼,善骑射,胆略过人,是宋金对峙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牛皋在岳飞麾下,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兀术率兵南侵,《宋史·牛皋传》记载:“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皋兼提举一行事务。”然牛皋是否直接迎战兀术甚至与他短兵相接,却未曾明说。而《金史·宗弼传》中亦未提及。

当年战场上的情形已无从得知,然牛皋与兀术的离世却在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宋史·牛皋传》,牛皋是在绍兴十七年,即公元1147年,被都统制田师中下毒害死的,也有可能是秦桧指使田师中所为。而《金史·宗弼传》中载兀术是“皇统八年薨”,即死于公元1148年。由此得以证实,“牛皋气死金兀术”纯属笑谈。

●朱元璋为何要杀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心思缜密,足智多谋,是朱元璋夺天下、建明朝的第一谋士。战场上,刘伯温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许多重要的决策中,他极其准确的判断力,起到了制胜的关键作用。

然而,明朝开国后,刘伯温只得了个次一等的伯爵封号,并且俸禄还是众伯爵之中最低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刘伯温最终的命丧黄泉,竟与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仔细品评个中因由,不难发现,刘伯温那身料事如神的本事,为世人所传诵,但在助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也将他推向了生命的终结。

朱元璋是个很重乡土观念的人,而刘伯温是个外乡人,本已在情分上有失亲密。更重要的是,刘伯温料事如神,对事情的判断往往比他准确。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能想到的,刘伯温也想到了,而朱元璋想不到的,刘伯温还是想到了。朱元璋又岂有如此宽广的胸襟,容得下此等能人长期留在身边?更何况,刘伯温的那些计策并非安民之计,而是权谋之策,用在阴谋政变的风起云涌中必有一番作为。这更令朱元璋心存猜忌,不仅要防患于未然,更要除之而后快。

刘伯温最致命的失误,验证了“祸从口出”的箴言。朱元璋曾就谁更适合出任丞相一职的问题找刘伯温谈话,言语之中暗藏试探玄机。刘伯温并非等闲之辈,但最终难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朱元璋故作意味深长地说出只有刘伯温能担此大任的时候,刘伯温说道:“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唯明主悉心求之。”

此话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深意,使得朱元璋自此之后彻底与刘伯温决裂,始终是个难解之谜。或许是朱元璋的偏见,或许是后人的误读,总之它被看成了刘伯温的催命符,为其后来的突然病故埋下了伏笔。

同类推荐
  •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本书以“主题学”研究为主要方法,将梁宗岱的创作、批评和翻译活动放置到法国乃至世界性的象征主义大视野中,通过全方位比较梁宗岱与象征主义,显示出其穿越象征主义的最高境界。
  •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2005年上半年,省文联向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提出召开全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的想法,省委宣传部对这一想法十分重视,并及时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同志作了汇报。励小捷同志充分肯定了召开系列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同意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主办,省作协承办甘肃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活动。励小捷同志亲自参加了散文创作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各位作家、评论家的发言,并且作了重要讲话。
  •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人说武士道的价值核心是“忠”,有人说是“仁”,这本书则说是“义”。那么什么是武士道?本书全面地为我们展示了“武士道”全貌。作者是著名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他是从1984年到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本书据说让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得非常入迷,一夜之内看完,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歌手奶爸

    重生之歌手奶爸

    青木重生了,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自己成为了一个过气的偶像歌手。有可爱的女儿青小柔,温柔贤惠的影后妻子苏婉瑜........
  • 战争之时代争霸开始

    战争之时代争霸开始

    诡异的系统,神秘的世界这一切的背后都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想要探知真相,又必需要从群狼环视的环境中变得强大起来……且看百万世界玩家如何在这世界战争中探索发现!
  • 宠物小精灵之晓悠

    宠物小精灵之晓悠

    穿越到宠物小精灵世界的叶晓悠,因为热爱小精灵,以及超越某个人的双重目标,踏上了成为神奇宝贝大师的修行旅程。
  • 仙境传说

    仙境传说

    他虽然是废柴,但是修炼速度堪称妖孽!他脑子混沌,但是兽宠无比的多!他憨厚老实,但是血腥中透着怜悯!且看他是在仙境中如何绝世天下的!
  • 仙兴

    仙兴

    方信是一个小门派的年轻掌门,他十六岁时被前掌门收入门下,对于修炼极为痴迷。为了修炼,他弄得众叛亲离,却想不到的是,意外的契机下,他转世轮回到了自己十年前。当一切重新来过后,一切将会变的不一样了……
  • 吾之飞剑似门板

    吾之飞剑似门板

    炼丹炉炼出来的飞剑见过么?你见过门板似的飞剑么?主轻松搞笑风格,新人文笔不喜勿喷
  • 无上大忌

    无上大忌

    诸天世界,万族林立,群雄争霸,谁主沉浮?!这是一个精彩纷纭的世界,一粒幽尘可幻万物,一缕灵气可掌沉浮,天地乾坤,灵气为尊......宇宙寰宇,苍茫天地,少年执阴阳之道,从苍玄域走出……
  • 暗世觉醒

    暗世觉醒

    有时候命运这种东西,不是上帝规定了你什么,而是你正好处在容易被历史齿轮的碰撞摩擦出的火星闪中的区域。不过就像光明和黑暗,人总是都会遇上的,虽然光明和黑暗本身并不代表什么善恶和好坏,抛去这些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的错误常识,光明和黑暗是共生的这一点倒是十分确信。……“……电子也是这样,它们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这是赵晨最伤心的选修课--量子物理。为了追妹子他一个文科生跑来选修了量子物理竟然还是被放了鸽子,整个课堂里只是十个左右的学生,这么寂寥的情况下这个选修课竟然还是不点名的!而这个故事就从男主赵晨单相思式的追妹失败开始,命运的齿轮就这样转动了起来……
  • 追妻之路不太短

    追妻之路不太短

    相识两年,相离四年,当再相见之时,她却已不认识他,怎么办?只能再追回来咯。唉…这漫漫追妻路啊…
  • 你怕不是有猫病

    你怕不是有猫病

    萧南望说自己是猫神,柳晓笑笑问:“那请问是暹罗猫,英短美短,是波斯猫蓝猫折耳猫,还是缅因猫金吉拉呢?”<br>“神他喵的知道我是啥猫?”一脸懵逼的萧南望不可置信的说。<br>“嘿嘿,我知道,不是傻猫就是死猫。”<br>“别的不知道,我曾经还真的是死猫。”萧南望一本正经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