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600000054

第54章 杂篇(上)(2)

南荣趎说:“村里有人生病,邻里前去看他,他能说出自己的病情,而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个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像我这样的听闻大道,好比服用了药物反而加重了病情,因而我只希望能听到养护生命的常规罢了。”老子说:“护身养性的原则,能使人保全纯一的天性吗?能不丧失本性吗?能不用占卜就先知道吉凶祸福吗?能使人止于本分吗?能让人知足吗?能不去效法别人而只是自求吗?能往来无拘束吗?能懵然无知吗?能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吗?婴儿整日放声哭叫而喉咙没有沙哑,这是纯任和顺之声自然发出的缘故;婴儿整日握着手而手不会拳曲,这是合于本性的缘故;婴儿整日看着而不眨眼,这是目光没有偏滞在外物上的缘故;行走起来不知道去哪里,平日居处不知道做什么,接触外物随顺应合,如同随波逐流、听其自然:这就是养护生命的常规了。”

南荣趎说:“那么这就是至人的最高思想境界吗?”老子回答:“不是的。这仅只是所谓像冰冻消解一样自然消除心中积滞的本能吧?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跟人们一块儿向大地寻食而又跟人们一块儿向天寻乐,不因外在的人物或利害而扰乱自己,不参与怪异,不参与图谋,不参与尘俗的事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走了,又心神宁寂无所执着地到来。这就是所说的养护生命的常规。”南荣趎说:“那么这就达到最高境界了吗?”老子说:“没有达到。我曾告诉你说:‘能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吗?’婴儿行动时不知要做什么,走起路来不知要到哪里去,形体像枯树枝而内心如死灰。像这样,祸也不会到,福也不会来。没有祸福,哪里还会有人为的灾害呢!”

【品读庄子】

做一个纯真质朴的人

文中,南荣趎见老子,老子说他背后跟着一群人,是因为他的牵挂太多,不能忘掉世事。南荣趎:世俗的智慧、仁义都成了社会交往的游戏规则,我明明知道它们是违背人性的东西,一旦明了它们就会伤害我的本性,但是如果不明了就难以与别人相处。

实际上,谁又不是如此呢?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在人世的漩涡中奔波,用外在的繁忙掩盖内心的迷茫,可是当我们静心自问的时候,有谁知道自己心灵的真正归依所在?南荣趎说他病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已病入膏肓,只不过这种病只有在听闻“道”之后才能感觉得到。

让老子讲解如何达到纯真朴质的状态:像婴儿那样“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这是一种顺应自然、纯真质朴、无知无识的人生境界,如此,方能“祸亦不至,福亦不来”,无为而逍遥。

人生于世,最重要的莫过于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让身外的世界影响自己。

感恩之心看世界

女作家席慕蓉在去海边游玩时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想一想要多少年的时光才能装满这一片波涛起伏的海洋?要多少年的时光才能把山石冲蚀成细柔的沙粒,并且均匀地铺在我们的脚下?要多少年的时光才能酝酿出这样一个清凉美丽的夜晚?要多少多少年的时光啊!这个世界才能等候我们的来临?”

这样充满爱的心灵,这样充满感恩的心灵,常常让我们思考良久。也许,拥有这样一种心境的人必定会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生命去回报这社会,回报这美丽的自然界。

感恩之心看世界,就会用纯真的爱回报世界。

白天给了我们阳光,我们要抛开烦恼,尽情微笑,不然就辜负了这温暖,这明朗。

夜晚给了我们月光,我们应该在宁静而幽远的月光中静静反思,我是否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在清冷幽深的月光中,心灵的尘埃会被月亮之手拂去,混浊的眼睛会被月光之水洗得明亮。我们会懂得应该用什么回报无私的自然。

【原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人有脩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①。

备物以将形②,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③,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不见其诚已而发,每发而不当,业入而不舍,每更为失。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④;为不善乎幽闲之中者,鬼得而诛之⑤。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后能独行。

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⑥,志乎期费⑦。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⑧;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其跂,犹之魁然⑨。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兵莫憯于志⑩,镆铘为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注释】

①天钧:指造化。②将:养虞,疑虑。③滑成:扰乱心中的天成之德行。④业:世间万事。⑤诛:处罚,讨伐。⑥券:务,做。⑦期费:敛财的意思。⑧唯:虽然。⑨魁然:魁伟的样子。⑩憯(cǎn):狠,毒。

【译文】

心境安泰镇定的人,就会发出自然的光芒。发出自然光芒的,就会人现其形,物现其状。人能守静修炼,才能具有恒常的本性;有恒常的本性,人们就会依附于他,自然也会帮助他。人们来依附的,称他为天民,自然帮助的,称他为天子。

学习的人,想学习他不能学到的东西;实行的人,想实行他不能做到的事情;辩论的人,辩他所不能辩的。知识的探求在他所不能知的境域停止,便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不遵循这一点的话,自然注定是要失败的。

具备形成耳目之物以养形体,深敛外在情感不作任何思虑而使心境快活并富有生气,谨慎地持守心中的一点灵气用以通达外在事物。如果达到这种境界还有种种灾祸到来.那都是自然安排的结果,而不是人为的结果,不足以扰乱德性,不能纳入高于万物的内心。心灵有主见而行之又无主见,不可有意把持,还看不见诚成于己就向外发作,每次发作都是不恰当的,外事一旦侵扰心中就不会轻易离去,即使有所改变也会留下创伤。在光天化日下做了坏事,人人都会谴责他、处罚他;背地里做坏事的,会受到鬼的谴责。能够坦然地面对他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良心,才能够无忧无虑地独来独往。

各分合乎自身,行事就不显于名声:名分超出自身,就是心思也总在于穷尽财用。行事不显名声的人,即使平庸也有光辉;心思在于穷尽财用的人,只不过是商人而已,人人都能看清他们在奋力追求分外的东西,还自以为泰然无危。跟外物顺应相通的人,外物必将归依于他;跟外物相互阻遏的人,他们自身都不能相容,又怎么能容纳他人!不能容人的人没有亲近,没有亲近的人也就为人们所弃绝。兵器没有什么能对人的心神作出伤害,从这一意义说良剑莫邪也只能算是下等;寇敌没有什么比阴阳的变异更为巨大,因为任何人也没有办法逃脱出天地之间。其实并非阴阳的变异伤害他人,而是人们心神自扰不能顺应阴阳的变化而使自身受到伤害。

【品读庄子】

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

文中讲“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知道停留于所不知道的境域,便达到了知道的极点。其实庄子是在说: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要安守本分,做好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得到自己应得的就好,不要有非分之想,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

胡华特·西特尼也说:“任大事者,应以自己可以胜任的程度来衡量自己,力量需用于现在。”生活中,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判断形势,才能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和距离。

持之有度

鲁庄公的车夫东野驾车的技术很好。有一次,庄公请来一些大臣来观看东野的驾车表演,只见东野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后,一会儿又在原地转圈,真是灵活自如,车技娴熟,众人喝彩声不断。这时又有几个大臣到来,颇为错过了前面的表演而感到遗憾,于是鲁庄公便命令东野再来一次。“主公不可!”一位叫颜直的大臣急忙劝阻,“臣看东野的马已经大汗淋滴,体力不支,不能再表演了。”“不见得吧?”鲁庄公将信将疑。正在这时,只见一匹马转着转着,栽倒在地,口吐白沫而死。鲁庄公大为惊奇,问其故。颜直答道:“常言说得好,力不可使尽,财不可荡尽,任何事情都应持之有度,否则,必定会失败的啊!”

有一句成语叫“过犹不及”,生活中“度”的问题的确十分重要。聪明人做任何事情都应行之有度,抓准这个模糊的界限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原文】

道通其分也①,其成也,毁也。所恶乎分者②,其分也以备;所以恶乎备者,其有以备。故出而不反,见其鬼;出而得,是谓得死。灭而有实,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

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③,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④。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⑤。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将以生为丧也,以死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⑥,公族也;昭景也,著戴也⑦,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

有生,黬也⑧,披然曰移是⑨。尝言移是,非所言也。虽然,不可知者也。腊者之有膍胲⑩,可散而不可散也。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为是举移是。

请常言移是。是以生为本,以知为师。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实;因以己为质,使人以为己节,因以死偿节。若然者,以用为知,以不用为愚,以彻为名,以穷为辱,移是,今之人也,是蜩与学鸠同于同也。

【注释】

①通:贯通。②恶:厌恶。③剽:通“标”,尽头。④天门:自然之门。⑤是:此,这。⑥三者:指以上三种人。⑦著:著称,显著。⑧黬:锅底的灰。⑨披然:散去的样子。⑩膍:牛百叶,指牛胃。胲:牛蹄。

【译文】

从道的观点来看事物是齐一无别的,万物总体的分就是众体的成,新事物的成又是旧事物的毁,因此,不管怎样分散,它的分散是完备的;所以不管怎样完备,还是追求更大的完备。所以,这种人心神离散外逐欲情而不能返归,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心神离散外逐欲情而能有所得,这就叫做接近于死亡。真性已经泯灭而徒具形骸的人,属于鬼的一类。把有形的东西看作是无形,那么内心就会得到安宁。

产生没有根本,消逝没有踪迹。具有实在的形体却看不见确切的处所,有成长却见不到成长的始末,有所产生却没有产生的孔窍的情况又实际存在着。具有实在的形体而看不见确切的处所的,是因为处在四方上下没有边际的空间中。有成长却见不到成长的始末,是因为处在古往今来没有极限的时间里。有生,有死,有出,有人,来无踪,去无影的,是天门。所谓天门,就是“无有”。万物生于“无有”。“有”不能从“有”生出,必定生于“无有”,而“无有”是“无”和“有”的统一。圣人游心于这种境界。古人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有人认为未曾产生物质。这种观点最精辟,最深刻,是当时认识的最高境界。其次,有人认为物质产生了,并且把生看做失落,把死看做回归。虽然把二者等同起来,但已经是有所区分了。存在着生,存在着死,存在着出,存在着人,人与出都没有具体的形迹,这就叫做自然之门。所谓自然之门,就是不存在一个人为的门.万事万物都出自这一自然之门。“有”不可能用“有”来产生“有”,必定要出自“无有”,而“无有”就是一切全都没有。圣人就藏身于这样的境域。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才智已经达到最高的境界。什么样的是最高境界呢?有认为宇宙初始是不曾有物的,这种观点是最高明的,最完美的了,不可以再添加什么了。再次一等的人认为宇宙初始已经存在事物,他们把产生看作是另一种事物的失落,他们把消逝看作是返归自然,而这样的观点已经对事物有了区分。再次一等认为宇宙初始确实什么都没有,后来产生了生命,有生命的东西又很快地死去;他们把无看作是头,把生看作躯体,把死亡看作是尾脊。谁能借得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就跟他交朋友。以上三种认识虽然各有不同,但从万物一体的观点看却并没有什么差异,犹如楚国王族中昭、景二姓,以世代为官而著显,屈姓,又以世代封赏而著显,只不过是姓氏不同罢了。

世上存在生命,乃是从昏暗中产生出来,生命一旦产生彼与此、是与非,就在不停地转移而不易分辨。让我来谈谈转移和分辨,其实这本不足以谈论。虽然如此,即使谈论了也是不可以明了的。譬如说,年终时大祭备有牛牲的内脏和四肢,可以分别陈列却又不可以离散整体牛牲;又譬如说,游观王室的人周旋于整个宗庙,但同时又必须上厕所。像这些例子全都说明彼与此、是与非在不停地转移。

请让我再进一步谈谈是非的转移和不定。它是以生命为根本.以智能为指导,因而滋生出是非。果真有名与实的区别,因而把自己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让人以自己为节操的榜样,以至于用死来偿节。像这样,就是以用于世为聪明,以不用于世为愚蠢;以显达为荣耀,以困厄为耻辱。如此转移的正是现在的人,犹如蜩与学鸠一样,同样是无知的。

【品读庄子】

养生重在养心本章节重在论万物的生成与变化,论人的认识局限,说明是与非不是永远不变的,可以转移和变化。

同时庄子提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宇宙”定义:“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在这个定义中,“宇”表示实体,即确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但这物质实体在空间上没有一定不变的静止形态;“宙”表示广延,即确认物质具有时间上的广延性,但这时间没有起点和终点。庄子没有将宇宙理解为一个均匀不变的时空框架,而是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否定其时空形态具有意义,隐含了由物质决定时空、而非由时空包裹物质的思想。

而文中的论述,实际上都是在强调养生的重要性,认为养生重在养心,身心安定的前提便是以有精神的躯体效法无形的道。而养心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清净、弃智、虚心、无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最终目的和境界。

【原文】

蹍市人之足①,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②,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③,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④,至信辟金。

彻志之勃⑤,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也⑥;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⑦。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⑧。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唯虫能虫,唯虫能天。全人恶天,恶人之天,而况吾天乎人乎!

同类推荐
  • 戴建业精读老子

    戴建业精读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被誉为“万经之王”,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戴建业教授以深厚的学养、风趣的文笔、独到的视角,用随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阐释老子的思想,解读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逐篇精讲《老子》,讲透老子智慧。为读者解答:为什么高者应就低?为什么柔能胜刚?为什么拙能胜巧?……戴教授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这个时代发言,拂去我们的孤独、焦虑、痛苦,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宁静。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

    本书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
  • 哲学的童年——让人讨厌的苏格拉底

    哲学的童年——让人讨厌的苏格拉底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战地商人

    战地商人

    李继业是个留洋在外,原本打算趁抗战时期回国大赚一笔的商人,却机缘巧合被困在了红军的部队里。看着同胞和红军为了抵抗倭寇而浴血奋战时,他的思想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郎红喜是个猎户家的女儿,原本想讨个生活的她在前线临危受命成为了团政委的警卫员。红喜力排众议,拼上性命只为守住已故团长的命令。两个性格相悖的人屡次共同遭遇险境,一次又一次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人们都说李继业的队伍叫败类大队,因为成员都是平时被百姓唾弃的角色:暗娼、地主、宪兵队长、老混混还有个小骗子。他们的思想中没有民族大义,没有信仰,更没有所谓的觉悟。但当面对强敌入侵,中国人最终显露出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
  • 异世幻想大陆

    异世幻想大陆

    一名现代最强发明家,穿越剑与魔法的异世界,畅游在异世界的奇怪发明海洋里。精灵,矮人,又或者是各种奇怪的生物,在这异世界应有尽有。地球的科技与美食,在这落后的异世界又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黑暗中的魔神教教徒伺机而动,他们的目的无人能知。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接踵而至,他们来自另一个世界,他们怀有与西蒙截然不同的目的。命运的钟声已经敲响,条条道路通向彼方,前方等等西蒙的究竟是黑暗还是光明?——————枯萎的孤岛之上,白发的人儿跪坐于地,他在流泪,还是,......歌唱?——————阴森的古堡之中,男子于王座之上,酌美酒,哼小曲。——————霜冻千年之域,冰封千年的雕像竟出现了细微裂缝,他,......在流泪。......
  • 就是这么好看

    就是这么好看

    她孤独而脆弱,虚荣又膨胀,焦虑中自欺,自卑中骄傲,她时而天真,时而凶猛,踉跄地跨入红尘万丈。后来,她渐渐明白,这世间没有白马王子,自己也不是拥有南瓜马车的灰姑娘,她终于明白,努力,是最公平朴实的人生建议,做仙女,还是做女王,从来不是一道应该纠结的选择题,她要自己在跌倒无数次后,依然能爬起来,拍拍裙子上的灰尘,笑着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也是最好的自己,而这爬起来的力量,才是获得幸福的始源。
  • 云端的次元漫步

    云端的次元漫步

    这些精彩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拥有了系统穿越一个又一个的动漫世界。 奥,自己还在 系统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修炼者,这下子,我的春天终于来了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个世界,就从这里开始吧——《重装机兵2重制版》。 ———————— 之后会以《重装机兵》的世界为基调,穿越到其它世界的。 然后第一个是《漆黑的子弹》,接下来的世界有许多的选择,但感觉并不能一股脑地都给按上。 所以大家有什么建议的话可以直接说呦,即便是我没看过的也可以的,因为可以再去看嘛。 游戏也是可以哒。
  • 过足王妃瘾

    过足王妃瘾

    天上十颗恒星排成一个十字架,它的神秘力量透过希望之星能打开时间隧道。在这种机遇的巧合下,白寒心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期,被误认为晋王妃。她在王府大力提倡妇女运动,与俊美邪恶又无情的晋王李睿展开一系列的爱恨情仇。哼!去他的三妻四妾,什么不会爱上女人的邪恶王爷,虽然他是有点帅得不像话,又霸道又无耻又狂傲,可为什么她的心会跳个不停?看到他和别的女人亲热,她的心会流血。该死的老古董,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可不会理会那些鬼三从四德。李睿!你等着接招!就让本姑娘教会你什么是二十一世纪的“爱”。
  • 千狐传奇

    千狐传奇

    “顾大神,我喜欢你啊!”“哦~有多喜欢呢?”“嗯?很喜欢很喜欢,比喜欢还喜欢”“好吧,看你这么诚实,那我也告诉你个秘密吧”“什么?”“我也很喜欢很喜欢你,但是——我更爱你!”“抱歉啊,自私的把你拉入的生活里”请记住我的名字和我带给你的故事。
  • 穿书老婆你超甜

    穿书老婆你超甜

    穿书前,他控制她:“还逃吗?”谷染染:“权墨焓,就算把我关到死,我也不会爱上你。”穿书后,他问她:“你嫁还是我娶?”看着要跳楼的男子,她还有第三条路吗?谷染染一不小心穿进自己写的书里,被自己笔下的“儿砸”给宠得不知天高地厚。保镖:“主子,这丫头口蜜腹剑,是颗炮弹,必须拆除。”“嗯,糖衣炮弹。”助理:“主子,有人说夫人太专制,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嗯,她说一我从来不敢说二……”群众:“五爷,你老婆整天惹事生非,吃饭还不给钱……”“够了!”权五爷暴起,“我惯的,我宠的,有种冲我来……”哼!好不容易穿进来一个宝贝老婆,她就这点虐渣男、斗白莲花、除暴安良(仗势欺人)的爱好,他还不给将就着?天下,老婆最大,这一宗旨,必须执行到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种在我心上

    种在我心上

    我有一个秘密只有我知道,那就是遇到你的那天起,你就像颗种子一样,种在了我的心上,直到最后,对你的爱成为大海,平静的波涛下面藏着你所不知道的汹涌。其实你不知道的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我的目光亦追随着你,与你一起披荆斩棘,让彼此在未来更好地相遇。这是一封给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情书,嘘,我们一起悄悄打开,珍藏这个属于彼此,属于时光的秘密。
  • 或许它还在

    或许它还在

    我与楼下的一只散养猫发生的故事,简简单单。却让人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