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600000044

第44章 外篇(下)(9)

齐国有个士人叫皇子告敖的对齐桓公说:“你是自己伤害了自己,鬼怎么能伤害你呢?身体内部郁结着气,精魂就会离散而不返归于身,对于来自外界的骚扰也就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郁结着的气上通而不能下达,就会使人易怒;下达而不能上通,就会使人健忘;不上通又不下达,郁结内心而不离散,那就会生病。”桓公说:“这样,那么还有鬼吗?”告敖回答:“有。水中污泥里有叫履的鬼,灶里有叫髻的鬼。门户内的各种烦攘,名叫雷霆的鬼在处置;东北的墙下,名叫倍阿鲑龑的鬼在跳跃;西北方的墙下,名叫攻入阳的鬼住在那里。水里有水鬼罔象,丘陵里有山鬼峷,大山里有山鬼夔,郊野里有野鬼彷徨,草泽里还有一种名叫委蛇的鬼。”桓公接着问:“请问,委蛇的形状怎么样?”告敖回答:“委蛇,身躯大如车轮,长如车辕,穿着紫衣戴着红帽。他作为鬼神,最讨厌听到雷车的声音,一听见就两手捧着头站着。见到了他的人恐怕也就成了霸主了。”

桓公听了后开怀大笑,说:“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于是整理好衣帽跟皇子告敖坐着谈话,不到一天时间病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品读庄子】

心理对身心的影响

庄子很重视人的心性修养,认为一个人的心境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一件事,只因为不同的认识和境界,会有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不同的身体反应。本章节中,桓公对鬼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之后,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就有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归根到底,害自己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

由此可见心理对人的身心确实具有极大的影响。保持身心的健康,不光要做到保持心理的平衡。不心存杂念,不受外物牵连。还要做到虚心忘我,顺应自然。

心中无事一床宽

有一位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空间非常的狭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动。他的内心充满着愤慨与不平,备受委屈和难过,认为住在这么一间小囚牢里面,简直是人间炼狱,每天就这么怨天尤人,不停抱怨着。

有一天,这个小牢房里面突然飞进一只苍蝇,嗡嗡叫个不停,到处乱飞乱撞。这位囚犯心想:我已经够烦了,又加上这只讨厌的家伙,实在气死人了,我一定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无奈苍蝇比他更机灵,每当快要捉到它时,它就轻盈地飞走了。

苍蝇飞到东边,他就向东边一扑;苍蝇飞到西边,他又往西边一扑,捉了很久,还是无法捉到它,这才慨叹地说,原来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连一只苍蝇都捉不到,可见蛮大的嘛!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所以说,心外世界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胸襟宽阔的人,纵然住在一个小小的囚房里,也能看得开,把小囚房变成大千世界;如果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心如意。

不管世间的变化如何,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境所动,则一切荣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们,心里的世界是无限宽广的。

【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①”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③,流沫四十里④,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⑤。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⑥?”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泪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⑦。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梓庆削木为壉,壉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木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壉,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⑨。当是时也,无公朝⑩,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壉,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注释】

①虚憍: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色厉内荏的样子。憍,同骄。恃气:昂头鼓翅抉气以威吓对方。②向景:向同响,景同影。发觉鸡的声音影子就有所反映。③县水,瀑布。县。同悬。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为仞,汉制七尺为仞。④流沫:瀑布泻下溅起的水沫。⑤鼋(yuán):鳖中之大者为鼋。鼍(tuò),鳄鱼类,俗称猪婆龙,也有说为扬子鳄。⑥蹈水:踩水、游水。⑦不为私:顺水之性,不按已之私意妄动。⑧梓庆:人名。梓。梓匠,指木工,此人以职为姓,称梓庆。壉(jù):悬挂钟鼓之木架,形似虎、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动的图案。⑨辄然:不动的样子。枝:同肢。⑩无公朝:心中不存朝见君主之念。

【译文】

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鸡已经训养成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呢。”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声音就叫,见到影子就跳。”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还是视力锐敏,气势强盛。”又过了十天齐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反应,看上去像木头鸡一样,它的天赋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敢和它应战的,一见到他吓得掉头就跑。”

孔子在吕梁观光游览,看到瀑布从三十仞高的地方飞落下来,激流浪花飞溅长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无法游过。看见一个成年男子在水中游,以为是遭遇困苦而想自杀的,就让弟子顺流游去拯救他。男子潜游数百步后才浮出水面,披头散发边唱边走到堤岸下。孔子跟过去问他说:“我以为你是鬼呢,仔细观察你才知道原来是人。请问,游水有什么诀窍吗?”回答说:“没有,我没有什么诀窍。我开始于本然,再顺着自己的天性成长,最终得全于自然天命。我随漩涡一起潜入水中,又随着上涌的波流一起浮出水面,顺着水出入而不凭主观的冲动而游。这就是我游水时所遵循的规律。”孔子说:“什么叫做开始于本然,再顺着自己的天性成长,最终得全于自然天命呢?”回答说:“我生在高地而安于高地生活,这就叫开始于习惯;在水边长大,安于水上生活而久习成性,这就叫长大了成为习性。自然而然就那样做了,而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做,就是成年后顺其自然。”

有个叫庆的木工削木制做一种名叫壉的乐器,做成之后,看见的人惊奇地以为是鬼斧神工。鲁侯见了问庆说:“你做这个乐器有什么技巧吗?”庆回答说:“我只是个木匠,哪有什么技艺!虽然如此,可还是有一点可以讲一下。臣作壉时,不敢分散精神,一定要斋戒使心清净下来。斋戒三天,无心去考虑奖赏官爵俸禄的问题;斋戒五天,不去想别人非难作品的笨拙还是称赞作品的精巧;斋戒七天,则木然不动忘记我有四肢和形体的存在。而此时此刻,心中没有了觐见君主的想法,专心致力于制作的技巧而排除外界的一切扰乱。然后到山林中,观察木料的质地,看到那些形态很合适的,然后一个现成的壉如同就在眼前了,然后才动手去制作,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话就不会去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功夫的原因。”

【品读庄子】

按自然原则生活

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引导人们通过自然的原则指引人生,把自我与外界高度融为一体,也就会有鬼使神工之妙。庄子不讲为我,而讲忘我。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的种种限制,沉浸在自然本来的面目中。在做一个乐器的时候,就只是做乐器。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技巧,而是这种难得的心态。

有时候,我们做东西做不好,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做学问也好,发明创造到比较艰深的时候也好,阻碍人的往往不是智力,不是人的学术修养,而是人对种种功利的考虑。庄子洞察到这一点,教人按自然的原则,以一种自然忘我的状态,做一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这样人的自然潜能才能够发挥出来。

按自然的原则来生活,从偏执的自我中超脱出来,而不是仅仅世俗地做事情、过日子。

练武术的窍门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像,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划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引许多无谓的挫折。

有些人喜欢急功近利,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成功。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完成,但是他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人生有许多成长发展的阶段,必须循序渐进。小孩子先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然后才学会走路、跑步。每一步骤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没有一步可以省略。同样地,人生的各个层面,小到学钢琴,或是与同事相处;大至个人、家庭、婚姻与社会上的种种,莫不如此。了解了这一原则,才能少受挫折,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我价值。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①。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②。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③。”公密而不应④。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工倕旋而盖规矩⑤,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⑥,故其灵台一而不桎⑦。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注释】

①中:合于。绳为直线,规为弧线。言东野稷驾车前进后退,左右转弯,都能合于标准。②钩百:驾驭车马兜一百个圈子。③败:仆倒。④密:默。⑤倕:传说为尧时之能工巧匠,盖:胜过。这句说,倕以手旋物即能测定其方团,胜过圆规与矩尺。⑥稽:存留。言手指随物测定,不须存留于心,再去有言度量。⑦灵台:心。桎:通窒,滞塞之意。

【译文】

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认为就是编织花纹图案也未必赶得上,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颜阖遇上了这件事,入内会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一定会失败的。”庄公默不作声。不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庄公问:“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定会失败呢?”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经用尽,可是还要它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失败的。”

工倕随手画来就胜过用圆规与矩尺画出的,手指跟随事物一道变化而不须用心留意,所以他心灵深处专一凝聚而不曾受过拘束。忘掉了脚,便是鞋子的舒适;忘掉了腰,便是带子的舒适;知道忘掉是非,便是内心的安适;不改变内心的持守,不顺从外物的影响,便是遇事的安适。本性常适而从未有过不适,也就是忘掉了安适的安适。

【品读庄子】

忘却自我无所不适

本章节中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自恃轻用、耗神竭劳,终究要失败的,而这与养神的要求也正好相反;养神须得“不内变”,“不外从”,忘却自我,也忘却外物,从而达到无所不适的境界。

无所不适,也就达到了自身与一切事物都安适。文中工倕与自身所处的环境完全安适,忘了自我,顺遂自然,无所用心,忘掉了一切感受和知觉,专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忘掉了其他事务。达到与外物混为一体,内心无知无识的境地。这和成语“废寝忘食”传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表述专心致志、忘记自我沉浸在某件事当中。

然而,也只有达到忘我的境地,才能如同工倕那般拥有完善的技巧。做人、做事亦如是。

藐视财富的婆罗门

萨纳丹正在恒河边数着念珠祈祷,一个衣衫褴褛的婆罗门来到他的面前说:“救救我,我好苦啊!”

“我只有一只施舍碗了,”萨纳丹说,“我已经把我的东西都给光了。”

“可是大自在神托梦给我,”婆罗门说,“教我前来求你。”

萨纳丹忽然想起他曾在河堤边卵石堆里捡到一块无价的宝石,当时他想,有人也许需要它,便把它藏在沙里。

于是他给婆罗门指出了地点,婆罗门惊异地挖出了那块宝石。

婆罗门坐在地上,独自沉思,直到夕阳沉落在树林后面,放牛倌都赶着牛群回家了。他站起来,缓步走到萨纳丹面前说道:“大师,有一种财富足以藐视世间一切财富,请给我一丁点儿那样的财富。”说罢,他把那块珍贵的宝石扔进了河里。

婆罗门得到了一块宝石,但他并不因此而满足,而是静坐沉思了良久,最终悟出了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原来那就是对财富本身的藐视。在一切不看重财富的人的眼中,它们都与粪土无异,所以也就没有任何追求的必要。

在这种心灵的财富面前,一切物质财富都黯然失色。

【原文】

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①:“休居乡不见谓不修②,临难不见谓不勇;然而田原不遇岁,事君不遇世,宾于乡里,逐于州部,则胡罪乎天哉?休恶遇此命也?”

扁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③,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④。今汝饰知以惊愚⑤,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孙子出,扁子入。坐有间,仰天而叹。弟子问曰:“先生何为叹乎?”扁子曰:“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也,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

同类推荐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

    本书开篇详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的九条意义,介绍学孔子思想必须要有的态度与方法。继以专文阐述“儒学基本概念”,提炼儒学精华,方便读者学习理解。本书主体部分是《论语》全书二十章的讲解与注释,依据朱子集注,发扬孔子思想,维护了儒学的纯正。
  •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本书在评价当前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政治理论或把他们的政治理论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理论对他们理论体系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一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即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阶级理论和国家理论出发,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论。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领悟博弈真谛,启发博弈智慧,掌握博弈技巧,提升博弈能力,成为博弈王者。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决定着未来的走势。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社会和竞争的大趋势,然后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理智的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手一搏,可能大获全胜,也可能一败涂地。人生没有常胜将军,但却可以在博弈中抢占先机,面对命运,是屈服,是抗争?这年头,你该想想清楚。
  •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本书叙述的是17世纪至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的人物如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卢梭、托克维尔、康德、黑格尔等人,以及政治哲学流派如苏格兰启蒙运动和功利主义等的政治哲学思想,意图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轮廓,凸显这一时期核心的政治哲学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历史流变、重要思想资源,以及阐明对当代政治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
热门推荐
  • 我不是个小人物

    我不是个小人物

    一个身无分文的青年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天翻地覆的变化,
  • 太平洋的潮汐间

    太平洋的潮汐间

    闲暇的时候,不过就是手上拿着一本书,去海边小坐,去看看你的远方。
  • 诸天之无上之巅

    诸天之无上之巅

    一世超脱二三人,他是上一世的失败者,被封印于一方未知的混沌领域,重生一世,他创造了万界聊天群只为寻找超脱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隅江湖

    一隅江湖

    传闻江湖上有一酒馆,不争于世,隐于乡土。却也大开店门,迎天下人;来者皆客,无论你是落魄子弟,达官显贵,还是陌路狂徒,尽可进来偷得半日闲……
  • 宝妈难当

    宝妈难当

    十月怀胎,当宝宝降生后,不论是小白宝妈还是二胎宝妈,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接踵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状况~
  • 快请老祖

    快请老祖

    做人家老祖,能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说:孙子,能有点出息吗!
  • 宠妻的萌恋方程式

    宠妻的萌恋方程式

    南风知意作为一个写文后妈,走上了自黑和他黑道路,深刻的诠释了什么叫爱到深处自然黑……终抵不过作,被读者诅咒进别的作者写的文中……简介二:王爷府家的世子爷不近女色,终于有了心爱的女子,顺利地娶了妻,于是王爷下令:“宠!给我使劲宠!”
  • 雪王殿下爱的就是你

    雪王殿下爱的就是你

    该作品是以作者与雪王的生活为原型的创作小说,描述了作者主人翁与雪王的爱恨情仇以及最终拥有的真实爱情,值得一读
  • 后 80

    后 80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菜价涨!房价涨!工资不见涨!恋爱、结婚,这是一个必然的程序钻戒、婚礼、车子、房子产生的就是卡奴、车奴、房奴所挣的每一分银子都匆匆忙忙进入别人的口袋尽管如此努力,可是生活依旧残酷的进行着弱肉强食的优胜劣汰隐婚、裸婚,是时尚,还是无奈?只有身在此中的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