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100000055

第55章 对祖父张质生与父亲张思温的点滴回忆

张庸祖

父张质生,名建,号退叟,书斋名退思堂。清末廪生(明清补给钱或粮的秀才)。从北京辞官后,于1925年在兰州市木塔巷15号购置住房一院居住,1991年建亚欧商厦时拆除,历时近70年,我家五代人在此生活居住。

木塔巷因有木塔寺在巷北而得名。巷内有五株大榆树,故又叫五树巷。当时我家门前就有一棵大榆树。

祖父在兰闭门课子、读书、写诗文,不问政事。与陇上学士名流作诗吟唱,如与前省长杨慎之、教育家学者水梓、实业家学者邓隆、书画家范振绪、前文史研究馆馆长杨巨川、王著明、省内名儒如慕少堂等吟诗唱和,诗思敏捷,唱和最多。广结诗缘。廘鸣私宴集,《生日唱和集》,《煦园诗话》等许多集会诗作的记录,留下了当时甘肃兰州名士学者的大作。

祖父在兰居住时,时值临夏民族矛盾,造成灾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他与邓隆先生多方筹款,向新疆、宁夏两省临夏籍首长募捐求救。甘肃省赈灾委员会曾在庄严寺(今兰州晚报社址)设办公地点,祖父每天坚持值班办公,由家人送饭,在一个小火盆取暖下受冻坚持办事。多次返临夏与回民乡绅一起安置难民由兰返乡,上庄下种,以免第二年失种造成更大灾害。当时社会混乱,难民纷纷来兰逃难,除就地安排食宿外,对死难之人埋葬。动员灾民返乡,筹集籽种,安排上庄下种,事情头绪多,阻力大,十分难办,时有人身危险。祖父多次往返兰州、临夏各地办事,辛苦可知。也免去了省城兰州混乱及压力,做了许多艰辛的工作。

祖父因家境贫困,中年赴四川谋生,辛亥革命后返兰,积极为共和奔走,参加甘肃省议会,任秘书课长,议长李镜清被军阀暗杀,祖父逃避娘家。此期间书写了我家三代史略。后应宁夏马福祥(云亭)之聘入银川,绥远都统府,作为副手,协助马都统为中华民国初期平乱镇反,安定政权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共辅佐14年,后任北平国民政府参政院参政一年。因不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50岁即辞官归隐兰州10年。写照当时北京军阀混乱情况,祖父有长诗《卖菜儿》以见一斑。

抗日战争暴发后,为避空袭而回老家临夏至解放。在临期间,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办学,不问政事,在1949年与临夏回民耆宿张学仁(字乐山)动员组织各族人民迎解放军入城,实现了和平解放临夏,避免了战争破坏。从此参与政府工作,为人民服务,曾历任省、市人民代表、副专员、副州长,民委副主任等职。在1952年随西北民族观光团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国务院、全国人大、民委等单位接见宴请,后赴南方参观。于1958年逝于任上。时年82岁。党政评价:张质生副州长为临夏地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质生公为三陇知名诗文大家,一生吟诗近万首,可惜早年及四川游学时诗文均遗失,诗作收集5000余首,文章等由其次子张思温收集整理编出《退思堂诗稿》42卷,《退思堂文稿》16卷,约50万字。近年在其季子张思溥指导下,由其孙辈张庸、张陶等人齐心努力,又请亲友协助编改,自筹资金出版了《退思堂诗文选》上下册,约88万言,以传后世。

质生公在北平时,在清翰林、桂林张书云和清末举人书画家汪鸾翔鉴别介绍下收藏了前清民政尚书溥良之书画藏品,其中有宋、元、明、清著名画家183人的作品402件,珍贵照片35帧。书画中有敦煌石室唐人写经,宋元时期岳飞、赵孟頫、赵雍、吴仲圭、柯九思等人的作品,有明代唐寅、董其昌、蓝瑛、杨继盛、史可法等人的书画,有明末及清代王时敏、王鉴、王翚(石谷)、王原祁“四王”及吴历、恽寿平绘画珍品,刘墉、翁方纲等的书画作品。在清代十位皇帝中拥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及慈禧五帝一后的丹青和墨宝。有亲王弘旿、奕訢及郎士宁等人的书画卷册,清君臣在热河避暑山庄吟唱的诗笺正楷抄写卷册等,就清皇族书画有40余种,有些可视为国宝,弥足珍贵。近代人有齐白石和张大千等人送的书画作品。另有珍贵大部头木刻善本书,有原刻本或精工印制的宋版再刻本,这些古代图书约有5000册,近代书约600册,图片照片342张。“文革”中尽数上交甘肃省图书馆收藏。

先父张思温,字玉如,书斋名如不及斋,千忍斋。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受到良好的国学传统教育,自学成才。解放前在甘肃民政厅、建设厅、贸易公司、水泥公司工作多年,解放后因对国家财产档案保存完整,按照《约法八章》当即留用,为建国初期兰州工业恢复做了一些工作。后在甘肃省工业厅及轻工业厅为厅长杨一木及王耀华任秘书多年。1958年要求下放劳动锻练,1959年以亲老和研究考查地方文史等理由请调临夏。“文革”被黜。1981年政策落实后调甘肃省文史研究馆任副馆长、名誉馆长,1996年8月18日殁于兰州,时年84岁。

玉如公一生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处逆境不气馁,立志读书作学问,“文革”被黜10年,学会了西夏文,多方求教,写出多篇论文,并向外介绍甘肃早期研究西夏学的学者武威张澎与临夏邓隆。

跻身于西夏学者行列。他热心研究地方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批订甘肃一些地方志书,考证文化遗迹,地震史料等,文学与诗作均称上乘。实地考证金石文字,著有《积石录》、《张思温诗选》、《张思温文集》等均已出版发行。对甘肃省兰州、临夏地区涉及最多,摩崖拓片,曾三次上永靖刘家峡炳灵寺,70岁时三至炳灵寺访碑并口占:

策杖灵岩意兴豪,行年七十尚登高。

青山万里来游客,绿水一弯驾小舠。

积石导河传夏禹,摩岩残字辨秋毫。

天风吹袂寒侵骨,日暮乡关敢惮劳。

搭架登高,摩崖拓片,白须飘于胸前,寒风吹动衣角,游人立足注目,叹为观止。

玉如公一生胸怀坦荡,严于律己,交友诚笃,在任文史研究馆馆长期间,文字交遍及海内外华人古诗文作家,曾聘为美国华人诗社《四海诗社》基本社员,深得各方人士赞誉。他的作品《新归去来辞》被收入《世界文学宝库》收藏。

抗日战争期间,在建设厅为农学家张心一厅长任秘书主任,在张心一领导下,为甘肃省水利、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引进优良品种的瓜果、草籽等方面,做了很多辅助工作。如湟惠渠建设,在刘亚之直接负责操作下,在兰州徐家山造水平梯田蓄水造林,我曾在20世纪40年代随父亲上过徐家山看林木,当时只有稀稀疏疏的树苗不等距离排列成长,在那个时候无水灌溉条件下,只靠少量雨水初见树苗成长,也是太了不起的创举,美国专家称赞:“张心一有澄清黄河之志。”还从美国引进一些适合干旱地区生长的草籽试种。

徐家山现在树木郁郁葱葱,苍翠遮日,当年在张心一领导下,刘亚之付出了许多汗水,是绿化荒山植树造林的首创之举。又数十年后人不断努力,引水灌溉,才出现了今天的郁郁葱葱,是兰州人民休闲避暑的盛地。兰州晨报2007年9月5日雷媛、房毅二记者报道《刘亚之与徐家山造林》一文可知概况。

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学家副总统华来士应张心一邀请来兰考查访问,带来了美国甜瓜“蜜露”瓜种,在兰州北山一带试种,所产瓜外观圆美,米黄色细腻外皮,肉厚中空小,呈翡翠色,入口香脆甘甜,十分好吃,比原产美“蜜露”瓜还好吃。为纪念华来士送瓜种,当时即叫“华来士瓜”享誉全国,解放后改称“白兰瓜”,行销全国并国外,深受消费者青睐。以后瓜质退化,80年代张心一先生还亲自来兰考查,又引进新种,总也没有种出当年好吃的“华来士瓜”。《甘肃民主协商报》2007年8月24日张庸写文《吃瓜难忘引种人——怀念农学家张心一先生》。当时农业改进所还引进美国香蕉梨和大草莓,均试种成功,果质细腻硕大甜美。

质生公与玉如公父子为三陇名儒,二人收藏书画及历史文学等资料计约长达135年,几经战乱及社会变革,完整保存下来,十分不易,将其中文献341册(件),照片62件,捐赠临夏州档案馆。

在甘肃省档案馆与临夏州范振国馆长主持下举办了捐赠仪式。现这批文史资料已交临夏州档案馆保存。当时玉如公写诗言志云:

积石导河想禹功,边州著籍忆从戎。

钻研科技开新运,改革经纶济困穷。

敬梓恭桑情不懈,民饱物与谊交融。

藏书再付石渠阁,冀见修文变里风。

我家三世为将,两代战死。边州尚武,风气闭塞。解放后提倡教育,改善经济,民族团结,甚有起色,捐出多年搜集研究的地方文献赠临夏州档案馆保存,冀能促进文化。所言再者,因1966年11月张思温、张思溥、张思贞兄妹三人联名将家藏字画500余件(轴、册、页)、古版书籍5000余册,为避“文革”被毁,全部造册清点上交临夏州政府公藏。因当时打、砸、抢、烧混乱,领导被管押揪斗,无人主持,由临夏州政府上交甘肃省图书馆派人去临夏、兰州两地,张思温主持清册清点交当时省图书馆,省图书馆派人牟实库、黄洲生(前者现住荣达花园,后者在兰州医学院图书馆工作退休,2008年病逝)至临夏接受并运回兰州保存于甘肃省图书馆。

在建国50年大庆及香港回归大庆时,两次展出这批上交文物。兰州市人民为之震惊,这批文物在1925年从北京经宁夏至兰州车拉马驮,逆水行舟,经抗日战火,“文革”混乱,家人在病困交加时亦未损失出售一件,完整保存下来。玉如公从14岁运书经常保管清理,一直到上交公藏,耗费了毕生精力。他盼望妥为保管乃是一大批精神财富,有些确为国宝,弥足珍贵。在私家藏书中在国内也可算得上藏书大家,先人名已收入《收藏家辞典》。

张庸为质生公长孙女,玉如公长女,责无旁贷,在玉如公过世后,将家藏剩余文史资料请临夏州范振国档案局长(馆长)和其夫人何世英(州政府秘书处档案科长)来兰奋战40余天,建立了660余卷档案,装订入盒上架保存,张庸后又将玉如公致交文友荟萃等收编入《张氏档案》共计总数为727卷。造柜上架,保存于父亲住所家中,在私家档案中也属可观。保存了三代人约140多年的历史、文档、作品,为家族及社会保存了一批珍贵资料,供后人研究查阅,整理出版。

木塔巷老宅自先祖父质生公起近70年已居住五世,1991年因修建亚欧商厦而拆除,往事已矣,先父玉如公有诗云:

城西负郭忆吾庐,六十七年五世居。

劫火不焚经抗战,糟糠克俭获佳誉。

数椽曾亦庇寒士,一卷时还读我书。

今日真成无产者,勤为民仆莫相疏。

老宅1939年日寇空袭中弹未毁,修复利用,赖以庇身。亡母徐琬君贫家女持家勤俭,助先父廉谨奉公,遂得洁身浊世。有时借数椽与戚友同住,今征用拆迁,脱然无累矣!

(《甘肃文史》2009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唐瘿

    唐瘿

    黑色幽默系列第二部,历史权谋小说《唐瘿》[yǐng],大唐历史上的一段病态之美。大唐宰相裴炎被天后武曌抄家问斩于神都洛阳,其孙裴元昭因年幼与母亲一起被发配于掖庭,与被天后幽禁在皇宫里的楚王李隆基、金仙妹妹、玉真妹妹一起长大。诈死逃出皇城后,裴元昭成长为京城最年轻的天师,游走在皇族权贵之间,假意依附太平公主,拉拢安乐公主,暗斗韦后,毒杀皇帝李显,恶斗上官婉儿,联手相王李旦,辅佐临淄王李隆基,开启了开元盛世,并为祖父裴炎平反。
  • 三国之崛起西凉

    三国之崛起西凉

    汉失其鹿,群雄逐之。谁说,东汉末年非要三分天下,西凉崛起,平定三辅,定都长安,跨关中八百里秦川,降西域三十六国,得河套沃野千里,收张鲁奠定汉中,有如此方敢与三皇并立称雄。且看不一样的三国乱世,谁主沉浮?
  • 浴血荣光

    浴血荣光

    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聂耳不到23岁谱写《义勇军进行曲》。寻淮洲21岁担任红军军团长。邹容18岁写《革命军》……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 明宫纪事

    明宫纪事

    时钟雕刻时间,故宫修文物的钟表匠,季东歌回到明代的一段纪事。
  • 回到梁山做好汉

    回到梁山做好汉

    林涛原本是一个死刑犯,至于他犯得罪却不足为外人道,带着这份对现实的失望和悲凉,他随同穿越的历史潮流,来到了宋公明哥哥的麾下,鞍前马后当了一名小校……
热门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逍遥邪尊之轩辕界

    逍遥邪尊之轩辕界

    在这个世界里,以武为尊。武道之上,还有圣道,也可以晋入仙道,最终迈入神道。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穿越而来,夺舍已死的楚家天才,离开家族,颠覆王朝,大闹帝国,扰乱正邪二界,飞升成仙。
  • 心动也请止步于此

    心动也请止步于此

    他说。心动也要止步于此。宋锦安垂眸看着静静躺在她手心的大红色请柬,看着上面印着的名字,近乎病态的冷静在此刻崩塌。她慢慢闭上眼眸,靠着沙发缓缓下滑。坐在了冰冷的地板上,温热的液体跌落在她的手背。心底处传来的剧烈疼痛让她无法呼吸,她张大嘴吸着氧气,却发出极度悲伤的嘶吼声,她说,这是最后一次为了他哭。夜深了,她躺在地板上,双眼空洞地看着天花板,请柬已经被她捏得满是褶皱。犹记那年林辰鱼笑着牵住宋锦安的手,小声地说着将来。
  • 爱从不曾保留

    爱从不曾保留

    在观光温泉度假酒店附近,有一个村庄,这有一个存在很久的瓜尔佳公馆,是满族后人,汉姓白。安然是瓜尔佳氏的后人,家里在这边有不少土地,安然十六岁的时候就获得一个人住的权利,她选了海边的一座三层的民房就一个人搬进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的一见卿心

    他的一见卿心

    【甜】【超A卿爷冷魅娇,痞帅非哥深情撩】多年以后爆红女团C位——卿爷!跳舞又A又撩,RAP又帅又燃机车、格斗、架子鼓、台球、拳皇97......6得飞起粉丝爆:她曾经是学霸!完整事实被扒出后......初恋也被曝光“卿爷太A了简直!”“这种学霸给我来一打!”“粉她”“我站卿允CP”“CP个啥?卿爷初恋男人他不香吗?”真香!!!粉丝:我的彩色麻布口袋呢?给我把莫非绑到颜卿身边!立刻!马上!【主校园】【宠】【撩】【女主帅得一匹】VS【男主小奶狗小狼狗切换自如】........................隔壁[电竞男神求放过]撒糖中被自己渣过的前男友成了队长,怎么破,在线等...
  • 无敌兵王混农村

    无敌兵王混农村

    一代兵王回归农村,想过正常生活,却发现一个阴谋,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身世不简单。书友群:975774195
  • 墓血记

    墓血记

    原本以为这一辈子投了个好胎,以后可以每天都闲的调戏小丫环,娶它几个小姐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可以过着混吃等死的好日子!剧情突然打了个大转弯,命运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什么九少爷,特么的竟然是假的,自己只是一个给有钱人家哭丧的,没想到这么高尚的职业,竟然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 从前有座北北岛

    从前有座北北岛

    从前有座北北岛,发生着不同人与不同人的摩擦,一些真实故事编造的短篇小说集,请笑纳
  • 将军小姐的小日子

    将军小姐的小日子

    一直想穿越的杨悦真的穿越了,不过为啥是刚刚出生的小婴儿呀,杨悦真的想哭~~~杨悦现世的名字——欧阳宝珍出生时间周朝元和九年十月初九,地点都城大都将军府——宝宝将军男主人公谢长风——欧阳长风是女主的五哥,当然不是亲的,可是宝珍宝宝一开始是不知道的。祖父欧阳山祖母欧阳老夫人父亲欧阳韧母亲付红萝大哥欧阳东二哥欧阳西三哥欧阳南四哥欧阳北五哥欧阳长风(谢长风)六哥欧阳长华七哥欧阳长雪堂哥欧阳纯正咱们的小八欧阳宝珍嘻嘻……哥哥们挺多的,他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也不知道,咱们一起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