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2200000020

第20章 宗喀巴思想的师承及佛学渊源考辨(1)

◇朱丽霞

宗喀巴大师于1357年(藏历火鸡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诞生于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地方,本名罗桑扎巴(blo-bzang—grags—pa)。宗喀巴成名以后,藏族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尊崇,便不再直述其名。因他出生在宗喀(意思是“宗水之滨”,宗水即现在的湟水),所以被人们尊称为“宗喀巴”(宗喀地方的人)。宗喀巴大师三岁受近事戒,七岁受沙弥戒,正式出家。十六岁进藏学习,从此遍参名师,博览群经,广演著述,收徒纳众,创建格鲁派,成为一代宗师,被藏人喻为“第二佛陀”。1419年示寂于甘丹寺。宗喀巴一生通证显密,视戒律如生命,由他创建的格鲁派,在他去世后蓬勃发展,最后成为西藏独一无二的大派,不仅在宗教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通过政教合一制度,长期掌握西藏地方政权。

宗喀巴大师一生著述颇丰,他一生的著作共有十九函,一百七十四种,其中最重要的有系统反映其显密思想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有深入阐发月称应成思想的《人中论善显密意疏》;有专门论述缘起性空的《中论广释》;有辨析中观和唯识优劣的《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等等。

一、师承关系

宗喀巴于显、密教法皆有很高的造诣,在这两个领域,他先后拜许多藏地的高僧大德为师,研习佛法,他们对宗喀巴大师佛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位:顿珠仁钦(Dor—grub—rin—then)、仁达瓦(Red—mdav-ba)、乌玛巴(dWu—ma—pa)。

1.顿珠仁钦

顿珠仁钦(1309—1385)是宗喀巴的启蒙老师,他是安多地区黄河南岸热贡地方(今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人,幼年出家,并曾于卫藏拜师学习佛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周加巷法王在《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中说:“总的说来,法王顿珠仁钦是一位善巧、成就二者兼备的大德,而且是具足无与伦比断证功德的大师。”顿珠仁钦估计和宗喀巴的家族关系密切,在他出生的第二天,就送去了许多礼物。宗喀巴三岁受近事戒之后,“法王顿珠仁钦以马和羊等无数财物赠送其父而说到:‘请将你的这一孩子给我吧!’其当即应允而大生欢喜,遂于土猪年(己亥)将年满三岁的孩子供给法王。从此以后直至去卫藏之前,宗喀巴都安住在法王的近前”。也就是说从三岁到十六岁之间,宗喀巴都是和顿珠仁钦一起度过的。在这期间,宗喀巴学习了佛教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顿珠仁钦对宗喀巴的影响和基本训练主要在密宗仪轨方面,显宗经论还没有真正涉及”。顿珠仁钦传授给宗喀巴的密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在出家为僧之前,法王于“夏琼”寂静地方,设立吉祥能怖金刚、枳布传规胜乐金刚、欢喜金刚、金刚手等曼荼罗(即坛城),引宗喀巴人坛而为之灌顶。起密法名号为顿月多杰(意为不空金刚)。……并且多次勤修枳布传规的“胜乐自入法”。此外还配合勤修“本尊瑜伽”和念诵次第等,尤其遵照上师的指示念修“阿惹巴扎那”(文殊心咒)很多遍。大致看来,顿珠仁钦教给宗喀巴制作坛城的方法,并给了他初步的密宗灌顶,和一些基本的密宗修法。还指导宗喀巴以文殊菩萨为本尊,修习密法。

1372年,宗喀巴十六岁时,萌生了到卫藏进一步学习佛法的念头,顿珠仁钦对此也大加鼓励。在宗喀巴临行前,顿珠仁钦所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以偈颂的方式,对宗喀巴日后在卫藏地区学习佛教经典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作了具体的安排。偈颂的主要内容如下:

童子善慧称,

宿习善业净,

前生法甘露,

饱餐习气存。

般若广中略,

最初当学习,

现观庄严论,

彼论善巧时,

粗通教法情。

亦当暗记心,

继应学菩萨,

道和伟大行,

及经庄严论。

善巧诸友分,

开示轮回根。

涅槃诸法性,

辩法法性论。

远离初边际,

示现中观道,

参辩中边论,

心之净法性,

本有诸众生,

彼即如来藏,

宝性论中分。

此慈氏五论,

能作善巧铠,

广学释量论,

中为定量论,

略则理滴论,

三论如本体。

因滴与关系,

悟他与诤理,

四论为支份。

此集量七注,

出自师法称,

赡州佛教明,

誉如日月辉。

继学此诸论

以汝妙善智,

正见离边分,

若有信解时,

龙树所著作,

中观诸论等,

追踪步后尘

……

具体来说,顿珠仁钦希望宗喀巴以后依次学习以下经论:

(1)慈氏五论

①《现观庄严论》;②《庄严经论》;③《宝性论》;④《辨法法性论》;⑤《辨中边论》。

(2)法称因明七论

①《释量论》;②《定量论》;③《正理滴论》;④《因滴论》;⑤《关系论》;⑥《悟他论》;⑦《诤理论》。

(3)龙树的作品——《中观理聚五论》或《六论》

①《中观》;②《回诤论》;③《七十空性论》;④《六十正理论》;⑤《细研磨论》;⑥《宝鬘论》

这基本上是当时噶当派僧人习学的三大理论基块。宗喀巴在入藏以后,基本上也是按照顿珠仁钦的要求进行学习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年轻的宗喀巴的佛学理论构架是由顿珠仁钦来提供的。所以,顿珠仁钦作为宗喀巴大师的启蒙老师,他的重要性更多地是体现在此时。

顿珠仁钦作为宗喀巴的启蒙老师,对宗喀巴甚至整个藏传佛教界产生的两个重要影响不容忽视:一、宗喀巴以后与文殊菩萨千丝万缕的神秘联系肇始于此。二、顿珠仁钦示与年轻的宗喀巴以噶当派的教法体系,这也为以后噶当派并人格鲁派埋下了伏笔。宗喀巴后来虽然终生滞留卫藏,再也没有返回家乡,但他对顿珠仁钦感情极为深厚,史料记载:

由于法王顿珠仁钦大师预知宗喀巴将成为大宝佛教的主宰,所以他在宗喀巴幼年时,便就将他领来由自己加以抚育,并传授文殊和妙音母等许多增长智慧的方便法门,授戒出家,导入金刚乘法门之中使其成熟等,就像培育大宝药树的幼苗那样善为抚养。后来至尊宗喀巴去前后藏时,顿珠仁钦大师派遣了众多护送入役和管理人员。因此至尊宗喀巴常说,法王大师对我的恩情是极大的。在后期中,至尊宗喀巴大师略一提及法王大师的名号,即刻合掌加额,流下虔诚之泪,顿珠仁钦大师圆寂后,至尊宗喀巴大师作定期供养,从未中断。显然是以顿珠仁钦为恩情最大的一位上师。

2.仁达瓦

仁达瓦·薰奴洛追(1349一1412)是十四世纪后半期萨迦派中著名的僧人。学者们普遍认为,在西藏佛教史上,他是布顿·仁钦朱和宗喀巴之间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在西藏几乎湮灭的应成中观派,重新弘扬了起来。1375年宗喀巴开始跟随仁达瓦学习《俱舍论》,“仁达瓦之讲法,非仅依文释义,实将全论要义,前后配合,能将一切关要,直授于学者心中。大师起彼最大清净信心,于其所讲一切,虽仅一次,文义皆了……”。也就是说仁达瓦是当时西藏不多见的能将经义融会贯通,然后加以讲授的大师。宗喀巴还跟随他先后系统地学习了《入中论》、《量释论》、《阿毗达磨集论》。1390年,宗喀巴还听仁达瓦详细解释了《密续之王吉祥密集金刚根本续》(简称《密集》)。也就是在这一年左右,据说宗喀巴已经能给人讲十七部经,内容遍及大乘显教各派的思想,而且既无混乱也无遗漏。所以他也受到时人的尊崇,声望与日俱增。但此后不久,两人就产生了分歧。

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从1390年开始,宗喀巴大师突然醉心于对密宗的研究,而“彼时藏中一般学人,大多把显密二乘看成相违,如同水火,乐显乘者不重密乘,喜密法者不齿显教”。仁达瓦作为一个在显教方面极有成就的僧人,大概也有这种倾向,所以他对宗喀巴对密宗表现出的兴趣不满,对宗喀巴说:“汝广研密部,将需多时,暂时似以讲说三藏为宜。”宗喀巴对此的回答是:“余欲求了密法之心甚切,誓非研讨不可!”师徒两人在这件事上发生了直接的分歧,不久,仁达瓦回萨迦,宗喀巴则追随他另外的一个师父乌玛巴去了。这一分手,意味着宗喀巴在思想上和仁达瓦的告别。其实根据各种资料分析,这只是导致宗喀巴和仁达瓦分道扬镳的直接原因。在此之前,宗喀巴于大量参阅一切译成藏文经论的基础之上,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定的佛学见解,仁达瓦所授的知识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或者说和他的见解发生冲突,这才是二人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宗喀巴曾经一度想远赴天竺求学,求学的目的就是“断决疑惑,尤其是要抉择中观和密法特别是集密胜乐法类之故”,而这两项内容都是由仁达瓦传授给他的。另外,据《至尊宗喀巴大师传》记载,宗喀巴以乌玛巴为译师,向文殊菩萨请教了许多教义,其中:

由于宗喀巴大师对于圣龙树父子宗规的《中观》和密集金刚法类有极大的求知愿望,因此他向本尊问道:“探寻这些法类,在西藏的上师中,以谁为最善?”本尊说:“没有比仁达哇更为善巧的。但是他仍不能最后完全解决你所希求的全圆知识,还是由乌玛巴作译师,由我对你讲说,这是最好的。”

姑且抛开这条记载中的宗教神秘成分不论,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宗喀巴对仁达瓦所传授的内容产生了某种困惑,而这种困惑又不是他本人或者当时藏地的其他僧人所能解决得了的。

那么,仁达瓦所传授的《中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他给宗喀巴到底带来了哪些思想困惑呢?这对理清宗喀巴大师佛学思想的内在理路极端重要,所以有必要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宗喀巴在追随乌玛巴之前,“心中颇满足于全无所许(全无所许——就是否定一切,极端的虚无主义。不住任何境界,就是心也不缘善,也不缘恶,排除任何想念,住在空空洞洞之中。据说这是赤松德赞时大乘和尚的见解——刘立千注)和不取任何境界之见”,其实这里所说的观点就是惯常所说的“无分别”。在师从乌玛巴之前,宗喀巴关于大乘中观学的知识基本上全部来自于仁达瓦,那么,宗喀巴“全无所许”的思想和仁达瓦的关系肯定极为密切,甚至可以肯定地说来自于仁达瓦。“无分别”是般若类经典宣扬的一个主要内容,“无分别”智即般若智慧。但是,由于般若类经典本身是针对部派佛教时期三世实有等观点而起的,所以矫枉过正,本身就有过于偏于“空”的特色,再加上后世的僧人在理解过程中空、有两分,过分强调性空而忽视缘起的现象界,因而就出现了否定一切、极端虚无主义的“恶趣空”的倾向。此外,萨迦派中观理论的一个特色是除一切见,离一切论,事物的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皆不可说,宗教神秘主义倾向明显。宗喀巴对这些说教产生了疑惑,所以向文殊菩萨请问“我的中观之见是否纯正?”时,菩萨答说:“非是,因为你自己对于‘空’方得其决定,但对于‘有’方尚未得决定故。”这里面所说的“有”,主要是指因果、善恶等,也就是说宗喀巴在对如何将自性空与因果安立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困惑,而按照仁达瓦的观点推导,显然空性与因果是矛盾的。这才是宗喀巴最终离开仁达瓦门下的最主要原因。宗喀巴思想上这一困惑的解决,就意味着他自己关于“缘起性空”中许多独特理念的形成。

但是,无论怎样,在宗喀巴之前,藏地讲中观的人本身极少,且多为寻章滞文之辈,所以“大师获得《中观》、《量论》之理门,实始自仁达瓦,因此遂以仁为无比根本恩师”。尽管宗喀巴大师后来在自己著作中批驳了“无分别”说,但仁达瓦的其他思想依旧给他留下了影响,法尊法师说:宗喀巴大师之《辨了不了义》及《性相理门论》,其思想皆依此师为基础,故宗喀巴大师生平敬重此师,为诸师长中之最上者。

3.乌玛巴

同类推荐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佛教生死学

    佛教生死学

    广而言之,则社会、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实为整个社会、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三八二十三

    三八二十三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三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热门推荐
  • 首席妻子不好惹

    首席妻子不好惹

    白婧瑶,一个唯我独尊的女人,聪明,妖媚,心机,比男人还要强的性格,就是这么强大的女人偏偏遇到她这一生最过不去的坎——萧景衍。“你现在嫁给了我,也卖给了我,宝贝我会永远保护你,只要你乖乖我会比谁都爱你”。妖媚女子居高临下地看着被两名壮汉押跪在地上的俊美男子,修长白皙的玉指轻描着男子高挺的鼻梁,刚毅的脸廓,轻轻挑起他的下巴。“萧景衍,我喜欢你,嫁给我你也不亏,我这么有钱,你只要对我好我可以让你从此都是人生巅峰”“瑶瑶,我既然嫁给你了肯定对你好啊,你看我天天伺候你还不舒服吗?乖老婆公司那么大我帮你打理,你负责貌美如花就好”突然一天白婧瑶被告知公司被收购,她一手创造出的辉煌被一扫而空,她最爱的男人架空了她所有的一切。“为什么,萧景衍,为什么……”“因为我不想玩了”“呵呵呵呵,你有种萧景衍”她的世界分崩离析,包括那纯粹爱他的心,爱着萧景衍的心。
  • 情聿

    情聿

    又是一个快乐的下午,你还好吗?如果你感到心里难受,那就哭出来吧。心灵鸡汤,有时喝一点也好。虽然对于自己来说这不过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 境界之寂

    境界之寂

    从地狱仰望天堂,看着那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触摸的光明;他本想就此放弃,却发现了一个可能的机会。——————若是注定留在黑暗,我愿为光明而堕落。
  • 闪电十一人

    闪电十一人

    在去看足球比赛的途中,因赶时间而闯红灯的阿盛,被一辆车给撞倒了,然而却因此来到了一个充满热血足球的世界,这就是闪电十一人。
  • 我就是个路过的

    我就是个路过的

    你们知道一步一景吗?就是上一步还在街上漫步,下一步你就不得不在怪物的老巢陪它们‘玩耍’.....我说我就是个路过的它们竟然不信!……人可化为遗世圣者,行走人间,舍身饲虎。亦可变为地狱修罗,屠戮众生,杀生证道。人心如光如渊,只是这其中的风景又有几人能看到呢?
  • 何以修真录

    何以修真录

    “最快的刀是什么颜色”“红色”“为什么会是红色呢?”“因为真正快的刀,当你看到它时,它应该早已落在你的身上,你最后所能见的只有一缕腥红。”
  • 能不能不结婚

    能不能不结婚

    刁蛮单纯的2海归硕士夏芒从小到大表面按照父母的期盼生活,内心深处却极度叛逆反抗。留学归国后考取了一所省会大学工作,看似完美优秀的女儿唯一让老两口担心的就是大龄未婚的问题。夏芒在周围的压力下无奈注册了婚恋网站,在见一个又一个陌生相亲对象的过程中偶然邂逅了成长经历迥异,社会感情阅历复杂的运输公司董事长助理刘放。桀骜潇洒的刘放让夏芒暂时忘却了婚恋告急的烦恼,投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内心深处极度渴望拥有家庭和婚姻的林放,在夏芒的身上看到了温暖和希望。然而,曾被背叛的经历、高傲强势的个性、敏感多疑的内心让两个人越走越远......哭过、笑过、爱过、痛过,被人背叛、背叛别人,他们是否还能走进婚姻?现代婚姻到底又是爱情的保鲜剂还是墓志铭?
  • 你是我的心心所向

    你是我的心心所向

    这是一个两个大佬之间的碰撞。——————分割线——————————“拿来”“我不”顾卿卿死死的抱着她仅剩的两个巧克力慕斯。“今天这是第几个蛋糕了?”“才...才两个”“嗯?你最好说实话,不然小心你的屁股!”“三个三个三个!吃多几个怎么了嘛”顾卿卿流下委屈的眼泪,外人都说霍纪年是高岭之花,国民男神。什么高岭之花都是骗人的!!!————————————乱世繁华,霍纪年只为她一人倾尽天下,苍水蒹葭,只为她一人归田卸甲。顾卿卿是霍纪年唯一,霍纪年也是顾卿卿的那个例外。(青梅竹马)宠文宠文!!作者逻辑废,专注于宠文。
  • 致虚路之归劫

    致虚路之归劫

    以人为媒,以尔为灵,以吾之口,唤汝之心!制天命而动之。“就让我,在通往致虚的路上永不回首!”——孙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