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300000026

第26章 《谋攻》结构新探

邓国泰

关于《谋攻》这篇文章的结构,统编教材的课文后面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以作提示:“这篇课文在明确提出作战原则后,是怎样逐层论述这一原则的?这些论述又是为了阐明什么论点的?”显然,编者的意思是,《谋攻》乃是一篇有论点、有论据、多层次论证性论说文。一些教学参考书,比如有一本“教参”认为,《谋攻》的中心论点是“紧扣中心论点”进行逐层论证的。

然而,究其本篇,并非如此。《谋攻》乃是一篇非论证性的论说文。全篇不是证明“中心论点”的问题,而是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即题目“谋攻”,有层次地提出了一些确定性的论断,对提出的这些论断,一般并未展开多层次的充分论证。

首先,研究一下题目《谋攻》。曹操注释为:“欲攻敌,必先谋。”这个解释是对的,大意是,研究如何用谋略战胜敌人的问题,孙子提出了一些精辟而著名的科学论断。

现在,着重来研究一下正文。在“谋攻”这个中心议题下,孙子提出了哪些著名论断,又是怎样有层次地提出那些论断的。

第一自然段,开始便提出“凡用兵之法”,皆以“全”为上,得出结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应是谋攻的战略原则。继而提出在这个战略原则指导下,相应的作战手段应是“上兵伐谋”,至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它费时、耗力、伤众,是“下政”(下等策略)。接着,说明善用兵者,“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因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应是本段内容的“核心”,是“谋攻”的一方面的内容,就是“谋攻”在战略上应取的正确原则,它要受“谋攻”这个论题的制约。段内虽含有因果推理的成分,但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则是通过“全”与“破”、“上”与“次”、“上”与“下”的对照比较,拿出一些判断性的辩论。

第二自然段,孙子认为,“谋攻”不仅要有“全”胜的战略思想,而且还要有灵活机动的战术。此段所谈的针对六种情况而相应采取的六种战术,即“围”、“攻”、“分”、“战”、“逃”、“避”,仍然是以确定性的结论而并列地提出来的。它是“谋攻”的又一个方面的内容,即“谋攻”在具体作战上应采取的正确战术。它虽与上段所提出的战略原则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它却并不论证“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以上两个自然段,大体来说,是对“彼”而言的,都是围绕题目“谋攻”而展开论述的。

第三自然段,则是就“己”而言,论述己方内部在谋攻问题上要“将能而君不御”。先明确肯定将帅对国家的辅佐作用,“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看来好像是离“题”之言,其实仍然是扣住了中心议题“谋攻”的,因为,这里的“辅周”是指“将周密,谋不泄也”,与谋攻问题紧密相关。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国君在谋攻中要“知人善任”。接着说明“君之所以患于军”的三种情况,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不应受到削弱和辖制。如果国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就会使将帅在谋攻中处处被动,事事掣肘,“谋”而不成,造成“乱军引胜”。因此,作者旨在说明己方内部将应“辅周”,君应知人善任,否则,会使“谋攻”致败。此段的内容也不证明前面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个论断。

第四自然段,论述在谋攻中了解“彼”、“己”双方的重要,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段首,列举了谋攻中可以预见胜利的五种“知胜之道”。前三种:“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识众寡之用”,“以虞待不虞。”是属于谋攻的战术内容,与前面的第二自然段内容有关。后两种:“上下同欲”,“将能而君不御。”是属于己方内部的问题,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相关联。以上五点,都不与第一自然段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发生紧密的联系,更不存在对其进行论证的问题。接着,由五种“知胜之道”导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与议题“谋攻”紧紧相扣,因为谋攻的目的是“百战不殆”;要“百战不殆”,那么谋攻的战略和战术就必须建立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因此,“知”是谋攻的根本。

最后,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是《谋攻》全文的中心论点;《谋攻》全篇也不是所谓“紧扣中心论点”展开多层论证的,而是围绕中心议题“谋攻”,全篇侧重有层次地提出一些确定性的结论。纵览全文,简而言之,先对“彼”提出在战略上要“不战而屈”,战术上要灵活机动;再对“己”提出要“以将的‘知’去限制乃至替代君的‘不知’”;然后对“彼”“己”双方提出要“知”而谋。总之,《谋攻》虽然是一篇从简约的“语录”体向结构完整的“篇”过渡的论说文,但就其结构来说,仍不失为条理畅达,缜密严谨。

教学中,除了抓住以上的结构特点外,还应根据《谋攻》不是一篇论证性的论说文这个特点去分析理解它的结构。如果舍此而照一般论说文的三要素来分析本文的结构,那么将会导致一些牵强的结论。

同类推荐
  • 武侠小说史话(大家小札系列)

    武侠小说史话(大家小札系列)

    这是一本漫话式学术随笔,追寻和讲述中国武侠及侠义文化的渊源流变,并以武侠小说的传承发展为研究对象。作者一方面溯源而上,将自唐宋萌芽,以迄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蔚为大观的历史,一网打尽;另一方面,则重点梳理明清乃至民国以来武侠小说叙事风格的流变,尤其是对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进行探讨,正视武侠小说在通俗文学中的存在意义。
  • 樱桃豌豆分儿女

    樱桃豌豆分儿女

    本书收入“锄禾日当午”、“漂水花”、“留在门上的钥匙”、“枯叶带虫飞”、“西湖山水”、“后门头的池塘”等散文120多篇。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读者领略文化之真、文学之善、艺术之美,提供了一张“素描图”。作者把阅读比喻为书山之旅,时而扮演成地质工作者,探寻书山中的富矿;时而把自己假想为修行者,心无杂念地追问人文之道。
  •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四章,讲述了诗歌朗诵艺术创作的总体情况和在朗诵过程中各个环节应做的工作,包括诗歌的选定、从文字向有声语言的转化、相关要素的配合等。第二部分是第五章到第九章,讲述了格律诗、古体诗、词、现代自由体诗等不同体裁诗歌的朗诵要求和方法,选编了一些适合朗诵的作品,并对每篇作品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朗诵解读。
热门推荐
  • 我家后院的原始世界

    我家后院的原始世界

    一场奇遇,乔安获得穿梭两界的能力。一面是一村的孤寡老人、一面是逃难而来的部落,乔安该如何带大家走出困境……
  • 恰如凌光遇骄阳

    恰如凌光遇骄阳

    内容简介以当下社会家庭情况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在重男轻女家庭成长的小女孩杨子在灾难里被父母抛弃送进孤儿院,长大后改名为安泠,和同在孤儿院长大的青梅竹马晨阳一起,为完成孤儿院院长的遗愿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心理医生江夏,院长心里惦念的孩子顾思其,以及让自己无比羡慕的小女孩林初一,更是重新遇到了狠心抛弃自己的父母……,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最终与自己童年和解的故事。?
  • tfboys为你守候因为爱你

    tfboys为你守候因为爱你

    以前有过但是写错了,所以重写,三只和三个闺蜜在一起相识相知相爱的全过程,令人羡慕,如果想先看,加QQ:1694151557。。。。。
  • 重生之绝世无敌

    重生之绝世无敌

    作为一个无业游民的小混混,张小凡在一次打斗中被对手无意刺死。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再次为人,我张小凡在此发誓,此生必定不凡。”一个人,一座塔,带着无尽的执着一步一步登上巅峰。
  • 做人要方处事要圆

    做人要方处事要圆

    荟萃世界顶级成功大师的成功学理论精华,深入浅出地教你如何掌控自我,在智慧中寻找成功,在实践中直面成功。书中充满着哲理与思辨的案例,富有可读性的知识文字,带你一同领略成功的风采,在不经意的阅读中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指点人生、共创你我美好未来。本书介绍了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分为六章,内容包括:虚怀若谷有容乃大、方寸不乱屈伸自如、韬光养晦收敛锋芒、谋事在人成事在言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指苍穹:以剑之名

    剑指苍穹:以剑之名

    童言无忌的她,问他若她成魔,是否还愿意跟随于她?他顿了顿,眼神中流出一股忧伤,但只是一瞬立马笑着说:“如果你成魔我便跟着你成魔,若你想成仙我便助你成仙,想成人我必让你成人,只要你开心了就好!!”那一天,是繁花季节开得最旺盛的一天!谁也无法预测,之后的花开得如何,败落在哪一天。她痴痴的看着他,她认为这只是友情。可是,当她明白这是什么情愫,是否还来的及?
  • 猛豹出击

    猛豹出击

    猫般大小的豹子,神情木讷的青年,人如豹,豹如人!激战中,主角如猛豹出击,彰显着男人的热血和激情;生活中,深藏不露的男主与美女演绎着一段段诙谐、真挚的情感故事。
  • 三国之汉末宗亲

    三国之汉末宗亲

    武能一破千军,文能呼风唤雨。没有妖魔,但是这个三国却光怪陆离。
  • 神仙感遇传

    神仙感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