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1000000005

第5章 卷首语

“愚公”不愚“移山”不止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毛泽东的这句名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精神是什么?是灵魂。没有“一点精神”的人,就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那么,人要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有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有共产主义精神。

作为一个记者和作家,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中国,凡是爱国者,都要有一种“愚公”精神——这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一切精神的共同点和根本点,而且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家宝。

50年前,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通讯《看愚公怎样移山》,引起了普遍的共鸣,从党中央到各地农村党支部,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至今还有人念念不忘。为什么?不是我的文章写的多么好,而是沙石峪人用“愚公”精神创造了“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令人感动,它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倡导和阐述的“愚公移山”精神。

我认为,“愚公”精神的核心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下定决心——这是做事的前提。1946年6月,周恩来要范长江把转战陕北“这一段写出来”;1965年6月,范长江最后一次握着我的手说:“小鬼,你继续干!”在长达19年的时间里,范长江千方百计要把转战陕北的电影剧本写出来,即使在医院里他也写出了故事大纲,这说明他下了多大的决心啊!

“四人帮”粉碎以后第三天,预感到组织上要重用我这个“老干部”了,我赶紧给时任新华社社长的朱穆之写信,希望调离新华社上海分社,让我专心从事文艺创作。此时,我还不知道范长江已被迫害致死,一心想到北京去找他,帮他完成转战陕北的电影剧本。范长江找我当助手一事,谁也不知道,只有范长江夫人沈谱最了解。我给朱穆之的信里也没有谈及此事的经过。这种没头没脑的信,当然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直到北京的朋友写信告诉我,范长江已不幸去世,这才使我下决心去北京当面诉求。1979年初夏,我专程去找继朱穆之后担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尤其是要完成周总理、范长江的遗愿向他倾诉。不等我说完,他便动情地说:“你写!我支持你!”从此,我决心下定了。

“不怕牺牲”—— 这是做人的考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有“舍”才有“得”。问题是,舍什么?得什么?“四人帮”刚刚被粉碎,迫切需要“揭批查”,我作为一个老党员,又是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副书记,义不容辞地负责这项工作。我不能“撂挑子”一走了之,可我又急切地要去创作,这就发生了矛盾。工作与创作,哪个更重要?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个人服从组织”、“服从工作需要”,我只能在工作之余,兼顾创作。经总社领导同意,又得到上海分社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才得以顺利地进行创作,做到了工作与创作“两不误”。

创作还是当官?这是一个记者和作家常常要面临的选择。上海是“四人帮”的重要基地,“揭批查”很重要,注入新鲜血液更迫切。我经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的锻炼,又是年富力强的“老延安”,自然成了选拔的对象。中央工作组找我谈话,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当记者,不当官。有些老战友,特别是当年新四军时代的老师何成、女作家菡子、著名戏剧家杜宣等人,竭力鼓动我去当官。据上海市委“二把手”胡立教后来透露,他们为此事专门请示胡乔木,征求他的意见,因为我曾是他的秘书。胡乔木说:“当宣传部长不行,当副部长可以。”此事未成,不少朋友为此感到惋惜,而我却欢呼“解放”,如鱼得水,并最终辞去了“党组副书记”的官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普通记者。不久,我又离开了新华社,转到了《人民日报》记者部,除每月完成写稿定额外,绝大部分时间用于采访和创作《巍巍昆仑》。

我“舍”掉了什么?是官职,是地位,是权力,是级别;我“得”到的却是精神的解放和创作的自由。

“排除万难”—— 这是真与假的“试金石”。

你真是“下定决心”了么?

你真是“不怕牺牲”么?

实践是检验一切的“试金石”。

在创作《昆仑纵队》的过程中,我遇到的困难虽然不是上“千”,至少也是上“百”,择其要者如下——

“你现在写毛主席,谁还看?”这给我当头一棒。一时间,“非毛化”之风越刮越猛。有人劝导我,有人嘲笑我,有人阻拦我,有人反对我……总之,我必须坚定不移,逆风而上。

“剧本,哪个刊物愿意发表?”想不到,上海《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第一个站出来热情支持。他看了剧本初稿,认为非常好,决定在报上连载。可市委宣传部老部长却说:“这个事要慎重,等等再说。”他还当着我的面不无讥讽地说:“你的胆子真大!我很佩服!”如果不是看在他这个“老革命”的面子上,我真要回敬他一句。上海连载不成,北京呢?我把剧本寄给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胡耀邦、副部长朱穆之和贺敬之,又寄给我的老师陈荒煤。与此同时,我给《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写信,请他帮我出出主意。承蒙他在百忙之中闭门不出,四小时一口气看完剧本,并立即回信给我,建议先缩编成十个小故事,在《人民日报》副刊连载。此外,经陈荒煤同意,在八一电影制片厂老朋友胡惠玲协助下,《时代的报告》杂志主编黄钢看了剧本后说:“我很想发表,但你要考虑后果,发表以后恐怕电影厂就不敢拍了。”我的回答是:“不怕!”经过一番折腾,1981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副刊开始连载十个小故事;3月16日,《时代的报告》发表《巍巍昆仑》电影剧本,其影响之大、之快、之广,出乎意料。可见,“非毛化”不得人心也。

“哪个电影厂敢拍?”北京电影厂第一个想拍,在厂长汪洋主持下开了两次座谈会,有老导演郭维等十几位专家参加,但最终没有谈成。主要分歧在于:到底要拍成什么样的影片?汪洋形象地比喻说:“要鲤鱼中段!”此话怎讲?即掐头去尾,把最惊险的一段拍出来,就会吸引观众。我坚持认为,这是一部“史诗巨片”,而不能成为一部惊险片。这也是陈荒煤、张骏祥等专家的意见。与此同时,八一电影制片厂看到《人民日报》连载的十个小故事,立即派责任编辑金栋贤和赵峻防专程去上海找我,表示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我们谈得很投机,看法完全一致。

“摄制组都快要解散了,你还不去问一问?”胡耀邦辞去总书记之后,八一电影制片厂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总摄影师魏铎都回广州去了,摄制组都快要解散了,你还不知道?你还不赶快去问一问?”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把我惊呆了。我赶紧打电话给时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徐瑞新,蒙他热情相助,很快告诉我:“尚昆同志在中央书记处会上说了,耀邦抓了《巍巍昆仑》,好嘛!要继续抓!”徐瑞新又说:“这件事已载入书记处会议记录,你就放心吧!”

可见,在排除万难的征程中,《巍巍昆仑》几度沉浮,差一点夭折。

“去争取胜利”—— 这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关键在“争取”二字。还是毛泽东的名言:“……凡能争得者应用全力争之。”客观条件时好时坏,不管好与坏,都要力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多年来,我都是每日“三进宫”:

一是心要“进取”,

二是脑要“进步”,

三是事要“进展”。

总之,要知难而进,决不能知难而退。

唯有“争取”,才能“胜利!”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精神并非万能。正如人一样,身体是物质,精神是灵魂。前不久,我在散步时摔了两次跤。第一次,因走路太急,刹不住,往前倒了下去。幸好,我还能自己爬起来,只伤了一点皮。可我并未从中吸取教训,还是坚持不拄拐杖走路。第二次,边走路边想事,没有看见脚下有个小坑,往前狠狠地摔了一跤,趴在地上长达十分钟之久,挣扎着想爬起来,可就是没有力气,直到保安和路人看见,两个人将我扶起。鼻梁和膝盖摔破了,流了不少血。这次摔跤向我亮起了红灯,从此走路拄着拐杖,因为不能再有第三次了。可见,精神再好,身体不好也无力支撑。

由此我又联想到,解放战争开始后,毛主席每天扳着指头算账,消灭了敌军多少个营、团、旅、师,所以,他对敌军的情况了如指掌,连敌军的师、旅长的姓名都知道。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这就是物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就好比“愚公移山”一样,一锄头一锄头地挖,挖一点少一点,一代一代、子子孙孙挖下去,总能把山移走的。

中国革命也好,建设也好,不正是一步一步把“三座大山”移走了么?如今,在党的领导下,贫穷和落后这“两座大山”,不也是在一步一步地移走么?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某些人的精神却越来越贫穷,这是非常可悲和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愚公”不愚,“移山”不止。

唯有“愚公”精神发扬光大,世代相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之梦才能实现。

东生

2013年4月27日,入党68周年,北京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爱叫心痛

    有一种爱叫心痛

    本书收录了一些爱情故事,全书共五辑,分别为:凄凄离愁、痛并快乐、与爱相约、为爱放手和红尘错爱。
  • 我是法医之面具

    我是法医之面具

    冬日,一声尖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粪堆里藏着死人的胳膊,数日之后又陆续发现同一个被害人的其他尸块。警方发现,与精确的分尸手法不同,死者脸皮被残忍地剥去,刀法杂乱无章。不久,城里又接连发生了护士裸死案、女教师坠楼案、小区灭门案等离奇惨案,一时间舆情沸腾,人心惶惶。这些案件与碎尸案到底有无内在联系?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刑警支队都在等待法医的解剖结果,因为只有法医,才能揭开死者临死前瞬间所传达的死亡密码。年轻法医浩哥奉命出击,仔细凝听每一个死者挣扎中传递的讯息,耐心寻查每一个凶手遗留的蛛丝马迹,一步步走进真相,揭开凶手的面具。然而,凶手作案手段多变,让法医侦破工作陷入雾里看花的迷局。
  • 角色

    角色

    人在职场,总有特定的角色要扮演,也许是主角,也许是配角,也许成功,也许失败。在这里,枯燥与激情并存,而胜利就像一缕微光,永远只能照到少数人。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在努力追逐这罕有的光芒,说是身不由己也好,有野心也好,归根到底,我们总愿相信,只要不放弃,成功终会降临。 通过一个项目的展开,揭示职场中形形色色的面孔,尤其是几类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对职业的不同看法。
  • 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小说第一部分临近结尾处,拉姆齐夫人到第二部她就死了的一段内心独白,可能更其重要……伯·布莱克斯东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一篇评论》中说:“阅读了《灯塔》之后再来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这代表了有关《到灯塔去》的一种看法;读过此书的读者,也许还有别的乃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 不负如来不负卿·蓝莲花1

    不负如来不负卿·蓝莲花1

    那一日,她为少年时的他所救,从此留在他兄弟二人身边,纠葛牵绊四十年。家族和法统的传承注定了他兄弟二人的一生:长子出家为僧,幼子娶亲延续血脉。他是早慧的圣僧,三岁记诵经书,十岁随伯父与蒙古汗王谈判,十七岁掌萨迦派,十九岁成为一代雄主忽必烈的上师。那一年,他的幼弟恰那九岁……
热门推荐
  • 快穿虐渣:偏执Boss缠上瘾

    快穿虐渣:偏执Boss缠上瘾

    云月绑定了一个系统,自那之后,开始了她的奇幻之旅。你以为只需完成任务这么简单吗?错!面对各个位面的各种奇葩,云月勾唇一笑:呵,欠收拾!991:嗷嗷嗷,宿主,你要控制住你自己!#我家宿主吊炸天怎么办?在线等,急#某大Boss:我的女人,你有意见?991:不,不敢……-本书内含各路男神:高冷总裁、软萌徒弟、桀骜校草、清冷国师、狠戾大佬、病娇少爷、温柔王子、腹黑哥哥、懵懂幼龙、阴郁鬼魂……哪一款为卿所爱?且看黑化Boss与全能女王间的恋爱历程!【此文首发云起书院,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盗用】
  • 凯源玺之无情公主遇上冷酷王子

    凯源玺之无情公主遇上冷酷王子

    说好了天长地久,不过是曾经拥;坚信着一生相守,却只是短暂邂逅。只要记住一句话:舍不得你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走;舍得你的人,随时都可能走!6个人相生相克是世界数一数二杀手王子和公主素不相识却因命中注定偶然相遇
  • 霍格沃茨的传奇旅途

    霍格沃茨的传奇旅途

    命运之外的小巫师在与救世主相遇之后,是泯然于众还是脱颖而出?是跟随救世主的脚步还是成为黑魔王身后的食死徒?一切就看命运的抉择了。
  • 异变风暴

    异变风暴

    在公元2202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打开了宇宙世界的大门,随着“外星人”的到来,把人类束缚的基因锁已经被完全打开,人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异变时代”!
  • 凤羽尘歌

    凤羽尘歌

    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尘歌传既有金庸武侠里的细腻又有古龙江湖里的写意这里没有修仙没有玄幻没有穿越只有通过武侠表达的真实人生适合传统武侠爱好者
  • 征轮侠影

    征轮侠影

    小说讲述了一批侠客虽驰骋江湖,但是也有儿女情柔的一面,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 穹平纪事

    穹平纪事

    穹平门是一个传奇,自千年前镇压十万英魂而始,自此而续。穿越而来的闻意,感受到了修真世界的奥妙和穹平的辉煌。她以为这是一场美梦,梦里有要好的姐妹和弹指间倾覆天地的神通。然而现实给了她一巴掌。要好的姐妹为了进入穹平门,将她当做诱饵,遗弃在了贪婪的荒兽群中。她挣扎着逃离,却看见那人成了穹平门长老最宠爱的弟子。如果无知是罪,弱小是罪,那么当我真正强大以后,是不是可以让你知道,贪婪是一重最重的罪?
  • 十八岁男友

    十八岁男友

    她23岁,清雅脱俗的都市小白领,初遇他,被当众调戏,她落荒而逃。他18岁,帅气俊朗的高中生,他曾发誓不再相信爱,直到遇见她。他骗她,不惜隐瞒身份走进她的生活,而她又不得不收留他。她享受着他全部的宠爱,却对他的情感摇摆不定,而她却像罂粟般令他上瘾。当谎言拆穿,她向众人宣布她爱他,跨越5年的距离,两人又该情归何处····。
  • 快穿炮灰很硬核

    快穿炮灰很硬核

    南音作为游荡在人间十多年的魂体,一日被系统选定,带着伟大任务,踏入万千小世界。奈何出师不利,第一个世界就被任务目标弄死了两次,好不容易从系统那里获得了支援道具,可是这些异能都是什么鬼?需要亲密接触才能使用的读心术,总是失灵到反派面前的瞬移术……南音觉得她才是需要被拯救的那个。
  • 清女传

    清女传

    父母家族的高压逼迫下,乔清鱼成长为了一个高能力的女强人,在他人羡慕的目光中活的十分压抑。最悲惨的是被自己的丈夫一酒瓶子给砸到了天元大陆。背后有强悍的家族,身旁有强悍的父母。所以乔清鱼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过上坐吃等死的幸福人生,再也不用像前世一般的累。可是没想到,这里残酷的生活却逼着她一步步向上,最终家族的破灭,亲人的离去致使她终于看清了现实。为了报仇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此生都不愿踏足的寻仙问道之路,努力修行,查清真相,一步步走来,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神位。乔清鱼说:“我愿意傻傻的活着,只要不夺走我在意的人和物。”现实却说:“那是不可能的。”乔清鱼冷笑:“既然不可能,伤我在意之人,我必将其诛于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