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1000000024

第24章 昆仑纵队(电影小说)(19)

“逃得无影无踪啦,哈哈哈!”

盛宴之后,郭师长又站在一群指挥军官面前,趾高气扬地宣布:“胡长官命令我们,立即挥师南下。柳军长、童军长正率领十个旅北上,要同我们一道,对中共首脑和共军主力实行南北夹击,逼其背水一战。他们若逃往山西,嘿嘿,我们就来个‘半渡而击’,将其消灭在黄河的巨浪之中!”

副官送上电报。郭师长打开一看,惊喜若狂。他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我……我师援榆有功,蒋主席特来电嘉奖,并望我全体将士再接再厉,南下会师,一举结束陕北战争。现在,我命令:向南进攻!”

敌军在鞭炮声中离开榆林,浩浩荡荡地南下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郭师长骑在马上,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微笑招手。

柳军长离开绥德北上,郭师长又从榆林南下,这就把“昆仑纵队”夹在当中了。

消息传来,万团长骑着马传达命令:“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队伍在树林里休息。不明究竟的人们猜测纷纷。王大夫和李参谋在悄声议论:

“李参谋,出了什么事?”

“郭义跑了!”

“怎么跑了?”

“原来估计他沿长城里边的路走,起码七天才能赶到榆林。谁知他从横山出了长城,沿沙漠和草原急行军,绕过了我们的伏击圈,三天就赶到了。”

“那……榆林还打不打?”

“不打了。我军已撤出榆林战斗。原想拿下榆林,中央会有一个安定的后方。现在,我们却处在最前线了。东边是黄河,西边是无定河……”

“我们现在往哪儿去呢?”

毛主席他们正在树荫下边,紧急讨论着这个问题。

任弼时说:“再往北走,我们很快就要遇到敌人。”

周副主席建议:“敌人被我们牵着鼻子引过来了,这个目的已经达到。榆林既然攻不下来,我们是不是插到敌人背后,过无定河向西,再返回龙泉一带。你们看怎么样?”

毛主席大为赞赏:“这个主意好。再唱一出‘空城计’。弼时,你说呢?”

任弼时也赞成:“我看可以。这样,彭老总就能在这里放手地打它一仗。我们在他旁边,他总是要为我们提心吊胆的。”

商量已定,周副主席唤道:“万团长,请你来一趟!”

万团长闻声奔来。周副主席说:“你马上带骑兵到前边去,准备一些船,让大队渡过无定河,向西转移。”

“是!”万团长刚要走,忽然又转过身来问道,“万一没有船呢?”

毛主席说:“那你们下河去,探探河水有多深,队伍能不能涉水过去。”

夜晚,无定河上,闪耀着鱼鳞般的月光。沿河没有找到一条船,万团长、赵排长等只好跳下河。他们一忽儿潜游河底,一忽儿又钻出水面。水很深,河底还尽是淤泥。

万团长领着骑兵回来,向毛主席报告:“船找不到,河水又深,队伍过不去。”

毛主席笑道:“此路不通啰。”

李参谋又来报告:“敌人从绥德出来之后,一路向东往黄河边,一路向北来了。”

毛主席望着无定河说:“南北两面是敌人,东西两面是大河。哈哈,我们真要变成‘釜底游魂’啦!”

周副主席用手电照着地图,建议:“主席,我们立刻离开大路,先朝东北方向走吧。”

“好。我倒要看看,谁是‘釜底游魂’呢!”毛主席说着站起身来。

“昆仑纵队”刚离开大路,拐进一条山沟,敌人也跟踪而来,紧追不放。

深夜,队伍走到了黄河边,但人们不知道黄河就在山下。

各大队露宿在山坡上。电台又开始工作了。

不一会儿,万团长跑来报告:“据骑兵侦察,敌人到了黄庄,离这儿只有30多里。怎么办?”

毛主席说:“这个情况先不要讲。让同志们好好睡一觉。”

任弼时也说:“长途行军半个月,大家太疲劳了。”

夜,静极了。除了电报的声音,只有细心人才能隐隐听到,黄河的波涛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黄河两岸,几乎是一片黑暗。河西,电台附近有几盏油灯。河东,在山西的乡村,偶尔透出星星点点的光亮。

这深夜的寂静,正是激战前的沉寂,紧张不安和对胜利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这无边的黑暗,既是黎明之前,最难熬的一刻;也是最好过的时候,因为黑夜快要到了尽头!

天,渐渐地亮了。这时,从梦中醒来的人们才看到,黄河像一条巨龙,盘旋伏卧在群山脚下。他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啊,黄河!我们看到了黄河!我们终于来到了黄河边……”

毛主席站在山坡上,两手叉腰,望着黄河。

一旁,不时有人送电报,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在小声商量。

远处传来了枪声。敌人的飞机也来了。

毛主席怀着诗人的豪情,脸上现出轻蔑的微笑,自言自语地:“哈哈,前有黄河,后有追兵……”

周副主席走了过来:“主席!我们现在往哪儿走?”

毛主席问道:“你们的意见呢?”

周副主席说:“少奇同志、总司令昨天打电报来,建议我们马上过河。彭老总刚才也派人送信来,要我们过河去……”

任弼时再也忍不住了,恳切地说:“黄河以西,无定河以东,南北只有三四十里,东西也不过五六十里,在这么狭小的地带,敌我双方集中了十几万人马。战斗一打响,可能到处都是战场。危险且不说,粮食就是个大问题。我们有七八百人,天天要吃饭啊!主席,我还是劝你过河去吧。”

周副主席接着说:“目前,全国的战争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为了实现‘三军配合,两翼钳制’的战略部署,还要做艰苦的努力。各个战场需要中央给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中央也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指挥各个战场。所以我想,是不是先过河去。在对岸,也能听到陕北的炮声嘛!”

毛主席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冷静地说道:“中央留在陕北,从军事上说,已经完成了吸引胡宗南主力、减轻其他战场负担等项任务。但是,中央如果现在过河、离开陕北,那我们在政治上就输掉了!”

任弼时说:“等彭老总打了胜仗,我们再从对岸搬过来,回到陕北。”

“兵不厌诈嘛!”周副主席也劝道。

“三个月前,恩来在真武洞群众大会上宣布,党中央留在陕北,我毛泽东也留在陕北。我们共产党人说话要算数,决不能失信于民啊!”毛主席情绪激动起来,“现在,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我们。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党中央既要敢于为人民赴汤蹈火,又要善于领导人民胜利前进。这样,只有这样,它才能像昆仑山上的青松,任何狂风也休想把它吹倒!”

周副主席被他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他说:“主席!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

毛主席动了感情,亲切地说:“恩来同志,弼时同志!我也完全理解你们的心情……”说到这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任弼时好像从未见过毛主席这样动过感情,感到鼻子也酸了,激动地说:“主席!我们……听你的!”

毛主席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任弼时同志!……”他好久说不出话来,最后微微低下头,“请你……原谅……”

此时此刻,他们三个人的心啊,像黄河的波浪,在翻腾,在激荡。他们站在高山之巅,望着东方的朝霞,听着黄河的怒吼。

又一次脱险

远处传来了枪声。

任弼时和周副主席商量一阵,对万团长说:“通知各大队,准备出发!”

万团长问:“往哪里去?”

任弼时说:“沿黄河往北走,今天先到山神堡宿营。”

敌机在黄河两岸盘旋侦察。

毛主席命令:“李参谋!敌人将要封锁黄河渡口,西北局机关留在陕北非常危险。请你立刻发个电报,要他们马上过河,到山西去避一避。”

李参谋刚要走,周副主席又唤住他:“李参谋,立即派骑兵通知佳县县委,把黄河边上的老百姓、伤病员、干部家属,统统转移到对岸去,越快越好!”

“是!”李参谋奔走了。

老炊事员一手拿着饭盒,一手提着一个纸包走来。他说:“主席,什么菜也没有了。把贺老总送的这块腊肉切切吃了吧?”

毛主席说:“留着,等打了胜仗,会餐下酒嘛!”

老炊事员叹了口气,没有吭声。

毛主席开玩笑地:“怎么,你是不是担心,这块腊肉被胡宗南抢了去呀!”

听他这么一说,小罗坐在一旁。他望着山下的黄河,又望望那一轮红日,把小本本放在膝头,用铅笔写着什么。

王大夫悄悄地走到他身后,刚想偷看,小罗大叫:“哎呀!你偷看……”

“日记?”王大夫问道,又故意板着面孔,“行军不准写日记。你违反纪律,我要报告党小组长……老杨!老杨!”

老炊事员走过来了。

王大夫:“小罗写日记……”

老炊事员:“我知道。不是日记……”

王大夫:“那是什么?”

老炊事员:“是一行一行的……”

“诗!”王大夫说,“小罗,朗诵给咱们听听吧!”

小罗连声说:“不行,不行!”

王大夫咯咯笑着追他。乘他不备时,小叶从背后一把将本子抢了过来,翻看着说:“写了这么多!嗳,这不是主席的字吗?小罗,主席这么忙,还帮你修改诗呀?”

小罗:“行军路上,有一回被他看见了……”

王大夫:“播音员同志,快给我们朗诵一首,就是刚才写的。”

“好!你们听着!”小叶念道:

“黄河在吼!

她微笑着,向我们招手——

来吧,党中央,毛主席,

过了黄河,你们在河东指挥战斗!”

“加一句:‘河东比河西要安全得多’!”老炊事员打断了小叶的朗诵。

李参谋听到这里,也接上来朗诵自己编的几句:

“啊,黄河,你不必为我们担忧!

任凭敌人怎样疯狂,

我们就是在河西不走!”

毛主席走过来笑道:“很好。再加个尾巴——

“等我们打败了胡宗南,

黄河呀,再拜托你,把我们送到东岸!”

人们鼓掌、大笑。直到任弼时下令:“出发!”大家才各自归队。

“昆仑纵队”沿黄河西岸向北走了。

几个小时之后,敌人就到了黄河边。

柳军长站在山上,拿着望远镜,观察地形。随后,他下令:“兵分三路,搜索前进!”

胡军一路向东,下山占领黄河渡口。一路向南“搜剿”,一路则沿着“昆仑纵队”的路线往北“追击”。

张处长走来:“军座,胡先生请你讲话。”

柳军长来到报话机旁:“胡先生,我已经到了黄河边!……谢谢你的祝贺……嗯,河上船来船往,毛泽东不是过了黄河,就是往北去了……嗯……请速派飞机封锁黄河渡口……请校长放心……是!”

关了报话机,柳军长带领大队人马,向北追去。

下午,天昏地暗,雷雨大作。敌军挤成一团,狼狈万状。柳军长穿着雨衣,用手挡着眼睛,两脚陷在泥泞里动弹不得。他只好下令:“就地宿营!”

晚上,满山遍野的敌人,烧起了堆堆的篝火。

深夜,雨停了。“昆仑纵队”还在北上。任弼时看见人们的脚步越走越慢,于是提出:“副主席,队伍太疲劳,休息一下吧。”

周副主席望着远方那一团团火光:“好,敌人休息,我们也休息。”

队伍刚一停下,人们便躺在山坡上,有的一下就睡着了。周副主席大声喊道:“不要睡觉!衣服是湿的,山上很冷,要着凉。”

人们纷纷坐了起来,但睡眼惺忪,背靠着背,又想睡。小叶闭着眼睛,心里在想:“要是能睡上三天,该多好啊,该多好……”想着想着,她就睡着了。

周副主席忽然用手一指,大声喊道:“同志们!你们看,那是什么!”

大家互相唤醒,顺着周副主席手指的方向,朝山下望去,不禁叫出声来:“黄河!”“我们又看见了黄河!”

周副主席问道:“你们还听得见‘风在吼叫’吗?”他的话顿时在人们心中激起了回忆的浪花,大伙仿佛又看到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在黄河两岸燃烧。周副主席说:“来,我们唱支歌提提精神!”

人们喊道:“好!就唱‘风在吼,马在叫’!”

“风在吼,马在叫,预备——唱!”周副主席站在山坡上,面向黄河,打着拍子。

漆黑的夜晚,在黄河岸边,这雄壮的歌声听来是多么动人!它像一团火,又把人们胸中的革命激情点燃起来;它像南来的春风,焕发着蓬勃的生气,激励人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山顶爬去。

破晓前,“昆仑纵队”才爬上九女山宿营。

毛主席、周副主席等十几个人,睡在关帝庙的地铺上。一道阳光从门缝里射进来,看到泥塑的关公在向他们微笑呢。

周副主席在睡梦中咳醒了。他急忙用手捂着嘴,深怕把毛主席他们吵醒。他悄悄地走到门外,躲在一个角落里,大声咳嗽着。

睡在隔壁的王大夫,被他咳醒了,急忙端来一茶缸开水:“周副主席,快把药吃了吧!”

“谢谢。”周副主席吃了药,安慰王大夫,“不要紧,早上总要咳一阵。这是多年的习惯了。”

“不,今天你咳得特别厉害,恐怕夜里受了风寒。”王大夫拿出温度计来,“量一下体温吧。”

“不用,不用。”周副主席说着,又大声咳了起来。

王大夫命令似的:“量吧。不量不行!”

周副主席只好把体温表放在腋下。

中午,敌军一窝蜂地向北拥来。枪声越来越近。

“昆仑纵队”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出发了。可是,一夜暴雨,山洪暴发。队伍一下了山,就被阻挡在九女河边,过不去了。

任弼时:“万团长,情况紧急,你马上带一个连,到山上去警戒!”

毛主席:“如果打起来,你们能抵挡几个小时?”

万团长:“两小时。”

毛主席:“不用,一小时就够了。”

最紧急的是架桥。周副主席和任弼时指挥着这一场紧张的战斗。赵排长把一根椽子搭在河上,双手抓住它,向对岸爬去。他跳上岸,到村里一吼喊,躲藏起来的老乡纷纷跑出来,拿着木杆、绳子,奔到了河边。十几根木杆捆在一起,架在河上。人能走,马也可以通过。但是,这么多人和马挤在河边,谁先过河呢?

毛主席说:“先让机要人员、文件过去!”

李参谋、小冯都急了,纷纷请求:“主席,你先过吧!”

毛主席命令:“你们快过!保住电台、文件要紧!”

李参谋、小冯等无可奈何,只好赶着驮文件、电台的骡马走过河去。刚上岸,汹涌的大浪冲来,把架在河上的木排冲走了。

山那边,枪声响了起来。

柳军长似乎发现了什么,指挥大军向九女山攻击前进。

万团长率领警卫连的战士们,开始顽强阻击。

山这边,周副主席、任弼时指挥战士和老乡架桥。毛主席安然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专心致志地批阅着电报。

西南方,忽然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原来,丁旅长奉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带领一个骑兵团从西往东冲向敌人,以转移敌人的视线,掩护中央向西北我军主力靠拢。但是,柳军长不为所动,命令队伍继续向北猛冲。

万团长一边射击,一边回头望着。

山这边,战士和老乡们还在紧张地架桥。毛主席坐在石头上,看着刘邓发来的一份电报:“蒋介石已判明我进军大别山,正加紧部署堵击。我军定于19日全部渡过沙河……”他两手按着地图,伏在上边看着、画着、想着。然后,他在膝头上垫了一本书,用铅笔在马兰纸上写着给刘邓的回电。

任弼时走来:“主席,桥架好了!”

毛主席把地图、电报收拾起来。

周副主席在桥上来回走了两趟。

任弼时又在桥上跳了两下,笑着说:“嗯,蛮结实的,过吧。”

一队队人马开始过桥。

山上,警卫战士们正在向敌人射击、投弹。

山那边,柳军长在狂呼乱喊:“冲!快往前冲!”

山这边,周副主席在桥上喊道:“主席,来吧!”

任弼时陪同毛主席慢慢地从桥上走过。

周副主席最后一个走过桥。一上岸,他就把赵排长身上湿淋淋的衣服脱下来,把自己的干衣服给他穿上。过了河的干部,也学习周副主席的样子,纷纷脱下身上的干衣服,给架桥弄湿了衣服的战士和老乡换上。

毛主席亲热地握着乡亲们的手:“谢谢你们!敌人要来了,你们赶快转移吧。”

山上,万团长用望远镜看见队伍过了河,心里好似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战斗还在继续。

不多久,丁旅长策马奔来:“万团长!”

万团长迎上前去:“丁旅长!”

丁旅长说:“赶快走吧!我们来阻击敌人!”

“好,再见!”万团长说罢,带领警卫连奔下山去。

丁旅长指挥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开火。

“昆仑纵队”又一次脱险了。

战友情

队伍走到山脚下。山高壁陡,仰着头才能看见山顶。路在哪儿呢?周副主席仔细观察着地形,发现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地通向山顶。他说:“从这里上山吧!”于是,队伍由东折向西北,背着黄河而去。

毛主席被壮丽的山景所吸引,伫立山前片刻。在转弯的地方,万团长大声招呼:“赵排长,你负责把路上的痕迹抹掉!”毛主席听见了,立刻加以制止:“何必抹掉呀?就是在这里竖块牌子,上面写着‘毛泽东由此上山向西转移’,胡宗南那帮蠢货也毫无办法!”

同类推荐
  • 兄妹

    兄妹

    认真一点地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放弃的故事,放弃脆弱、放弃被呵护、放弃爱情、放弃坚持。写《天长地久》的时候,我坚定地说:有没有我们应该坚持的东西?写《兄妹》的时候,我犹豫:是不是应该放弃?
  • 马识途短篇小说选

    马识途短篇小说选

    摆在你们面前的这本集子,是从马识途同志作品中选出的部分短篇小说,马识途同志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革命家,革命斗争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写过不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作品。今后他还将为我们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少年读者们,当你们被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爱不释手时,你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个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他还写过些什么作品?他的作品有哪些特色?我就先给你们介绍这些吧。
  • 燎海倾城

    燎海倾城

    到过那片海,湛蓝深远,漫延向无人知晓的未来。命运之船航行其间,驶过漫漫黑夜。飞逝而去的过往记忆中,唯有你的身影,徘徊不离。记得你眼眸,璀璨如星,银河有迹可循。若是虔诚闭上双眼,是否可以不见人世悲欢?晦暗不明的海之彼岸,诗人还在吟唱,那没有结局的爱情传说。无论真实,还是谎言,夜已破晓,黎明重现。
  • 1951年新疆剿匪:大兵团

    1951年新疆剿匪:大兵团

    1951年夏天,新疆解放战役结束,进疆官兵面临着新的选择。原十四团团长罗正雄脱下军装,准备出疆到他曾经战斗过的旺水县担任县长。临出发时,罗正雄突然接到师部命令,要他火速赶到师部,接受任命。罗正雄到了师部才被告知,他的转业命令被取消了,师部决定要他组建特二团!困惑中的罗正雄得知,担任测量茫茫戈壁和千里雪山的特一团不幸遭遇黑风暴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袭击,全体官兵遇难。兵团司令部决定由二师成立特二团,接过特一团的枪,深入沙漠腹地,完成勘测任务,为全体官兵开发大戈壁获取第一手资料。特二团要面对的,不仅是茫茫沙漠,还有那隐藏在沙漠中甚至自己队伍里的敌人……
  • 大唐狄公探案全译·广州谜案

    大唐狄公探案全译·广州谜案

    本书是《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高罗佩绣像本》之一种。一个凄惨、哀怨,却又充满了罪恶的爱情故事被狄公这个断案高手从层层迷雾中剥离出来,谎言和忠贞、匕首和爱情、金钱同阴谋、虚伪与冲动,在此刻竟然如此紧密地纠缠在一起,让人读后只有扼腕叹息。全书结构精巧,脉络清晰,线索多条并进却主线不乱,推演分析严丝合缝。在高罗佩的笔下,狄公不仅有血有肉,更有情有意,此形象,即便是放在时下,亦是非常有看点的。
热门推荐
  • 这二十四年

    这二十四年

    真实的生活写照,一个普通九零后男孩零到二十四岁的成长之路,将在这里向诸位展现。
  • 刺

    本书收录了《隙中驹》、《尘镜蛛奁》、《刺》、《青丝井的传说》、《江湖墟》五篇侠义小说。
  • 宋朝地主

    宋朝地主

    一个现代人经过磨难穿越回宋朝成为大地主的故事。
  • 守护之血

    守护之血

    以奥雅大陆为背景,一场牵扯着各种族的战争一触即发,作为主角的雅特鲁将在这场席卷大陆的战争中从小人物出发,用他的鲜血守护大陆的安宁。
  • 期待长大

    期待长大

    我未来的人生是什么呢?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呢?一切都是未知
  • 无上剑诀

    无上剑诀

    小说名字被占用只能起这个了。无上剑王,携无影剑斩天灭地。携挚爱之人,浪迹天穹大陆。携神兵无影,屠尽天下恶人。携心中意志,报血海深仇。
  • 豪门隐婚:蜜宠甜妻99天

    豪门隐婚:蜜宠甜妻99天

    某办公室八卦:“真是天怒人怨啊!你知道嘛总裁居然是个GAY,现在长的帅又有钱的都有男朋友了。”某女咬牙扶腰,欲哭无泪的某女其实很想说:大BOSS不仅不是而且还精力旺盛!!!一场皆大欢喜的交易促成一段仓促的婚姻,谁是猎物,谁又是收盘者?又是谁的心沉沦在温柔的陷阱里……
  • 逆袭之不可阻挡

    逆袭之不可阻挡

    落魄的青年林枫,机缘巧合下,获得了神奇的能力。从此,打电话时,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对方的状态;从此,他身边永远有着神秘人物为他服务;“只要是我想要的,就没人可以阻碍我得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