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6200000051

第51章 有关我国军事悬案破译(2)

据古兵书《六韬》的记载,在军队中设置参谋人员,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其职称和职责,由开国元勋姜尚亲自设计确定。据说姜尚在垂暮之年才遇到西伯(文王),由于美尚博闻强记,学识丰富,办法很多,深受文王和武王的器重,被尊为“师尚父”——师之、尚之、父之。(《史记·齐太公世家》)他帮助西伯征崇国、密须、大戎。西伯死后,又帮助武王指挥队伍推翻商纣,建立西周。《六韬》就是姜尚撰的一部军事著作。在《六韬·龙韬》中详细记载了设置参谋人员的分工与职责。“凡举兵师,以将为命,……将有股肱羽翼72人。”这72人就是姜尚确立的参谋班子,他们是:腹心1人,谋士5人,天文、地理各3人,兵法9人,通粮4人,奋威4人,伏旗鼓3人,股肱4人,通才2人,权士3人,耳目7人,爪牙5人,羽翼4人,游士8人,术士2人,方士3人,法算2人。分管谋略、兵法、侦察、通信、工程、气象、地理、宣传、粮秣、医药、财务等项工作。犹如现今军队中的司令、政治、后勤机关。但是《六韬》设置的这些参谋人员,在《周礼》中未见记载。而从《六韬》的有些内容看,似乎是战国时的著作。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军队设置参谋人员在汉末,名参军,在军队中参谋军务,职位颇重。如:东汉灵帝时,幽州刺史陶谦,曾兼任车骑将军张温的参军,随张去讨伐西凉的韩遂。“陶谦……参车骑将张温军事,西讨韩遂。”另外,曹操任丞相、总揽军政大权时,也以参丞相府军事的名义接排军政人员作幕僚。从以上记载看,在汉末,军队中设参谋人员是肯定的,但是,还不能排斥在此之前没有参谋人员。因为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六韬》竹简,说明《六韬》是一本汉时就有的古兵书,它记载的股肱羽翼72人,早于陶谦的参军之职。那么,军队的参谋人员究竟始于何时?殷时、周时,还是战国、汉末?还得进一步考证。

我国骑兵始于战国吗

一说骑兵,大家都会联想到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的兵马涌,那一个个披挂齐全的骑手——骁骑,威风凛凛,排成整齐的方阵,再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威震寰宇的雄伟军容。这种骑兵,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于我国,学术界一直有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出现于军队中,开始于战国。主要根据是,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的“变服骑射”。《战国策·赵策二》中有这样记载:赵武灵王为继承先祖遗志,向“三胡”(东胡、灵胡、楼烦)三个少数民族,开拓疆土和对付燕、韩、秦三国的入侵,提出改穿胡服,建立骑兵,“嗣立不忘先德,……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赵世家》也有记载: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对朝中的大臣进行了细致的说服工作。赵武灵王说:“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心里非常不安。所以要大家“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三胡”是我国北方地区靠游牧为生的部落,善于骑马射箭。他们常常袭扰赵国的边境地区。而赵国的军队主要是战车,由于四马驾挽的战车比较笨重,不如“三胡”的骑手轻捷,特别在丰草长林、丘陵险处,常常被动挨打。为此,赵武灵王决心学习胡人,建立骑兵,进行改革。

牵着战马的骑兵

另一种观点认为,骑兵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就是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有了骑兵。由于那时的骑兵数量较少,常常和车兵混合编组、使用,“轻车锐骑”,配合作战。主要根据是:《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晋出公二十年(455年),晋卿知伯,联合了韩、魏两家准备攻击赵襄子,赵为了应付他们的联合进攻,接受了张孟谈的建议,先退晋阳防守。于是派了延陵王(生)将车骑先之晋阳布置。文中说的“车骑”,是指车兵和骑兵。说明那时已有骑兵配合车兵作战。阎铸在1986年写的《我国骑兵的诞生和发展》一文中也说:“这里将车骑并提,表明已是一个独立的兵种。赵襄子是赵武灵王的7世祖,与武灵王相隔100多年。不仅有力地驳斥了引进骑射的说法,也动摇了他首创骑兵部队的论断。”另外,古兵书《吴子兵法》记述的骑兵,也比“变服骑射”要早近百年。吴子在“击强之道”中指出:“……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北万骑,兼之徒步,……”这里的“车骑”和“千乘万骑”,显然也包含骑兵在内。

再一种观点认为,骑兵始于春秋,约公元前7世纪,秦国的“畴骑”就是我国最早的骑兵部队。秦国靠近西戎,在长期与戎狄的交往中,感受到骑兵在山林险隘中的威力和作用,组建子骑兵。《韩非子·十过》中,具体记载了秦穆公使用骑兵部队送重耳去晋国夺取王位。公元前636年,“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晋,立为晋君。”文中的“畴骑”,就是泰国的骑兵部队。比“变服骑射”要早300多年。

有的把“畴骑”解释为是指同一规格的马,认为不是骑兵。显然,这样解释不符合整段文字的意思。秦国和晋国素来不和,这次秦穆公帮助重耳去晋国夺取王位,需要的军队,带的应是准备作战用的车兵、骑兵、步兵,而不是欢送的仪仗队。所以,“畴骑”解释为骑兵更符合文意。《史记·晋世家》中记载的也是军队,而且双方还进行了交战。“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最后,晋国兵败,晋怀公被杀。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商代,战场上就可能出现有少数武装骑手,担任一些辅助任务。这些骑手,就是骑兵的萌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已经有骑手——“先马”的称谓。有使用先马追捕逃亡奴隶的记载(《中国甲骨学贶》)。此外,从殷墟第13次发掘出土的一人、一马、一犬合葬一坑,旁边放有随葬的戈、刀、弓、矢和御马的“策”看,这个人可能就是商代的骑手。由于那时的骑手还是刚刚出现,数量很少,对战争的影响不大,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骑兵参加作战的记录。但是,既然有使用骑手追捕逃亡奴隶,也不能排斥在对付奴隶的作战中使用骑手。

综上所述,“先马”、“畴骑”、“车骑”、“骑射”,究竟那一个是我国最早的骑兵?看来还得进一步探讨。

先有车兵还是先有步兵

在我国历史上,先建有车兵,还是先建有步兵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车兵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建立较早,而步兵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建立在后。主要根据是:

《易·系辞》上说,公元前26世纪黄帝时已能驾驭牛马和用牛马驾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尚书·虞书》也记载有:虞舜在考察四方诸侯后,把车马衣服奖励给有功的诸侯。“群后四朝,敷秦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周书·酒诰》也记载有殷的先民,使用牲畜拉车,远出经商。“妹土”(夏禹时,殷祖先的封邑)人“肇牵车牛,远服贾”。

步兵方阵

《荀子》说“奚仲作车”。有人注时指出:“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此云,奚仲亦改制耳。《世本》云,相土乘马……乘马,四马驾车,起于相上。”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相土是汤的11世祖,夏禹时的老民。也就是说:在轩辕时,已经出现车子,夏禹时出现由四匹马驾的车子。这些车辆,开始用于载重、经商、狩猎,继而奖励臣民。由于车辆有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大的冲击力,逐渐用于战争。据古兵法《司马法》记载说:车兵始于夏代,叫钩车,编制的人员还比较少,到了殷代,增加了人员,改名叫寅车,到了西周,编制人员进一步完善,定名为元戎。“夏兵工有勾车,先正也;殷有寅车,先急也;周曰元戎,先良也。”

由于奴隶社会的战争目的是镇压奴隶的反抗或进行新的掠夺,军队的主干是奴隶主贵族。他们拥有骏马、车辆和全套武器装备,作战时站在车上,就是车兵。他们在作战时,一面启己与敌人搏斗,一面驱赶着车旁的、执着简陋武器的奴隶进行作战。所以,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以奴隶主贵族组成的车兵。一旦车兵被打垮,战争也就结束了。《尚书·甘誓》记述的夏帝启在与有扈兵进行的战争中,为什么只对车兵进行严厉的强调,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今予惟恭行天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费用命,戮于社。子则孥戮汝。”这里,对车兵何其严厉,面对徒兵只字不提,因为徒兵对战争的影响不大。这种以奴隶主贵族组成的车兵为军队主干的制度,一直持续了1000多年,至西周仍然如此,他们把车兵歌颂为国家的“干城”和“腹心”。“赳赳武夫,公侯千城。”“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而孔子还把“射”和“御”作为“士”必修的“六艺”中的两项内容教育门徒。

而步兵,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步兵”一词,始于《六韬》。成建制的步兵大约在春秋初期出现。据《左传》记载,最先使用步兵的是郑国。公元前719年,宋、陈等国联合攻郑,郑国使用步兵应战,结果招致了失败。“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到了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规模扩大,战场及于山林险隘等广大地区,车兵已不能适应战争需要;而军队人数的急剧增加,军队的成分也有了改变,除了奴隶主贵族外,农民也大量参加军队。这样,战车逐渐减少,步兵逐渐兴起,进而取代了车兵。198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史》第1卷也这样写道:“从夏、商以至西周,车战是唯一的作战方式,车兵一直是中原各国的唯一兵种。进入春秋以后……开始产生了一个新的兵种,这就是步兵。”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氏族社会末期,相互吞并的战争就连绵不断。由于经济还不甚发达,不可能给军队装备大量战车,只能以徒兵进行作战。就是在奴隶社会初期,也还有许多奴隶主不能登上战车。《吕氏春秋·论威》记载的“鸣条之战”冲也可以看出大概,“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在战车上作战的奴隶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另外,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也证明了在殷代,步兵和车兵同时存在,而且还有单独使用步兵作战的记载。甲骨文卜辞中的“壬子卜,……气步伐吉方”和“庚寅卜,……步伐夷”的记载。这里的“步伐”,就是用(不驾车,不乘马)步卒……步兵去讨伐“吉方”和“夷”。殷代的这种车战和步战,车兵和步兵并存的历史一直持续到周武王伐纣时还如此。据《管子·版法解》说:“武王伐纣,士卒者,人有书社。”“书社”就是封邑,有封邑的士卒,显然都是大小奴隶主。但是乘车作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还是徒步作战。“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车子太少,还是步兵多于车兵。

从上述材料看,车兵和步兵是紧密相联、互为发展变化的两个兵种,他们都有很早的历史,不能机械地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来划分,更不能断然说是谁先谁后。

同类推荐
  • 刘皇叔卷土重来

    刘皇叔卷土重来

    白帝托孤,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刘玄德故去,蜀汉开始落败。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感慨,如果没有这次的伐吴,可能是以蜀代魏,令人感慨。本书将三国之中的遗憾全都弥补,周瑜不会被诸葛孔明气死;颜良文丑不会被关公一刀秒;吕布不会认贼做父;袁绍不会在优柔寡断;这样才会有意思。
  • 世子

    世子

    他是手握五省大权的镇南王的世子;他是绝情门唯一的男弟子却处处留情;他无疑是纯洁的,然而更是邪恶的;他有时候也会干些有技术含量的强抢美女的勾当;习惯性地踩人、蹂躏些不开眼的二逼之流;他从来都奉行极品美女宁可霸王硬上弓也不可放过;他还有一个美绝人寰仿如姑射仙子的姑姑,而且很无语的是曾经发生了那么那么些许暧昧……
  • 兼职掌柜

    兼职掌柜

    做人应该有目标,可惜是被人强迫着有目标。初来乍到,身无分文吃了上顿没下顿,最重要连自己的夫人都快被人抢去当小妾。那么好吧,奋斗,实业救家。先把债还了再说。只会制造倒腾军火不懂实业怎么办?没关系,还稍微懂一点机械,还会……唱戏。更重要的是,有领先上千年的头脑。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郑峰,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 蛮荒的足迹

    蛮荒的足迹

    新书《回到上古当大王》发布了,求点击收藏!如果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灭绝没有发生时间长河从这里分出一条支流那么世界将走向何方人类还存不存在这个世界是否依然是巨兽横行一次意外王朗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地球.书友交流群:558328338
热门推荐
  • 不小心爱上你:鹿晗

    不小心爱上你:鹿晗

    一场穿越让他们正真相爱,在现代也许他们已经互相爱上对方,可能他们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到底会发生什么奇遇呢......
  • 妙手美人医

    妙手美人医

    一次意外事故却让牧昊拥有了一双美人妙手,美白按摩术、丰胸推拿掌、私密整形技……校花想要丰胸?我来!警花想要整形?我来!豪放俏白领想要私处整形?这个,考虑考虑……什么?奥黑想要美白?滚开!美女在手,天下我有!PS:这是一部纯洁、温馨、充满正能量的小说……
  •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人至贱则无敌是他的人生格言,本着美女投怀送抱的性子,不吃白不吃,然而接到一个神秘任务就是保护某豪门千金,谁想各种跳梁小丑接连出现,敢说劳资吃软饭的,一板砖拍死你丫的。
  • 复仇公主:你爱不起

    复仇公主:你爱不起

    她——冷若冰霜他——冰山一座她——温婉可人他——温柔王子她——鬼马精灵他——花心大少当他碰上她会有什么样的火花?
  • 将军,请下休书

    将军,请下休书

    娶她,是为了破掉他克妻的命数,然后能把自己心中的美娇娘娶进门。嫁他,只是为她在京城的客栈界发展铺平道路。这是一个不是一家人却进了一家门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悔修仙

    不悔修仙

    得到千年的散修紫阳仙人,被心爱女子背叛,流落凡尘,转世轮回.云龙九现,麒麟乱世,四方云动,他们将如何抉择?
  • 大国旗舰

    大国旗舰

    当航母逞威大洋,当潜艇鱼翔浅底,当造岛神器延伸国土,当LNG货轮驰骋五洋,其背后是强大的海工装备制造的支撑。蒙建业,一位海军工程专家,重生到1982年,来到临近中国南海的小船厂。从此,踏上了一条改变命运,赶超世界海工装备的旗舰之路。
  • 世界还好吗

    世界还好吗

    平凡生活被打破,平静生活中刮起的闪电风暴,老天,世界还好吗?
  • 我有一支判官笔

    我有一支判官笔

    天纵奇才,一朝陨落,潜龙游水,虎落平阳,地府重生,再塑辉煌。痛饮黄泉酒,脚踏奈何桥,手持判官笔,眺望鬼门关。魂道之路,遥遥漫长,人间之旅,坎坷无边,踏神诛魔,好不快活。一统八荒际,威名震九天。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