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3600000006

第6章 破译近代世界政坛悬案之谜(6)

事情要从1968年震撼全法国的“五月风暴”说起。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周旋于美、英、苏之间,使法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但是国人对他的对内政策的不满却与日俱增,首先是对处置叛徒苏斯戴尔的方法不满,认为戴高乐冷酷专制;其次是对经济改革不满;另外学生们对陈腐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也极为不满,一场风暴在暗暗酝酿。1967年11月,位于巴黎郊区农泰尔文学和人文科学学院的学生首先发难,要求改革考试制度,参加学校管理。后来,学生组织的议题渐渐涉及政治问题。农泰尔学院不仅不考虑学生提出的正当要求,反而在政府支持下暗中掌握领头学生名单,并出动警方人员加强戒备,激化了同学生的矛盾。学生们纷纷上街游行,阴谋家乘机拉拢学生加入极端主义组织。1968年5月2日,巴黎大学停课。3日,巴黎警察以抓捕恐怖分子为由冲进巴黎大学,逮捕了大量青年学生,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被塞进囚车时,人们愤怒了。于是在拉丁区,阴谋家带领一群人撬起铺路石,警察上前去制止,双方拉拉扯扯,有人抄起石头将警察砸得血流满面,引发了冲突,汽车被烧毁,铺路石被掘起,学生与警察展开了激烈搏斗。5月6日,在另两个区也发生了骚乱,学生攻占大楼,筑起街垒,与警方展开巷战。在这两场骚乱中,共有600多人受伤,400多名学生被捕。

发生骚乱以来,戴高乐一直没有公开露面,以使自己跟“事件”保持一定距离,给自己留有活动余地。军校出身的他对学生没有什么好感。7日凌晨,当他得知骚乱后,表示“坚决不允许在大学中有暴乱分子存在,更不允许出现街头暴力,要坚决予以制止,”但是,暴力行为禁而难止,事态正在扩大。5月10日晚8点,约一万名示威者到关押青年学生的桑秦监狱,要求立刻释放学生。两个小时后,他们占领了街头,与警察开街对垒,一时间街头火光冲天,催泪瓦斯的烟雾弥漫,汽车爆炸声此起彼伏。11日清晨,沉睡中的戴高乐被下属叫醒,告知此事。有人建议他释放被捕学生,与学生和解,他毫不妥协,询问哪些军队可以调用。11日上午,原本不支持学生的工会决定于5月13日实行总罢工。戴高乐有些坐立不稳了。

就在当天下午7时15分,总理蓬皮杜结束自2日以来对伊朗和阿富汗的国事访问,回到巴黎。他曾是戴高乐的办公厅主任,深得戴高乐赏识,1961年11月被任命为总理。初时,他将需要处理的所有问题都向戴高乐汇报,慢慢地,羽翼丰满的他不再满足于“被人提拔”了。就在他飞抵巴黎的当晚5点,他便主持了内阁会议,满怀自信地说出自己的主张:从5月15日开始,开放大学并复课,释放被捕学生。这与戴高乐以前的主张大相径庭。晚10点10分,蓬皮杜发表了电视讲话,向全国宣布了上述决定。他的口气表明,他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的权威和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大了,俯首听命于戴高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从此,两人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蓬皮杜的和解讲话并未能阻止5月13日的大罢工,游行示威群众高喊要戴高乐下台的口号。5月14日以后,所有大城市的工潮、学潮风起云涌,交通中断,生产停滞,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5月23日,戴高乐主持内阁会议,宣布本人今后要负责重大的和实质性的问题,让蓬皮杜只处理“日常生活问题”。5月24日,他开始发表电视讲话,指出“我们的社会必须改革”。并宣布于6月份举行有关国家改革的公民投票。如果得到通过,他将使法国重新活跃起来,若多数人不同意,他就只好辞职。在内心里,戴高乐寄希望于全民公决。但是人们并没有买他的账,觉得他的改革方案总是老一套,从未找到贯彻落实的途径和办法。许多人听过讲圣雄甘地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话后便大声嘲弄,“算了吧,戴高乐”。这使戴高乐十分沮丧。而蓬皮杜却正在同总工会达成妥协的协议,这几天他的形象占据了各种新闻媒体的主要版面,俨然成了国家最重要的人物。蓬皮杜有些得意了,以为自己控制住了局势,但是想不到的是,到了基层公司,协议却遭到否定。于是,人们认为蓬皮杜政府不是有效的对话者,一些急功近利的反对派开始大肆攻击,意图“改朝换代”。

早在5月初,戴高乐就对蓬皮杜扼制危机不力而不满了。在这上下混乱的时刻,戴高乐开始行动了。5月29日9点15分,总统府秘书长贝尔纳·特里科接到戴高乐指示:原定10时举行的内阁会议,改在第二天下午3时举行,戴高乐将同夫人到科隆贝的乡下去休息一天。秘书长将这消息通知了蓬皮杜,把他弄个措手不及,他急了,不知总统在想什么干什么。更让他吃惊的是,午饭之后,特里科满脸苍白地跑进来报告:总统失踪了,他根本就没到科隆贝去!蓬皮杜目瞪口呆:总统失踪了?就在这危机四起的时刻他到底去哪儿了呢?

巴黎顿时谣言四起,有人说戴高乐精神失常了,有人认为他是胆怯,找了个地方政治避难,也有人怀疑他到东德或捷克斯洛伐克去会见柯西金……

事实上,戴高乐去了巴登。那是驻德法军马絮的驻军地,从5月初他就开始关注起军队在这场风暴中的重要性。他的当师长的女婿阿兰·德布瓦西厄不断向他汇报军队的动态,5月29日上午10时30分,德布瓦西厄来汇报,陆军对风潮开始反感和不安。戴高乐想弄清马絮的态度,这是1958年坚决支持他上台的冷酷无情的英雄。于是他与夫人假称去乡下休息,乘飞机到了巴登。“假如现在爱丽舍宫遭到暴乱分子的进攻,你能马上调回军队吗?”戴高乐问。他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1968年6月30日,消失了三十六个小时的戴高乐春风满面,满怀自信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与前段时间的疲惫、沮丧相比,简直像换了个人,在下午3时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他宣布将解散议会,举行大选。30日下午,他又发表了电视讲话。他的这一举动使正准备替代他的蓬皮杜又气又恼。戴高乐的讲话发生了神奇的效力。持续一个月的动乱得到了平息,戴派人士信心十足地组织集会、游行,支持戴高乐竞选总统。在1968年12月19日全民选举中,戴高乐获得多数选票,蝉联了总统。这次胜利不能不归功于5月29日的“失踪”。

圣雄甘地遇刺之谜

1948年1月30日下午5点10分,印度圣雄甘地在别人的扶持下走向通往晚祷会场的草坪。就在甘地即将走向平台的一刹那,一个信徒模样的人跑到甘地而前,先向甘地鞠躬行礼,说了一声:“圣父,你好!”然后猛然从口袋里掏出手枪,顶住甘地的胸口连开几枪。甘地身穿的洁白衣服立刻被殷红的鲜血染红。他双手合十,似乎想迈出最后一步,口中喃喃念到“神啊——”然后徐徐倒地。这位终身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宗教领袖就这样结束了1942年,圣雄甘地被英国当局逮捕。他那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生于印度西部的波尔班达尔城,属吠舍种姓。从祖父开始,甘地家族一直担任当地小土邦的帝万(首相)。他生性腼腆,不善言辞。中学毕业后,他赴英国留学,经过奋发苦读,获得了律师资格。1891年他结束学业,回到了印度,做了律师,但并不很顺利。1893年,他接受朋友的建议,到了南非继续他的律师职业生涯,直到1915年。在此期间,他深切地感受到种族主义的危害,下定决心要与种族歧视进行斗争。

1915年,甘地回到祖国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发展了自己在南非时就已形成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对殖民政府展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了抗议英国殖民统治者屠杀阿姆利则城千余名印度人民的暴行,甘地带头绝食。为了吸引印度广大农民参与民族运动,他赤裸着上身,腰间围一块土布,每天亲自纺纱织布半个小时。他的行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人们奉他为“圣雄”。为了抗议“食盐专卖法”,61岁的甘地身体力行,竟带领79位门徒步行400公里,亲往海边举行宗教洗礼仪式。

1947年的加尔各答,在极端分子的挑拨下,信仰不同宗教的教徒之间发生冲突,为了拯救成千上万个无辜者免于死亡,78岁的甘地对外发表声明,决定从9月4日起开始绝食,一直到动乱结束。甘地绝食的消息几小时就传遍了加尔各答城。人们纷纷前往甘地的居所海达利公馆探问甘地的健康状况,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贫民区游行,呼吁恢复秩序与平静,9月2日中午,27名市区的极端分子到甘地面前承认了自己的罪恶活动。当晚,全城恢复平静。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的显要人物共同声明,保证阻止宗教仇恨再起。甘地不惜牺牲生命以捍卫和平的举动,终于阻止了加尔各答暴乱的蔓延。人们对他更加爱戴。

但是,甘地的内心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他为印度的前途忧心忡忡。印度的分治给他造成致命的创伤;旧日印度的一切落后的东西并未在新生的印度中消失;他终生宣扬非暴力却无法改变印度内乱四起的现状;现在的执政者对他的尖锐言论不满,不肯倾听他的声音……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新德里—些极端分子暗藏杀机,暴乱随时可能再度发生;政府不偿还巴基斯坦国债的举措也令人不满。为了改变这些局面,1948年1月13日,甘地又重新开始了下一次绝食。

由印度教极端分子组成的国民公仆团获悉甘地绝食的原因后,对他十分仇恨,他们认为这样做与政治讹诈无异,准备铲除甘地。

1月17日晚,甘地大部分时间陷于昏迷状态,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已经开始崩溃。1月18日上午,甘地身体状况十分危险。在这种态势下,印度国大党主席闻讯,紧急派出一帮人到处去寻找甘地所要的签字,自己则亲自前往甘地寓所。不一会儿,各派代表都已聚齐,他们都已在7项声明上签了字,并依次走到甘地卧榻前,亲自确认自己的庄严保证。

处于死亡边缘的甘地并没有停止绝食,而是用尽力气,口述了一项声明。他希望各党派不仅要保证新德里的平静局面,而且应使全印度都能根本消除不安定因素。直到在场的所有人一一俯身表示了他们的庄严承诺,甘地才宣布停止绝食。

1月20日下午,甘地举行晚祷时,有人向平台上投掷炸弹,幸好甘地安然无恙。投掷炸弹的凶手当场被警察抓获。从刺客口中,新德里警察局得知了炸弹案的幕后操纵者及活动计划,但却没有将所有的阴谋分子一网打尽。

寓所被炸后,警方加强了对甘地的安全保障。甘地却不以为然地说:“神是我的惟一保护人,如果他想结束我的生命,任何人都不能拯救。”于是,发生了1月30日下午:那惊人的一幕。

经过调查,凶手纳图拉姆·戈德森是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同时还是国民公仆团的头目。他出身婆罗门,奉行素食、节欲,早年崇拜过甘地,投身不合作运动,并因此而入狱。1937年,他受沙瓦迦尔的影响,参加了以复兴印度教统治地位为目标的印度教大会,并创办了“国民公仆团”。在法庭上,他辩白说,自己是为了印度母亲而向甘地行刺的,因为他认为甘地“没尽到一个印度父亲的责任”。甘地遇刺后,印度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体被安放在比拉尔寓所一楼的平台上,上面洒满玫瑰和茉莉花瓣,5盏油灯环绕四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他的寓所,悼念他们的救星。在举行葬礼时,送葬行列以4辆装甲车和总督卫队为先导,后面跟着望不到头的送葬队伍。在沿途各处的人行道上,河堤上,到处都是等候与甘地诀别的人群。在亚穆纳河河滨广场,还有10万名群众等候在那里。一代圣雄从此长眠。

对于他的死,很多人困惑不解。既然在甘地寓所被炸后反映过凶手的情况,却为何不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甘地?另外,社会上狂热分子已经叫嚣要处死甘地,而印度当权人物都是甘地信徒,又为何对这一严重事件视若无睹?

埃娃·庇隆曾经是舞女

1946年2月24日,阿根廷举行全民选举。

劳工党领袖胡安·多明戈·庇隆获得胜利,荣登总统宝座。与他一起进驻总统府的,还有一位年轻美貌女子,她就是庇隆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竞选军师——埃娃·庇隆。是她,凭着聪慧美丽、博爱热情,创造了由街头舞女到第一夫人的神话。

埃娃·庇隆,原名玛丽亚·埃娃·杜亚尔特,1919年5月7日诞生在阿根廷西北部潘帕斯草原上一个名叫拉普拉斯的小镇上。她是父母的第5个孩子。与别人不同的是,她的母亲是一位有妇之夫的情妇,在她几个月时,父亲就抛弃了她们。因此,埃娃一生从未得到过父亲的爱抚,相反她和5个兄弟姐妹被人视为私生子常遭别人白眼。幸运的是,上帝不但给了她天生丽质的容颜,也给了她一副珠圆玉润的好嗓子。在学校里时,埃娃的朗诵课总是第一。

1934年,对于埃娃来讲,是不平常的一年。她和四姐为一辆车带路时,被车中的“绅士们”拖进树林深处轮奸,幼小的心灵从此留下终身不愈的伤口。埃娃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向侮辱和损害她的上层人物报复。于是15岁的埃娃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开往首都的火车,离开了给她带来痛苦的小镇。

阿根廷前总统胡安·庇隆。

同类推荐
  • 科学奥秘丛书-生命奥秘

    科学奥秘丛书-生命奥秘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地。本书简要的介绍了关于地球的各种知识,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受益非浅。
  • 科技名家生平(下)

    科技名家生平(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碧海狂啸:可怕的海洋灾害

    碧海狂啸:可怕的海洋灾害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由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在逐渐减少,但遭受的经济损失却在不断增加。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海洋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必将逐步升级。《碧海狂啸(可怕的海洋灾害)/海洋大视野科普文丛》力求以质朴的叙述说明科学内涵,以哲理思考去启迪人们反思,从而提高人们的危机意识,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防灾减灾人人有责,并激发我们的兴趣,让我们学会科学防灾的同时,计转们更加热爱海洋。
  •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拟以我国农业企业为对象,在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从组织、个体、过程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进行分析,并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书一方面将拓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领域,使得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延伸到农业领域,充实传统行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加快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伐,寻求以信息化改造农业的实现途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 探索未知-浅析水

    探索未知-浅析水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热门推荐
  • 我是甜品师:巧克力恋爱物语

    我是甜品师:巧克力恋爱物语

    她,关小黎,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自己开了一家甜品店,取名“KANUOXI甜点屋”,平时没有帮手,有时候千金闺蜜岑溪儿也会来帮帮忙。一天,有一个人晕倒在KANUOXI门口,正好被放学归来的关小黎看到,并救了他,他醒来后,关小黎得知他的名字叫南陌晨,是因为离家出走,没有食物,饿晕在KANUOXI门口的,为报救命之恩,南陌晨决定在KANUOXI帮忙,在此期间,二人的感情在一点点地提升……她觉得他像果仁巧克力,和他在一起很快乐,温馨……他觉得她像牛奶巧克力,觉得她很单纯,天真善良……
  • 女配虐渣指南

    女配虐渣指南

    “大佬,别崩剧情呀!”某系统欲哭无泪。“切,这剧情需要我崩吗?”璃末耸耸肩,“它自个儿就坏了,可别怪我。”……
  • 云雨枉断肠

    云雨枉断肠

    随着时代的变迁,兴衰交替,许多古老的家族渐渐没落。有些事,却一代代的传了下来。伯东家和徐家,据说从秦朝就有交集,愈演愈烈,直到元末,俩大家族一同达到鼎盛,随之开始了交锋。直到……
  • 与大宋词人秉烛夜语

    与大宋词人秉烛夜语

    宋朝,那是一个跌宕多舛又诗性差微的时代!无数文人士子,或徘徊小径,把酒货昏。痴情欲绝总难了;或独上江楼,山河望断,西风征雁总关情;或风调兼程,归期难料,梦里不知身是客……他们栏杆拍遍,挑灯看剑,情何以堪;泪洒江湖,梦断征途,故园难返。宋词,承唐诗余韵,开一代新体,成就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风景!《与大宋词人秉烛夜语》选取了37位宋朝著名文人进行创作,与《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相比,采取了与之相反的写作路径,新意倍增:尤其采用了第二人称手法,似与古人正面对话,娓娓而叙,侃侃而谈……读来,有亲切感,有现场感,轻风雅韵,意深情远。
  • 快穿之江吻篇

    快穿之江吻篇

    为我朋友江吻小姐写的书。属于快穿文。欢迎欣赏戏精小姐江吻。本书以甜为主,虐的少。
  • 爱上吴亦凡

    爱上吴亦凡

    一颗十分闪耀的星闯入了吴盈雪这片十分普通的天空,那颗名叫吴亦凡的星虽耀眼但却肯为这片普通的天空付出一切光芒。在吴亦凡的渲染下,这片不被人熟知的天空也渐渐变亮了,而吴亦凡从原来的星星蜕变成了更加耀眼和炙热的太阳月亮,即使那片天空变得苍白,也会有吴亦凡去照亮,永远!
  • 创世伏羲最终圣战

    创世伏羲最终圣战

    伏羲传人和四大神兽将追逐伏羲弓和女娲展开最终圣战...................命运;别忘了还有我........
  • 雁门关

    雁门关

    南流:玉如伴我生,却因我死去。奈何情风扬,将士憾旧山。若无我见你,那结局该多好懒得写简介了==
  • 海贼之忍术横行

    海贼之忍术横行

    临北风在海贼王的世界里,获得了火影忍者系统。岩浆果实很无敌?那就跟我的火遁比一比谁更能烧!超强剑客横着走?那就跟我的体术试一试谁更能打!大佛战国说自己的人人果实最厉害?哼,我的须佐能乎决不答应!自临北风来到这个世界后。天龙人不敢承认自己的贵族身份!卡普不再说自己的拳头最硬!而四皇则是都在疑惑,这个人怎么可以这么强?
  • 首席要抓狂:绵绵萌妻俏新娘

    首席要抓狂:绵绵萌妻俏新娘

    这货谁啊?这货就是“单蠢”的阮绵绵同学!害得卢总裁差点不能人道!伟大的总裁都想化身成魔拍死她,但是,她居然让他提不起拍死她的兴致!这货突然成他的未婚妻,虽然这也是他最近才知道的,但是这个天然呆萌的家伙能不能安生点?他下半辈子的性福难道要毁在这个二货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