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3600000002

第2章 破译近代世界政坛悬案之谜(2)

在他于1861年4月14日去剧院之前,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晚,林肯总统邀请格兰特将军及夫人去福特剧院观看歌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当他步行到陆军部时,一阵不祥的预感袭来,使他停住了脚步:到底要不要取消去剧院的计划呢?但他说服了自己去。为了慎重起见,他亲自要求作战部长斯特顿派一个名叫埃克特的陆军上校做自己的警卫,但斯特顿表示,埃克特当晚另有任务,就派了一个名叫布莱思的军官充任林肯总统当晚临时警卫。

当晚的歌剧演出十分精彩。但就在大家为剧情吸引,如痴如醉的时候,一个人悄悄溜进了林肯总统的包厢,准确地对准林肯的后脑开了一枪。总统倒下了,凶手立即跳下窗口,打算逃之夭夭。可是不巧,脚跟在落地时戳在了一根旗子的梭标上,他忍住剧痛拼命往外跑,警察循着他逃跑的方向以及地面留下的血迹寻找他,由于他负隅顽抗、拒捕,被警察在围捕中开枪毙掉了。

林肯总统由于伤重不治,于1861年4月15日清晨7点22分去世,遗体被放在白宫东厅。就好像梦中的过程实

在美国的拉什莫尔山的岩壁上,雕刻着林肯的头像。际演示了一遍。

杀死林肯的凶手是谁呢?经过调查发现,凶手是一名演员,名叫约翰·韦克斯·包斯。在南北战争初期他是站在北方一边的,后来心理天平倾斜向南方,转而对南方奴隶,主表示同情,而且扬言:“干掉林肯而使自己名垂青史,那该多么荣耀啊!”据说在林肯第二次宣誓就职时,包斯就站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离讲坛非常近。事后,包斯不无遗憾地对人讲:“假如我早些动杀机的话,总统宣誓就职的那天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在他看来,杀掉林肯是为美国除掉一个最大的“暴君”。

包斯为什么要刺杀林肯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于1809年生于美国一个农民家庭,当过伐木工、船工,以后又通过自学担任了律师职务。由于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后来当选为州议员、全国众议员,直至担任美国总统。他主要的政治主张是维护联邦统一,废除奴隶制度。正是这一点,触动了南方奴隶主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的切齿痛恨,特别是在南北战争中,1862年9月《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宣布南方叛乱各省的黑奴为自由人,可以参加美国军队,1863年11月,又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使南北战争完全成为拥有广泛群众性的人民战争,领导北方取得了反对南方分裂运动的胜利。这些都激起了南方奴隶主对他的刻骨仇恨。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当他从家乡前往首都华盛顿时,就有南方特务计划在途中杀掉他。由于林肯事先得到密报,改道而行,避免了这次暗杀。林肯就任总统之后,南方奴隶主甚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刺杀者:“如果联邦政府愿出资100元,我将前往华盛顿击毙林肯和西华德。凡欲接洽者请函信箱119号。”

由于恐吓事件经常发生,尽管林肯身边的人对他的安全非常担心,但林肯却习以为常,神态自若。他专门找了两个大纸袋,上写“暗杀”二字,用以收装恐怖分子寄来的恐吓信。但林肯有一次在白宫会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女作者斯陀夫人时,也隐隐约约透露出对于未来的担忧,他对斯陀夫人说:“不管战争如何结束,我预感到战争结束后,我也活不了多久。”

林肯遇刺留给人们很多谜团。林肯去福特剧院观看歌剧演出的当晚,曾要求作战部长斯特顿派埃克特陆军上校林肯遇刺时的情景。担任自己的警卫。而斯特顿说埃克特当晚另有任务,从而改派别人。事实上,埃克特那晚并没有执行什么任务,而是整晚呆在家里。不知作战部长推说埃克特另有任务用意何在?另外,代替埃克特的布莱思一贯行为不轨,口碑不好,而他却是由林肯夫人亲自指定的,其中又有什么奥妙?凶手拒捕被杀,没有留下活口,死无对证。更令人费解的是,在后来的凶手缉拿报告中赫然填写着:凶手自杀身亡。

继林肯死后,林肯家族接二连三遭遇不幸。他的3个儿子不幸夭亡,而他的夫人玛丽·林肯又患上了精神病。

1926年,林肯的儿子罗伯特·托德·林肯在去世前,焚毁了林肯生前一些私人文件。他对朋友说:“这些文件中的证据表明,林肯内阁中有一个人犯有叛国罪。因此,还是把这些证据付之一炬为好。”这个人是谁呢?罗伯特为什么要将这些材料付之一炬?他想保藏什么秘密?与林肯之死是否会有关连?这些情况都不得而知。

马赫迪大起义之谜

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透明,两岸树木野草翠绿茂盛,异常迷人。但在1881年8月中旬的一天,白尼罗河河畔的伊斯兰教徒们却无心欣赏这如诗如画的家乡风景,他们正急匆匆地赶往阿巴岛教堂听一位阿訇宣读教义。“我是马赫迪,我要把你们从痛苦中拯救出来,我要使你们摆脱苦难,获得幸福的生活。受苦受难的苏丹人民,站起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赶走英,国强盗!”

不少伊斯兰教徒,还未走进教堂,就听到了马赫迪的声音,他们异常激动地在倾听着,那么多人拥在这个教堂里,竟没有一点声响。只听马赫迪接着说:

“我要带领你们建立一个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要消灭社会上不平等的差别,要消灭邪恶势力。宁拼千条命,不纳一文钱,这就是我们的信条!”人们热烈回应着马赫迪的演讲,群情振奋。随即马赫迪宣布:开始圣战!

19世纪初,殖民列强对非洲的占领尚未深入内陆。对于地处内地的苏丹来说,侵略威胁来自想要掠夺黄金和奴隶的埃及。埃及在侵略小国林立、尚未统一的苏丹时,不仅进兵顺利,还建立了以掠夺为目的的行政统治。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改变了整个东北非的局势。英法为控制运河展开了争夺。埃及爆发了反对外来侵略的阿拉比起义。苏丹人民不堪奥斯曼埃及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利用埃及统治混乱之机,在马赫迪主义旗帜下,发动了大规模反抗外来统治的斗争。英国侵占埃及之后,又占领了苏丹。1881年苏丹爆发了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

马赫迪,真名叫穆罕默得·艾哈迈德。1844年8月12日生于阿巴岛一个造船主家庭,后迁至卡拉里。他自幼离家;辗转拜师,研习宗教,潜心苦修。由于深受穆斯林世界正在广泛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鼓舞和影响,他深深同情人民疾苦,痛感伊斯兰教的腐化和堕落。据说他曾拒吃学校发的口粮,认为那是反动政府从人民身上搜刮来的。他还在其教长为儿子举行的割礼仪式上,反对用女奴跳舞,认为这有悖原始伊斯兰教。被革出师门后,他经过痛苦的思索,决定净化宗教,拯救民族,并毅然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先知——马赫迪,从而担负起变革社会现实的历史使命。

伊斯兰教共有八十多个派别,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逊尼和什叶两派。自从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统治集团在“继承者”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跟随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的穆斯林(称“迁士派”),与麦地那的追随者(称“辅士派”)组成了圣门弟子团,主张通过选举,由阿布·伯克尔等人依次担任继承人;而穆罕默德出身的哈希姆家族,主张只能由穆罕默德的堂兄弟兼女婿阿里继任,并实行世袭。最后圣门弟子团获胜,但分歧没有解决,因此形成逊尼、什叶两大教派。

公元898年,什叶派的第12代伊玛目穆罕默德·马赫迪突然失踪,他们认为穆罕默德·马赫迪是被安拉(伊斯兰教信奉安拉为惟一之神,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藏到人所莫及的地方去了,将来会以救世主的身份再降人世,并一直盼望马赫迪再降。

穆罕默得·艾哈迈德假借马赫迪之名的这种做法,果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少伊斯兰教教徒来到了他的身边,准备跟着他同奥斯曼埃及统治者作斗争。1881年8月12日,马赫迪率领一支由350人组成的军队、打着写有“先知的哈里发——穆罕默德·马赫迪”字样的四面大旗与土耳其拉乌夫总督助手萨乌德率领的200人作战,揭开了马赫迪武装大起义的序幕。

初战告捷,马赫迪和他的信徒们非常高兴,马赫迪及时进行了战略大转移。他效法先知从麦加到麦地那的先例,把义军从政府军控制范围内的、位于尼罗河上易受水陆夹攻的阿巴岛带向卡迪尔山区。此处地势险要,政府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多是逃荒而来的农民,有利于发动群众,壮大队伍,建立根据地。1881年12月9日,法硕达省督拉希德率领由350名士兵、70名非正规军和1000名舒卢克部落民组成的军队,想出其不意消灭马赫迪,但却钻进了义军设好的埋伏圈,全军覆没。从此马赫迪威名大振,通往卡迪尔山道路上挤满了前来投降的人。1882年6月7日,散纳尔省督沙拉利率军3000人前来围剿,马赫迪指挥3500人在卡迪尔全歼来敌。卡迪尔之战影响极大,群众认为这简直是个奇迹,似有神助,魔法无边。义军人数随之迅速扩大到一万五千人。

1882年7月,英国趁法国入侵突尼斯之机,炮轰亚历山大里亚,9月攻陷开罗,击败了实际上与马赫迪起义军遥相呼应、默契配合的阿拉比运动。从此,埃及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苏丹也作为保护英国在埃及统治的屏障和向南扩张的必经之地而成为英国的进攻目标。同时,英国人第一次提出“必须着手解决苏丹问题”。马赫迪起义的矛头指向也从以反奥埃统治为主变成反英埃侵略。

1883年1月,起义军攻下苏丹第二大城市乌拜依德。英埃不甘心失败,英国默许埃及政府用英国军官训练和指挥埃及军队消灭马赫迪起义。1883年1月,英国军官希克斯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9月,英政府派希克斯率领万人大军再次征伐起义军,希克斯除了11000人的埃及远征军之外,还有14门大炮、6挺机枪、500匹战马和5500头骆驼,规模庞大,气势汹汹。而马赫迪仅有三万人马,力量悬殊。

马赫迪采用集中兵力、诱敌深人、断其退路的战术,于11月将其围在希甘,并切成三段。为了瓦解其军心,马赫迪发表《告士兵书》说:“谁投诚,谁得以平安无事,如若不相信我们,迷信你们的枪炮和火药,则必死无疑。……军中那些先亡者是你们的前车之鉴。”11月5日晨,马赫迪军队发起总攻,消灭希克斯和全部主要官员,仅250人生还。希甘大战胜利以后,起义队伍更加壮大,声势浩荡,迫使埃及在达尔富尔和巴赫尔·加扎勒的统治相继崩溃。1883年12月23日,达尔富尔总督斯拉廷投降。1884年1月15日,马赫迪军队进驻法席尔。1884年4月28日,马赫迪军队攻占代姆祖贝尔,加扎勒河省督卢普顿被俘获。英国政府被迫改变策略,命令埃及军队撤出苏丹。马赫迪在苏丹和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威望大增,希贾兹、印度、突尼斯、摩洛哥都派代表团前来拜访,祝贺其胜利,倾听其教诲。

1884年1月4日,英国政府向驻埃及总领事巴林发出撤退命令。1月16日,埃及政府命令喀土穆当局执行。几乎同时,戈登从伦敦出发,于1月25日到开罗与赫迪夫会晤。戈登身负双重使命:一是担任苏丹总督,负责处理撤退问题;二是组织一个苏丹自治政府。2月18日,戈登到达喀土穆。他宣布撤走军队,赋税减收一半,允许拥有奴隶,还将旧税册、皮鞭和笞跖等刑具抬到广场当众烧毁,企图平息人民的愤怒。这纯属惺惺作态,因为他在致巴林爵土的信中建议:“如果要维持埃及的平静,一定要摧毁马赫迪。……现在可能是比较容易摧毁的时候。”他要求派印度军队前往摧毁马赫迪。与此同时,戈登还宣布成立“地方自治政府”,他认为:“在苏丹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就能阻止马赫迪势力的扩张。”

但戈登的阴谋破产了,马赫迪派出大将奥斯曼·迪克纳,切断了从喀土穆到萨瓦金的交通线和喀土穆通往埃及的电话线,并于4月27日攻占柏柏尔。这样,喀土穆与外界联系的两条主要通道都被堵死,完成了打援围城的战略部署。

英国政府见撤退不成,就在8月5日决定派出救援军,并给埃及贷款30万英镑作为战费。1885年1月8日,沃尔斯利的沙漠纵队从库尔提出发。马赫迪决定先发制人,抢在援军到来之前攻下喀土穆。1885年1月5日,马赫迪军队攻下喀土穆之外围重镇恩图曼要塞。马赫迪给戈登发出敦促投降书。戈登困坐愁城,惶惶不可终日,但仍负隅顽抗。1月26日,马赫迪命令发起总攻,戈登被愤怒的马赫迪战士用长矛刺中身亡。这个双手沾满苏丹及其他亚非国家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1月28日,援军到达青、白尼罗河交汇处;但为时已晚。1月30日,马赫迪胜利人城。为期四年的马赫迪武装起义宣告成功,他们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国家——马赫迪王国。但不幸的是,马赫迪6月22日病逝。其未竟的事业由他的亲密助手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来完成。马赫迪则被苏丹人民称为“独立之父”。

朝鲜末代君王李熙死因之谜

自朝鲜国独立以来,朝鲜一直是李氏家族统治的封建王朝,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10年。这一年日本正式将其吞并。朝鲜国最后一位君王李熙被迫退位。1919年1月22日,李熙在他的旧王宫中突然死去,一时掀起轩然大波。

1863年12月8日,朝鲜国第25代国王李氏哲宗去世。由于哲宗没有子女,王室成员决定扶立王室旁支“大院君”李罡应的次子,年仅12岁的李熙为国王,“大院君”李罡应摄政。

为避免外戚独霸朝政的局面,李罡应特意挑选了出身寒门的闵氏独生女做皇后。始料未及的是,闵妃虽然出身寒门,但却很不凡,她不仅是美貌多才,而且善于玩弄权术,李熙对她言听计从,甚至不惜与亲生父亲反目。1847年,李熙正式即位后,闵妃与大院君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的俄、日两国趁机混水摸鱼,插手宫廷斗争。俄国人支持闵妃,日本人则支持李罡应,宫廷两大派别之争进而演变成两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势力之争。而李熙则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傀儡。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取胜,气焰更加嚣张。为了把俄国的势力逐出朝鲜,日本决定除掉闵妃。1895年10月8日,四十多名日本兵气势汹汹地闯进朝鲜王宫,从李熙寝宫的密室里找到闵妃,将其杀死,并将其尸体移到王宫后面的松林里焚烧灭迹。此后,日本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强迫李熙命令朝鲜人改变一贯的蓄发梳髻习惯,剪掉头发。软弱的李熙试图哀求日本人延缓一段时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带头剪发。

同类推荐
  • 科学伴你行-神往的生态环境

    科学伴你行-神往的生态环境

    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有生命。其实不然,地球上的生物只占据了地球薄薄的一层,这一层承载了全部生命及其活动的领域称为“生物圈”。
  • 探究式科普丛书-分分合合的陆地和水

    探究式科普丛书-分分合合的陆地和水

    本书通过对陆地和水的成因、演变过程以及各自地貌特征的讲述,为青少年朋友提供了一个了解认识陆地和水的基础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全面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的概况。同时,青少年读者还可以通过本书,学习陆地和水与我们人类各个方面的相关联系,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改造地球、保护地球。
  •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探究式科普丛书-无处不在的纤维

    探究式科普丛书-无处不在的纤维

    本书介绍了各种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质、用途、制作工艺和发展前景,以及麻纤维、棉纤维、丝纤维、化学纤维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纤维新材料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 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世界航天科普丛书·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依照卫星的发展历史、研制原理和功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各国著名卫星及其惊险、隐秘的故事。照相侦察卫星为什么执行第六使命?截击卫星怎么最终成为点穴杀手?听说过隐形卫星、纳米卫星吗?谁知道课桌上能造卫星吗?卫星还有哪些特技和功能呢?让我们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见证卫星有趣、惊险和闻所未闻的故事——《世界航天科普丛书·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热门推荐
  • 星战之机甲狂徒

    星战之机甲狂徒

    一代机甲格斗宗师秦狂徒转战星际的战史……
  • 重生校园:学弟你过来

    重生校园:学弟你过来

    前世凡是她所过之处皆是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佛说她生来便与杀戮为伍,这是宿命。天地动荡,天道更替。魂魄穿梭异界,她或许明白了天道为何。如果这就是代价,那么她无悔!
  • 泱泱大隋

    泱泱大隋

    开皇末年,隋朝尚未显现衰败之象,太子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饱受猜忌,晋王杨广坐镇扬州,作风简朴,励精图治。双龙夺嫡,二子相争。风云变幻之际,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范遥来到了这个世界。十数年后百姓揭竿而起近在眼前。是闲云野鹤避世独居?还是遵循历史跟随李家?抑或协助大隋扭转乾坤?或者……成为一方诸侯,问鼎中原?
  • 夏爷的小娇妻

    夏爷的小娇妻

    【团宠苏甜双洁】夏陌以“男身”回到夏家,五个哥哥们:???不应该是妹妹么?哥哥们表示不怎么喜欢这个弟弟,仍旧宠着夏家养了八年的养女。然而…………打脸来得很快……哥哥们开始各种道歉、讨好,而我们夏爷则挥了挥手:没事儿,原谅你们了。转头勾了勾嘴角:那夏青瑶呢?哥哥们:当然是往死里弄了……让夏爷没想到的是,自己随手一撩,让司家“不经世事”的纯情太子爷春心萌动,最后还把自己搭进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早知道……当年就该再多撩撩他了……【帅气霸道女主X纯情奶狗小娇妻男主】
  • 解说十大佛语

    解说十大佛语

    对佛门中的十大佛语从个人的视角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 不为妾

    不为妾

    你是否尝试过连续玩了十几局养成游戏关卡后不是劳累为妾,就是入宫为妾各种为妾?明明和陶湛公子已经金缘即将结成却因为一幅佳人贴情侣两散而心有不甘呢?是否内心急切渴望摆脱结局为小妾的悲惨下场呢?是否还在脑补着故事中温罗和陶湛的绝美爱情呢?温罗表示,故事女主和我同名同姓也就罢了!但是结局总是终成小妾是什么梗?欺负我穷连累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什么的简直不能容忍!PS:本短篇小说灵感来源于一个养成游戏,故事类型暖心微甜,加点虐心。
  • 冥魔乾坤

    冥魔乾坤

    一个少年,身怀各种元素,但,因为爱的人入了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知足常乐:人们忘了放下也是一种幸福

    知足常乐:人们忘了放下也是一种幸福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幸福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自己掌握幸福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自己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这样的人就是知足的人,就是能放下一切无谓的烦恼的人。
  • 贤婿当道

    贤婿当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宅不平,万事皆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