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300000006

第6章 进城当“冲头” (2)

如今生命已逝,我们无意再追究谁对谁错。一位网友针对此事件评论说:“如果上海市政府能早日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那么杨元元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被寄予厚望的上海经济适用房,并非高房价的解药,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毒药。

2009年12月11日起,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试点工作在徐汇、闵行两区正式启动。但上海的经济适用房,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尴尬。

首先,有人质疑经济适用房到底能覆盖多少家庭?根据《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经济适用房申购家庭需要满足上海户籍5年以上,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在2300元以下,人均财产在7万元以下等条件。为了保证申购人经济状况的审核质量,上海还专门成立了居民经济状况核查中心,并将户籍、住房条件核查作为各街道年度重点工作来抓。

几乎苛刻的审核结果出来之后,根据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徐汇、闵行两区符合条件的家庭数为2146户。在市场人士看来,作为上海13个中心城区中人口规模较大的两个区,这个数字无疑有点少。

《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4月的报道指出:这还不是最终结果,随着这两个环节工作的相继结束,仍然有申请家庭将被陆续“筛下”。据悉,未通过户籍年限核查的有13户;未通过住房面积核查的,合计有134户。而下一步,便是进入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一共上交了近200户人家的资料。不过截至现在,第一批正式通过核查下发的名单只有6户家庭。”徐汇区某一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口中所指的“通过核查”环节,即指由上海市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进行的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接下来,这6户家庭会由相关部门继续进行复查筛选。”而在供给端,上海此前公布了3年内开工30万套经济适用房的计划。

不过,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认为问题的源头在于,这些被政府认定为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的群体,多数没有买房的承受能力。

陈杰认为,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全市占比为40%的所谓中低收入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也只有5.26万元。按一套经济适用房35万元计算,即使是拥有银行2成首付贷款资质的家庭,房价收入比仍然高达7倍,已经到了最高可承受能力范围。

以闵行区为例,按照定价方案,该区经适房价格将以小区周边普通商品房最近3个月销售价格的平均价为基础,并以6至6.5折的价格出售。目前周边公寓的房价都在1万左右,以一套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的经适房为例,如果按照6至6.5折计算的话,那么就是6500元/m2左右,总价40万左右,申购者只需支付10万元左右的首付款即可入住。

虽然10万元的门槛很低,但对于符合申请条件的“月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以下”的家庭来说,40万总价仍相当于家庭年收入的15倍左右。这不仅超过了国际上通常的3-6倍的“房价收入比”,也超过了此前重庆提出的“6.5年收入买1套房”的标准的一倍。

所以,目前的经济适用房申请方案无疑陷入“能买的买不起,买得起的不能买”的两难僵局。有银行业者分析说,以总价40万贷款30万计算,即使按照3.88%的最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则每月按揭还款也有1411元,仍然超过了申请人2300元家庭月收入的一半以上,不符合贷款要求。此外,首付10万元也和此前规定的“可支配财产7万元以下”不符。

所以,拿到经济适用房后,老汤的心情很复杂。老汤两口子住在上海徐汇区某街道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经过近一年的审核、摇号,老两口如愿选到新凯家园一套40多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不过,他们随后便为买经济适用房的钱发愁。

老汤家没什么积蓄,街道的工作人员建议老两口把老房子卖掉凑首付,但两人退了休,年纪也大,公积金停了,银行也不肯贷款。怎么筹钱,不仅仅是老汤一个家庭面临的问题。分析人士曾担忧的“有资格的人买不起”正在变成现实。

“保障房首先要从保障最低收入、最困难群体做起,才是公义的、公平的。连最需要帮助的人都还没有帮助好,就夸夸其谈要帮助大多数人,可能么?合理吗?”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认为,上海首先最需要的,是建立起廉租房、公租房、租金补贴的结合机制。

陈杰,在2009年12月17日接受香港电台的连线专访时,则更明确地表示:上海搞经济适用房是开历史倒车。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⑴.适用房盖的越多,上海房价越高。道理很简单,经济适用房用地挤占了商品住宅房的用地,使后者供应减少。但经济适用房供应的对象“原理上”是跟商品住宅房区别开的,不会减少后者的需求。房价自然上升。即使增加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的收益,也是以“夹心层”、中产阶级为之买单为代价,后者代价沉重。

⑵.适用房的核心是搞价格双轨制,古今中外,价格双轨制有成功的先例吗?经适房价格是周边商品房一半还不到,每平方米差价5000-7000元,每套住房就可套利30-40万,即使是有限产权(个人与政府7:3分享),买者也能套利大部分,这么一个大钱包,谁能拿到谁拿不到,还不是搞管制的人说了算。一边是货币经济,一边是行政管制,权力有价,人为制造“寻租空间”。鉴别和控制成本很大,即使能控制住寻租,每年政府投入鉴别的成本也非常浪费社会资源,政府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而且事实上,当前中国社会,只要有“利差”,得益最多的一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肯定是公务员等体制内人士优先,这些人开低收入证明太容易了,就算假证明被查出来了,能有任何惩罚吗?

⑶.经济适用房搞价格双轨制的基础是存在一个收入准入线,然后一分为二。这条线非常尴尬,不可能客观、科学,空间太模糊了。定低了,买得起没资格,有资格买不起,经适房销售不出去;定高了,供应不起。上海划线在人均年收入27600元,居然比上海平均收入还高,哪里可能一半的人都可以去住经济适用房。不够分,那就只能摇号,摇号其实是很荒谬的事情。人均年收入27599元的人和收入为0元的人一样的机会,还不荒谬么。任何时候,只要比收入准入线低一元就有机会中大奖,多一元则毫无机会,要去忍受高市场房价。奖懒罚勤。

⑷.经济适用房与以住房应该“以居住为主”的方针完全背离。如果连保障性住房都要求有产权,都带有投资属性,何以要求商品住房能实现“以居住为主”?最低收入都有权利、有机会拥有自己住房,中间收入、夹心层何以安心租房?

⑸.经济适用房看似短期解决了一些问题,其实后患无穷,政府将不停盖房子但始终赶不上新增需求。市区土地越来越急缺,盖一片经适房少一片,商品住房价格更高,政府未来保障房源枯竭。土地出让金损失巨大,每年400万平方米经适房,土地出让金损失至少160亿,才不过解决5万户,而且这5万套住房都沉淀下去了,形成不了滚动循环利用。现在是穷人就一辈子都是穷人了吗?

⑹.适用房不能解决住房保障中最急迫问题。财力分配有限必须有个优先次序,最低收入家庭怎么都买不起,只能用租赁性质的廉租房以及租金补贴来解决,这应该是当前重点。新移民中“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事实上比老上海人中住房困难户更急迫,前者是上海未来发展希望的寄托,后者至少还有通过拆迁进行住房改善等希望。“夹心层”最需要的是周转性、过渡性住房支持,小户型经济适用房不能满足他们未来住房需要。

在经济适用房的此等乱相中,还包括“规划用地被侵占,经适房摇身变成商品房”的丑闻。一位开发商向《中国证券报》的记者透露,“原本是经济适用房用地,只需要补交200-300元/平方米的土地出让金,将划拨用地转变为商品房用地,房屋使用权证就可以由经济适用房变身为拥有完全产权的商品房。”

位于上海闵行区顾戴路的1500亩地块,其中古龙基地600多亩,平吉基地880多亩,原本用于为上海低收入居民建造经济适用房,但最后盖起来的却是高档商品房。这1500亩地块从来就没有公开“招拍挂”出让过。

上海政府还表示,要在中心城区建经济使用房。但被业内人士指为作秀成分过大。

“中心城区普通商品房大约3万元/平方米,即使按周边房价40%为参照,也需要1.2万元/平方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质疑,这还叫经济适用房吗?市区土地早已紧张,不可能大量开建经济适用房。

徐汇区不久前公布的3块经济适用房基地,其中龙华地块接近内环线,靠近轨道交通3号线,堪称黄金地段,周边房价早已突破2万元/平方米。根据拿地成本,龙华地块最低楼板价为9千元/平方米。

“即使按楼板价9千元/平方米销售,也已经超出了经济适用房的范畴。”某地产商说,“这一块经济适用房的项目有可能转化为普通商品房对外销售。”这位地产商表示,不断攀高的地价,将让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的挑战。

另外,上海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2010年6月对外发布的《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关于申请资格中有一条就是“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意味着公租房打破了户籍限制。这似乎让广大外来青年看到了在大上海立足的一线曙光。

尽管在上海政府看来,此项建设一可以让买房市场推迟购房的意向,二则可以解决一定租房问题。但不少观点并不赞同,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表示,公租房未必能够有利于改善房租高涨的状况,公租房与工作单位挂钩,解决的是中高端人才的租房问题,但是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和刚进入上海等大城市的农民工都没法享受到,未来走向也难以看清。

只有更贵

既然保障性住房更像是空中楼阁,我们似乎也只能盼着商品房的价格能降一点。房价下跌,这在上海可能吗?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人买,房子就不愁卖,价格就不会跌下去。

国家统计局2010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91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据此,有房地产市场专家认为,这一库存量比2009年末的19947万平方米库存略有下降,属正常水平。但因受新一轮调控政策影响,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已经大幅下滑,随着下半年供应量进一步增加,预计到年末开发商将面临较大库存压力,或将主动降价消化库存。

对于这位专家的预测,《世界财经报道》评论说:“比起目前活跃于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大嘴’动辄宣布房价将下降一半之类的宏论来,这位专家的观点无疑留下了充分的转圜空间。未来房价下降只是建立在‘或’的基础上,这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翻译成现代人听得懂的话语就是‘可能’。这是一种永远不会错的预言,但是它对正在持币等待购房的民众来说,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同时分析说,“目前商品房销售量的下降,更多的是持币待购者对房价下降产生了热烈的期待,但是,这种期待有多少现实基础,却是不能抱以太乐观的态度的。须知市场有一个简单的道理,虽然消费者总是期望买到价格更低的商品,但是他们并非是铁板一块,只要房价下降到了各自的心理价位,就会有抄底者入市,很快就能把价格再次托上去”。

这些抄底者中,不仅有准备购买居住型住房的消费者,更有大量炒房的投资者,或者说投机者。事实上,即使这帮人按兵不动,上海的豪宅还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虽然上海近期开盘的项目全线打折促销手段翻新,送车、送面积,上周(2010年8月2日-8月8日)四个豪宅项目的大幅成交,拉高上海上周新房成交均价,甚至高于新政前的水平,创下3个月以来新高,达到23242元/平方米”(《中国证券报》)。

从2007年至今,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公寓涨幅为81%,而90平方米以上商品公寓涨幅却达到105%,这也是为什么开发商更乐意建造大户型的原因——有钱人喜欢买大房子。也是他们让上海的房价持续坚挺。

上海信义房屋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30日,上海全年共成交总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二手顶级豪宅770套,成交面积达242278.3平方米,成交总金额118.81亿元,平均成交价4.9万元/平方米,创历史最高峰。

在上述购买千万豪宅的购房者中,拥有上海户籍的仅占10%。在外省市购房者中,72%是36~55岁的企业家,另有27%的购房者是30岁以下。非上海户籍的内地购房人群数量,达到318人,占39%,港澳台购房者占16%,另外的23%购房者是外籍人士,另有10%具体来源不详。

同类推荐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真谛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提到这个问题,可能许多青少年会首先想到身体健康,这是对的。但健康远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全部真谛所在。青少年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达到的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健康。人们常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这种观点非常不全面。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深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出过如下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人们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处于良好状态的这些内容。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应用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本书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根据不同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讨论了不同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及技巧,对应用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针对性强,具有可读性,并有利于实际操作。全书分为10章,前3章为“关于应用翻译”、“功能翻译理论概述”、“译品类型”,后7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分别对法律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广告翻译、科技翻译、公示语翻译、经贸翻译等应用翻译体裁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热门推荐
  • 向男神告白99次

    向男神告白99次

    颜汐瑶破产了,是父亲贪钱,被告发进的牢。因为这一件事,颜汐瑶遇到了顾逸初。“神经病啊,你他妈把我家门锁撬了干嘛?赶紧赔钱!”穷的身无分文的颜汐瑶毫不脸红的向前面那人说道。“额,我没钱……”顾逸初弱弱的回道。“我他妈,没钱赶紧滚!”“我可以请你到我家吃饭,不要钱的那种。”顾逸初赶紧开口。行吧。颜汐瑶表面不情愿,内心乐开了花,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您好,您有一份快递。”门外快递员道。颜汐瑶道了声谢,接了过来,拆开看,一张纸条和一份户口本。“阿瑶,希望我能成为你的小众喜好,藏着,欣喜不已,炫耀时格外骄傲。——顾逸初留。”【各位宝贝入坑好吗?虽然写的很尬,但是我们能一起尬到完结吗?】
  • 创世龙祖

    创世龙祖

    一套独一无二的修炼功法,一颗矢志不渝的守护之心,于小城校园中走出的穷苦少年张扬,凭着一种名为“无限进化”的功法不断进化,只为守护至亲至爱的人,只为攀登进化的极致巅峰。。。丧尸?变异兽?机甲战士?阴谋?陷害?———你们都是我变强的粮食!!!
  • 项影帝的女总裁

    项影帝的女总裁

    女总裁苏希为爱强行“包养”了男明星项景为他提供最好的资源捧红了他。男明星项景却越红越飘居然想脱离女总裁苏希,却不知自己早已交付了真心本文甜的虐少
  • 易烊千玺:叶家老易太腹黑

    易烊千玺:叶家老易太腹黑

    我不就是帮我闺密代替了一下工作吗?还引来了‘杀身之祸’,一个大总裁追着她让她负责,然后领证,带回家宠。“千玺我有事求你”“可以,……肉偿”某男扑倒某女“千玺,我生理期……”然后某男就伺候了她好几天……几天过后……某男又扑倒某女“你该伺候一下我了”————————————————————还有就是这本书是同人小说,我点的时候弄错了,点成娱乐明星,不要以为是娱乐明星啊。
  • 医道神婿

    医道神婿

    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非要靠才华!岂不是埋没了我这张盛世美颜!惆怅,每天都被自己给帅醒!老婆八抬大轿把我抬上门做新郎!抢着跪着求养我!我岂能辜负!
  • 幻影前锋

    幻影前锋

    凌萧,11岁那年暑假去西班牙旅游时,一次误会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让他进入拉玛西亚青训营,结识了梅西。他被巴萨认定为是和梅西一样的天才,难而一个月后,他并没有留下,而是和家人回到了祖国。六年后,当梅西开始闪耀世界足坛时,考入国内某大学的凌萧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本书纯属虚构,里面的一切都是为了剧情发展的需要,切莫对号入座。
  • 黑暗梦魇

    黑暗梦魇

    不要试图招惹哥,要是惹到了哥,哥直接弄死你,《死神来了》够不够,直接用你身边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弄死你。什么,你丫竟然没有死。这样的话哥就亲自出马,让你经历一次《猛鬼街》让你在梦中充满着恐慌的死去。一种精密死亡设计法,一种梦中杀人法,两种不同却有同样诡异的杀人法使得李翊成为一个黑暗之中梦魇,凡是触犯之人都是必死ps:新书开张,需要大家的多多支持堕落酒吧群:195519810欢迎大家进来交流
  • 异士传奇

    异士传奇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为异士。异士之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只要找到传说中的秘境,便可获得长生神力,飞升成仙。
  • 三十三州记

    三十三州记

    若安想:“权倾天下的将军,乱世求存的杀手,当他去刺杀他,我该如何?”陆暗道:“没有人能伤的到我,现在。”明让说:“把她给我,我保你江山无忧。”百里慕雪吼道:“我不要你的施舍!!!”
  • 七页光年

    七页光年

    奔跑在森林中的噩梦,一个女孩和她对世界的好奇心,踏上无限空间的冒险之旅。关于宇宙第一条启示,都藏匿在她的故事里。时间,从来不曾为谁止步,滴答滴答,像一首歌谣。她遇到的朋友们,一个是有身份证的外星人,一个是秘密组织的代言人,一个是打破时间规律的、古老的旅人。星尘万顷,终有归处。但愿。欢迎加入交流群45812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