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62800000030

第30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解述”话语(3)

第三节 解述的形式结构特征

根据廖美珍(2003),一个问(答)言语行为有“大言语行为”(macro speech act)和“小言语行为”(micro speech act)之分,其中一个大言语行为通常有三个构件:“前导行为”,“核心行为”和“后续行为”。心理治疗会谈中的解述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形式特征,这种特征被称为“解述的启发器”(formulation initiator)(廖美珍,2003:4),或称为解述标记语(formulation markers)常常出现在大言语行为的“前导语”和“后续语”上。解述标记语建立了话语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前导语

(一)“(那)就是说”

这一类言语行为标志可以出现在同一话轮之内或者不同话轮之中。出现在同一话轮中时,通常表示对自身话语做进一步解释以促进和加深对方的理解。出现在不同话轮中时,通常是为了显示对对方话语的理解。例9中的解述就是针对来访者先前话轮中的话语所做的解述。例10中的解述则是同一话轮中的解述,即自我解述。

例9

388→治疗师:就是说你整个状态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389 来访者:[嗯。

390 治疗师:=有的人说话那个时候⊥见到领导说话,说⊥本来说话很流利的,对不对呀?说话吐词都不清了,不知要说什么,结结巴巴的[,=

391 来访者:[对。

392 治疗师:=对不对啊?有的人是这个情况,坐也不是啊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啊不走也不是,说也不是啊不说也不是。

393 来访者:对。

例10

505→治疗师:所以你自己的这些,这些基本生活方面都需要其他的人,另外呢不知道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么就是这种紧张状态啊,以及交往啊、障碍啊,就进一步地泛化了。就是说到对其他的人呐说话、言谈、举止是否针对你,开始你就敏感了[,=

506 来访者:[嗯

507 治疗师:=有些多疑[,

508 来访者:[嗯

509 治疗师:=对不对啊?

510 来访者:嗯。

(二)“就是”

这一言语行为标志通常被说话人用来显示对对方话语的理解和澄清事实。通常带有一点疑问的语气。

例11

293 治疗师:当时你在老师的面前不敢·表明你的态度[,=

294 来访者:[对

295 治疗师:=不敢说出你要上学的原因,是不是啊?

296 来访者:嗯

297→治疗师:就是默认了老师的当时这种[决定?

298 来访者:[他⊥对,他那个态度也不怎么好。

(三)“那么”

“那么”作为前导语的解述主要是对之前话轮中对方话语的一个概括或是一种推论,而不是显示理解。

例12

446→治疗师:那么你这个特定人群呐主要是对上级,领导,有权威有影响的这样一些人。在学校里你接触的都是老师嘛,校长啊,教导主任呐这一类的,对不对啊?

447 来访者:嗯。

例13

357 治疗师:因为你对你的爱人的认识,从开始到现在看呐,其实你们的感情基础还是很好的。因为那个题目当中啊,虽然你看问题很极端,很自私,但是啊,就说明他在你心目中的分量还是存在的,你说过吧,▲

358 来访者:▼一般的女人都是这样的。

359 治疗师:对。这个出发点不错,但是认识偏激了,对不对呀?

360 来访者:嗯

361→治疗师:那么实际上你也感觉到,他对你·还是爱的。

362 来访者:嗯。

(四)“所以说”、“所以”

包含这一类言语行为标志的解述通常是对来访者前一或前几个话轮中所表述的话语的一个自然的推论,总是为来访者所接受。

例14

459 治疗师:好,他做不到,那么给别人做不做得到?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可以做到?

460 来访者:会——说、会说偶然会想起,但你说日日夜夜想着,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个疯子,对不对[?=

461 治疗师:[呵呵((笑))。

462 来访者:=精神有问题,就像我这种的话才会日日夜夜去想一个问题。

463→治疗师:所以说是你把这个虚荣心看得太重了。即使他做到了,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464 来访者:没意义。不知道了,已经变成尘土了。

这类解述标记语也出现在同一个话轮之中,说明说话者推论的合理性,增强说服力,如例15。治疗师在同一个话轮之内连续做了两次解述,这两次解述都是诊断性的,是对来访者所描述的病史和症状进行推理的结果。

例15

808 治疗师:是⊥就是因为你的人际交往障碍,由此引起来的。

809 来访者:嗯。

810 治疗师:对不对?那不是原发的。原发的问题就是你,问题就是你这个人际交往障碍,属于心理上的问题啊,对不对啊?所以你不是焦虑症、疑虑症,但是当最后症状逐渐加重了以后引起了这一些症状。所以你这个、这个就是说·标与本、因和果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

(五)“哦”

在心理治疗会谈中,还有一类由“哦”、“嗯”等作为前导语引出的解述,这类解述通常是对来访者话语的要旨性解述,显示对来访者话语的理解。“哦”等引出的解述通常出现在问答相邻对之后,构成解述相邻对的第一个要件。

例16

242 治疗师:那么你这个就是到外面去的机会多不多啊?比如说到广场啊,大众场合下去啊?

243 来访者:那些地方去——也·不很紧张。

244 治疗师:不很紧张?

245 来访者:嗯。

246 治疗师:可以去?

247 来访者:可以去。

248 治疗师:没有障碍?

249 来访者:嗯对。

250→治疗师:哦,你主要是对人的问题?

251 来访者:嗯,嗯对。

252 治疗师:对不对呀?

253 来访者:对。

二、后续言语行为

解述的后续言语行为主要为附加问。这种附加问的核实和确认的功能减弱,基本上没有什么疑问度。其目的是加强前面话语的肯定语气,或者使附加问的命题内容,也就是治疗师心理学、专业性或指导性解述的方式变得更婉转,更加间接,更加容易让来访者接受,从而避免阻抗的发生。

作为后续言语行为的附加问有以下几种形式结构特征:“是吧”,“是不是(啊)”,“对不对(呀)”,“对吧”,“知道吧”等。

(一)“是吧(吗)?”

“是吧”比“是吗”语气更缓和。

例17

580→治疗师:这个坎的第一步很难迈的[,=

581 来访者:[嗯。

582→治疗师:=是不是啊?思前,思后啊,想法很多的[,=

583 来访者:[嗯。

584→治疗师:=是不是啊?顾虑越多,想法越多,越容易放弃,是吧?暂时的逃避求得一时的心理安慰,是吧?这是第一个。就是吃药啊它不是绝对作用[,=

585 来访者:[嗯。

586→治疗师:=你这个不是靠药物来的,但是药物能够消除你的紧张、焦虑,提高你的情绪,增强你的自信心,帮助你迈出第一步,知道吧?

587 来访者:嗯。

治疗师的第一个解述(第580行)属于他人解述,主要针对来访者之前话轮中所表述的内容。在治疗师的单个话轮中,治疗师对其第一个解述进行了进一步的自我解述(第584行),进一步澄清来访者之前所表述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引起来访者的共鸣。接下来治疗师对治疗性建议进行了进一步解述(第586行),引导谈话朝治疗的方向发展,使来访者树立自信心,迈出第一步。

(二)“是不是(啊)?”

“是不是(啊)”是“是吗”以及“是吧”的变体。如上述例17中的第580、582和584行,例18中的第182、184以及186行等。这一类解述在我们的语料中所占比例较大,主要表达对来访者的理解和共情。

例18

181 来访者:做事——做事现在也——,感觉到也还可以,有时人有点懒。

182→治疗师:人有点懒动,不想动,是不是啊?

183 来访者:有点懒,但是还是就是那种,就是我父亲给我教导的那种,很守规矩,就是别人是怎么做,一般来说我不会、我不会——顺着⊥逆着别人的意思去做。(2s)

184→治疗师:顺、顺从性[比较好,是不是啊?=

185 来访者:[哎

186→治疗师:=依从性,依着别人的话,叫你做什么事啊,是不是啊?很少有反抗的,逆着做的心情没有,[对不对啊?]那就是很本分。

187 来访者:[呃——]

(三)“知道吧?”

如上述例17中的第586行。这一类言语行为标志通常是治疗师视角的解述,是诊断性的、解释性的,甚至是治疗性的。

(四)“对吧?”

以后续言语行为“对吧”为标志的解述通常出现在治疗师对来访者的问题提出治疗性建议的阶段,是治疗师视角的解述。这一类解述明显而强烈地期待来访者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来访者的阻抗。这一类解述在我们的语料中并不多见。

例19

922 来访者:(――)治疗师生能给我多大的帮助对我这个信心,建立这个信心起多大的作用。我就、我就是一直都反正对我自己——想改变又改变不了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就是因为没有信心了。

923→治疗师:对呀,刚才我跟你⊥因为刚开始我都跟你重复讲过了,你这个病不是很重[,=

924 来访者:[嗯

925→治疗师:=是能够治好,不能完全靠药,不能完全靠别人,要靠你自己,医生只能帮助你,药物只能帮助你,你自己要有信心,要有耐力,对吧?最关键,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信心问题,(1.5s)关于具体方法我们以后再说。

(五)“对不对(呀)?”

例20

604 治疗师:关于你这个最近胸口痛的问题呀,说明你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真正解决,长期的精神压抑、心理问题,可以引起啊躯体的[·]疾病。

605 来访者:[疾病]很严重,←而且。

606 治疗师:哎。这当然呐在早期还是属于一种功能性的,可以引起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失常,知道吧?那么长期这样,最后也可能会引起器质性的。

607 来访者:心脏病。

609→治疗师:长期紧张、疑虑、焦虑引起心脏缺血啊、缺氧啊,不舒服,对不对?

610 来访者:对。

此外,对于后续言语行为是附加问的解述,来访者并不总是以“是”、“对”、“嗯”等通常的反馈语对治疗师的问话表示直接回应,而有时会采取对治疗师先前话轮中的内容进行解述的方式予以回应,实施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协作性详述(collaborative elaboration),表示与治疗师观点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来访者的自我治疗(self-therapy)(如例21)。

例21

695→治疗师:欸,你说你以前发生的这个事情,你一定要他跟你解释,一定要他跟你做好保证,一定要按你的要求去跟对方怎么样。做得到吗?做到了,你会怎么样啊?你不是这个事情完了[,=

696 来访者:[嗯

697 治疗师:=对不对呀?

698→来访者:其实好多事情主要就是说,其实不要把它看得太重了。

三、前导语+主体+后续语

有的解述前有导语,后有后续言语行为,起一种强化作用。这一类解述通常属于他人解述,出现在不同的话轮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一)“(那)就是说……是吧?”

例22

31 治疗师:有多长时间了?

32 来访者:好几年了,一出来就是——不、不跟人家交往,时间▲

33→治疗师:▼那就是说你不跟朋友啊,就没什么朋友,除了几个非常相好的人以外[,=

34 来访者:[嗯。

35→治疗师:=是吧?包括外面的人啊,上级啊,领导啊这些,都不太交往的[,=

36 来访者:[对

37 治疗师:=是不是啊?

38 来访者:对。

(二)“就是(说)……是不是啊?”、“就是(说)……对不对呀?”

如前所述,“是不是啊”是“是吧”的变体,“对不对呀”是“对吧”的变体。这类都属于双保险式的解述。

例23

158 来访者:就是那种很爱、很爱笑的,说那些无聊的事情的,我不喜欢跟那种人玩。

159→治疗师:|就是说你玩的一些朋友,你选择的时候,也是希望比较静一点的[,是不是啊?]

160 来访者:[欸——,比较],呃,稳重一点的。我喜欢跟那些年纪大一点的,比如说三四十岁,四五十岁那样的人,成熟的人,那种社会上比较好一点,成熟一点的,我喜欢跟那种人,感觉到比较好一点。

例24

386 治疗师:就是说你整个状态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387 来访者:[嗯。

388→治疗师:=有的人说话那个时候⊥见到领导说话,说⊥本来说话很流利的,对不对呀?说话吐词都不清了,不知要说什么,结结巴巴的[,=

389 来访者:[对。

390 治疗师:=对不对啊?有的人是这个情况,坐也不是啊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啊不走也不是,说也不是啊不说也不是。

391 来访者:对。

(三)“哦/嗯……是不是啊?”、“哦……对不对呀?”

这类解述以“哦”等作为前导语,后面加上附加问作为后续言语行为。

例25

226 治疗师:你就一味地退让。

227 来访者:嗯对。

228 治疗师:是不是啊?

229 来访者:对。

230→治疗师:哦,息事宁人,对不对啊?

231 来访者:嗯对。

“息事宁人”就是对“一味地退让”的解述,这属于治疗师的自我解述。

例26

315 治疗师:所以在班上,在学校里面就是▲

316 来访者:▼很老实、胆小的那一种。

317→治疗师:哦,有你没你别人不在意[,=

318 来访者:[嗯——对。

319→治疗师:=是不是啊?

320 来访者:嗯。

治疗师对来访者在第316行中的话语进行了解述(第317行),显示了对来访者的理解。

四、零标记语的确认性问话

在我们的语料中,有一部分解述既没有前导语,也没有后续行为,其语言形式表现为确认性问话。这部分确认性问话的命题内容是选择前一话轮中的某一部分话语进行复述(restatement)。在复述中,或者对来访者的话语加以整合,把其中的意思清楚地复述出来,或者表达出来访者想要表达但却没有说出的意思,突出来访者的某种情感和意图(郑刚等译,2006:15)。这一类解述的目的主要是显示对对方话语的理解,促进共情,同时对来访者的描述进行澄清和核实。

例27

15 治疗师:你什么——哪方面不好啊?

16 来访者:就是感觉到·郁闷呢,就是好像总是开心不起来,好像▲

17→治疗师:▼总是觉得不开心?

18 来访者:对!有好多事情,反正好像对什么事情也不感兴趣。

19→治疗师: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

20 来访者:欸,很多⊥反正感兴趣都是些那种很开心的那种感觉。(3.5s)有很多的这个心里啊,非常的恐慌啊,就是说。

治疗师的两次解述(第19、21行)都是针对来访者的感受。关注对方的感受通常会引发一种情感回应,这是治疗师帮助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的方式(Davis,1986:63)。

同类推荐
  •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派别众多,《咨询心理学》选择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详细说明,让读者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理论与方法,避免对理论学习的多而不精、精而不深。对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都从其背景、发展演变、核心理论与方法、优点与局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说明,让读者对这些派别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把握。该书案例与理论联系紧密,让读者很轻松地领会和把握相关的知识。《咨询心理学》是大学应用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工作者们的学习和培训用书;同时,《咨询心理学》对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的人们,尤其是对初学者,都是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读本。相信读者读后,会有所感受。
  •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本书正是从日常生活现象着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你揭密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同时,本书还将教你一些实用的心理技巧,帮你应对生活中的常见难题。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分8部分,包括:心理创伤概述、创伤与分离、心理创伤理论、儿童早期虐待与心理创伤、心理创伤与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等。
  • 一沙一世界:手把手教你箱庭疗法

    一沙一世界:手把手教你箱庭疗法

    实用性。本书所附的箱庭治疗个体案例、家庭案例及团体案例,均来自咨询中的真实案例,及箱庭培训教学中的案例,很注重理论和咨询实践的结合。可操作性。书中附有完整的个案实操过程,对于箱庭初学者可以起到手把手教之学箱庭的目的,对于箱庭研究者可以作为尝试性与探索性分析的资料。整合性。箱庭像一个容器,而箱庭疗法则整合了多种心理咨询技术。本书把多个理论学说综合运用于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科普性。本书展示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成长过程,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身心会得到升华。
热门推荐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校长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校长卷)

    本书分别介绍了刘云燕、张娟英、刘菲菲等十一位校长的管理自传、管理故事、田野笔记、办学语录等。
  • 万卡主宰

    万卡主宰

    主宰大陆,武者为尊,携带万卡系统的少年,魂穿一小兵。储物卡、武器卡、召唤卡、升级卡、抽奖卡......万卡说了,万卡在手,天下在他手!
  • 邪王追傲妻:冷艳狂妃的呆萌时刻

    邪王追傲妻:冷艳狂妃的呆萌时刻

    某女很不忿!凭毛自己总是被一个奴婢欺负!配什么奴婢长的那么帅!配什么奴婢可以揉她头捏她脸!啊喂端木樨很疼的!不要捏我!某男邪邪一笑,你该减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明天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明天

    顾茜“章鑫,十年前......”章鑫“十年是过去,我一直再等我们的明天”
  • 梦生记忆井

    梦生记忆井

    数千年前,他与她私定终身!三千年前,他曾是六界战帝,名扬天下的“天启神领”!数千年后,他还魂于现代!如今,时辰已到,一颗神石,一卷古书!三世记忆,三世轮回,交杂不清……一步称帝一朝成神只为化解梦境中的千年宿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读书止观录

    读书止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高管理者

    至高管理者

    渎神的高塔在白地竖立,巫师们躲藏在阴影中窃窃私语。魔月坠亡,引得群星陨落。诸神在云端怒吼,永恒圣所的僧侣倾巢而出,至高森林的牧首也愤怒的吹响了号角。神权衰落,凡人拾取权柄。这,是新的时代…….
  • 绝世之战

    绝世之战

    自创鬼剑流少年与阿拉德大陆第一剑神的绝世之战天下道场,万众瞩目鬼剑流第一次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引起巨大波澜这是剑神之间的较量,证道之路的印证或许,虚无缥缈的仙道就在这一战出现还是关于DNF的,不过是本短篇,无聊的时候可以一观,恩,虽然是短篇,看到的还是支持下吧!谢谢!再加一句作者本人另有一本长篇连载小说《DNF之巅峰王者》,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点击作者名字进去,有直通车,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