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9800000001

第1章 总序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儒家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整理了从古传下来的历史文献,重视人伦道德,为两汉以后的文化教育传统奠定了基础。儒家所传授的《周易经传》更是富于深刻的智慧,为后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渊奥的源泉。道家富于批判精神,揭示了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偏失,要求回到自然,对于自然的奥秘有较深的体会。墨家追求“国家人民百姓之利”,富于牺牲精神,对于自然科学与名辩之学有较高的贡献。法家强调变革,主张以法治国,虽然其所谓法是专制主义的法,但是肯定法治还是有重要意义的。兵家的军事著作更是闪耀着符合实际的智慧。诸子学觉既包含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糟粕,也含有符合客观实际、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华,在今天仍能绐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察现代实际,发扬创造性的思维的同时,研读诸子学说,仍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朱耀廷同志主编《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邀请我写一篇序文,于是略述研究诸子学说的意义以为之序。

张岱年

1997年8月于北京大学

修版序

十余年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却研究较少。当时经与李晓霖女士交谈,我们决定组织编写一套学术研究性丛书《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该套丛书共计8本,1998年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当时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我们的基本考虑如下: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社会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大学生乃至整个知识界,真正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并不在多数。对诸子学说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对于宣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会大有好处。先秦诸子学说与其他古文化一样,其中既有民族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真知灼见,又有唯心主义的奇谈怪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其实都是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都不应为其辩护,而评法批儒与全面地尊孔复古也不能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学说中有不少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精辟见解,如儒家、墨家的教育成才思想,法家的变革主张、法制建设思想,兵家的兵法战策,道家的辩证思想与养生学说,甚至在诸子的宇宙观、天人观、伦理观中也有不少符合认识规律的思想与主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认真研究一下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使诸子学说中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主张进一步为今人掌握,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1999年4月10日,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主持,以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为专家组组长,举行了《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结题报告会,专家组提出了正式的评审意见,对该套丛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专家们认为,该套丛书填补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研究的一个空白,是一套富有启发性的古为今用的学术性著作。

这套丛书有如下几个特点:1.正确地处理了古代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当今最崇尚的一个口号,然而创新是相对于传统而言,不了解传统,不借鉴传统,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创新的。因此创新要以古为鉴,传统要为今所用。2.作者遵循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态度,首先对先秦诸子学说忠实地作了介绍,尽可能展示诸子学说的本来面貌,而不是按作者本人的思想去任意诠释。其次是对先秦诸子思想既不简单肯定,也不简单否定,而是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评价,努力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3.本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理性认识,努力探索诸子百家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价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先秦诸子提出的方略。这是人类智慧的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掌握了这些人生哲理与真知灼见,无疑会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

从该套丛书出版到现在,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我们根据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对该套丛书重新进行了修订。在写作时,我们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由于我们的这套书是出于众人之手,每人的研究领域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虽然在写作前曾统一了体例,但最终的成果毕竟还会千差万别,其中也会有一些不恰当的分析与论述,希望读到此书的诸位读者与专家不吝赐教,及时指正。朱耀廷

2006年5月25日于望京花园

序言 法家的再评价

法家是战国时期兴起的一个学术派别。其思想之源,可以追溯得更早。该学派以力主“以法治国”的“法治”而得名。他们的社会基础,是由非贵族的平民通过各种途径上升为土地所有者的新兴地主阶级组成的。他们所主张的“法治”是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为形式的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所鼓吹的“法”正是与贵族阶级相对立的地主阶级的意志。这种意志正是由新兴地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即打破贵族对土地、政权和文化的垄断,用法律确保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人身安全,保障他们进入社会上层、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他们把贵族之“礼”说成是“私”的体现,而他们的“法”,则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体现,从而高举“法治”的大旗,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变法实践。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各个领域,涤荡了旧时代的营垒,清扫了古老的血缘纽带,构筑了新的超血缘的统一的国家。

公元前221年成立的秦帝国,就是在法家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一方面面临着六国复辟势力的威胁,另一方面又缺乏统治经验,其政策措施不得不酷,不得不烈。他们迷信暴力,迷信刑罚,相信只要以酷烈治国,以合“水德”,便可以长治久安。其结果,倒是另外一个“水德”——“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起了作用,秦帝国终于在农民起义的烽火中倾覆了。

一个无比强盛的泱泱帝国,何以二世而亡?这成了后世统治者和政治思想家们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经过探讨,他们一致认为,秦之亡国,就在于贯彻了法家政治,严刑酷罚,不讲恩德,不重教化,使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应者云集,使王朝土崩瓦解。

西汉的儒者更是一手批判法家,一手宣扬儒家,终于把儒学推上了官方正宗学术的宝座。但是,汉王朝既然继承了秦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就不可能不继承秦的官僚体制和法律。这是因为,处理君主与臣僚的关系,保障臣僚按君主意志施政,是不能用儒家之术来实现的。这就造成了“汉承秦制”和“汉承秦法”的客观事实。

整个封建时代,封建王朝一面标榜孔孟儒学,一面推行法家的治国之术。所谓“外儒内法”,“明倡儒经,暗行法术”。况且,儒法之间从西汉开始,便改变了以往的对立局面,逐步走向融和。此后,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所司,各有所用。

在历朝历代,法家“以法治国”,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始终发挥着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打击地方豪强势力,一方面打击佞臣,整肃朝纲。不少封建官员,忠于朝廷,忠于法律,忠于职守,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不贪图金钱而诛及无辜,体现了“依法办事”、不畏强暴的可贵精神。在封建时代,能够做到这一点,常常招致权势之臣的暗中陷害和皇帝的猜忌,所以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阶段。这就决定着我们的法制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不论从立法、司法、守法,还是从法官的素质和民众的法律意识来看,都体现着初级阶段的特点。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法制建设事业的主要矛盾,是相对先进的立法和相对滞后的执法之间的不谐调所造成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真正树立忠于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严格依法办事的坚强信念,不断改善司法状态,以与先进的立法保持一致。切不可碌碌无为,甚至徇私枉法,使美好的法律成为半纸空文、一纸空文。如果民众对法治失去信任,那将是十分严重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当从法家思想和法家精神当中,摈弃其封建主义的剥削阶级的反人民的糟粕,引取其严格依法办事、忠于法律、忠于职守、不畏强暴的精神,以为当今法制建设服务。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突出故事的可读性,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跋,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或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悉心品味这些经典故事,就像搭乘了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虚空浮华的彼岸……如果你想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就请翻开本书吧。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在历史上,一世英明且苦修哲学的皇帝,除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他在政务辛劳之余,利用短暂的闲暇,与自己对话,对人生进行思考,写下了《沉思录》这本“世界之书”。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里程碑之作,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回归安宁、平静和理性的心灵状态。时至今日,对生活在巨大压力下、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是一剂良方。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完美爱情

    TFBOYS之完美爱情

    本书是写三只的,新手上路,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多提点意见
  • 囚恶

    囚恶

    宇宙出生,分二气,一曰:善,吸天下之正气。二曰:恶,纳天下之邪念。囚恶于牢笼,送入轮回,而善独霸天下。天下万物阴阳交融,有善就有恶,有正就有邪。善不一定没有恶的一面,恶不一定没有正的一面。看孙枫如何打破身自己身为牢笼的命运,来成就属于自己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游之阐教门徒

    西游之阐教门徒

    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张星穿越到了西游开始之前,他该怎样才能活的精彩?成为了阐教三代弟子,他该怎样在西游中为自己谋取利益?拥有西游历史知识的他,该怎样走向在个世界的巅峰?一切尽在《西游之阐教门徒》新人新书,希望各位大大支持一下!方寸在这里先谢过了!
  • 悠闲大佬救世界

    悠闲大佬救世界

    世界主宰,一边吃喝玩乐,一边悠哉地拯救世界。为了拯救世界,蓝雪曦被迫苏醒,但却吃着美食,睡着懒觉,收罗帅哥美女,经常把正事忘在脑后。“顺其自然,世界平衡”这是她的态度。当人界遭遇危难之际,所有人在寻找她,而她却在其他世界吃着美食,周围一群美女环绕,说着“这是人类的报应,我这是顺其自然,为世界平衡着想啊!”当仙界大佬纷纷出动,跪到脚下,“请帝尊殿下救救世界吧!”而她却霸气拒绝“世界毁灭与我何干,不要挡着本帝去睡觉”众人“……”。本文无男主,只有女主。
  • 辞玖迎星

    辞玖迎星

    可以穿越的时光少女,遇上了高冷温柔的翩翩少年,少女的心曾多次被少年给受了伤,“别怕!只要有我在,你就不许给我受伤!”,而男主也一次次的因为少女而经常把(醋)坛子给打翻了。他们以尴尬的场面相见,却以甜蜜幸福来告终。
  • 我在诸天学仙术

    我在诸天学仙术

    文可嘴炮退群魔,武可追月动九天。我叫王辰风,一个谜一样的男人!开局一条幼龙灵气,升级全靠学院教育以及超人的毅力和魅力。我想干什么?当这诸天仙帝,逍遥快活!
  • 狐仙修恋

    狐仙修恋

    俗话说人妖殊途,不可相恋。那仙和妖呢?一只笨蛋狐妖,一个自恋散仙。如何能在一起?一人一狐够别扭了,居然还有第三者?什么?还斗心思?不在宫不在宅,这算野外大乱斗吗?貌似是个悲剧,作者你弄这么多笑点干嘛?好吧,你敢写成悲剧你死定了,作者同学。就这样吧,想知道,就看书吧^_^!~
  • 圣迎

    圣迎

    这一天,诸神相迎。这一时,天地巨变。这一刻,巅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