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97600000319

第319章 寝宫灵位

汉文、满文、蒙文三篇讨伐阿巴海的檄文张贴在美岱召城墙外。

汉文檄文由朱军师捉笔。考虑到大板升识字的人虽多,有学问的人却少,整篇文字全是用白话写成,没用一个经典,却把东哨的事情讲了一个清清楚楚。

满文檄文是达海博士亲手写成。

联军本来是安排余胜之写满文版本。朱军师写好汉语檄文之后回到自己的院子碰到达海。朱军师通知达海:

“博士不用赶着去库库和屯了,库库和屯城已经没有了。”

达海疑惑之中接过军师手中的汉语檄文,读罢满眼惊愕。

“不可能,绝不可能,阿巴海尊重读书人,重用读书人,他怎么会做出这么有悖天理的事情!”

“博士不信,可以去街上随便找几个寡妇难民问问。”

达海从街上回来之后劈手抢过余胜之的笔墨,一气呵成讨伐阿巴海的文章,悬挂于城外蒙语檄文之侧。

余胜之告诉朱军师,达海的满语檄文中满是悲愤。虽然没有明说,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失望。

蒙语檄文是萨囊台吉的手笔。往来的百姓集聚在这篇文字之下,照着文字吟唱出来,竟然是一首押韵的诗歌。无论蒙汉,大板升的百姓听了这首歌无不动容。

孙一惊诧于萨囊的文采,拿出手机一查,发现这个萨囊台吉居然是后世名垂青史的人物!

萨囊生于1604年,今年二十八岁。在他十一岁时,鄂尔多斯济农因为萨囊祖父和父亲的显赫名望,袭封他称为萨囊彻辰黄台吉。等萨囊长到十七岁时,济农就让他参加到大臣之列主持政事。

后来察哈尔入侵土默特,隶属金国的鄂尔多斯济农被林丹汗罢权,鄂尔多斯处于混乱之中;紧接着林丹汗的雄心大业轰然崩溃,蒙古延续四百年的汗统宣告结束。

当满清攻打林丹汗的时刻,萨囊毅然加入林丹汗的队伍。当林丹汗战败,二十九岁的萨囊隐居,算来正是崇祯六年。当林丹汗的统治接近尾声,萨囊主动与脱离林丹的一支察哈儿人联系,商定了东返之事,并劝鄂尔多斯济农共同行动返回原牧地,使鄂尔多斯部落得以保留。

历史上的萨囊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成吉思汗子孙的骄傲和佛教的传承令萨囊在历史中寻找昔日王朝的辉煌。他用去几十年时间,翻阅了大量的藏文蒙文资料、佛教经典、民间传说写成了《汗统宝鉴》。书中以喇嘛教为主线,“记录”了从开天辟地之后佛爷一路由印度转世到藏巴高原,再转世到草原落户黄金家族。印、藏、蒙“一脉相承”的各世代历史。

书中对达延汗及阿勒坦汗时期政治、经济、宗教、领地划分、各部战争和诸汗世次、名号、生卒年及人地诸名、职官等的叙述在所有蒙古文史籍中最为详细。此外还收录了很多蒙古民间传说、诗歌及藏、梵、汉、满等族的语言资料。在《汗统宝鉴》中,萨囊借助一首诗歌,深深地表达了对蒙古族沦为异族奴隶的悲伤,以及对林丹汗没有战略一味蛮干的怨恨。

《汗统宝鉴》在乾隆时期译为满文,后来根据满文再译为汉文,收入四库全书,称《钦定蒙古源流》。《蒙古源流》与《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合称蒙古族的三大历史著作,萨囊被誉为蒙古的司马迁。

有学者称《蒙古源流》在“钦定”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动,满译本错误很多,导致清代的汉译本也有很多的错误。

《蒙古源流》全书总内容的结止年代为1662年,即作者完成史书的那一年,但是书中对蒙古史的内容十分蹊跷地于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哲归降后金之处嘎然而止。

书中作者对自己的名号、生平有所交代,但没有说明他三十岁以后的情况。在萨囊的家乡有一些有关他晚年的传说,传说他受到投降清庭的鄂尔多斯济农的冷落,由于他不接受清朝的封官,公开痛斥清军的侵略行径,最后被肢解处死。

萨囊死后受到家乡人的特别尊重,他的坟墓四周禁猎、禁耕,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是大祭。1901年,萨囊陵地的区域被划归陕西开垦,牧民被迫迁徙,但是每年的五月十三依旧会走几百里路回到陕西的萨囊陵地祭祀。萨囊陵地的祭祀,在他死后的三百多年间从未间断。

孙一感慨万千。

后世居然有人鼓吹满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最融洽。满清只不过是最无耻,将不利于它的历史全然抹去了而已。

孙一下令,将三篇檄文各抄录两份,一份入美岱召藏经阁保存,一份送九原由参谋部归档。

孙一下令,美岱召中轴线上的阿勒坦汗寝宫改为大金国烈士祠。

左翼骑兵这次出征同满洲兵有几次小规模交锋,共计烈士三十七名。中原的传统是战死之后“马革裹尸还乡”,草原的传统是死者就地安置。

萨满教的风俗,人死后落在哪里,哪里就是墓地。藏传佛教认为,人活着是灵魂在身体里,人死后是灵魂飘在虚空,所以尸体并不重要,应当自然地归还于天地。

所以左翼骑兵的三十七名烈士没有尸首。

孙一尊重草原的风俗,但是不想他们象野草一样被人遗忘。因为这一次战死的烈士不是因为草原大汗之间无谓的争斗死去,他们献出生命是为了悍卫同伴的生存权利。

孙一下令记录烈士的名字、年龄、生前细节,保存于阿勒坦汗寝宫。如果家人不反对,在阿勒坦汗寝宫内设立烈士灵位享受后人祭奠。阿勒坦汗寝宫作为烈士祠,永远向百姓开放。

美岱召的僧人没有参与烈士祠的事,也没有提出反对。

大板升的百姓认定,烈士要么已经由此升为翁衮,要么已经灵魂升入佛国。百姓商量之后杀掉九只羊,作为对烈士的统一祭奠。

——————

参考资料

有关《蒙古源流》作者的名字

《蒙古源流》的作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Sanang。

《蒙古源流》蒙文抄本中作者的名字始终多作Saqang、Saγang,间或作Saqan。

在鄂尔多斯实地,作者名字的读音均是Saγang。

当代多位学者考证古蒙文发音,指出由于故宫精钞本和殿本有误,误传作者为Sanang。现在学界基本采取了Saγang(萨冈)的读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大量文献资料都记录《蒙古源流》作者为萨囊。本文将错就错,也称之为萨囊。

同类推荐
  • 徐福录

    徐福录

    传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以及三年的粮食、衣服、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然而徐福出海数年未归,究竟是否寻到了长生不死药未可知,跟覃文一起经历不一样的先秦时代吧。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新版《巴蜀文化丛书》包括《地下成都》《地上成都》《人文成都》《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五册,从古蜀文明遗址、文化标志、人文掌故、近代移民史、客家文化源流等方面,对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
  • 中狼山大王

    中狼山大王

    乱世之中,你强他就弱。一个有着大野心的少年,从中狼山走向世界,对世界说:“我的,都是我的。”
  • 第三只眼看日本

    第三只眼看日本

    一本书看透日本。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日本民族面面观。东瀛孤岛民族的自卑,军国主义日本的张狂,经济强国日本的压力,追根溯源,寻幽发微,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展现一幅日本民族与社会的全景图。
  • 我的春秋我做主

    我的春秋我做主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然而这些都基于一个明确无误的前提,那就是史书必须给人以阅读的兴趣,或者说勇气。我从不妄加揣测每位读者的素养和偏好,但既然大家都说群众路线才是文艺的生命所在,那我相信,《我的春秋我做主》这篇文字,至少没有脱离顶层的召唤和底层的呼唤。如果您不吝第一次点击打开它,您一定能感受到我扑面而来的诚意。本文试图在历史的严肃性和观赏性之间寻求某种融合,一方面避免枯燥史料的堆砌和说教,另一方面也防止脱离历史本原而走上架空的道路。最终的目的,是以史料为基础,以争霸为主线,用通俗亲和的文体,用有血有肉的笔触,讲述春秋时期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希望您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它。
热门推荐
  • 噩梦人间之赎世传说

    噩梦人间之赎世传说

    一个13万年前被上界神禁锢的恶魔;一个被仇恨困扰的圣洁灵魂;一具本该化为尘埃的年轻躯体;这三样本来毫无瓜葛的事物,因为意外而联系在了一起!恶魔与圣洁灵魂怀着不同的理想,吸取人世间的灵魂增加力量!而进入世间的年轻躯体,不断地感受人类的优点和劣性以后,对未来处在茫然两难的选择当中!为了救赎人类的生存权利和自主命运,他做出了震怒神魔两界的艰难抉择,遭受上界神的凄惨处罚!因为他的努力,从而改变了人类以后的发展进程......一直以来,都想写个真正的玄幻故事,让自己在幻想的空间中自由飞翔!这次,小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个故事身上,希望各位朋友喜欢!
  • 九月梧城

    九月梧城

    20岁的英俊少年踏上了心怀梦想的大学路,相遇有共同梦想的少女;青春的爱情、走心的友情和温馨的亲情陆续展开。
  • 五行之火魔

    五行之火魔

    魔种入凡尘,玄天不死身!豪门世家惊现霸道妖孽苏炎,修法碾压各方天才,驰骋沙场镇守天下,火势滔滔,燃尽八荒四合!
  • 国士无霜

    国士无霜

    向往闲云野鹤,却被束缚在高墙之内素来痴痴情深,总被限定在权力之巅追寻至尊之位,不经意间被拨动心弦
  • 斗罗之我为真武

    斗罗之我为真武

    比比东:他是武魂殿统一大陆最大的障碍。唐昊:他才是大陆最年轻的封号斗罗。千道流:什么?你也是神的传承者!!!史莱克七怪:我们是怪物,他是妖孽。狂吃狂喝的宇源打了个饱嗝:我要成为“世界的法则”。
  •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本书内容包括:面对苦难笑一笑,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面对艰辛笑一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面对苦闷笑一笑,适时给心灵放个假等。
  • 实习生的蜕变(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实习生的蜕变(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医疗体系下的种种矛盾使越来越多的人把笔尖指向了医院,而目睹、听闻、猜测,终究不能像临床医生一样探触到这一领域的根须。本文作者是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实习生,他通过全面客观地整理真实的医院生活,描绘医学实习生的心路历程,揭露行业中依然存在的黑暗面,以及分享处在生死分界线之时,夹在绝望和希望之间时的惊喜与感动。将五彩斑斓的经历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少有临床医生或医学生能空出时间准备好心情开启一场文字的旅行,他们总是太过忙碌。鲁迅为从文而弃医;毕淑敏从事的心理科稍显轻松,二十年医师生涯后为专业写作也只能离开;渡边淳一十年外科生涯给予了他众多灵感,文字变为生活的重心后,他也告别了医院。我很喜爱张晓风,她一直在医学院教书,与医学生的接触赋予了她对爱情和生活细腻而独到的见解。我希望自己能在临床中写字,在医院里思考人生,鼓励自己虽身着白大褂而莫误其他。我努力把一切描述地客观,刻绘地真实。我希望自己能化解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一些误解,并且安抚医生对社会失望和愤怒的心。我们的体系还存在种种问题,解决它们终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我所做的一切能为缓解医患关系带来哪怕一丁点点的推动力,我为文章的价值感到心安。篇幅不长,所记乃冰山一角,希望能把领域内的情况点出一二为保护患者和医院隐私,全部使用化名。勉励自己笔不辍耕,为我这个田野内的人,或医或患,带来一丝美好。笔名取了“伊声”,既谐音“医生”,又表示愿意为行业发出有力的积极的声音。 我今年二十岁,八岁的时候在报纸上发了第一篇小文,盘算下来已经有十二年。十二年来从一个学校读到另一个学校,不变得是对文字的爱好。在报纸上发过小文,在杂志上发过小说,因为写作得过小奖,采访过不大不小的名人,主编过学校的杂志,喜欢在博客里写写生活感悟,没有太大的成就,多数时间码字只是为了更舒适的心情。现在在某985院校临床七年制专业读书,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好在苦涩的学业尽头是我向往已久的理想——我要做一名医生,一名好医生。我离真正的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只有一步之遥。医院在我心里是个神奇的国度,她伤害过许多人,她拯救过许多人,她曾经让我心生怀疑,但终究她带给我的更多是感动,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我愿意努力学习和锻炼,踏入我了解越来越深入的这个田野,并为其工作。我需要把她描绘出来,我不仅需要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还要写自己喜欢并且有意义的
  • 我曾经是好人

    我曾经是好人

    一个乐善好施的老人,却遭人谋杀。重生归来,是行善积德,还是爱恨分明?获得超强系统,走上复仇之路,顺便缴获无数妹子。
  • 妃藏宠爱

    妃藏宠爱

    从死亡边缘爬起来才知道生命可贵,要么一生低调,听之任之;要么摆脱困境,由自己掌握命运之轮。如兮深知,只有强者才能握住自己的命运,在弱肉强食的后宫,她,不能输。帝王的爱能有多少分量,在这个非常时期,她似一颗棋子周旋在两个男人身边,然则回首再望,那份情,是否依然停在原地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农家毒寡妇

    重生之农家毒寡妇

    本是一国之母,奈何夫不在儿登基,可惜天不随人愿,安稳日子难求;贱人当道,一步步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以死为果,待重生时,素手执药,三千发丝为箭,定是那贱人血溅之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