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97600000200

第200章 盘龙鸟铳

八旗的普通士兵分为护军、甲士、步卒三种。

护军满语叫做“拔牙剌”,汉语“亲兵、卫兵”的意思,地位最高。作战时跟随大汗或者贝勒,一般并不主动出击,负责护卫和策应,是八旗精锐。

甲士满语叫“乌克申”,汉语“批甲人”的意思,经常电视剧里有台词“发配宁古塔,与批甲人为奴”。甲士自备兵器,可以细分为马甲、步甲,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作战时跟随游击、参将、副将,所以又叫“行营兵”,地位次一等。

八旗出征时按牛录抽批甲人,胜利后按出丁数分配缴获。

爱新国这些年战无不胜,出征时人人踊跃。尤其是出兵大明朝时,按比例一牛录抽二十甲、甚至四十甲之后,还有穷人怀踹着发财梦志愿从军。

这些志愿者被编入步卒。同样被编入步卒的还有护军和甲士的随军奴才,满语叫做“包衣阿哈”。阿哈如果作战勇猛,同样可以得到赏赐,甚至可以摆脱“阿哈”身份单独编户口,一路打拼,从奴隶升到将军。

吉尔哈朗早就定下拼光前军的打算,所以前军基本都是步卒。

现在背上有红点的步卒被一个个拉出来在两军阵前当众斩首,山梁上的孙一看得心惊肉跳。

怪不得八旗战力彪悍,人家是真杀啊。

要照八旗这种力度执行军法,估计大明朝的辽东镇所有人砍两次脑袋还不够数。

吉尔哈朗当众砍头肯定会让镶兰旗的其他人严守军纪,接下来的仗怕是不好打了。

吉尔哈朗发现中了毒气的人慢慢恢复,好像并无大碍。

他豁出去了,不再顾忌毒气,不再顾忌虎蹲炮,准备实打实来一场血战。

吉尔哈朗以步甲冲阵,以弓手掩护。士卒互相之间拉开距离,从河滩到半山同时向山梁发动第三次攻击。

镶兰旗摆出的这种阵型让虎蹲炮和万人敌有劲使不上。

山梁上的守军算上刚才反正的汉军只有三十人上下,孙一把这些人分为六组,自己和李广各领三组,散布在黑色的石头后面。

镶兰旗的箭矢嗖嗖地贴着山梁飞过。

各组人员压低脑袋互相叮嘱:“沉住气,放近了再打。”

一百五十尺的时候,先是反正的汉军隔着山梁摔出烟幕弹。

一个个洁白的石膏球在黑色的山石上弹跳几下,在百尺的距离形成烟雾,镶兰旗的弓手失去准头。

守军露出脑袋。

当第一个镶兰旗从烟雾中钻出身体,“霹呦”一声鸟铳,“嗖”一声羽箭,镶兰旗应声倒地。

越来越多的镶兰旗钻出烟雾,鸟铳声、羽箭声、间或三眼铳的爆鸣变得密集。

贺老六又变得胆小,后背顶着山梁不敢露头,为同组放过的鸟铳装药。

这支鸟铳同他熟悉的鸟铳有些不一样。没有枪机,在原来枪机的位置鼓了一个大包。贺老六偷偷摸了摸,大包即像石头又向布。装药步骤倒是一样,都是先清理铳管,然后装药压实。

像是提醒自己,贺老六念叨着“尖头冲上,屁股冲下”,取一颗圆椎形的铳子塞入铳口,用通条使劲把铳子压入底部。

取出通条的时候,贺老六感到手指被铳管剌了一下。

贺老六向铳管里看一眼,发现铳管不平。

铳管内壁被刻出了三道槽,互相盘旋着。

贺老六暗道:“原来是一条盘龙鸟铳,使这杆铳的人一定很讲究”。

贺老六把装好的盘龙鸟铳放好,又拿起一支鸟铳装药。

他先摸了一把铳口,感觉这杆铳没有刻盘龙。

贺老六同组的上官捡起了那条盘龙鸟铳。

贺老六注意到,上官的右脚也大大的鼓起,那材料和鸟铳枪机的鼓包是一样的。

上官放铳的姿势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夹着鸟铳平放,上官趴在石头上把鸟铳架到肩旁,闭上一支眼瞄。

贺老六想提醒上官一句,瞄不瞄都一样,铳子打出去都没谱,那样瞄还容易炸伤眼睛。

话到嘴边贺老六决定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孙一使用着崇祯五年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支膛线鸟铳,已经慢慢地打出了感觉。

指望这把鸟铳作为阻击步枪是万万不能的。

明朝的鸟铳枪管粗,铅子大,二者的加工精度都不够,火药也不统一,可以说每一枪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膛线配木塞子铅弹,在五十米的距离以内鸟铳已经可以瞄准使用了,基本能上靶。

木塞子铅弹尾部膨胀在膛线的挤压下高速旋转出膛,提高了铅弹飞行的稳定性,还极大地提高了杀伤力。在进入目标体内的一瞬间铅弹撞击变形但依旧保持旋转,同体内组织纠缠不清,伤口迅速撕裂。如果铅弹撞击到骨骼,不会像滑膛枪铅弹那样嵌入骨头,而是直接把骨头击碎。

孙一亲眼看见一名腹部中弹的镶兰旗倒地之后,背后的创口支楞着白白的肋骨碴子足有鸭蛋那么大。

本来孙一以为做膛线很复杂。

当他把膛线的概念给薛师傅解释清楚,薛师傅说:“不就是螺纹吗?好办!”

薛师傅用硬木做一根比铳管稍细的木棍,放入铳管可以旋转但不会晃动。

在这根木棍上先刻一条膛线,穿过两个木架圆孔,圆孔上各有一支铜螺栓伸入木棍的膛线。当推拉木棍时,木棍就会顺着膛线旋转。

薛师傅在木棍一端做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横木把手,木棍另一端嵌入一片硬铸铁块儿上砸下来薄片做刀刃。

把刀刃送入铳管,每拉动一次木棍,铳管里都会被刻一条。每刻一条,就稍稍转动木架一个很小的角度。二十几次下来,一条膛线就完成了。

如此一共刻三条膛线,一天时间都不到。孙一便提着试验品上阵了。

实战证明,土法拉膛线完全可行!

不过联军缴获的管身平直管壁厚可以改造的鸟铳太少。

孙一从汉军俘虏李高喜那里了解到,即使已经可以自铸红夷大炮的爱新国到现在还不能打造鸟铳,就彻底断绝了大规模装备膛线鸟铳的想法。

孙一利用这支鸟铳在一百尺的烟幕距离弹无虚发,还经常支援两侧。

但是镶兰旗钻出烟幕的越来越多,一个个显然是受了吉尔哈朗严肃军法的震慑,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毫不畏死。

鸟铳的装药速度远远跟不上了。

三眼铳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个瘦小的身影冒出来站在孙一身边拉开一张弯弓就射。

“琪琪格,你怎么上来了?”

“一哥脚不方便,我来照顾你!”

说话间烟幕里嚎叫着冲出几十名甲士,扎堆儿冲向一处山梁。

——————

参考资料

米尼枪

在拿破仑时代,燧发式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最远只有100码。经典的战术就是排队枪毙。

线膛枪发明之后,由于枪管内的膛线突起,导致枪弹装填不便,使得线膛火枪的射速和射击效率极其低下,但线膛枪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准度,于是射手们只好随身携带一个木槌,在装填时通过敲击推弹杆方便装填。这个巨大的不便使线膛枪不可能大规模装备军队。

1823年,英国第34团的诺顿上尉在印度南部借鉴土著人所用的一种吹管箭设计,创造出圆锥形底部扩张弹。

1836年,伦敦的制枪师格林尔先生改进了诺顿上尉的弹丸,在它的底部又加进了一个锥形的木栓。

1849年,法国上尉米尼采用了格林尔的设计,并设计生产专门使用这种弹丸的来复枪,即米尼枪和米尼弹。

米尼弹的直径要小于枪口的直径,所以即使是线膛枪,也不存在装弹的问题。发射时,燃气压力会将木栓完全挤进米尼弹的内部,导致米尼弹的直径扩大,扩大后的米尼弹会将枪管完全封住不漏气,这样一来子弹就会得到大的发射动力。旋转的膛线使米尼弹在飞行中旋转,提高了子弹的稳定性。

米尼枪有效射程达550米,口径18毫米,可以穿透距离1000码(918米)的4英寸(10厘米)的软松木。

当时的士兵谣传,在1200码处,米尼弹仍可以穿透士兵和他的背包杀他身后的人,甚至传言可以一枪打死15个排成一串的人。

米尼弹造成的伤口与滑膛枪的圆球子弹迥异。

滑膛枪圆球子弹往往保留在肉体中,并且以弯曲路径进入身体。肌肉和肌腱以及骨骼都可能导致圆球子弹改变方向。

米尼弹倾向于切开一条直路,一直穿过受伤部位,很少保留在身上。如果一颗米尼弹撞到骨头,通常会导致骨骼碎裂。

米尼枪的出现使各国军队抛弃了滑膛枪,在克里米亚战争和美国内战中得到应用。

米尼枪使得白刃格斗逐步被淘汰,个人的良好射击技术比排枪射击更为有效。为了充分发挥个人射击技术的作用,还要求个人发挥主动精神,并要求集体采取疏散队形。至此拿破仑时代的战术逐渐被淘汰干净,战争进入堑壕密布的现代时代。

在穿越条件下,有可能做出米尼枪与米尼弹吗?

笔者的答案是:能,同时又不能。

穿越了没什么不能做,所有现代发明的原型都是很简单的。

据说中国的第一颗核弹都是垫着砖头做的试验,笔者估计钱学森如果穿越了没准能整出核地雷。

古代工匠的加工精度可以在大米上刻字,在鼻烟壶内壁作画,精心拉几条膛线、耐心打磨几个锥形铅子不该是问题,当然肯定达不到十九世纪米尼枪的射程和精度。

但是在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条件下想成规模制作米尼枪,绝不可能。

米尼枪与滑膛枪属于两个时代。

滑膛枪是粗燥豪放的,只要铅子比枪管小就能用,甚至装铁砂子铁钉子铁箭都能用。

米尼枪是要求精确配合的,大规模生产铳管、铅子、火药、枪锁只有在机器加工的条件下才能满足公差要求,而在明朝连能测量这种公差的仪器都没有。

同类推荐
  • 东汉末世录

    东汉末世录

    意外落水,竟错穿东汉末年!对于一个在现代屡屡碰壁的慕楚究竟是好是坏?是机遇还是上天对其新的一次虐玩?“天道酬勤,自不负天下怀志男儿!”“硝烟四起,吾必在这乱世争一席!”“问鼎中原,唐刀在手谁人敢一战!”“万般皆空,重义者自当为情所缚!”
  • 三国风云榜

    三国风云榜

    我不是在写小说,我是在写人生。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性格决定命运,所有的大师转运的说话都是骗鬼的,只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的主宰。这部小说它就是白话版的三国演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吕布、关羽、曹操、贾诩、貂蝉、赵云每一个人物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边读边写,就当是与书友交流。如果说之前还带有点功利之心,写到现在就只剩一种兴趣了,有兴趣交流三国的朋友请点击。
  • 三国凤翔

    三国凤翔

    一个以美女,美食为目标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东汉末年那个兵荒马乱,英雄辈出的年代,看他如何探明穿越的真相,扭转自己的命运,得以浴火重生。
  • 定江山

    定江山

    头脑缜密,做事万无一失的人如果穿越会怎样?答案是争夺霸业,权倾江山。如果这人是女子呢?不怕,可以变成男子嘛。且看她创造霸业
  • 开局一个碗儿

    开局一个碗儿

    这是一个用一个碗开始发家,然后经商赚钱,买官,练兵,争雄最后称霸天下,吊打全世界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身入风尘香已尽

    身入风尘香已尽

    人要适应环境,拥有光辉的前程是对曾经美好过去的最好纪念,或者说是祭奠……
  •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原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50载,创作生涯70年,出版著作40部。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名家散文经典:苏雪林散文精选》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
  • 我没想上头条啊

    我没想上头条啊

    “请问你上了那么多次头条,哪一次让你印象最深刻。”多年后,已经成为国际巨星的程峰,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第一次,我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上头条,居然是因为打人。”
  • 北府风云录

    北府风云录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五胡入主中原,晋室随之南迁,南北对峙,饮马长江两岸;处处烽烟四起,民哀于野,白骨成堆!京口瓜埠一小儿,适逢淝水之战时名震大江两岸的北府军招兵,机缘之下与刘裕一起参军北府,平孙恩起义,历经恒玄叛乱,又北上伐燕,征讨各处割据势力,西灭西蜀,南枭卢循,灭荆州刘毅,最后助刘裕功成称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雄纷出浪淘尽,谁能北府定乾坤!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星球纵览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星球纵览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陨星辰

    暗陨星辰

    一个少年,被迫离家出走,等待他的居然是一大波美女,游戏第一?阅女无数?不!这仅仅不够,没想到他居然接触到无法想象的惊天绝密!这场游戏只是为了找寻命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