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79900000028

第28章 行动是种自我驱动力(2)

你若希望自己能以“积极者”的形象在老板心中生根发芽,就要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赶快鞭策自己摆脱“万事俱备”的桎梏,即刻去做手中的工作吧。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挟制“万事俱备”的“第三只手”,把你从“万事俱备”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一旦你成为做事迅捷的人,你也就成为老板心中的一块“宝”。因为对于凡事立即行动的人,老板在布置工作之余,无需再辛苦地鞭策督促。

心理暗示的力量:

行动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暗示。立即行动吧。这种态度还会消减准备工作中一些看似可怕的困难与阻碍,引领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行动失败时,学会“找借口”

积极的付诸行动是件好事,但要记住,有时行动难免也会遭遇失败。一个人在面临失败的时候,也就是他开始彷徨困惑、痛苦不堪的时候。一方面,他这只是自己缺乏经验,或意外状况;另一方面,他开始转向自我否定,从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你怎样决定,完全看这两种矛盾的力量是哪一边战胜。如果是积极和光明的一边战胜,你就走向成功。如果是消极和黑暗的一边战胜,你就走向失败。

要想战胜自己,不妨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寻找一些积极的借口,即所谓的“精神胜利法”。一个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再也没有勇气站起来。一个人如果能在历经失败后任然无所畏惧的做出行动,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史泰龙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史泰龙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的学业一无所成,不久就离开了学校,成了街头混混。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

“不能,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下去,和自己的父母岂不是一样吗?成为社会垃圾,人类的渣滓,带给众人,留给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史泰龙下决心一定要成功,要走一条与他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但是做什么呢?他长时间思考着。找一份白领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经商,又没有本钱……他想到了当演员——当演员不需要过去的清名,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旦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但是他显然不具备演员的条件,长相就很难使人有信心,又没有接受任何专业训练,没有经验,也无“天赋”的迹象。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最后的成功可能。在成功之前决不放弃!

于是史泰龙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个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

很显然,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了。但他不气馁,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每次被聚居之后,他就把它当作是一次学习。一定要成功,痴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的很,两年一晃而过,钱也花光了,他便在好莱坞打工,作些粗重的零活;两年来他遭到了1000多次拒绝。

史泰龙暗自垂泪,痛哭失声。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能做赌徒酒鬼了吗?当然不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他想到了换个方法试试——迂回前进——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以后,再要求当演员。幸好现在的他已经不是门外汉了。两年来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口传心授,一次学习,一次进步。一次,他已经具备了写电影剧本的基本知识。

一年以后,剧本写出来了,史泰龙又拿去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男主角吧!”但人们认为他的剧本挺好,但要让他当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再一次被拒绝了。

史泰龙不断对自己说:

“我一定要成功,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

“我不知你能否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吧!”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做了三年多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机会来之不易,他自然拼尽全力,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第一集电视剧创下当时全美最高收视记录——他成功了!

只要精神上不被打败,仍然能积极的做出行动。

很多精神上的弱者,在做出行动之前,好像已经预感到了失败的后果,于是他就变得畏缩不前,为此可以找出上千种理由,这样的后果发过来又促使他减弱自己的行动。要知道,我们有时痛苦困扰,犹豫不安,那只是因为我们心情上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在相持不下。这个时候,让我们的意识给自己的潜意识增加一个积极的理由。你就会觉得生活的面目豁然开朗起来了。

不要怕做出行动。不要被失败打垮。“失败”最害怕的是两种人,一种人是疯子,另一种人是天才。疯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天才天生就有一副好牙。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天才,就请让我们做一个为了目标,不顾千万次失败的疯子吧!

心理暗示的力量:

失败了,难免会畏缩不前,有人甚至会转而进入对自我的否定:“我真的不行,我不是那块料,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等等。这时用一些积极的暗示来安慰自己,改变自己,找些借口也无妨。你可以将其归结为自己缺乏经验,准备不够充分。这些积极的借口只要能够促使你继续做出行动,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微表情的心理暗示

在热播美剧《别对我撒谎》中,卡尔·莱曼博士(Tim Roth饰演)和吉莉安·福斯特博士(Kelli Williams饰演)善于利用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分析被观察者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进而向他们的客户(包括FBI等美国执法机构或联邦机构)提供被观测者是否撒谎等分析报告。有意思的是,这种方法不仅有心理学上的科学依据,并提供许多美国名人的例子作为例证,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著名杀妻案主角辛普森等。

人的一些肢体语言,往往是一些下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所以能够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每个小动作背后有一种表情和情绪,背后都蕴藏着一种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在特定情景下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动作,可以探测其内心。所以,这些细微的小动作就是一个人潜意识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通过认真总结,可以发现其内部惯有的规律。

头是人的身体最聪明的、机智的部位,而脸则是人的身体语言中表情最丰富的部份。人的一眨眼、一颦一笑、一点头、一咧嘴……无不透露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学会解读头部的动作语言,你将会在交际场上,轻轻松松洞悉人心,掌握住成功人生的契机。

低头

将头部垂下成低头的姿态,它的基本信息是“我在你面前压低我自己”,但是这种姿态并不仅限于地位低下的人。当同事或居上位者做此动作时,它的信息乃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我不会只认定我自己”,然后变成这样的含义:“我是友善的。”

猛地把头垂下然后隐藏脸部,也可用来表示谦卑与害羞。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低下则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其主要差异在于眼睛向前瞪视敌人,而不是随着脸部而下垂。

抬头

抬头是有意投入的行为。下属进入上司的办公室,站在上司面前,注意到上司正低着头在桌上写东西。如果他对眼前的人物有畏怯之感,一般地说,他会站在那无声无息地等候,直到上司把头抬起来看他,才开口讲话。

头部突然高高抬起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动作时机是刚刚遇见但还不十分接近的时候,它表示“我很惊讶会见到你”。在这儿,惊讶是关键性的要素,头部上扬代表吃惊的反应。

摇头

摇头本质上是否定信号。

颈部把头猛力转向一侧,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单侧的摇头,同样传递“不!”的信息。头部半转半倾斜向一侧是一项友善的表示,因为这种动作特别像是在与同路的人打招呼。

点头

“嗯!说的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访问时,主持人会以如此唯唯诺诺的应答方法来诱使对方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所以说,杰出的访问者是善于回答并能使他人关不住话匣子的。

如上述般的回答方式,除了语言外,还有一种身体语言,那就是点头。当一个公司举行面试时,主试官频频点头示意和极少点头的情形比起来,前者容易引起应征者谈话的兴趣,而点头的动作也具有回答的效果,也就是表示:“我正在听你说话。”或:“请继续说!”这种意思一旦传递给对方,对方便会有:

“对方已能明白我的话了”或“对方接受我的说法了”的想法,因此能贾其余勇,口沫横飞了。

相反地,如果听者吝于点头的话,那么说者便会觉得言论不受重视,索然无味而不愿继续下去。最后,终于产生相对而无语的情况。

点头不一定是肯定的答复。

关于点头方面的实验,有以下的结果:

第一,当对方针对谈话内容或音律,向你做点头的动作,表示其对你某种承诺的允许及好感。

第二,在两人的谈话过程,对方的点头超过三次,就表示不耐烦或有否定的意味。

第三,若点头的动作与谈话情节不符,表示对方不专心,或有事情隐瞒。

晃动头部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心理学

    每天读点心理学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决定着行为,人心难测,我们想要让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必须了解、掌握他的心理,擅攻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恰当地运用。
  •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是一个明确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是最困惑人类智力的现象之一。当代“意识研究”涉及了三个基本层次的问题:即意识的现象学问题、意识的实证科学问题和意识的形而上学问题。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成长,长成自己

    成长,长成自己

    《成长,长成自己》是资深心理咨询师肖雪萍又一部心灵励志佳作,其立意是提供一系列自我成长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一些观点。它更关注的是功能性和实用性。《成长,长成自己》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扰。包括:自卑感、无力感、挫折感、纠结感、自我矛盾、自我攻击、自我困惑、情绪困扰、内心混乱等,它还试图解决身体的亚健康状态,以及在中国文化之下常有的焦虑和内疚感
  •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心理是否健康,因为成功不会经常出现在你的身边,相反困难和挫折却会常伴你左右。如果你承受不住,就会无所成就。这就是说,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最可怕的是心理失败。成功的所有秘诀上都写着四个字——健康心理。在我们面前,有多少人能伸手获得成功的“馅饼”呢?绝大多数人都是要靠自己的拼搏、计划、策略去打开人生成功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像个心理大师一样不断地安慰自己,调整自己,找到自己之所以失败的关键点,然后才能一步一步地纠正自己,向正确的成功之路靠近。令人惊奇的是:在充满竞争的道路上,很多人不是被别人打垮。而是被自己打败。
热门推荐
  • 慧娜1

    慧娜1

    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伟大的女人,尝尽人间百态,悟透人生哲理,影响一代又一代
  • EXO勇气

    EXO勇气

    男主:朴灿烈,女主因为一次意外死去,再次重生遇见了那个上一世深爱却遥不可及的人,成了那人一生唯一的挚爱。可那个他太过耀眼,有太多人爱,她不敢告诉他她爱他.......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和他在一起?她笑着说:就因为太过喜欢,所以不要。看着星空,弹着吉他喃喃道:小恩,你什么时候回来,这十年以来我真的好想你......
  • 给大忙人看的谋略书

    给大忙人看的谋略书

    中国古代兵法与现代企业管理关系密切,甚至可概括为“源”与“流”的关系。尤其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人文观”、“激励观”,与现代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激励理论”不谋而合。鉴于中国古代兵学中许多治军原则对现代管理具有普遍适用性,我们编写了《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一书。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兵学中15部典籍,择其要点,取其精华,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的内涵与管理理念,展现其中精微、玄妙的运筹之道,目的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管理技巧,力求让管理者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
  • 灯火燃起

    灯火燃起

    只需要点亮一盏灯火,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你以为会有很大的改变,不过其实没有什么改变。
  • 温凉时光,你是我的此生心上

    温凉时光,你是我的此生心上

    “是啊,我们都是自私到变态。所以活该我们相爱,活该我们相互折磨”对于白灵的评价他相当中肯,因为此前他也曾这样拷问自己,可就算是这样,他仍不愿改初衷,他愿意装着这过于沉重的自信踽踽独行,他说徐光远享受追逐着莫叶声的过程,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享受于这个算计的过程。
  • 在部队的日子

    在部队的日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到不做任何修饰。若读此文,你便幸甚!
  • 修真争锋

    修真争锋

    青云山下的一位普通修者,历经艰辛,努力拼搏,不断前进。在困苦中顽强,在劫难中重生,一步步登上无上真境,揭开属于他自己的修真路
  • 万世情缘

    万世情缘

    或许我们前生前世情缘都牵扯到了一起,可却终究各自散了,偏偏到了我在一次重生的一世。那一天,玉峰山内,你杀了我娘。我几乎看到了那一刻,是那么的揪心,似乎快要窒息。你却视一切如常态,毫无一点表情。我算是看透了你。你明知道,我下一步要做什么,你却站在那里依旧不动。你要残忍,你太可怕。我可以在我死的最后一次说:“我希望我来世再也不要遇见你!——阙千离。”你却在我死后才缓缓开口:“你说你来世再也不要见我,但我们的情缘却牵扯到了万世。——墨宸。”情,万世情缘牵扯一起了,这一世能不能走完,天意不可揣测,历经艰辛,是否是有果,还是无果......
  • 穿越之轩王妃

    穿越之轩王妃

    “你是谁?为什么穿的如此奇怪?等等,你别走啊,等一下。碍…”原来是梦,可为什么这么真实,那个人倒底是谁?为什么老是出现在我的梦里?还穿着古装,为什么看到他会让我心痛?……………………………………“结婚?妈,你开什么玩笑?”“子琴啊,文俊那小子很好啊,对你怎么样你自己也是知道的,我...
  • 上古之灵幻师

    上古之灵幻师

    “只要你要我做的,我都会去做。哪怕,是死。”这是她曾对他说的话。“我不会让你死的。永远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这是他曾对她的承诺。可如今,她坚守着,而他却违背了。“我爱你到底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