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5500000047

第47章 萃卦

萃卦,由下坤上兑组成,卦形作“”,象征“会聚”。上卦“兑”为泽,下卦“坤”为地:泽居地上,水潦归汇,喻示“会聚”情状。全卦揭示事物相为会聚的道理,侧重以人与人在政治关系中的相聚为喻。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译文萃卦象征会聚: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利于出现大人,前景亨通利于守持正固。用大牲祭祀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

解读“王假有庙”,意为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这正是神人之聚,而神人相聚的目的是要将天下人聚合起来。古代遇国家大事,天子诸侯一定会到庙中祭祀祖先,以己之精神感格祖先之精神。通过这一番神与人精神上的会聚,向世人昭示,他们的思想是秉承或者符合先人意志的,以此统一思想,把人们聚合起来。当萃之时,万物萃聚盛多,国家处于富有的时代,因此祭祀要用牛这样的“大牲”才能表达祭者的诚意,而不要用羊之类的微薄的“小牲”。而国家既然民富物丰,人民又团结一致,正是大有作为之时,所以卦辞最后说:“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概括地说,卦辞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要奠定团结聚合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当需要萃聚团结之时,通过君王庙祭实现神人相聚,以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实现团结。二是要健全团结聚合的组织手段,即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以使团结、会聚走上亨通、正确的道路。三是要发挥团结聚合的政治作用,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当人们都团结聚合在“大人”的周围时,正利于干大事、创大业,“利有攸往”,千万不要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译文《彖传》说:萃,意思是会聚。在下者顺从而在上者和悦,阳刚者守持中道并应合于阴柔者,所以能会聚众庶。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要表现出对祖先的忠孝与享祭的至诚之心。利于出现大人,前景亨通,说明会聚之时要有大人的领导才能遵循正道。用大牲祭祀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因为这样做是顺乎自然规律的。观察会聚现象,天地万物的性情就可以明白了。

解读“萃”的意思是会聚。《彖传》所说的“顺以说”之意,是以上下卦体来释卦名的。萃卦下体为坤为顺,上体为兑为说(悦),上和悦而下顺从,上下自然可以聚合在一起。“刚中而应”是就二与五两个中位而言的。九五阳刚居中,下应六二柔中,故曰“刚中而应”,象征君臣间的聚合。《彖传》对卦辞的解释有三个要点:一是指出君王在庙祭之时要对祖先表现出“孝”与“享”两方面的至诚之心,即在思想上要表现出最大的孝心,在物质上要拿出最丰厚的祭祀品,非如此不能感格神灵。二是指出聚合之时要团结在“大人”的周围,并且要遵循正道。三是指出要依据客观具体条件、顺乎自然规律行事。萃聚之时,也是大有作为的时代,所以利于有所前往。而此时“用大牲吉”也好,“利有攸往”也好,都是顺应“天命”,即是符合客观条件、顺乎自然规律的。《彖传》最后这两句是孔子解释卦辞之后所做的发挥,比照《系辞传》所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来看,天地万物的普遍情理不外乎聚合与离散。阴阳和悦顺从就能聚合,互相违逆则离散。而聚合则兴旺,离散则衰止,所以从天地万物的聚散中可以看出事物兴衰的端倪。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坤,坤为地。泽水淹地,是萃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洪水横流,祸乱丛聚为戒,从而修治兵器,戒备意外的变乱。

解读萃卦上兑为泽,下坤为地,有“泽上于地”之象,泽既上于地,则必有水聚,所以象征会聚。不过“泽上于地”,说明水聚合盈满高出地面,随时都有可能冲决堤坝,这是很危险的。正因为有此危险,所以君子观此卦象联想到物聚人盛也可能发生争执变乱,所以要修治兵器,加强武备,以防不测。处在人民团结、国家兴旺的时刻,却想到要加强武备,以防范国家出乱子,的确是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啊。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译文初六:心中诚信不能自始至终,导致行动疑乱并与人妄聚。如果能向正应者呼号,就能与真正的朋友握手之间重见欢笑,不必忧虑,往前没有咎害。

《象传》说:行动疑乱并与人妄聚,说明初六的心志有所迷乱。

解读初六与九四正应,本该与九四会聚,但初六对九四的诚信之心不能保持至终,以至行动失控,产生紊乱,甚至要与不相干的人妄聚,所以爻辞说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初六之上有九四、九五两阳爻,初六的正应之爻本为九四,但他看到九五居至尊之位,又想去聚于九五,舍其所当聚而求其所不当聚,是有孚而不终,行乱而妄聚。初六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思想混乱。正如《象传》所说“乃乱乃萃”,是由于“其志乱也”。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发展下去必然有咎。但是如果初六能回心转意,以至诚迫切之心向与之相应的九四呼号,九四一定会愉快地与之会聚,两者将握手言欢,变呼号而为笑乐。如此,则初六不必忧虑,大胆前往而没有咎害。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译文六二: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只要心怀诚信,即使是简薄的祭祀也利于献享神灵。

《象传》说: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说明六二居中守正的心志未有改变。

解读六二以柔中应九五的刚中,正是处于《彖传》所说的“刚中而应,故聚”的爻位。六二作为柔中守正之臣完全忠实于九五刚中之君,但无事见君有谄媚求宠之嫌,故六二不主动求聚,而等待九五的招引。六二这样做正是他柔中美德的体现,所以爻辞说“引吉,无咎”,意为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象传》怕读者对六二不主动求聚的行为产生误解,故解释说“引吉无咎,中未变也”。指明六二居中守正的心志没有改变,并没有像初六那样变其心而乱其志。六二不主动求聚,当九五有招引而去晋见的时候也不献厚礼,而是带着一颗赤诚之心,这就如同祭祀,只要心怀诚信,即使礼节不是很隆重,祭品不是很丰厚,也是可以的。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译文六三:聚而无应以至嗟叹不已,无所利益;往前将无咎害,但小有遗憾。

《象传》说:往前将无咎害,说明六三能够向上顺从于阳刚。

解读六三处萃聚之时却上无应爻,求聚而不得,只能空白嗟叹,形势非常不利。所以爻辞说:“萃如嗟如,无攸利。”不过出路还是有的,六三与九四亲比,若前往求聚于九四,九四肯定乐于接受。这一点《象传》说得很清楚:“往无咎,上巽也。”“巽”是“顺”的意思,“上巽”就是上顺九四阳刚。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译文九四:大为吉祥,没有咎害。

《象传》说:大为吉祥,没有咎害,说明九四居位尚不妥当。

解读九四的爻辞与象辞似有矛盾。既然爻辞说九四“大吉,无咎”,《象传》为什么说是“位不当也”?既然“位不当也”,又怎么能“大吉,无咎”?九四阳刚失正,爻位确有不当;而且九四不居尊位,只是近君之臣,却有初六之应,又有六三之比,在下之民为其所得,故有专权越分、欺君夺民之嫌,本应有咎。爻辞实为告诫之语,是说九四只有得“大吉”,才能“无咎”。“大”是周遍的意思,做事无所不周,无所不正,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是为“大吉”。对于九四爻来说,九四不当君位则不应该聚民,既聚民,如果能率领群民归顺于九五,并且鞠躬尽瘁,始终团结在君王的周围,成为王室的贤臣,则为得“大吉”,可以免去专民之咎了。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广也。

译文九五:会聚之时得其正位,没有咎害,但其德行还未能广泛取信于众,作为君王应当永久守持正固,则悔恨必将消失。

《象传》说:会聚之时得其正位,但九五会聚天下的心志未能全面实现、光大。

解读九四是位的问题,九五则是德的问题。若有其位而无其德,仍然不能使人信孚。看来挽救的办法就是爻辞所说的“元永贞”。“元”是元首、君王的意思,作为君王,要反身修己,长久不渝地守持正固,这样才能功德显彰,光披四海,天下无思不服,自然可以悔恨消失。否则其会聚天下之人的王者之志怎么能够全面实现、发扬光大呢?所以《象传》指出:“萃有位,志未广也。”仅仅是“萃有位”,而不能做到“元永贞”,那是不行的。一臣一民不正,那只关系到个人或少数人。一个君王不正那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在团结聚合这一问题上。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译文上六:嗟叹哭泣,没有咎害。

《象传》说:嗟叹哭泣,说明上六未能安居于极上之地。

解读《象传》说“赍咨涕澺,未安上也”,就是说明上六对处于萃卦穷上之位的不安心情。上六嗟叹哭泣,心不安宁,说明他认识到不能萃聚、孤苦无助的危险;而能知危惧祸,不敢自安,自然行事谨慎,不会被邪恶所害。另一方面,上六既然嗟叹哭泣,也就从反面说明了他有坚定不移的求聚的心志,最终还是能得以会聚的。因此爻辞说上六“无咎”。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观念(1)

    观念(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阐述了荀子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主要讲述了苟子对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等方面的学说,希望给您带来有益的认知。《荀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热门推荐
  • 鬼仙抢红包

    鬼仙抢红包

    身为鬼界的一名鬼仙却意外被追杀到了一个上古杀阵,就在以为自己魂分魄散时候却莫名的穿越并且附体到了一个衰到不能在衰的俞昊身上,并且带着自己从仙界红包抢来的神秘物品。带着红包功能开启了一段颠覆整个人界的史诗般的巨变!!!于是大难不死的昊哥霸气回归,带你装逼带你飞,成仙?小case。跟哥混,你的幸福日子还不简单吗·······
  • 魔女的检察官

    魔女的检察官

    原以为只是小小的身体检查,不曾想竟然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骨髓捐赠。秦晚这才意识到自己原以为的幸福,不过是披着糖衣的算计,而她输得彻彻底底。“宁泽谦,我们离婚吧……”秦晚突然笑了起来,仿若想到什么一般,又说道,“不对,我们连婚都没结,离什么婚啊?”“秦晚,你再胡说什么,快回来。”宁泽谦朝着电话那头一阵咆哮。秦晚冷笑一声,“回来,回来等着你拿走我的骨髓吗?这辈子我们就此别过吧!”曾经,我以为你会是我黑暗之中的一抹光,我信你会是我的一辈子。可笑的是,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你不曾爱过,我却付出全部真心。所以,从此以后,我宁愿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那道光。一场场正义与欲望之间的较量,到底应该选择沉默,还是奋起反抗?
  • HappyWang的随想录

    HappyWang的随想录

    灵感来自生活,想法源于经历。文章即为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 我的狐仙小姐

    我的狐仙小姐

    送入凡间的狐仙叶灵儿,重生到了一户人家,老爸是总裁,老妈是杀首,老哥和老弟成立帮派,自个是一个女扮男装的高中生,就这样过完这一生?不,我们的‘’叶子‘’还会有许多不一要的身份,让我们一一揭晓……
  • 儿童影视大破坏

    儿童影视大破坏

    石小龙,一位肌肉猛男,穿越到各种儿童剧(巴啦啦小魔仙,哆啦A梦,葫芦娃,etc)的世界。“君の名は”“大胆妖孽,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宝贝请转身”ps:无或单
  • 星迹迷失

    星迹迷失

    这是一个作者的脑洞世界,充满了科幻元素,未来在这里有无限的可能,人类想在这个不断探索的时代立足,就必须不断的让自己变的更加强大
  • 出嫁不从夫:本王老婆太犀利

    出嫁不从夫:本王老婆太犀利

    “王爷,你是见人爱人,我是人见人爱,我们两个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她理所当然地贬低他,而他——恨不得休了她!“要不是因为打不过你这丫的,姐早跟你翻脸了!”某女对着某冷面王爷大声嘶吼道!好吧,她华丽丽地承认,她真的很没出息!她很鄙视她自己!要休妻?行!遣散费多给点!头一甩,她嚣张地勾起嘴角,“不要迷恋姐,姐一点都不犀利!”
  • 南北城爱情故事

    南北城爱情故事

    带你领略大街小巷,南来北往的世间风格迥异的爱情故事。
  • 仙之祭

    仙之祭

    简介:愚民齐祭,欲祀群仙。其曰:仙之祭,祭群仙。祭的一仙得一仙,祭的万仙当作天。可掌一界,主宰众生!**********仙之祭。血腥,却从未停止------谪仙喋血,愚民作仙;万仙齐殇,苍天却罔。一场仙祭,却是惊天之谋!!!
  • 京环院的人和事

    京环院的人和事

    某京某环某院的日常人事,可喜可乐,或悲或伤,谨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