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44700000053

第53章 岁月蹉跎(十五 )

欧阳剑复职后,并没把欧阳文宇转回城里读书,而是让他继续在乡下的民办中学读书,只是每周都会托人送来一搪瓷缸香喷喷的回锅肉。

初中毕业不久,正遇基建部队招兵,为了自立,也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欧阳文宇趁他到省城出差,找到负责招兵的江科长办公室,假借父亲的名义,毕恭毕敬地把他请到国营食堂,叫了两份肉菜和一个汤,把从家里带来的半瓶酒倒在杯子里,双手递过去:“江叔叔,爸爸出差了,委托我请您吃个便饭,这酒您就慢慢喝,我喝汤陪您。”

满脸笑容的江科长双手接过酒杯,诚惶诚恐点着头:“谢谢!谢谢你和欧阳主任!怎能让你破费呢,这顿饭算我请客。你能给我面子,我都感激不尽了。”

“江叔叔你就不要客气了,请你吃饭是应该的,下来还有一件小事想麻烦您帮忙,您可不要推辞哈!”

“嗨!有啥事尽管吩咐,只要能办到的,我一定全力以赴!”江科长起身拍着胸口:“能为欧阳主任分忧解难是我的荣幸。”

“没啥大事,我初中毕业了,爸爸要我早日参加工作,以实际行动投身抓革命促生产!现在部队招兵……江叔叔先喝酒,吃完饭后再说吧!”

“这事,我想想办法……可你刚初中毕业,年龄不够呀!”江科长端着酒杯的手僵持在嘴边,表情有些不自然。

“如果江叔叔认为不好办,我就打个电话给邱老虎大伯吧……”欧阳文宇把一块肉拈进江科长碗里,轻声自言自语道:“再不然,等爸爸回来亲自到军分区去说。”

“唉!这点小事,何必麻烦邱老革命,我尽量想法给你办成。按理说,你的条件也可直接招进部队。”江科长爽快地吞下杯中酒,拍着欧阳文宇的肩:“明天把户口本拿到我办公室来吧。”

在江科长的帮助下,欧阳文宇的年龄被改成十七岁,并顺利通过体检、政审等关口,如愿以偿穿上了崭新的军装。

在分区大院上车时,刚出差回来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赶来的欧阳剑,既没责怪他,也没说什么,掏出一百元钱递过来时,眼里似有了些雾气。

欧阳文宇看到爸爸微显弯曲的身体,晃荡的空袖管,写满岁月沧桑的憔悴面容,心里有了几分悲怆。他强装笑脸推辞道:“爸,我已参军了,用不着花钱,你留着自己用吧。”

三个月新兵训练很快结束。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载着欧阳文宇等几十名新兵,从省城驶出,沿着落叶飘舞的大街,朝雨城方向出发了。

欧阳文宇被分到了基建工程兵部队,除了站岗放哨的警卫排,一般战士根本连枪都摸不着,手中的武器无非是铁锹、洋铲、十字镐和风钻等。很多新兵都大失所望,可欧阳文宇依然很开心,不管什么兵种,都是解放军战士。他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名言。

第二天汽车开始翻山。在泥泞的盘山公路上喘着粗气爬行。五十年代,一曲《天台山》唱遍全国,使这里闻名于世。很早以前,欧阳文宇就听人唱过:“天呀天台山,高呀高万丈……”

第二天早饭后,汽车出康巴县城向折多山出发。折多山是进藏必须翻越的一座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

折多山垭口好几个乱石堆彻的玛尼堆上,有经幡迎风飘扬。带队的老同志介绍,去藏区的路口或神圣之地,看到刻有经文的石堆,就是玛尼堆。信徒们每过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作为一次祈祷,也等于念了一遍经文。玛尼堆因此年复一年增高。

下了折多山,在一个小镇上停下来吃过午饭,汽车继续往前,下午六点多钟,驶入了西道县城。

在兵站休息了两天,一辆大卡车把欧阳文宇他们拉到五十多公里外的三营六连。

新兵们分在一间小木屋。木屋靠右边的墙边,有长木板搭的、可睡十二人的大通铺,过道上有汽油桶改做的火炉,铁皮烟囱插在火炉上,直端端从木屋顶上支出,火炉里,粗壮的木柴燃得极旺。

走进这间小屋,立时感到非常暖和,和屋外的寒冷如同两个不同的季节。足足住了近六十人的两间大工棚满了,新兵们享受了十二个人住一小间的特殊待遇。

六连紧挨营部,营部新招的几名女兵中的廖明丽和董语,也来自渝州。董语个子虽不高但五官清秀,丰满的胸脯特别引人注目;廖明丽父亲在基建部队一个师任总工程师,她高中毕业,比欧阳文宇大几岁的她,浑身充满青春活力。

欧阳文宇很快和廖明丽混熟了。肤色白净,眉毛细长,眼睛大,鼻子和嘴都很小巧,发育良好胖瘦适中的她和欧阳文宇一样,也是文学爱好者。还在初中时就会写诗,写一些讴歌时代的文章,写一些有关远大理想的散文,也写身边发生的故事。

她的志向是以后当一名记者或作家。“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她的记者、作家梦。万幸高中毕业后参军了,否则,就会和千千万万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一道,背着简单的行李到偏远山乡,成为战天斗地的新型农民。

集中学习三天。欧阳文宇和廖明丽悄然逗乐:“政治学习确实很重要,现在风云人物层出不穷,成天白毛巾包在头上,只认得一千多个字的农民都当了国家领导,你我也要努力,争取以后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廖明丽忍不住好笑:“就你我,一辈子也别想混个官当,不要说官,就连小班长,你我也当不了。”

“为什么?”

“因为你不是当官的料,我更不是当官的料。”

“你这话是否说得太早了?万一我以后当了官呢?”

廖明丽一本正经躬身作揖:“但愿你能当官,到时多加关照哈。”

“好说好说!”欧阳文宇强忍住笑回礼。

学习结束时,营领导介绍情况:由于苏修的武装挑衅,为进一步落实“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有关方面决定在亚龙江下游紧挨益川的近郊城市,修建规模宏大的人防隐蔽工程,其中包括把天台山建成既能连接进藏通道,又可防御现代武器打击的隧道工事。工程需要大量硬度胜过红桦的木材。三营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专为该大型人防工程砍伐硬杂木。

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原本定为营部通讯和内勤工作的女兵,一年内都下放到连队参加劳动。

学习结束后开始正式上班。因为生产任务重,新兵在老兵带领下劳动。欧阳文宇个子不高且太瘦,被分去修渠道。

每人领了黑色厚棉衣、厚绒裤,草绿色劳动布工作服,军用水壶,雨衣,绑腿的牛毛毪子,两双帆布手套,一双皮手套。

修渠道的三个班,除了班长,多是新同志。工地,就在营部附近一条简易公路旁。

工地上分挖坑、挑土、撬石头、抬石头、砌石头、填方几个工种。

挖坑,是用粗长的钢钎和十字镐,在画好白线的地上挖一米多宽、两米多深的渠道坯坑,挖出来的泥土挑到坑道上面堆着,等砌好石头后,再把这些土填到石头缝中。

天寒地冻的高原上挖坑很困难。用尽全身力气,把钢钎使劲杀向地面,只能杀出一个白印,最多,也只是一个很浅的眼。

有经验的老兵说,必须用钢钎照着白线,在地上密密插上一圈,设法把地面一层冻硬了的土块撬掉,下面的土才会好挖。

遇到冻得太硬的地块,还得放炮,否则,根本挖不动坚硬的地面。

撬石头,就是用钢钎,将冻在地面上的石头撬松,把奇形怪状的石头翻个身,抬到挖好的坑道边。

虽气候很差,居住条件更差,但生活相对内地好。在内地,城镇居民每月只能供应一斤猪肉,这里却每个星期可以吃一次猪肉,每次半斤。

除了一周半斤回锅肉,每晚伙食团都有牦牛肉,牛排烧萝卜或洋芋烧牛、羊肉供应。素炒莲花白,炒萝卜,粉条拌胡萝卜丝,生炒洋萝卜,是连队每天供应的主要蔬菜。分量很足的一份素菜可装小半搪瓷碗。

每天晚上吃了饭,各班要组织学习。学习的内容,和内地差不多,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势,国际上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的大好形势。不同于内地的是,增加了部队造反派一些宣言。

每晚的学习,持续到九点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围在各班烧得旺旺的火桶前,一本正经读《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各种社论,以及“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重要意义。会议结束时人们已很困,回到铺位脱了衣服就会很快入睡。

半夜醒来,会清楚地听到大通铺上此起彼伏的鼾声,磨牙声,梦话声,还有火桶里木柴的燃烧声。和着室内人们沉睡中的呼噜,室外狂风不间断地呼啸着,那强悍的风,如同野马般咆哮,无情撕扯天空、令木屋发出阵阵呻吟。

欧阳文宇保持了早上锻炼的习惯。每天清晨都小跑到连队后面的空地,坚持至少一小时运动。

高原上空气稀薄,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出气不匀,而且进入冬季以后,几乎天天早上都处于零下十几度寒冷之中,加之每天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不论营部机关或连队,几乎没人清晨运动。

每天必需的学习,使晚上不能锻炼,早上运动时间便增加了半小时。而且结合气候改变了运动方式,重在习练身体灵活和拳术娴熟。虽然不懂医,但他清楚这里的冷空气吸入,会让腹腔里感到很冷,如果运动量过大,大口呼吸,对身体不会有好处。

到连队第二天,欧阳文宇写信给爸爸汇报了情况,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收到回信:“儿子,得知你们在高原上为人防工事伐木,我很高兴,真好!老子挖地洞修防空工事,儿子为防空工事备料,算得上子承父业。不要小瞧了人防事业,一旦战争爆发,没有坚固的地下人防工事,我们的人民就会血流成河……好好干吧儿子,你是军人的后代,现在也是军人了,虽然你们现在不是战斗部队,但也是解放军的一员,相信你经过努力,会和爸爸妈妈一样,成为优秀的党组织一员。”

那封墨迹已淡的信,欧阳文宇一直保存着。

慢慢地,欧阳文宇适应了高原,开始融入基建部队。

同类推荐
  • 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观我生

    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观我生

    鲍贝编著的《观我生》是一部描写孤独、轮回和自我救赎的小说。“我”摆脱不了一只反复出现的梦境,为了寻找失去的那一段记忆,踏上一段自我寻找与自我发现的旅途。“我”从杭州出发,途经拉萨、尼泊尔,最终到达不丹。在途中,邂逅藏传佛教徒,他和他的几个朋友到底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之罪,要历尽千辛万苦跑到不丹去圆寂和自尽?《观我生》围绕这个线索展开。
  • 蔷薇求救讯号

    蔷薇求救讯号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小说针对15-35岁这个心理尚未全部成熟却有着巨大压力的“自杀高危人群”,通过对他们特殊生活状态的描述,心理活动的构建和剖析,用一个个看似独立平行的故事,向读者展现各个年龄层和不同背景的人群所经历的痛苦、压力和绝望。最后,所有的平行线交融回归,将故事推进到最一个意想不到却又最被渴望到达的结局。小说中自然有因创作需要而夸大的部分,但仍不失一定的代表性,和值得关注引发探讨的社会话题性。
  • 捡来的家

    捡来的家

    《捡来的家/全民微阅读系列》是文坛实力派作家侯发山近年来的小小说精品选集。作者放低写作视角,关注大众民生,以书写小人物的命运为己任,表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该书作品表现的都是小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他们相扶相携,休戚与共,彼此关爱,真诚相待,他们的慈心善举闪烁着温情脉脉的人性光辉,谱写着中国传统美德的颂歌。
  • 江南色

    江南色

    所描写的内容,主要是他故土萍乡以及他那难忘的童年生活。故乡是叶华创作资源的仓库。童年是他写作的文心。即使离开了故土,在异乡触景生情,总要联想起与之有关的故乡的种种。本书写的几乎全是他童年的事物。故乡的一棵樟树,一片明瓦,一场旧雨,一把洋伞,一个同学,在他笔下均有诗意的表达。他的童年生活是丰富的:临字帖,躲猫猫,滚雪球,推铁环,偷番薯,打春锣,听评书,烤炉火,看电影,讲鬼怪……处处流露出童心和好奇。孩子世界的快乐是简单的,天真的,易满足的。童年即使贫穷,也有幸福的时刻。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怎能不珍惜?怎能不回忆那乡土、乡情和乡音?
  • 翼之影II·四分休止符

    翼之影II·四分休止符

    那片天空依旧自由而宁静,但自由之下孕育着无法挣脱的枷锁,宁静的背后则是漫长的永眠——四分休止符,当这个符号出现在乐谱中意味着停顿一拍。之后,还要继续行进……
热门推荐
  • 专属我的腹黑王子

    专属我的腹黑王子

    三年前她们被迫离开,三年后她们回来了,而又将发生什么?
  • 我的吉安二中

    我的吉安二中

    如果生命可以回到刚开始,我根本就不会认识你。认识你是我一生最大的懊悔
  • 我的支付宝能赚钱

    我的支付宝能赚钱

    天上掉下个手机,还特么是苹果十一!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里边的支付宝是什么鬼?仙界商铺?地府专柜?各种赚钱方式都有!打架?没关系,从神魂专区买个李小龙和你好好玩玩。治病?很难?没关系,华佗够不够?
  • 蓝月帝国

    蓝月帝国

    高强因抢银行后事发,被武警追捕,失足坠落山崖,被雷电劈中,穿越异界成为亡了国的王子!后在地宫中得到了张无忌遗留的武功秘籍!带着村里的小伙伴一边复国,一边闯荡这神密的大陆!
  • 一窥真仙

    一窥真仙

    想写个简单的,剑仙的故事。这种传来传去,却没有定义的角色最有意思。
  • 重生之回家种田

    重生之回家种田

    前世为了爱情,众叛亲离,孤身来到他的城市,换来的竟然是背叛,死前的最后一刻才了悟……重生之后,金钱过来,爱情滚开,买田买地当地主,只要有钱,爱情神马的根本不重要……怎料一朵超级大桃花将她困死在他的桃花树下,无法逃离……
  • 倾世权谋:凤舞龙腾

    倾世权谋:凤舞龙腾

    她是将军府长女,自幼边疆长大,能文能武。他为皇室宗亲,碍于身份只能屈居王爷。傲娇腹黑的他和冷若冰霜的她相遇........“滚下去!”某女冷哼。“娘子不要为夫了吗?”某大傲娇可怜着。“要你妹!!本小姐腰断了!”“爹爹我妹妹什么时候能播种发芽?”某小傲娇的声音从门缝里飘来........(本文前期稍虐。)
  • 反派的心尖娇宠

    反派的心尖娇宠

    沈瓷穿成了小说里活不过三集的骨灰级炮灰女配。穿书而来,她只想跟进剧情作死自己。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就算了,可是却喜获大反派白月光一角!沈瓷:“大佬,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新帝赵绥登基,带回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自此半月未理朝政。众人再见他时,眸中一向阴鸷的新帝赵绥,嘴角尽是温和。
  • 魂堕

    魂堕

    莫名的穿越,是命定还是黑手操纵。前尘百般牵扯,今生的阴魂不散。是缘还是孽。周身的谜团,多的数不清,看似无法琢磨,却又留下淡淡蛛丝。牵引着走向尽头,究竟是答案还是另一个阴谋。少爷我来咯,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就只能说是巧合。嘛,才开始,想名字是件多纠结的事啊,欢迎各位来开动脑筋,你们也不想书里的名字太不堪入目吧。呵呵,有意者,留言咯,先到先得,说不定会有很大戏份哪。真是那样,成就感,成就感有木有。嗯。。好吧,我承认我想不出名字〒_〒只是,主角其实就是妹子,表想多哈
  • 拼娃时代

    拼娃时代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疯狂了多少家长和孩子,也引发了多少社会问题和家庭矛盾。这部小说,描写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小学升初中的残酷境况。为了小升初,孩子和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培训、竞赛、考证,咨询、投简历、面试,赶地铁,追公交,常常百米冲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夹缝中的父母们,拼事业,还房贷,养孩子,顾爹娘,遭遇中年危机。一边拉扯着学业不易的孩子,一边在生活的重压下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