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9200000063

第63章 序跋卷(2)

所谓有意义的诗,当前不是没有。但是,没有克家自身的“嚼着苦汁营生”的经验,和他对这种经验的了解,单是嚷嚷着替别人的痛苦不平,或怂恿别人自己去不平,那至少往往像是一种“热气”,一种浪漫的姿势,一种英雄气概的表演,若更往坏处推测,便不免有伤厚道了。所以,克家的最有意义的诗,虽是《难民》《老哥哥》《炭鬼》《神女》《贩鱼郎》《老马》《当炉女》《洋车夫》《歇午工》,以至《不久有那么一天》和《天火》等篇,但是若没有《烙印》和《生活》一类的作品作基础,前面那些诗的意义便单薄了,甚至虚伪了。人们对于一件事,往往有追问它的动机的习惯,(他们也实在有这权利,)对于诗,也是这样。当我们对于一首诗的动机(意识或潜意识的)发生疑问的时候,我很担心那首诗还有多少存在的可能性。读克家的诗,这种疑问永不会发生,为的是有《烙印》和《生活》一类的诗给我们担保了。我再从历史中举一个例。作“新乐府”的白居易,虽嚷嚷得很响,但究竟还是那位香山居士的闲情逸致的冗力(surplus energy)的一种舒泄,所以他的嚷嚷实际只等于猫儿哭耗子。孟郊并没有作过成套的“新乐府”,他如果哭,还是为他自身的穷愁而哭的次数多,然而他的态度,沉着而有锋棱,却最合于一个伟大的理想的条件。除了时代背景所产生的必然的差别不算,我拿孟郊来比克家,再适当不过了。

谈到孟郊,我于是想起所谓好诗的问题。(这一层是我要对另一种人讲的!)孟郊的诗,自从苏轼以来,是不曾被人真诚的认为上品好诗的。站在苏轼的立场上看孟郊,当然不顺眼。所以苏轼诋毁孟郊的诗。我并不怪他。

我只怪他为什么不索性野蛮一点,硬派孟郊所作的不是诗,他自己的才是。

因为这样,问题倒简单了。既然他们是站在对立而且不两立的地位,那么,苏轼可以拿他的标准抹杀孟郊,我们何尝不可以拿孟郊的标准否认苏轼呢?即令苏轼和苏轼的传统有优先权占用“诗”字,好了,让苏轼去他的,带着他的诗去!我们不要诗了。我们只要生活,生活磨出来的力,像孟郊所给我们的。是“空螯”也好,是“蜇吻涩齿”或“如嚼木瓜,齿缺舌敝,不知味之所在”也好,我们还是要吃,因为那才可以磨炼我们的力。

那怕是毒药,我们更该吃,只要它能增加我们的抵抗力。至于苏轼的丰姿,苏轼的天才,如果有人不明白那都是笑话,是罪孽,早晚他自然明白了。早晚诗也会扪一下脸,来一个奇怪的变!

一千余年前孟郊已经给诗人们留下了预言。

克家如果跟着孟郊的指示走去,准没有错。纵然像孟郊似的,没有成群的人给叫好,那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诗人不靠市价作诗。克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闻一多谨识

(本篇曾收入臧克家《烙印》,1934年3月。《烙印》于1933年7月自印出版。)

《西南采风录》序

正在去年这时候,学校由长沙迁昆明,我们一部分人组织了一个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西来,沿途分门别类收集了不少材料。其中歌谣一部分,共计二千多首,是刘君兆吉刘兆吉(1913—),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一个人独力采集的。他这种毅力实在令人惊佩。现在这些歌谣要出版行世了,刘君因我当时曾挂名为这部分工作的指导人,要我在书前说几句话。我惭愧对这部分在材料在采集工作上,毫未尽力,但事后却对它发生了极大兴趣。一年以来,总想下番工夫把它好好整理一下,但因种种关系,终未实行。这回书将出版,答应刘君作序,本拟将个人对这材料的意见先详尽的写出来,作为整理工作的开端,结果又一再因事耽延,不能现实。这实在对不起刘君。然而我读过这些歌谣,曾发生一个极大的感想,在当前这时期,却不想不尽先提出请国人注意。

在都市街道上,一群群乡下人从你眼角滑过,你的印象是愚鲁,迟钝,畏缩,你万想不到他们每颗心里都自有一段骄傲,他们男人的憧憬是:

快刀不磨生黄锈,

胸膛不挺背腰驼。(安南)

女子所得意的是:

斯文滔滔讨人厌,

庄稼粗汉爱死人,

郎是庄稼老粗汉,

不是白脸假斯文。(贵阳)

他们何尝不要物质的享乐,但鼠窃狗偷的手段,却是他们所不齿的:

吃菜要吃白菜头,

跟哥要跟大贼头,

睡到半夜钢刀响,

妹穿绫罗哥穿绸。(盘县)

那一个都市人,有这样气魄讲话或设想?

生要恋来死要恋,

不怕亲夫在眼前,

见官犹如见父母,

坐牢犹如坐花园。(盘县)

火烧东山大松林,

姑爷告上丈人门,

叫你姑娘快长大,

我们没有看家人。(宣威)

马摆高山高又高,

打把火钳插在腰,

那家姑娘不嫁我,

关起四门放火烧。

你说这是原始,是野蛮。对了,如今我们需要的正是它。我们文明得太久了,如今人家逼得我们没有路走,我们该拿出人性中最后最神圣的一张牌来,让我们那在人性的幽暗角落里蜇伏了数千年的兽性跳出来反噬他一口。

打仗本不是一种文明姿态,当不起什么“正义感”,“自尊心”,“为国家争人格“一类的奉承。干脆的,是人家要我们的命,我们是豁出去了,是困兽犹斗。如今是千载一时的机会,给我们试验自己血中是否还有着那只狰狞的动物,如果没有,只好自认是个精神上”天阉“的民族,休想在这地面上混下去了。感谢上苍,在前方,姚子青,八百壮士,每个在大地上或天空中粉身碎骨了的男儿,在后方,几万万以“睡到半夜钢响”为乐的“庄稼老粗汉”,已经保证了我们不是“天阉”!如果我们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的根据就只这一点。我们能战,我们渴望一战而以得到一战为至上的愉快。至于胜利,那是多么泄气的事,胜利到了手,不是搏斗的愉快也得终止,“快刀”又得“生黄锈”了吗?还好,还好,四千年的文化,没有把我们都变成“白脸斯文人”!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五日闻一多序

(本篇原载刘兆吉编纂、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12月出版的《西南采风录》。)

《三盘鼓》序

诚之最近生过一次相当严重的病,在危险关头,他几乎失掉挣扎的勇气,事后据他说,是医生的药,也是我在他榻前一番鞭策性的谈话,帮他挽回了生机。经过这番折磨,这番锻炼,他的身体是照例的比病前更加健康了。就在这当儿,他准备已久的诗集快出版了,要我说几句话,我想起他生病的经过,便觉得这诗集的问世特别有意义。

从来中华民族生命的危殆,没有甚于今天的,多少人失掉挣扎的勇气也是事实,这正是需要药石和鞭策的时候。今天诚之这象征搏斗姿态的“仙人掌”,这声音“For the worried many”的诗集(参看本书后记)的问世,是负起了一种使命的,而且我相信也必能完成它的使命,因为这里有药石,也有鞭策。

诗的女神良善得太久了,她的身世和“小花生米”或那

……靠着三盘鼓

到处摸索她们的生命线

的三个,没有两样,她又像那

怀私生子的孕妇,

孕育着

爱与恨的结晶,

交织着

爱恋和羞耻的心情,

她受尽了侮辱与欺骗,而自己却天天还在抱着“温柔敦厚”的教条,做贤妻良母的梦。这都是为了心肠太软的缘故。多数从事文艺的人们都是良善的,而作诗的朋友们心肠尤其软。这是他们的好处。但如果被利用了,做了某种人“软”化另一种人,以便加紧施行剥削的工具,那他们的好处便变成了罪恶。我在“温柔敦厚,诗之教也”这句古训里嗅到了几千年的血腥。

诚之的诗有诗的好处,没有它的罪恶,因为我说过,这里有的是药石和鞭策,不过我希望他还要加强他的药石性的猛和鞭策性的力。

三十三年十一月

闻一多于昆明

(本篇原载于薛诚之著、昆明百合出版社1944年11月出版的《三盘鼓》。)

《晨夜诗庋》跋

这是一个人六年中的成绩,其间也并未以全副精力费在这上面,但这里有独到的风格,有种种崭新的尝试。新诗在旁的路线上现在已经走的很远了,这里有着几条蹊径,似乎都未经人涉足。正因旁人不走,道上许太嫌冷落,所以这本书的出世,才需要我来凑凑热闹,说得郑重点,便是作个介绍。然而奇怪为什么作介绍的乃是一个对走任何道都无兴趣的人呢?说来却是一段因缘。当丽天初碰见我的时候,我对新诗还是热心的,自己热心作,也热心劝别人作。丽天之走上诗的道上来,总算是因为我的鼓励而感着更起劲的。不料把他(还有不少别的人)邀到了那里之后,我自己却抽身逃了。我之变节,虽有我的理由,但想起这些朋友们,总不免感着一种负心的惭愧。现在丽天愿意将已往的收获印出,以告一段落,便为替自己赎罪计,我也不能不趁此说几句话。也许这是我对新诗最后一次插嘴的义务罢!

闻一多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六日。

(闻一多是位新诗坛上的辛勤耕耘者。他不但自己苦心创作,还热情地扶植新人,改诗、写序,甚至亲自跑印刷,做发行人。《晨夜诗庋》就是闻一多作为发行人发行的一部诗集。本篇原载于彭丽天著《晨夜诗庋》,该书于1937年4月自印出版。)

同类推荐
  •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从对日常生活的物质感觉开始,渐渐走向情感、走向思想、走向心灵,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物走向人,走向人的想象,从对《红楼梦》的解读走向对解读的再解读。就像《红楼梦》曾有的一个书名《石头记》告诉我们的,从最物质、最质实的一块顽石,变成一块散发出灵光的宝玉。
  • 成电记忆

    成电记忆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电子科技大学历经筚路蓝缕、奋发求索,在相继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后,正迈上新的发展征途。蓦然回首,55年那些默然前行的深深足迹交织成一首荡气回肠的岁月之歌。1956年,由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55年来,一代代成电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实求真,追求卓越,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 田园之外

    田园之外

    黛色的山峦由西向东起起伏伏,状若雄鸡、状若麦垛、状若神女、状若大仙……但凡想象力能够触及,就可以给南山一个形象的譬喻。远岫含烟,近岚拢翠,日出日落间,南山亘古不变……
  •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者张焕军将多年来对生活中的人与事的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结集成册。书中共收录了47篇文章,内容既有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也有对老人与子女的亲情流露,还有对当下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作者从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次经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思考。文字朴实,贴近生活。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本书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最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之语,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
热门推荐
  • 息息华夏

    息息华夏

    远古华夏,炎黄九黎,几千年的传承至今!而在另一个世界,九黎与炎黄的纷争还在继续!
  • 史上最牛书屋

    史上最牛书屋

    你家族在大陆排行前三?你拥有数之不尽的资源、财富?所以我就得向你低头?舔你的脚趾?“一边领盒饭去吧,在我断天痕眼里,你只是我往上攀爬的垫脚石!”因为,我有,超级书屋!超级书屋,给人超越极限的未来,而且…………书屋中,粉嫩嫩的萝莉管家‘小白’,以羞恼的语气,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我卖书不卖身,不会暖床的啦~~”
  • 夺情剑

    夺情剑

    <念奴娇>暮秋天气,遣游人寻访,旧时足迹。衰柳残荷花满地,唯有西湖凝碧。苏子祠前,六如亭下,良久闲凝立。故人何在,亦应长棹短楫。却道烟水茫茫,萧条四顾,相思无穷极。但恨年华都换了,千古如同当日。明日天涯,今朝离别,家在人千里。怕君醉后,不知今夕何夕。
  • 上原萤光

    上原萤光

    萧尧来自二十一世纪,是个二十二岁的植物人,来到奇异大陆,他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身负杀母之仇的他一生只有一个愿望:不负韶华,不负卿。
  •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收录了著名作家雷达的大量散文佳作。这些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 异刹大陆

    异刹大陆

    数万年来争战不休,那便是异刹大陆的世界……
  • 悬.红

    悬.红

    异想之中。我把自己埋葬,在梦里追寻身体的记忆。充满悬念。我的文字柔软而富有弹性,努力的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和故事。
  • 穿成炮灰后我傍上了男主

    穿成炮灰后我傍上了男主

    苏妗穿进了一本小说里,成了男主的脑残粉。***为了维持无脑吹的人设,苏妗深情款款地对着男主口不择言。“我爱你,没有你我就像没有了鱼儿的水。”“我不想离开你,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我真的好爱你,你回头的时候,我就在。”……男主:“……”后来——苏妗: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欧耶。“求分手求断绝关系求一脚踹了我。”男人微笑着,语调慵懒随意,“乖,别闹,宝贝儿睡觉。”
  • 心理科医生

    心理科医生

    他们一个是留学归来的心理学博士,博学睿智。一个是资深心理咨询师,聪慧娴雅。他们相遇于桥边,相识于医院,她成了他的进修生,更是得力的助手和工作伙伴。他们情愫暗生,岁月静好。可是前女友的余情未了、她深陷心理障碍、身世谜团、生死考验。爱是最终极的救赎之道,她能否被他的爱救赎?他们的病人又能否被他们的爱所救赎?作为一名心理医生,苏成华还展示了对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抑郁症、酒精依赖症;多重人格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疗探索。每一种疾病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待画卷徐徐展开,人间百态尽现。本书内容厚重,辨识鲜明,值得拥有!
  • 穿越之两帝独宠:美人不淑

    穿越之两帝独宠:美人不淑

    在她新婚的前一天,他吻了她的额头。为了得到她,他要灭了一个国家。另一个他,只是静静的拥着她说,我们要好好的在一起。两帝争锋,红颜是否真的祸水?剪不断理还乱,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郑重声名:这不是正史,这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