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2700000027

第27章 生活在别处(1)

迷失在城乡之间

在前两编微观层次表述的基础上,这一编将描述社会结构层次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与打工者未来发展的关系。打工者处在一种迷失的状态,这种迷失最明显的特征是:一方面他/她们在城市艰难生活,住所简陋狭小;另一方面他/她们在农村盖房/买房。虽然也知道自己不会回乡务农,但是很多打工者还是把房子盖在了村子里。当你看到那些矗立在田间地头的空空的楼房,或者仅住着老人和孩子的新房,那些房子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家的符号”。打工者迷失在城乡之间,对城市、农村和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打工者的迷失并不是打工者个体的问题,而是转型期间的社会问题。当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这些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不能公平享受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成果的时候,社会就发生了断裂,打工群体就在社会断裂中迷失。

在和打工者相关的社会结构层次的话题中,有两个问题和打工者的发展和出路密切相关:一个是“用工荒”,一个是产业转移。我认为,“用工荒”是企业、政府和打工者进行角力的一种表现,“用工荒”在有些地区比较严重、在有些地区并不存在;企业在和政府的角力中要强化“用工荒”的严重程度,以便获得政府的重视和优惠;企业在和打工者的角力中通过媒体宣传“用工荒”的严重程度,以便吸引打工者前来就业;打工者在和企业的角力中处于弱势,但是打工者的力量在于用脚投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改善用工环境。“用工荒”和打工者就业的不稳定是直接相关的,打工者虽然就业不稳定,会不断换工作,但是会继续在城市打工。“用工荒”现象告诉我们:一个就业虽然不稳定但是数量稳定而且在不断增长的工人群体已经形成,打工者也许没有更好的其他选择,但是可以选择离开,这是弱者的武器,但是在运用这种武器的过程中打工者会加深做为工人群体的一种认识,这也是新工人群体形成的一个过程。

产业转移本身是资本追求廉价劳动力和更高利润的选择,但是从客观效果上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一些远离家乡长年在外的打工者带来了在家乡就业的可能性。本书没有针对产业转移做调研,在这里把这个话题提出来是希望国家和社会不要把产业转移单单做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也应该主动考虑到打工者的利益和需求。如果是这样,那么也许打工者不仅可以“返乡就业”,而且也可以在家乡安居乐业。

在十几年以前,从政府、学者到打工者自己都认为从农村到城市的打工者最后是一定要返回农村的。十多年过去了,历史的车轮不能倒转,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工群体是这个变化的推动者、受益者、也是受害者。现在社会和打工者自身都认为新生代打工者不会回农村了。打工者的工作、思想、消费观念城市化了,但是打工者的工资待遇、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没有城市化,再加上抱着打工者终归要返乡的陈旧观念不放,和不想承担打工者社会成本的急功近利的企业和社会政策,打工者现在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这样所造成不只是打工者境遇尴尬(身份认同、无法归属城市,又不能回去农村),而且直接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打工者投资建房却不能居住),直接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不平等、社会不公平、打工者子女的教育和发展受伤害)。

外出打工是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的选择。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打工者在城市工作、在城市生活,但是城市无法安家。那怎么办哪?只好回老家了。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现在是不能回老家的,所以只有将来回老家了。既然将来要回老家,那么现在就要为将来做准备呀。所以,我们两亿多人每天忙忙碌碌都在为将来不在此地的生活做着准备。

我们下班“不能回家”,我们的生活不在此地,我们的生活不在当下。

我们在为“彼岸”、为将来进行着投入,将来和“彼岸”是我们现在艰苦生活的安慰剂,是我们现在努力拼搏的兴奋剂。

一、盖房/买房为了什么

从调查了解的信息来看,打工者买房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家,有个窝;第二,为了给儿子娶媳妇;第三,为了让孩子上学方便。

本书已经多次分析了这第一个目的的臆想性了,在我看来,这个家就是个“养老院”,因为年轻的时候是不会回去的,而且到了老的那天能否回去也不一定,所以这个家只是个符号。

再分析一下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而盖房子或者买房子。同样的道理,连父母辈都能动弹的时候都不会回老家,年轻一辈会回去吗?真的回老家的那一天会住在几十年前盖的或者买的房子里吗?所以这个房子也只是个符号。

为了孩子上学而买的房子是唯一眼前有实用价值的房子,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买房子的比较少,大多数打工者选择在镇上租房子,或者让孩子住校。

也就是说,打工者盖房和买房主要是出于前两个目的,而按照本书的分析前两个目的都是只有符号意义,所以说,打工者现在都是在为符号意义而盖房和买房。但是这个符号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更好的出路的时候,符号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是维持人精神不倒和继续努力的动力。

1、打工只为了建设新农村“养老院”

在中国的城市有很多“房奴”,这些人贷款买房,每个月还款,可能要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发达的美国和欧洲也一样。虽然这些人是“房奴”,但是他们起码住在自己出卖一辈子心血才可以拥有的房子里。这里讲的故事是中国的打工群体,很多人没有房子,而那些有房子的人却也许只能在老了干不动了以后才能够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这是因为这些人在城市买不起住房,只好在村子里盖房子或者在老家的城镇买房子,而为了偿还买房子的贷款并维持生活就必须一直在打工的城市生活。这样,我们的打工者辛苦一辈子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养老的地方。

在河南焦作市武陟县的北大段村,大部分村民都是在村子里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房子,这是因为这里农业的收入相对较好、交通便利而且一些家庭的壮年妇女还守在农村家里照顾农业和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男性都在外打工。

在四川省邻水县柑子镇的斑竹村,站在高坡上望去可以看到稻田里突兀起来的一座座新建的房子,从几万到几十万的造价,而这些房子年轻的主人都不在。有的房子里住着80岁的老人和10岁的孙女,有的房子是空的暂时做为存放粮食和秸秆的仓库,有的房子只有漂亮的外墙而里面都没有装修。

在访谈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拒绝盖新房,她说:“盖了房子我又不回去住,如果是为了儿子盖,我怎么知道我儿子将来是否想住在那个小地方?!”但是,这位年轻的女工在婆婆和丈夫的压力下还是要挣钱盖房。

打工只为建设“养老院”,这是打工者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如果农村只是养老的地方,那么就不只是悲哀了,是危险了。

河南焦作市武陟县谢旗营镇北大段村

我是2010年8月去的北大段村。从北京过去感觉交通很便利。下了火车可以坐公交车。公路一直通到村口。村子里的主路也很平坦是水泥路面,但是小路就是土路了,下了雨很泥泞。在村里,大家都有一个烦恼,就是很害怕邻居盖房。以前村里会统一管理盖房子的高度,后来村里没有人管了,结果一家的房子比一家盖得高。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觉得盖得高风水就好。现在的问题是,那些不讲风水的或者没有能力讲究风水的也必须重新盖房,因为村里没有统一的排水设施,邻居的房子比自己的高了以后,自己的房子处于低处地基就会被水淹泡,久而久之房子就垮了。在外打工的人很多都在村里盖了新房,因为这里是归宿。在田间可以看到一些很深的大坑,这是盖房子垫高地基挖土留下的。这些大坑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危害,灌溉水会浪费在坑里,农机操作也会有风险。

北大段村的情况就是:没有社区管理,只有小家的建设,最后的结果是小家也难保。

下面是老家北大段村的工友孙福贵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就是盖房的苦恼。孙福贵,1968年出生,有两个孩子,女儿20岁,儿子18岁,两个孩子都在外面打工。2000年之前孙富贵在家乡附近的黑砖窑干过很多年,主要是做机器维修,也在陕西的砖窑干过维修,在山西一个电厂干过,在天津的工地干过,2010年7月做访谈时,孙富贵在北京做锻造。盖房子是农村最大的事情也是他最大的苦恼,他给我讲了村子里盖房子的事情:“农村讲究风水,我们那里主要讲究的是房子的高度。别人比你高,你比别人高,别人又比你高,没有头。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但是它在逐渐的长高。据说我们村子的住宅现在越来越高,田地有很多大坑,因为要挖土来垫高宅基地。

“我99年盖的房子,比我邻居的高了一点,高了三十公分吧,他们就找事。我只好把梁拆下来,当时正是村里管得严的时候,现在没人管了。其实,我那个房子不高,就是按照规定的一丈二,一丈二就是四米。但是他们却说高了。

“家里的房子盖了10年了,现在得重新盖了。就是因为我的东邻居新盖的房子比我的房子高了。现在我不能盖,我要等我西邻居盖了以后才能去盖。农村就这么麻烦。我总之必须盖房子,不盖不行,儿子大了。农村就是这样,出来打工的钱,全花在房子上了。

“我儿子以前对我说:‘你盖不盖都行。’说是这样说的,但是他前两天打电话又说:‘爸,我同学家都把房子盖好了。”,这都是压力。现在在农村盖房的话就要十几万。我一个同学说:‘这样花,还不如到县城去买房子。’农村为什么要盖房子?在外面住为什么要在家里盖?要有一个归宿啊。

“我们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将来怎么办?在城市还是回老家?如果城市里容得下我们的话,就会在城市里;如果容不下我们的话,还是回老家安逸一些,有保障,有土地。”

在四川邻水县柑子镇斑竹村

我是2010年9月去的斑竹村。从成都坐上去邻水的大巴,一路上大部分是高速公路,很通畅。在邻水再换上去镇上的大巴,虽然要走很多山路,但是路况都很好。斑竹村就在公路旁边。下了公路,村里的小路就是土路了,很窄,而且没有修出路基,再加上山区地势高低不平,到了雨天村里的路就更难走了。

我爬上一户人家的屋顶,放眼望去,有很怪异的感觉。由于地势不平,田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突然会在稻田里耸立起一座崭新的楼房,一般都有3层高甚至4层。这突兀的楼房和旁边弯曲泥泞的土路、和周围起伏的稻田和不远处的灰暗的老屋形成鲜明的对比。

干到60岁就不干了-和朱一先生的交流

朱一先生56岁。老母亲健在,80岁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结婚了;二儿子刚生了儿子。家里有六口人的田地,一共田三亩多,地三亩多,很碎杂,在不同的地方。田地都没有自己种,给别人种了。他告诉我:“我40岁才开始出去打工,之前一直在家里面种地。我老婆比我出去的早,她打工二十多年了。我、我老伴和我女儿都在一个厂打工,是广州新唐的一个很大的制衣厂。我干的是技术活,工资挺高,一个月有3000元到4000元。老伴和女儿也在那里打工。女儿在那里打工2年多了,她技术好,一个月工资可以拿到4000多。儿子和儿媳妇后来也在那家制衣厂打工。大儿子的技术最好,是制版的,工资高;儿媳妇的工资可以达到2000多。现在小儿媳妇刚生了孙子,儿子儿媳妇都在家里歇着。儿媳妇在家带两年孩子,然后再出去。到时候就让奶奶回来带孙子。

“我这次是辞工回家盖房的。我们厂里面如果辞工不批就得自离,就丢掉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两个人回家的话至少得损失五六千。所以,我是批下来才回家的,要提前争取嘛。我过阵子再回去厂里工作几年,最后一次出去,干到60岁就不干了。我去年(2009年)3月份回来开始盖房。盖了三个多月,雇了10多个工人,工钱三万多块钱。四层楼,盖房子一共花了17万。14万是材料的费用,3万是工钱。打工的钱一下子就花完了。小女儿贡献了一万多,二儿子一万多,其余的都是我们自己的。这房子也有大儿子的一份,他以后有钱了也会有贡献。在这里家家户户都这样,打工的钱基本上都花在房子上。村里没有谁家不盖房的。我们的房子是在我们自家的田里盖的。老房子还在,我妈妈住在老房子里。”

为老人建设“新”农村-我和朱一先生的对话

*问:你能不能想象一下20年之后我们村子是什么样子的?

*答:20年以后我们村子会有大的变化。

*问:是什么样子的?

*答:现在搞新农村,大家住在一起集中规划。

*问:那你这房子不就白盖了吗?

*答:我这里不会白盖的,就规划在这一块。

*问:那别人家盖的房子怎么办?

*答:肯定搬迁有补偿。

*问:有新农村建设很好,但是那个时候村子里还是像现在一样只有老人和孩子住呢?还是什么样子?

*答:20年后肯定还是老年人多。

*问:新农村就是给老人和孩子的新农村了?

*答:是啊。

在400多平米的房子里-参观林婆婆的家

站在田埂上,我看到不远处的田间有一座非常高大漂亮的房子。顺着小路弯弯曲曲地走下去就到了楼前。我很冒昧地敲门,林婆婆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在林婆婆的允许下,我逐层参观了林婆婆家的新房子。一共有4层,地面都铺了地砖。每层都有抽水厕所,厕所装修得也很豪华。在2层和3层还有洗澡的浴室。我试了,都有热水,原来楼顶装了太阳能热水器。2楼客厅很大,有红木的家具。一间卧室有新的红木床,另一间有张旧双人床。林婆婆说,她平时和孙女就睡在那张旧双人床上。所有房间都装修好了,但是大都是空的,只有2楼有家具。不过,2楼也还是显得很空旷。想象一下,这4层楼每天只有林婆婆和小孙女两个人住。据邻居说,林婆婆的儿子是个小包工头。林婆婆告诉我:“我81岁了。丈夫去世三十多年啦。我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40岁咯,他和他媳妇在打工,他们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孙子跟他爸爸妈妈在一起,孙女10岁了,在这里上学。这里就是我和我孙女住,其他人都去打工去了。这个房子是儿子打工挣的钱,花了二十几万。打工的钱都花在这上面啦,还欠了几万元的债。现在把房子都修好啦,等两个孙子结婚的时候都不用再修房啦。家里有4个人的地,都给别人种着。”

新房子只是储藏室-住在仇先生家

同类推荐
  • 党魂之光

    党魂之光

    本书是以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100位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 青樱桃红樱桃

    青樱桃红樱桃

    本书是李春雷同志精心创作的一部全面反映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李春雷同志系中国文学界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历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中国报告文学界最高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惟一蝉联三届的获奖者。全书共分为15个部分,以张广秀当村官的工作片段为主体,叙事间穿插着她的成长过程,通过时间流转、空间转换塑造了一位可亲可爱、朴实无华的当代大学生村官的形象。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城镇化道路、破除城乡壁垒、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史迪威与蒋介石

    史迪威与蒋介石

    中美关系在风风雨雨中发展到今天,正是因为有了历史先贤们在人类和平与正义面临危亡关头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友谊合作,才奠定了两国人民友谊发展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史迪威是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象片,史迪威将军在华的经历是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走向未定宝贵的财富。
热门推荐
  • 国民女神要恋爱

    国民女神要恋爱

    一只神秘的黑猫引发的一场车祸,使国民女神华美妍,与大四女学生陶宣的灵魂互换,命运的齿轮相交转动。矜持淑女有气质?不存在!不用再担心被狗仔偷拍的美妍彻底解放天性,放飞自我。上房揭瓦、胡吃海喝、手撕渣男。秒变小迷妹倒追男神师兄,花式表白、土味情话,样样在行。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最终在自身的努力下撕掉“花瓶”的标签,斩获男神,封得影后。
  • A女与她的小娇男

    A女与她的小娇男

    一个因出车祸导致身体受损伤而从xx组织假装退出的超A女,后因被失去意思,被某个神秘人物,被动重生在一位女明星身上,“咦,这女人和我好长得一模一样。”,后因演戏遇到与她有娃娃亲的娇气男主,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 被囚禁的灵魂们

    被囚禁的灵魂们

    从各地被绑架来的少年少女们,为了生存展开了一场“杀人游戏”,到底是杀了别人,自己活下去,还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呢?
  • EXO之永久的陪伴

    EXO之永久的陪伴

    冉儿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直到她要去韩国当练习生的时候,外婆便让她没事儿的时候和父母好好团聚团聚,DreamGirlsFighting!
  • 北征

    北征

    以金灭北宋为背景,讲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故事,内容纯属瞎掰。
  • 西游之九尾妖帝

    西游之九尾妖帝

    重生西游化为狐,花果山上交大圣,平顶山中结义七圣。 西游之劫降临,是逆势成为一代妖帝,还是成为仙佛走狗,只在一念之间。重生一次就五个字,“不送就是干!”
  • 幻灵之蝶

    幻灵之蝶

    轻舞蝶扇,羽灵天地,世间必有无数复杂情感。悠悠岁月,懵懂童年,在一次次令人措手不及的事件中明清真假是非......
  • 两人一爱:只为你

    两人一爱:只为你

    她的一生中,有两个挚友——▲▲▲▲▲▲▲▲▲▲▲▲▲▲▲▲▲▲▲▲▲▲▲▲▲▲▲▲▲她的一生中,有两个情敌——▼▼▼▼▼▼▼▼▼▼▼▼▼▼▼▼▼▼▼▼▼▼▼▼▼▼▼▼▼她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爱人——她们是双胞胎,她们没有亲姐妹的感情,只有心计与残杀。◇◇谁走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太假——————————————本人尹沫熙,QQ号964171610,亲爱的读者们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么么哒!另外处女文是《富家兄妹与clover少爷小姐》链接:www.*****.coml?bid=190582也请点击请阅读噢!~~~
  • 重生复仇天使

    重生复仇天使

    文案:重新回到十五年前的何皎皎意外得知了使她家破人亡的真相。看命运坎坷,一心报仇的何皎皎如何一路扮猪吃老虎将仇人耍得团团转……
  • 天宠传

    天宠传

    凡俗弃儿,踏上修仙之路,却是步步生死,步步机缘。一路走来,再回首时,已是桑海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