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49000000027

第27章 沉思录Ⅱ·卷四(2)

真正好的邀请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邀请别人来听这样的话:你不能分辨好与坏,善与恶,什么是你应该关心的,什么是你不应该关心的,你总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你不该关心的事情之上,而忽略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因此你总是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你真是一个可怜而不幸的人啊。除非哲学家的话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好的邀请,否则他们的话都将没有丝毫意义。

哲学家的学校就应该像一家医院,完全健康的人是不会来到这里的,真正需要来这里的人或是肩膀脱臼,或是脓肿,或是溃疡,或是头痛等等,在这里我们只能感受到痛苦而不会有快乐。面对这些病人的病痛,我们难道要邀请他们坐下来,然后向他们讲述那些精致而空洞的话或是观点吗?如果这样做了,诚然能赢得他们的称赞。但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他们肩膀脱臼、脓肿、溃疡、头痛等病痛会有所好转吗?不会,这些病痛不会得到任何改善。

记住,那些离乡背井、远离父母亲人、朋友和财富的年轻人,他们不是为了赢得你空洞的称赞或听你美丽而毫无意义的话。

那些非同寻常的、充满了神秘的,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事情,人的一生中不一定能遇见多少,但是一旦遇到了,我们就要以非同寻常的方式来处理它。这时,对于这些病痛缠身的年轻人来说,我们仅凭自己的智慧无法治愈他们,尽管我们的智慧可能十分丰富。我们还需一种拥有合适的位置、合适的体质之类的特定的万事俱备的状态。

当然,对于拥有这种状态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上天赐予了他们担当这个角色的权力。就像上天让苏格拉底拥有了反驳所有错误见解的能力,赐予了第欧根利出任能够指摘他人的高贵职位,赋予基诺为别人提供积极指导的能力。

可是你呢,你的做法却与此完全相反,作为医生,你除了药物外,再也不能为病人提供任何有用的东西,甚至你对药物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知半解。你可能这样说:“别人有眼药,我也有啊。”那么,请你自问一下:“我知道怎么使用这些眼药吗?这种眼药应该的使用时间、正确的使用方法,我清楚吗?它又适合于哪些病呢?”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么对于如此严重的事情,你为何又要去冒险呢?难道你对这些事情都毫不在意吗?明知道这件工作不适合你,你为什么还一定要去做呢?把它留给那些有能力做而且能做得很好的人,难道不是很好吗?如果你不想成为那些让哲学家蒙羞的人或是有损行业声誉的人,那就把那些不适合你的事物留给那些有能力做而且能做得很好的人去做吧!

如果我们遇到了那些让我们着迷的抽象原理,坐下来静静思考,反复咀嚼才是解决之道。但是,你还不能称为哲学家。

就算是别人给予你这类称呼,你也该礼貌地拒绝,你可以这样说:“我还不能算是哲学家,因为我仍然对一些事执著渴望,仍然会冲动行事,对于我从前喜欢的东西,我现在仍然喜欢,我处理事物的方式也没有变得更好。”只有这样反复地思考自己,提醒自己,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思考;如果你不想这么做,只愿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那就继续吧,因为,这很适合你。

缺损其实并不可怕

你应该为自己的怯懦和低贱更甚于逃亡的奴隶而感到羞耻!逃亡的奴隶更加勇敢坦然,你却不敢想象没有生活依赖品的日子,难道这些可怜的人失去了这些东西就完全不知出路了吗?生活最终等待我们的无非是生病、死亡或是一些不可预知的意外。其实,这些都是你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的,甚至还告诉朋友们,你是何等的藐视死亡。

一个老乞丐,是因为“老”你才觉得他是一个乞丐么?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靠近死亡的状态,那种无奈的孤单的等待死亡的状态。你跟他们不一样,年轻,健全,能做很多事情来养活自己,为什么要为那些生活必需品而害怕到发抖呢?你害怕的到底是死亡还是贫困?这才是我们的问题所在!

因为害怕而感到丢脸,那么你到底觉得什么是丢脸的呢?在家做家务,接送孩子上学,还是头疼脑热?是你没有家族财产,或是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你之所以觉得这些事情是丢脸的,是因为这些事情说出来以后会被旁人责备,当然,这些是理所应当被旁人责备的!就像你也会责备别人而不是因为那个人的原因。其实想想,状况似乎在你的能力控制之外。

就像你现在的家庭,是你生来就不能改变的,那些没有得到或者已经形成的东西,不是你的能力可以改变的。这一点哲学可以教会我们许多,不要因为那些没被赐予的东西而感到丢脸,更不要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那些没用的呻吟换来的只会是更多的担心。

举例来说,你说自己害怕饥饿,那种身临其境的饥饿好像切切实实存在一样,但事实上呢,你害怕的是什么?恐怕不是饥饿本身的感觉吧,你怕的是在饥饿之前的一系列事情,更确切地说,你害怕的是在饥饿来临之前,你无法像一个高枕无忧的贵族一样生活,你怕身边没有万千的侍者。你怕饥饿只是一个借口,怕没有办法过这种生活才是你最深的恐惧。为害怕得不到一种几近残废的生活而感到恐惧!你很可怜,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样的生活才不像是残废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健康的。

健康的生活不是因为谁来主宰而变得健康,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你从事的工作崇高还是卑微,健康的生活源自于你自身的那些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拥有的东西,它们不会失去,有了它们你就不会为失去那些所谓的生活必需品而感到恐惧。这些东西就是你自己的意志,坚强的可以战胜一切的意志,使得你的生活充满信心,你不再为任何事情而感到恐惧。自信的你像是一个万能的工具,任谁也不愿意丢弃,而意志不坚定的人最终的下场是连一个愿意与他共进晚餐的人都没有,因为跟你在一起没有任何意义,你甚至连自己都不相信,这样没有意志的人还有什么意义存活下去呢?

话说回来,担心饥饿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呢?会比没有意志的人更好么?当然不会,残疾,贫穷,不管什么样的境地,只要你意志坚强,不会没有事情做,而谁又会不给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些报酬呢?

神是我们生命的指挥官,是正义的指挥官,只要我们是拥有高贵品质的人,是拥有坚强意志的人,神是不会惩罚我们的,所以我们不用为一切而感到恐惧,即使你所害怕的事情已经到来,自己的意志也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要做好等待,等待神的召唤,召唤我们的归去,不管怎么样,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我们都是要加以礼赞的。并且是乐意服从的。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要信赖自己,坚定自己的意志,就像特洛伊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一样,虽然面临的一切都很困难,但是奥德修斯却丝毫没有向现实屈服,依然像一头不可战胜的雄狮一样,去做一些让可悲的人们瑟瑟发抖的事情——向别人乞讨食物。

奥德修斯依靠的是什么?是那些很多人认为失去了就无法生存的身外物么?是财富,还是权力?当然都不是,是我们之前一直提到过的意志,尽管陷入了困境,奥德修斯还是知道什么事情在他能够很准确的判断,什么事情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意志,意志是让我们顺利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是让我们从卑贱到高贵,从贫穷到富有的法宝!

你还在为一些不曾得到的,或是不属于自己的,甚至是还未发生的事情感到浑身发抖么?与其这样浪费时间,还不如从现在开始磨炼自己的意志,不要再为这些问题而害怕:“一旦生病了我该怎么办才好?”没有什么怎么办才好,好好养病,早日康复。“到时候会有人来照顾我么?”当然会了,神和爱你的人们不会离开你的。“会有人为我准备食物么?”“我会一个人在一间不舒服的房间里,睡在一间硬邦邦的床上么?”“我最终会怎么样呢?”……

不要再问这些没有用的问题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为你准备食物,就像为其他人准备食物一样,你当然会睡在一间不舒服的屋子里,当然会有一张硬邦邦的床,而最终的结果,谁也逃不过神的召唤。其实说到底,你所有的问题,最终的恐惧,根本不是对于环境,食物或是其他什么问题,而是对于死亡,说到底,你惧怕死亡。

而我在这里说的所有的话只是想让你了解,恐惧的最终根源是什么,从而锻炼自己,最后你将战胜恐惧,坦然地面对死亡,你会明白,这才是你通向自由的唯一途径。

同类推荐
  •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永恒的原则”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道家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被后世称为老子。他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于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经典)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经典)

    本书的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热门推荐
  • 逆战狂天

    逆战狂天

    强者之下,皆为蝼蚁,浩瀚苍穹,上古强者留下的无数宝藏发掘出来,无数人物逐渐威名赫赫。你说你是妖孽?他傲然一笑,有天妒之体,你有让天还嫉妒的体质吗??!你说你是机缘大遇者?他斜瞥一眼,拥有上古强者中王都没有的上古异经,你能比得过他。什么,你说:“你这贼子,我要替天收了你。”笑话笑话,他连老天都不怕,害怕你这个所谓的替天行道之人?且看《逆战狂天》,看风玄如何由一名落魄少爷逆袭成为连天都不怕的人。(PS:此书有些慢热,之前写的不好的请忍下来,继续阅读吧!)
  • 风先生和雨太太

    风先生和雨太太

    你还记得丹麦人霍尔格是如何赢得大印度的吗?印度向东,一直延伸到世界的尽头。在印度耸立着一棵太阳树,这棵巨大的太阳树我们永远也不会见到它全貌。太阳树的树冠伸得远远的,覆盖周围好多里。树枝长得弯弯曲曲,就像山谷和山脉一样。树枝上长满苔藓,像柔软的绿绒,上面满是花朵,每一根枝子就是一片花儿盛开的草坪,鸟儿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来,有美洲原始森林里的;有大马士革玫瑰园的;有非洲内地大沙漠的。
  • 鸿蒙心经

    鸿蒙心经

    身体瘫痪的林逸因为一把古代青铜剑重生到名为洪荒世界的异世界,却发现此洪荒非前世洪荒,从而揭开了消失的上古真相,开启了一段纵横世界,镇压一切的道路……
  • 间客回档

    间客回档

    人切莫冲动,冲动就是魔鬼。重生过后的我,忽然发现,我有可以掌控一切间客的人生,一定很精彩
  • 灭世黑莲

    灭世黑莲

    上古神话传说中存在的四方莲台,其中三方已经有了归属,而灭世黑莲却不知去向。当一个少年被传送到异界,并且获得灭世黑莲所化的莲子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当少年被灭世黑莲改造,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异界版哪吒的时候,他又能有什么样的成就?是屈服于命运之下逆来顺受?还是打破束缚重获新生?当仇恨来临时,他是软弱的仰望那高高在上的仇人?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毁灭一切?灭世黑莲铸我身,眼中重瞳破气真。帝尊泯灭震寰宇,紫金龙随万界奔。一切尽在---《灭世黑莲》
  • 斗罗之雷狱白虎

    斗罗之雷狱白虎

    戴天辰从地球穿越到斗罗大陆,并获得了签到系统,却因一些原因,从星罗皇子变成武魂殿的人,和史莱克七怪和天斗,星罗两大帝国作斗争,一统大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黑往事录

    暗黑往事录

    破碎的天穹,倾泻的流火,黯淡的光影,疮痍的大地,累累的尸体,步履蹒跚的少年,以及,身后的一地银霜。纵使不曾见过光,纵使身处深渊,纵使从未见过春天。所有的人,也依然向往着光明呐!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综合了古今中外众多的名人家教成功经验,如卡尔·威特、比尔·盖茨、肯尼迪、林肯、爱因斯坦、罗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专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意见。书中或以教育小场景揭示家教盲点,或通过成长小故事给人启迪,同时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让你茅塞顿开。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