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33600000012

第12章 极速通讯篇(1)

1. 电话——让沟通没有距离

电话,在当今这个社会可谓是家喻户晓。两个人无论相隔有多远,只要在有电话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通过电话的神奇话筒,与对方尽情交流。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要与远方的人联系,声音能到达的距离就用喊的,声音不足以到达的距离,就只能通过书信来往。自从电话的发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联系你想要联系的人。可以说,电话的发明让人类间的沟通不再有距离。

电话的发明跟别的发明创造一样,也是经过长时间好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地改进而来的。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8世纪,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 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一直沿用至今。

电话发明者——A·G·贝尔

1861年,德国一名教师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话机,利用声波原理可在短距离互相通话,但无法投入真正的使用。如何把电流和声波联系在一起而实现远距离通话?亚历山大·贝尔是注定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人,他系统地学习了人的语音、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导通和停止的瞬间,螺旋线圈发出了噪声,就这一发现使贝尔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从这时开始,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开始了设计电话的艰辛历程,1875年6月2日,贝尔和沃森特正在进行模型的最后设计和改进,最后测试的时刻到了,沃森特在紧闭了门窗的另一房间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准备接听,贝尔在最后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地叫了起来:“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没有想到,这句话通过他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沃森特先生的耳朵里。这句极普通的话,也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话音而记入史册。

1875年6月2日,也被人们作为发明电话的伟大日子而加以纪念,而这个地方——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也因此载入史册,至今它的门口仍钉着块铜牌,上面镌有:“1875年6月2日电话诞生在此。”1876年3月7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NO:174655。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和纽约架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两地相距300千米。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一年之内,贝尔共安装了230部电话,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前身。

电话传入中国,是在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扬于天路办起中国第一个电话局,用户25家。1889年,安徽省安庆州候补知州彭名保,自行设计了一部电话,包括自制的五六十种大小零件,成为中国第一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话。

电话局的接线员

最初的电话并没有拨号盘,所有的通话都是通过接线员进行,由接线员将通话人接上正确的线路,拨号盘始于20世纪初,当时马萨诸塞州流行麻疹,一位内科医生因担心一旦接线员病倒造成全城电话瘫痪而提起的。不过在中国70年代,部分区县还在使用干电池为动力,没有拨号盘的手摇电话机。

早期的拨盘电话

而到了今天,电话已经很普及了,功能也越来越多,不再仅仅是打电话和接电话。特别是手机,作为电话的一种,以其突出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世界上大约有7.5亿电话用户,其中还包括1070万因特网用户分享着这个网络。写信进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复苏阶段,不过,这些信件也是通过这根细细的电话线来传送的。

无线固定电话

知识卡片:

声波

声波,一种纵波。弹性介质中传播着的压力振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波借助各种介质向四面八方传播。

2. 互联网——让世界成为名符其实的“地球村”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人类正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互联网,如国际互联网、因特网、交互网络、网际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

现在越来越多人依赖这个虚拟的网络,它就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容纳了无数的信息和资源。它同时还是一个能联系全世界各国各地的人们的工具,有了网络,整个世界都仿佛成为一个“地球村”。说互联网使世界成为“地球村”的意思实际上是互联网缩短了人们之间沟通的距离,让即使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仿佛在同一条村子般地近,可是随时随地交流沟通。

说到互联网的起源,不得不说科学史上这样的一个奇特情况,那就是在科技的发展中,战争的需求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在的作用。在我们把科技看得至高无上的今天,我们在使用科技产品,沉迷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可曾想到那些东西也许本就是本来是准备用于人类之间互相撕杀的技术而产生的,比如计算机,起源与美国陆军计算弹道的需要;原子能,来源于二战双方迫切需要强大的攻击力和最后的打击力量的需要。而我们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网络,也就是互联网,则来源于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互联网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利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互联网最早的雏形。到1972年的时,阿帕网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

上网聊天

1972年,全世界电脑企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互联网工作组,负现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的互联问题。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为TCP/IP协议。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互联网的大发展。至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阿帕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互联网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

TCP IP协议层级模型

到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可以说是网络的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各样的网络应运而生。后来这些网络都相继并入互联网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互联网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大集合。

80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亨,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竟争。80年代中期,美国国爱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亨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机联接起来。他们出资,利用阿帕网发展出来的TCP/IP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互联网的基础。

小网线大用途

互联网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了量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质的变化。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互联网的使用都不再限于绩计算机专业人员。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们们来说更有吸引力。于是,们们逐步把互联网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共亨NSF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进入90年代初期,互联网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际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荷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NSFNETA连接全美上千万台计算机,拥有几千万用户,是互联网最主要的成员网。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拓展和扩散,美洲以外的网络也逐渐接入NSFNET主干或其子网。

无线上网的乐趣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网上的资源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上网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例如手机GPRS网络、无线WIFI网络,还有3G网络,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上网冲浪的乐趣。

知识卡片:

通信协议

通过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的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要使其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循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TCP/IP协议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趣味化学

    探索未知-趣味化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五彩纷呈的昆虫世界

    五彩纷呈的昆虫世界

    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及其不同的特征特性、奇异世能、趣闻逸事以及人类对昆虫动物的研究认识等知识。主要分为昆虫万花筒、蚂蚁王国大观、蜜蜂王国内幕、害虫杂谈等部分。
  • 探索未知-森林环境

    探索未知-森林环境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华夏五千年

    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华夏五千年

    大视野知识文库包括:世界未解之谜、史前生命、浩渺的宇宙、人类的奥秘、走遍世界、奇妙的植物、奇妙的动物、华夏五千年、大海之旅、建筑奇观、消逝的文明、神奇的大自然、等书籍,历史、自然、宇宙等涵盖人文社科所有方面。
  •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影视文化(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影视文化(科普新课堂)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
热门推荐
  • 曾经一起踩过的雷

    曾经一起踩过的雷

    都市小品类,追求合理情节。看异能现代修真类朋友慎入!主要篇幅以搞笑吐槽实事为主,绝对没有诸如单女主,NTR,牛头人之类的群众不喜闻乐见情节。为看腻了长篇巨典小说的读者换换口味,都市小清新类作品。如果楔子前戏看了觉得不爽,请直接跳到第一卷开始阅读,刚刚开书,每日5000上传,谢谢支持!
  • 九耀神辰

    九耀神辰

    九星连一,星辰耀日。五个不同的婴儿今过星辰之光来到另一片大陆!一路披荆斩棘,终究跨越规则,回到故土!
  • 年年有舶川

    年年有舶川

    “你不用觉得委屈,你有什么条件我都尽能力满足你.”“我挺满意的,那这两年程先生我们合作愉快”与一个见面三次的人结了婚,婚前就写了离婚协议书,两年后离婚就可以得到一千万,于是她每天都在期待离婚,可是程舶川是怎么了,怎么一天比一天黏人。程舶川:“你为什么勾引我又不负责任?!”邢年年:“?我想你误会了..”故事的最后“我们生个孩子吧,把我们栓在一起”
  • 缠情掠夺,首席boss太偏执

    缠情掠夺,首席boss太偏执

    她爱了他十年,可却在订婚前夕落荒而逃,本以为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却不想一朝被擒,便一辈子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 女娲后人

    女娲后人

    我们要相信,我们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邂逅都是冥冥之中老天的安排。如果那一天倾城没有跳下三生湖没有遇见落絮,如果不是好奇心的驱使。如果满葵能够早一步察觉到一切比想象的要严重……如果那天,曼霜没有偷走万雪覆寒没有逃到月湖,没有恰巧救了倾城……如果,独孤陌尘没有追万雪覆寒到月湖,没有恰巧看到昏迷不醒的倾城,没有看到那张惊为天人的容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淆乱御灵

    淆乱御灵

    御灵大陆,以武为尊,强者伸手可摘星辰,地位尊贵无比。大陆各域,宗族豪强不可胜数,宗门掌控全局,且看王家少主如何利用手段,掌控天下,成就不朽传奇。
  • 王俊凯,我陪你熠熠生辉

    王俊凯,我陪你熠熠生辉

    在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你,陪你颠沛流离,欣赏波澜壮阔。
  • 四度空间

    四度空间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着许多未知的神秘事物等待我们的发现,而这些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神秘的组织、诡异的能力、神奇的人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而死亡究竟是什么?
  • 异世逸事录

    异世逸事录

    死理性的主角和满脑子幻想的妹子不小心穿越到一点都不科学的位面。
  • 冷少的小甜妻

    冷少的小甜妻

    失而复得的那种喜悦感你曾经获得过么?或许你丢失的心爱钢笔又找到了,或许你闹别扭的好友来与你握手言和了,或许你找到了很多年没有得到过的母爱了,又或许你爱的那个人又回来找你了……只怕其中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让你在梦中笑醒吧?握着电话,脑中回响起了和阿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他的包容,他的温柔,他的宠爱,他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从来没有这样将一个人放在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