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66

第66章 废相揽权 —— “胡惟庸党案”始末(3)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王派使臣向明朝进表朝贡。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中书省竟然不奏报皇帝,宦官出皇城办事遇见使者,回宫后报告了皇帝。朱元璋十分恼火,朝堂之上责问两位丞相:“朕居中国,抚辑四夷,彼四夷外国有至诚来贡者,吾以礼待之。今占城来贡方物既至,尔宜以时告,礼进其使者,顾乃泛然若罔闻!知为宰相辅天子,出纳帝命,怀柔四夷者,固当如是耶?”胡惟庸和汪广洋慌忙叩头谢罪,却又将责任推给礼部,而礼部则坚称已向中书省作了汇报,自己没有责任。朱元璋勃然大怒,为此连下两道敕书,将胡惟庸、汪广洋以及礼部堂官统统下狱,“穷诘主者”。

十一月,朱元璋借褒奖征西功劳为名,册封一批将领为侯,这批侯爵名单是:仇成为安庆侯,蓝玉为永昌侯,谢成为永平侯,张龙为凤翔侯,吴复为安陆侯,金朝兴为宣德侯,曹兴为怀远侯,叶昇为靖宁侯,曹震为景川侯,张温为会宁侯,周武为雄武侯,王弼为定远侯,共计十二位侯爵。不消说,封侯之举对收买武将之心,鼓舞军队士气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为彻底清除胡惟庸一党,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提供了胜算保障。

两位丞相被同时下狱,朝中的政治气氛立马大变,御史们纷纷出动,争相揭发胡惟庸专权结党、祸乱朝政的问题。原为胡党的御史中丞涂节见势不妙,为图自保,主动站出来检举揭发胡惟庸,称诚意伯刘基系被胡氏毒杀,并表示此事“广洋宜知状”。尽管汪广洋对这一指控矢口否认,但朱元璋还是以“广洋欺罔,不能效忠为国,坐视废兴”为罪由,将其贬谪海南。汪广洋乘舟离京刚行至太平(今安徽当涂)时,朱元璋又改变主意,遣使布敕,以其尸位素餐、无所事事,上不能匡扶国家、下不知民之疾苦以及当年不能匡正朱文正为恶、坐视杨宪图谋不轨等罪名,将其绞杀,并诏令将其“妻子配侍卫官军,诸弟皆杀之”。

孰料,在处置汪广洋一案的过程中又横生波澜:汪广洋有位小妾陈氏,她本是因犯罪被籍没入官的一位陈姓知县的女儿,颇知诗书,此间不愿受辱,便自杀殉夫。朱元璋闻报,怒斥道:没官妇女只赏给功臣之家,文臣何以得给?这些人置朝廷的法度于何地?乃令司法机构将六部堂官、属官全部下狱,严刑拷打,逼问口供。

此前检举揭发两位丞相的御史中丞涂节不堪忍受酷刑,便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初二这天,告发丞相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阴谋造反事宜。与此同时,已经被贬为中书省吏的原御史中丞商暠也做了类似揭发。朱元璋长叹一声,道:“朕不负惟庸辈,何得至是!”于是令群臣日夜轮番审讯,“惟庸辞穷不能隐,遂吐实”。

经群臣奏请,朱元璋于正月初六这天下诏将胡惟庸、陈宁等人处死。御史中丞涂节在此案中检举有功,但群臣认为“涂节本为惟庸谋主,见事不成,始上变告,不诛无以戒人臣之奸宄者”。 于是,“乃并诛节,余党皆连坐”。 胡惟庸的亲家——曾任中书省右丞、御史大夫之职的丁玉也被灭族。

根据明人俞本所著的《明兴野兴》记载,胡、陈二人被押至京城的玄津桥斩首之后,尸身先是被装进大坛,埋入一个丈余深的大坑中,次日,朱元璋改变主意,两人的尸体又被掘出,“支解于市,纵犬食之”。另外,二犯“妻子分配军士,子弟悉斩之”,家产籍没入官。

正月初七,也就是在诛杀胡惟庸的次日,朱元璋便急不可耐地向群臣宣布:“朕欲革去中书省”,同时,改大都督府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十一日,正式向全国发布了相关诏书。

延续两千多年的丞(宰)相制度被朱元璋一朝废除,其动作之快捷,让人无法适应。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很多学者就“胡惟庸党案”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认为胡惟庸谋反事件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所谓的胡惟庸与陈宁、陆仲亨、费聚、李存义等人串联谋反,纯粹是涂节等人信口编造,朱元璋炮制出这个案件,无非是为了达到废相揽权、铲除功臣和籍没案犯家财充实国库等目的。

对于这类观点,笔者不以为然。结合正史的记载,依据情理来分析,笔者相信胡惟庸最初应本无谋逆之心,后来情势所逼,最终落入了皇帝的圈套。合理的情形应当是这样的:“胡惟庸党案”的发生确实是出于朱元璋的谋划——老谋深算的朱元璋提前设局,把胡惟庸当作棋子,有意纵容。仅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的胡惟庸起初不识机关,得志即骄,忘乎所以,渐被朱元璋揪住了发辫。及至胡惟庸意识到危险之后,他已经没有退路,索性一条道走到黑,乃决定铤而走险,拚死一搏,却最终授人以口实,搭上了卿卿性命。故尔,我们可以认定,包括陈宁、涂节、陆仲亨、费聚、李存义等人,确实是曾经参与了胡惟庸的谋反策划。

丞相被杀,中书省废除,朱元璋的首要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他便顺理成章地实施第二个战略目的——诛杀所谓的胡惟庸同党。

通过前文介绍的“空印案”和“郭桓案”,读者已经领略了朱元璋兴狱杀人的残酷和惨烈,而“胡惟庸党案”牵连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涉案人物品阶之高,均超过前二者。大狱一兴,有司辗转审问,按名拘捕,严刑相加,威迫利诱,涉案人物如雪球滚动,枝牵蔓连。众多勋臣贵戚,公侯官吏,往往是朝登公堂,暮扛枷锁,凡一人被指控,其亲党家族一概下狱。在这场政治运动中,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一家的遭遇堪称典型。

宋濂是浙江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早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亲征婺州期间,宋濂便加盟到他的麾下。先后曾任五经师、起居注、侍讲学士、太子赞善大夫、翰林学士等职务,系朱元璋的文学顾问,也曾为太子朱标讲经多年,还曾作为总裁官编撰《元史》,被朱元璋赞为“开国文臣之首”。总之,他是明朝初期最负盛名的大儒。

由于宋濂长期为朱元璋父子讲解经史,故两家的私交甚为深厚。宋濂的次子宋璲是太子朱标的少年伙伴,朱元璋多次对其给予教诲,他曾对宋濂开玩笑说,你为朕教太子诸王,朕也教了你的子孙呵!

综合《明史·宋濂传》、《罪惟录·宋濂传》、《明史·后妃传》和《宋文宪公年谱》等史料的记载,洪武十年(1377年)正月,宋濂六十八岁,朱元璋见其老迈,准其致仕(退休)回乡养老。临行之际,赐其一部《御制文集》,另加钱钞、丝绸及衣服三套,对他说道:三十二年之后,用这些丝绸做百岁衣吧!把宋濂感动得老泪纵横。宋濂返乡之后,不置田产,不谈朝政,唯以著述饮酒为乐,到了每年九月十八日的万寿节(朱元璋生日),宋濂总会跋涉赴京,为皇帝祝寿。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宋濂陪皇帝登文楼时,一个步下踉跄,跌倒在地。朱元璋见他实在老迈,就随口嘱他下次万寿节不必再来。转眼之间,今年的万寿节又到了。由于“胡惟庸党案”的缘故,今年的朝廷气氛相当紧张,群臣都对皇帝敬而远之。倍感孤独的朱元璋情不自禁地忆起了宋濂这位老臣,往年这个时节,总是与他一起饮酒赋诗,那是何等快活!可是,今年的万寿节他为何不来呢?敢情朱元璋已经全然忘记去年曾对宋濂有过“不必再来”的随口嘱咐。心绪不佳的朱元璋越想越生气,便派人潜往金华暗访。

事有凑巧,暗访之人来到金华后,恰好撞见宋濂正劲头十足地与他人饮酒赋诗作乐。这个场景奏报上去,朱元璋备觉自己受到这个老儿的愚弄和欺骗,心中顿时萌生杀机,于是询问宋氏家族是否有涉胡党。刑部官员心领神会,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二月,宋濂的长孙宋慎因案涉胡党被处死,宋濂之子宋璲也连坐被杀。紧接着,朱元璋派人将宋濂全家老小绑赴京城,准备一并处死。

马皇后与太子朱标闻讯后,一起找朱元璋替宋濂求情。马皇后说,民间为孩子请个先生尚且始终尊敬,宋先生教太子诸王,怎么忍心杀他?况且他退休在家,哪里知道朝廷之事!朱元璋责备说:这种事你不懂,也不该管!吃饭的时候,马皇后不饮酒,不吃肉,闷闷不乐。朱元璋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她回答说:妾哀痛宋先生之刑,代替孩子为老师服心丧。朱元璋听后感到不爽,放下筷子起身离去。看在老妻的情份上,朱元璋到底还是赦免了宋濂的死罪,诏令将其流放四川茂州。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七十二岁高龄的宋濂拖着老迈的病躯,勉强捱到夔州。在一座寺庙暂作停留时,宋濂思前想后:眼下家破人亡,自己以老病残败的身躯还要被皇帝万里流放,这样活着实在是了无意趣!趁人不备,他以一根绫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宋濂之死,再一次验证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真理性。

明人徐祯卿所著笔记《剪胜野闻》记载了这样一个掌故,说朱元璋有个特点,每当处理大狱要案,他总是下意识地用双手紧紧抓住腰中的玉带朝下按住,或咬牙闭目沉思不语,或如被激怒的猛兽一般狂躁不安。这种时候,臣属们总是噤若寒蝉,没人敢于劝谏和拂逆,一切全凭他的喜怒和意志处置。可是,奇怪的是,朱元璋从来不曾因为狂怒而导致局面失控。越是面临大事或处置大局,他越是处理得脉络分明,步骤清晰,能于狂躁暴怒和忍耐寂静间信手转换,忍常人所不能忍,断常人所不能断。这是朱元璋的一个特质。

朱元璋处理“胡惟庸党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佐证:得到“胡党”的首批口供之后,凡中书省和各部院衙门的涉案文官,一概被其诛杀;而涉及到带兵武将,却又一概暂时宽宥。像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这两位是有确凿人证的谋逆首犯,可是朱元璋却下令赦免。当群臣“请诛”陆仲亨等人时,朱元璋解释道:“陆仲亨年十七,父母兄弟俱亡,恐为乱兵所掠,持一升麦藏于草间。朕见之,呼曰:‘来’,遂从朕。长育成,就以功封侯。此皆吾初起时腹心股肱,吾不忍罪之,其勿问!”果然,此语一出,攀咬勋臣宿将的口供逐渐减少,武将们紧绷的心弦开始放松下来。

其实,以朱元璋的智商,他不可能不清楚这样一个逻辑:既然做臣子的能够先行不忠,谋逆君上,那么,做君上的难道还应当对这种忘恩负义的乱臣贼子心怀恻隐?朱元璋生得可不是什么菩萨心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考虑到在当前形势下,北部尚有北元政权虎视,南部仍存云南梁王之患,东部亦有倭寇之扰,国基尚未巩固,尚须勋臣宿将出力。

不仅如此,为了笼络和安抚勋臣宿将之心,在诛杀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继续采用与开国宿将联姻的策略:聘魏国公徐达的次女、三女分别为代王妃和安王妃;聘信国公汤和的长女、次女为鲁王妃;聘宋国公冯胜之女为周王妃;聘卫国公邓愈之女与安陆侯吴复之女为齐王妃;聘颍国公傅友德之女为晋世子妃;聘永昌侯蓝玉之女为蜀王妃;聘靖海侯吴忠(吴祯之子)之女为湘王妃;聘前军都督佥事于显之女为潭王妃;招凤翔侯张龙之子张麟为八女福清公主的驸马;招颖国公傅友德的长子傅忠为九女寿春公主的驸马;招东川侯胡海之子胡观为十一女南康公主的驸马;招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为十二女永嘉公主的驸马。在废除丞相制度之后,为了避免社会动荡,朱元璋用这种方式稳定政局,屏藩王室,确实收到一定的效果。

最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在赦免吉安侯陆仲亨之后,还将他的儿子陆贤招纳为自己五女儿汝宁公主的驸马,以示不计前嫌。直到十年之后的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当时四海已经靖平,国家政局已然稳定,陆仲亨等人方被旧账新算,坐“胡惟庸党谋逆”之罪被诛。具体情况以后再讲。

§§§第三节 开国丞相李善长之死

明朝的首任丞相——素有“勋臣第一”之称的韩国公李善长,被杀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距所谓的胡惟庸谋反事件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李善长被杀事件仍旧属于“胡惟庸党案”范畴。

读者知道,中国封建时代,针对谋逆之类的大罪,朝廷往往实行连坐制度。胡惟庸是被老丞相李善长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围绕胡惟庸谋反事件牵连出如此大的惊天血案,他的恩主李善长自然无法彻底摆脱干系。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想爱:留日青年的抗战生死恋

    想爱:留日青年的抗战生死恋

    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1937年春,留日学习绘画的中国青年丝竹与他的老师西功的妹妹樱子想爱。丝竹的同学、日本青年吉次和知木也喜欢樱子,而樱子只爱丝竹。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丝竹完成学业回国,樱子因怀上了丝竹的孩子被父母留在日本。抗日战争爆发后,丝竹留学美国和与樱子团聚的愿望遥遥无期。东北女孩红秀在逃难中流落惠州,被丝竹父母收留,并做主让红秀与丝竹成婚。丝竹目睹了母亲被日军轰炸广州的飞机炸死的一幕,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决心参加抗战,成为国军66军160师(独九旅)的军官和第14航空队情报官。南京大屠杀时,丝竹被已成为日军第18军团军官的知木追杀,知木在追杀途中捡到了丝竹与樱子的定情物,便回国向樱子出示该物及中国阵亡名单,证明丝竹已死,并向樱子求爱,遭到樱子拒绝。樱子在极度痛苦之中生下了她与丝竹的女儿白梅。1938年5月,丝竹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爱上中国人并生下中国人的孩子的樱子备受邻居歧视,樱子无奈嫁给了吉次。战乱之时,红秀与丝竹的儿子木棉出生了。之后不久,上海、武汉相继沦陷,已升为日军中佐的知木在进攻惠州时杀死了丝竹的父亲。红秀和木棉被土匪海上飞所救。知木再次登陆大亚湾后,对丝竹的家乡黄村进行了毁灭性的杀戮,红秀和土匪武装救出了丝竹哥哥的女儿香雪儿,海上飞战死,红秀和木棉被俘。日军侵占惠州时,知木欲玷污红秀,却发现红秀就是几年前他在大连生活时救过他性命的中国女孩,而此时,木棉已经被作为细菌试验而死。知木退出惠州。红秀未死,跟随地下党唐寒松远赴江西,参加抗日。樱子的丈夫吉次也被日军征兵到中国战场,原本善良、温和的吉次到了中国后也被日军腐蚀,成了一个疯狂杀害中国百姓、到处玷污中国妇女的兽兵。吉次到中国后不久,樱子被自己的国家所害,作为日军慰安妇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中国,而她却屡遭日本高级军官木乃花及知木的侮辱。在一次战役中,丝竹受伤被俘虏,知木特意安排樱子与他相见,诱使吉次亲手刺杀丝竹。樱子不堪丈夫的羞辱,自杀。吉次战败回家,因饥饿而生病的白梅听到母亲死去的消息后也死在了吉次的怀里。丝竹被吉次刺杀后被一位医生所救。而他的父母、儿子、女儿、恋人都已经不在人间。战争毁了他的家园,让他失去了亲人……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郑成功

    郑成功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
  •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五代政治局势的转变过程,简单介绍这一动乱时期的政治家和武将们的大致情况,第二部分讲述宋太祖,第三部分围绕宋太宗的统治,叙述了中国走向统一,实现中央集权的过程。
热门推荐
  • 现代坦克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现代坦克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与战车是基础的武器种类,我们学习坦克与战车的科学知识,,可以学得武器的有关基础知识。
  • 快穿之大佬超会撩

    快穿之大佬超会撩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资深咸鱼少女姜钰,被绑定了一个收集系统。当事人愤愤表示:这特么就是一个坑!!!认认真真(并不是)的做任务却还是屡次翻船好不容易抱上了一个大佬的大腿俗话说得好,抱大腿一时爽,一直抱大腿……姜钰:爽个鬼!!!!!【1V1】【时甜时虐】
  • 死亡归零

    死亡归零

    面对仅剩三十天的生命是选择歇斯底里的疯狂,还是安静的等待死亡亦或者是沿着自己的脚印,从新走一遍走过的小路
  • 超级控卫

    超级控卫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说:“许诺开启了一个属于东方人的控卫时代,他是NBA的一代传奇!”纽约尼克斯队主教练麦克-德安东尼说:“许诺得到了斯蒂夫—纳什的传球真髓,他就是下一个约翰—斯托克顿!”芝加哥公牛队MVP后卫德里克-罗斯说:“他才是真正的NBA第一控卫!”凤凰城太阳队后卫斯蒂夫-纳什说:“许诺成功地做到了人与球的合一,他把传球上升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是真正的控球后卫大师!”洛杉矶湖人队后卫科比-布莱恩特说:“我比许诺优秀的唯一一个原因是,当他还在联盟之中打球的时候,我已经退役了。”迈阿密热火队前锋勒布朗-詹姆斯说:“你们都说我是NBA里最全能的球员,那你们为什么不去看看许诺的比赛呢?”看许诺驰骋NBA赛场,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州长青志

    九州长青志

    一代王朝覆灭,带来的是烽火狼烟、战乱不止。大争之世注定生灵涂炭,流血漂橹。君子有不忍之心,圣人亦会举起屠刀。且看这英雄辈出,逐鹿天下的时代,少年挥斥方遒与纸短情长交织的时代。
  • 人间无路见青鸾

    人间无路见青鸾

    会不会有这样的两个人?生来,便是为了遇见。心无旁骛时,却笑金笼是羁绊。传闻中,宸王曾是风光一时的战神;传闻中,宸王曾因与敌国打仗而容貌尽毁,再不以真面目示人;传闻中,宸王杀伐果断,目中无人......传闻中,赵小姐…赵小姐是谁?!丞相之女?不曾见过,未曾了解。两个毫无牵连之人,一人举国皆知,一人从未耳闻。朝思暮念时,只愿花曲长牵绊。“你喜欢猫?”“嗯!”因为像你。“你喜欢兔子?”“嗯!”因为像你。“你喜欢狐狸?”“嗯!”因为像你。某王妃煞有其事的得出结论:“嗯!你喜欢好看的!”某王爷从头到脚地瞅了瞅自家王妃。重重地点了点头。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相遇是宿命,千生百世,缘起缘灭,皆已注定。待洗尽铅华,尘埃落定,可堪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
  • 末世翻身战

    末世翻身战

    一阵地动山摇,叶婉长出了一双猫耳,惊骇之余,她发现,所有人都变了样,兔耳、鹿角、虎牙、鳞皮……满眼玄幻片里的妖怪?半兽人?!天哪!这一定是个梦!叶婉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疼,是真的!突然,她看到,满嘴长了獠牙的半兽人,一口咬断了另一个半兽人的脖子……血腥弥漫,杀戮四起!这是人类的末世浩劫,生存之战,迫在眉睫!~~粉嫩嫩的小幼苗,求领走!O(∩_∩)O~~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寒冰枪龙

    斗罗之寒冰枪龙

    男主唐星浩女主宁荣荣(情节需要时会考虑千仞雪)本书和其他的同人小说不一样,主角也不会太变态不然就没办法写了(只有唐星浩和唐三是穿越者)该有的都会有。由于阿银的原因武魂殿最后还是要被灭的,不过不是唐星浩一家是我另家的角色我。唐星浩的第三武魂在斗1的最后才会暴露(三生武魂太稀有了,也只有斗2的霍挂有吧!)最后我会说明一下我写的是连环书先是斗1――斗2――神界(唐舞麟就不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