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47

第47章 北疆之患 —— 难以击垮的北元政权(4)

蒙元降将此起彼伏的叛乱,令明军将领们感到愤怒难忍。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在一次商讨北部边防问题的会议上,作为明朝的第一武臣和两次北伐的主帅,徐达建议再次出击北元,彻底消灭爱猷识理达腊暨王保保等蒙元残余势力,一劳永逸地解决北部边境问题。朱元璋原本的意思是再拖一拖,他这样说道:“彼朔漠一穷寇耳,终当绝灭,但今败亡之众远处绝漠,以死自卫。困兽犹斗,况穷寇乎?姑置之。”孰料众将一致支持徐达的建议,称“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朱元璋见诸将同仇敌忾,不想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便顺口问道:“卿等必欲征之,须兵几何?”徐达因为明军接连胜利而显得有些轻敌,答道:“得兵十万足矣。”朱元璋略微一思考,说:“兵须十五万,分三道以进。”

于是,朱元璋当即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中路军出雁门关,扬言攻和林,实则诱敌至近边决战;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率东路军经居庸关至应昌,然后奔袭北元朝廷;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率西路军出金兰而取甘肃。就这样,出于一种从众心理,素来谨慎稳妥的朱元璋贸然作出了三伐北元的决定。不过,大军出征之际,朱元璋再三叮嘱徐达、冯胜、李文忠等主将,要他们“宜益思戒慎,不可轻敌”!

先说东路军的情况。曹国公李文忠、都督同知何文辉率领东路军出居庸关之后,经应昌北上,到达胪朐河(今蒙古国的克鲁伦河)后,李文忠对诸将说:“兵贵神速,宜乘胜追之,千里袭人,难以重负。”于是令指挥韩政看守锱重,自率大军,每人携带二十日粮,日夜兼程,奔袭土剌河(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部)。北元大将蛮子、哈剌章闻报,率军渡河,列阵以待。李文忠督兵进攻,逼退元军,渡河追至阿鲁浑河(今蒙古国的鄂尔浑河)畔,与元军大部队遭遇,战斗异常激烈,李文忠马中流矢,指挥李荣将所乘之马让与主帅,自己再从元军手中夺过一匹战马乘之。李文忠策马横槊,突入敌阵,众将士殊死力战,元军溃败,被明军俘获数以万计人马。这次战役,明军虽然最终打退元军,但是,宣宁侯曹良臣、骁骑左卫指挥使周显、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常遇春之弟)、神策卫指挥使张耀等多位优秀将领战死,称不上胜利。

李文忠率军追击元军至称海(今蒙古国哈腊乌斯湖),溃败的元兵得到增援,反过来又将明军包围起来。形势陡变,李文忠到底是大将气魄,他采用疑兵之计,当即勒兵据险,杀牛飨士,并将所获的马畜散放于野,以示闲暇。胡兵怕中埋伏,不敢逼近,围困三天后撤围而去。长出一口气的李文忠这才意识到明军孤军深入过甚,赶紧下令班师回撤。

再说西路军的情况。宋国公冯胜、临江侯陈德、颍川侯傅友德率领西路军于五月到达兰州。冯胜令傅友德率领骁骑五千直趋西凉(今甘肃武威),击退由北元将领失剌罕率领的一支部队,追至永昌,又在忽剌罕口大败北元太尉朵儿只巴,遂进至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部),等候冯胜大军。冯胜到达之后,明军再与附近的元军交战,傅友德亲手射死北元平章百花,迫降北元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著等人。过了几天,北元将领上都驴又前来归顺。六月十一日,明军抵达亦集乃路(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部),北元守将卜颜帖木儿献城投降。七月,明军进至别笃山口,北元岐王朵儿只班兵败逃走,明军俘获北元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以及马驼牛羊十余万计,收复瓜州(今甘肃安西东部)、沙州(今甘肃敦煌西部)等地。至此,甘肃全境及蒙古东部基本已被西路军扫荡完毕。十二月,冯胜继续采用他惯用的办法,自作主张地将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宁夏、西凉、庄浪等城池的营房、仓库以及多得无法转运的米麦料豆全部焚烧弃置,然后令大军赶着牛羊马驼班师回朝。

最后来说由主帅徐达率领的中路军的情况。二月,魏国公徐达、中山侯汤和、都督佥事蓝玉等人率领中路军从应天出发,经雁门关前往山西。中路军打前锋的是青年将领蓝玉,三月期间,他率部抵达土剌河,在这里与王保保相遇。王保保汲取前番沈儿峪战役中与明军阵地战惨败的教训,采用诱敌深入之计,诈败而走,意在将明军吸引到草原深处,然后利用自己骑兵部队机动作战的优势,伺机歼灭明军。素来沉稳的徐达也是求胜心切,忘记了出征时朱元璋让他诱敌至近边决战的战略决策和“益思戒慎,不可轻敌”的叮嘱,挥师穷追。五月,中路军追敌至杭爱岭(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北部)北部时,遭到王保保和北元平章贺宗哲的伏击,轻意大意又疲惫劳累的明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明军大败,牺牲近两万人,徐达急忙收兵回营,然后固守营寨。事隔不久,徐达又接到探马报告:负责殿后的汤和在断头山遭遇元军,战斗失利,御史中丞章溢之子暨平阳左卫指挥同知章存道战死。中路军损失惨重,徐达见求胜无望,只得下令班师回京。

此次北征沙漠,虽然西路军获得一些胜利,但明朝三路大军共计损折数万将士,另有曹良臣、周显、常荣、张耀等大将牺牲。在朱元璋看来,这是一次极其失败的军事行动,因此,他把主要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直到洪武三十年(1397年)六月,朱元璋写信诫谕镇守北疆的晋、燕二王,谈及此事,仍自责自己此番是在“诸将日请深入沙漠”的情况下,“轻信无谋”,遂使大军“疲兵于和林,以致伤生数万”。当然,北伐军主要将领仍需承担失败之责:徐达惨遭败绩,但念其过往的功劳巨大,不予问罪;李文忠俘敌万人,但自己也损兵折将,功过相抵,不予行赏;冯胜此役虽然颇有建树,可他私自焚弃甘州、宁夏、西凉、庄浪等城,而且还私匿驼马,被追夺券诰爵禄,贬为庶人。

乘着明军的失利,北元军队开始发动反击。洪武五年(1372年)八月,北元攻破云内(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部)州城,州同知黄里战死。十一月,北元辽阳行省左丞纳哈出在辽东地区攻破了明朝牛家庄(今辽宁海城西北部)粮仓,掠走和焚毁粮食十万余石,五千余名明军将士阵亡或被俘。

到了洪武六年(1373年),北元军队的活动更加频繁,他们凭借轻骑来去快捷的优势,在东自辽东、西达甘陕的漫长边疆,袭扰明军,兴和、亦集乃以及西北地区的许多边塞城池又重新落入北元之手。此外,镇守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中国南疆遥向呼应北元政权;就连已经臣伏明朝的高丽,也于洪武十年(1377年)改奉北元为正朔,再次成为蒙元的藩属国。以此为标志,北元政权已经得到巩固,据《高丽史·恭愍王世家》记载,北元国主爱猷识理达腊在下达给高丽国王的诏书中曾这样说道:“顷因兵乱,播迁于北。今以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为相,几于中兴。”说明北元的实力确实不容低估。

面对北部边疆出现的这种严峻形势,朱元璋夙夜忧思,由于云南尚被蒙元的梁王所控制,而梁王手上又有数十万军队,这就成了明军北伐的后顾之忧。鉴于此,朱元璋汲取教训,审时度势,对北元采取防御和招抚两手策略。

朱元璋这次对北元制定的防御政策有三个要点:其一,在边塞要冲增置卫所,增加戍边兵力,屯田戍守,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傅友德、汤和、蓝玉、王弼等公侯都曾在北部边疆练兵备边。其二,在边疆实行坚壁清野,将沿边百姓不分华夷,皆迁入内地集中居住,为此,洪武六年(1373年)春,朱元璋在奉天殿特意叮嘱将要去山西、北平备边的徐达、冯胜、邓愈、汤和等人:“夷狄豺狼出没无常,但保障清野,使来无所得,俟其惰归,则率锐击之,必掩群而获。”其三,令明军“持重”固守,即所谓“御边之道,固当示以威武,尤必守以持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若专务穷兵,朕所不取,卿等思之。”这是朱元璋交待给御边将领的原话。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这个防御政策收到很好的效果,经过一段时期的经营,大明帝国北部边疆塞堡林立,卫所相望,从东至西构成了一道坚固防线,把北元军队牢牢的拒挡于塞外。

再看招抚。本书前文例举的许多事件表明,朱元璋并非穷兵黩武之人,面对强大的对手,他的首选方式总是尽量招抚,争取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万不得已时才诉诸于武力。对于元惠宗父子,他曾亲笔写过三封信,劝对方顺应天命,归降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十二月,他再次亲笔致信爱猷识理达腊,苦口婆心地劝说对方顺天归命来降。这封信旁征博引,情真意切,写得十分雄辩,现引录如下: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此古今不易之大训,君其思之。自古国家必有兴废,以小事大,理势之常,贤智者亦所乐行而不以为辱。昔我中国赵宋将衰之际,为金所逼,迁都于杭,纳以岁币,其后金为君家所灭,君家亦遣使于宋,约纳岁币,一如金时,虽疆界有南北之分而前后延祚百五十年,此小事大之明验也。且尔国之俗,素无姓氏,其族贵嫡而轻庶,君乃高丽有姓者之甥,又为庶出,君何昧而不察,固执不变?朕观前代获他君子孙,必献俘庙社,夸示国中,其初亦有待之以恩,授之以爵者,及其后也,非鸩即杀,虽君家亦尔宋之幼主,削发为僧,终不免于一死。在朕则不然,君之子至京师,今已三年,优待有加,君宜遣使取归,何也?朕本布衣,生长君朝,承平之时,混于民间,犹勺水之下沧海,一粟之在大仓,岂有志于今日哉?自辛卯,盗起汝颖蕲黄间,君家天运已去,人心已离,四海土崩瓦解,朕观君父子国势不振,民罹荼毒,始议兴师,保身救民,一时群雄僭称名号者尽为朕所俘虏,虽君之父子亦不能守宗庙社稷,北遁沙漠,此天运也,人力有不可为。自古有识之君,孰不畏天,故特致书,以达朕意,君其察焉。

与此同时,朱元璋另给北元辅政大臣刘仲德、朱彦德二人写信,告诫他们“毋教人绝父子之道”、“毋教人以倔强”,要他们以臣下的名义规劝元主认清时势,接受明朝招抚,并迎回其被俘的儿子买的里八剌及其他眷属。朱元璋的期望颇高,孰料爱猷识理达腊竟然无动于衷。

元主的冷漠并没有令朱元璋恼羞成怒,相反,仍旧大度宽容地善待对方。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对朝臣们说:“草木无心,遇春而长茂,遇秋而零落,气之所感,犹之荣悴,况于人乎!崇礼侯买的里八剌,南来已五载,今已长成,岂无父母、乡土之思,宜遣之还。”于是,派遣元朝归降的咸礼、袁不花帖木儿两位老成持重的宦官一路护送。

元朝皇孙买的里八剌辞行时,朱元璋对他说:“尔本元君子孙,国亡就俘,曩即欲遣尔归,以尔年幼,道路辽远,恐不能达。今既长成,朕不忍令尔久客于此,故特遣归,见尔父母亲戚,以全骨肉之爱。”然后又叮嘱两位宦官:“此尔故君之嗣也,不幸至此,长途跋涉,尔善视之。”

买的里八剌带回北元的除了朱元璋赠送其父爱猷识理达腊的“织金文绮及锦衣各一袭”等礼物之外,还有朱元璋的亲笔信一封。这封信照例是劝说爱猷识理达腊要知天识命,早日归顺明朝,否则,后果难测。这是朱元璋写给元惠宗父子的第五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爱猷识理达腊对此仍旧不予理睬,从而人为地堵死了与明朝的和解之路,并最终导致了蒙元王朝的最终覆灭。此乃后话,后面再讲。

大明帝国皇帝朱元璋在竭力招抚北元国主爱猷识理达腊的同时,对那位堪称“蒙元台柱”的王保保也十分上心。他曾先后七次致信王保保,竭力劝说对方归顺明朝,而王保保的态度只有三个字——“皆不答”。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底,王保保在沈儿峪遭受惨败之后逃到元朝旧都和林,他那沦为明军俘虏的妹妹被朱元璋作主嫁给自己秦王朱樉,两家成了亲戚关系。尽管如此隆恩,王保保还是对朱元璋的善意无动于衷。《明兴野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掌故: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派从元朝归降过来的李思齐,前往北地做招抚工作。此间任职北元丞相的王保保向李思齐表达了不事二主的心志,却假意对这位老战友以礼相待,留住几天之后,派骑从送李思齐返国。行至边界分别时,骑从说遵丞相令,请将军留下一条胳膊作纪念,李思齐知不可免,只得从命,回国不久就一命呜呼。

朱元璋费尽心机招降王保保而不得,十分遗憾,他曾对臣下感慨道:“(常)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洪武八年(1375年)八月,王保保病死于哈剌那海(今阿尔泰山以北)的衙庭,其妻毛氏自杀殉夫。

朱元璋招抚北元的努力虽然失败,但是,随着王保保病卒,北元中西部的军事力量开始日渐削弱,大明帝国的北部边境形势也日渐稳定下来。洪武中期,朱元璋曾令沐英、徐达、蓝玉等将两次率军北伐,回击北元残余部众的骚扰。由于这两次军事行动规模都不是很大,本书不予详细介绍。又过了六、七年,亦即洪武二十年(1387年)前后,朱元璋才又大举兴师北伐,最终荡平残元势力。

同类推荐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大唐灵州镇将

    大唐灵州镇将

    本书是有关唐代镇守边关灵州的大将的传记正文分60章记述了较有影响的60位大将。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黑白曹操

    黑白曹操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历史形象,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面孔。从一个制造灭门惨案、屠杀无辜百姓的刽子手,到一个改革法制弊端、实行名法之治的立法者。法学家、立法者、刽子手、犯罪分子,哪一个是更为真实的曹操?他为何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选贤用能的标准又是什么?是何种重要因素帮他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威震天下?赤壁大败后又引发了他怎样的人生体悟?《黑白曹操》带您一一解密。
热门推荐
  • 封号灵帝

    封号灵帝

    一个18岁的高中生王灵,因遭他人陷害。穿越到了一个被称之为灵气大陆的世界。没想到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也依然改变不了屈居于人下的身份,他开始不断地专心炼灵,立志要帮他的家人改变这种命运。这期间不断地遭遇他人陷害,好友离别,兄弟相残。最终在父母被杀之后,终于脱胎换骨,完成了从一个毛头小子到一个顶天立地的仙灵师之间的转换。最终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仙灵师帝国,成为了一代至尊,被万人敬仰的。千古第一灵帝。
  • 风景留忆

    风景留忆

    转学后的郁忆遇见了一棵帅气的草。一开始只觉他损人不自知,后来却发现这棵草宠人也是不自知的。
  • 种植小窍门

    种植小窍门

    本书讲述了一些家庭种植花草的小窍门。盆花浇水要掌握哪些原则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 恶少恋上痞子女

    恶少恋上痞子女

    她是见不得人的私生女,他是万人捧在手心的恶魔王子,本是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为她救了他的爷爷,从此她的命运改写,她成了四大家族为首的皇甫熙辰的未婚妻,第一次见面她砸坏了他的车,第二次见面他夺走了她宝贵的初吻,第三次见面他们竟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从此恶战开始了。
  • 超级地球系统

    超级地球系统

    本书有点玄幻本书有点热血本书有点搞笑本书有点扯淡本书单女主或者无女主本书不会太监什么叫系统,嗯……系统就是系统什么叫地球系统,就是整个地球变成系统了什么叫超级地球系统,就是地球系统被人注册了
  • 大唐美人

    大唐美人

    陆啸天,乃千古绝美之俊男,本性又十分多情。引得那天下美人,一再垂青。哪一个都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教他如何取舍。无奈只有敞胸接纳,任你如何千娇百媚,刁蛮泼辣,最终都成为他的股上宠物。一时间震荡江湖,人称他的十二个美人,为“十二阁主”!
  • 战帝之证道主宰

    战帝之证道主宰

    万道争锋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既然退不得那便勇往直前,强敌来袭吾将以其血铺路,用双手护我身后之安宁……
  • 废柴作者的恋爱战争Vol.04(轻小说系列)

    废柴作者的恋爱战争Vol.04(轻小说系列)

    经历过这样与那样的事情后,王幕成为了一个小说作家,安稳却充实的生活充斥了他大学一年的时间。因为他随意开口的一个玩笑而突入他生活中的女生,改变了他今后的想法,并因此遭遇到他全然不想遇到的修罗场中。这是一个女性恐惧症患者,挣扎在修罗场的故事。
  • 孤寂归来的王者

    孤寂归来的王者

    上一世,才华纵横,武功高强的我遭最亲兄弟和最挚爱的人联合暗算。这一世,却重生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可爱的妹妹和偶遇被欺负的校花成为了我这一世守护的对象。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有趣。???
  •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