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02

第2章 贫贱出身——明太祖备感辛酸的苦难岁月(1)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间,得位最正、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当属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因为他们出身低微,完全依靠个人奋斗成就帝业。

相对于刘邦所出身的自耕农家庭和其曾担任过的亭长职务,朱元璋的起点则更加低微,几无任何根基可言:他出身于赤贫如洗的佃农家庭,生存于蒙元统治者行将灭亡的黑暗时代。此间,外族统治者横征暴敛,残酷压迫和盘剥汉族百姓;上天也不失时机地凑着热闹,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纷至沓来,其父母兄侄四人在一月之内接连死去。十六岁的朱元璋走投无路,以小沙弥的身份数年如一日地依靠叫化乞讨来填饱肚子……其经历何其悲惨!

下面就请读者来了解一下朱元璋在发迹之前所度过的那段艰难岁月。

§§§第一节 颠沛流离的贫贱家庭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洪武,十年倒有九年荒!”这首知名度颇高的民谣,道出了大明帝国开国皇帝的身世归属。的确,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他于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子丑时,也就是公元1328年10月21日半夜时分,诞生于“濠之钟离东乡”。

关于这个“濠之钟离东乡”,自明代中叶以来,已有“凤阳说”与“盱眙说”之争。由于时代变迁而导致地名频繁更迭,现今的“盱眙说”派已将朱元璋的诞生之地,具体落实到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凤阳说”派则认为朱元璋的出生之地具体应为今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的金桥村。笔者归于“凤阳说”派。

元末明初距离现在的时间并不太长,之所以会出现两个不同地址之争,不是史料记载有误,而是因为当年朱元璋的家庭不断搬迁,他在当上皇帝之后记述往事时又语焉不详造成的。

推考起来,朱元璋的祖籍原在沛郡,即汉高祖刘邦的桑梓故里。朱元璋的某一代先祖从沛郡迁徙到金陵句容(今江苏句容)通德乡的一个荒野之所恳荒种地,繁衍生息。年岁日久,朱姓人丁逐渐繁茂,这个地方便被人们唤作“朱家巷”。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他就出生在朱家巷。

等到朱初一成年,蒙古人已经入主中国。元朝统治者实行匠户制度,朱初一的家庭被编为淘金户。按照规定,淘金户每年要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额的金子。可是,由于河里的金子越淘越少,地方政府便采取变通办法,允许淘金户改种庄稼,以粮食换购金子来完成上缴任务。几经折腾,朱初一在句容实在无法生存下去,遂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带着一家老小北渡长江,辗转跋涉到泗州的盱眙县,垦荒种田为生。这一年,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刚刚八岁。

经过十余年的辛勤耕耘,朱家的日子日渐宽裕,朱初一甚至还有能力为儿子们各自娶上一房媳妇。朱初一有三个儿子:长子朱五一,娶妻刘氏;次子朱五二早夭;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在男孩中间排行老三,他长大之后娶了盱眙县津里镇的巫师陈公家的小女儿为妻。

陈公乃朱元璋的外祖父,曾名载《明史·外戚传》,故顺便说道一下。陈公原籍扬州,曾经在南宋大将张世杰的麾下当亲兵。蒙古军队南下时,张世杰与丞相陆秀夫保护着小皇帝赵昺一路南撤。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南宋军队在崖山(今广东台山东南海域)与元军海战失利,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赵昺投海自杀。张世杰则率领着十余条战船突出重围,准备择机重立赵氏子孙,恢复宋室社稷。孰料天不佑宋,几天之后,舰队突遭飓风袭击,张世杰被淹死海中,南宋彻底灭亡。陈公却侥幸逃生,历经坎坷逃回到故乡扬州。此时的中国已经是蒙古人的天下,陈公担心往日在南宋当兵的历史会给家人带来祸患,便举家迁往津里镇,依靠巫术谋生度日。陈公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季家,小女儿就是朱元璋的母亲陈氏。

关于外祖父陈公的这段峥嵘经历,朱元璋少年时期听母亲悄悄讲过许多遍,可谓两耳生茧。当时在蒙古人的治下,朱元璋虽然不敢对外声张,心中却为有这样一位外祖父而感到自豪,这种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陈公活了九十九岁才离开人世,老人家的这个年龄,即使放在今天,也堪称高寿。

回到原先的话题,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在为两个儿子娶回媳妇不久,便撒手人寰。他去世之后,朱家“家道日替”,光景一天不如一天。挨到后来,日子实在难以为继,兄弟俩一合计,决定再度搬家。老大朱五一全家搬到了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步到位地定居下来。

老三朱五四却带着全家老小多番辗转,几经折腾:先是搬到灵璧(今安徽灵璧),接着又迁至虹县(今安徽泗县),后来再搬到大哥所在的濠州钟离。即使搬到钟离之后,朱五四一家仍旧接二连三地搬家:起初是在钟离东乡的两个村子前后住了十余年,接着又迁往西乡住了一年,最后再搬到太平乡的孤庄村,即今日安徽凤阳县西南约五公里处的二十营村。

家庭如此动荡,加上朱元璋写回忆录时言语简省,难免被后世人们误会,以致造成朱元璋的诞生之地有“凤阳”和“盱眙”两派之争。其实,朱五四一家确实曾经在今日的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住过,不过,它并不是朱元璋的诞生之地。

说起来令人心中发酸:朱五四这样频繁地搬家,倒不是他爱穷折腾,实在是因为活不下去!他全家靠种田为生,但是自家又没有田地,只得从地主大户那里租田耕种。最常见的情形:田主一般都是将贫瘠田地租佃给朱五四这种初来乍到的外乡佃户,待三年五载田地被佃户侍弄得肥熟之后,田主便不失时机地逐年涨租,甚至干脆将田地收回!如此这般,贫苦无依的佃户也只能接受不断搬家的悲苦命运。

朱元璋是在他家搬到“钟离东乡”(今凤阳县小溪河镇金桥村)之后不久出生的。他是家中的幺儿,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三哥叫朱重七,朱元璋叫朱重八。

读者也许会感到费解:这些男丁的名字怎么都与数字有关?确实如此,元朝时期的农民们,习惯以孩子出生的顺序、时间或父母年龄相加的数字来作为男孩的名字称呼。究竟是官府规定还是民间习俗?不得而知。朱五一和朱五四,这兄弟俩的名字就是他们出生时父母年龄相加的数字。朱元璋伯父朱五一的四个男孩分别取了“重一”、“重二”、“重三”、“重五”等名字,朱五四家的几个男孩取名时也与大伯家的堂兄弟们合加在一起,所以,朱元璋以前的名字叫朱重八。在投奔红巾军稍稍发迹之后,他为自己改名叫“元璋”,字“国瑞”。

据朱元璋后裔朱宙枝所著的《统宗绳蛰录》记载,朱元璋另有一个名字叫朱兴宗,他的几位亲哥哥——朱重四又名朱兴隆、朱重六又名朱兴盛、朱重七又名朱兴祖,兄弟四人合起来就是“隆兴祖宗”;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朱世珍”。这些名字不仅文雅,含义也颇深,不过,这都是朱元璋成功之后给追取的。

为了佐证这位大明王朝开国帝王的非凡来头,史书照例收录了许多传说,例如,后世研究朱元璋生平的主要资料《明太祖实录》就声称,明太祖降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母陈氏梦见一位头戴黄冠之人,自西北方向而来,走到朱家房前的打麦场上,递过来一粒闪闪发光的白色药丸,让她吞服下去。陈氏醒来之后,将梦中之事说与丈夫,尚觉满口余香。次日,明太祖诞生。此后一连多日,朱家皆满屋红光。邻居远远望见,以为发生了火灾,及至大家赶来扑救,却又发现朱家根本没有失火,人们皆暗自惊讶。

由于中国历史上对开国君王身世的神化已几成惯例,《明太祖实录》又是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组织儒臣所编写,故这种美化朱元璋身世的记述究竟有几分真实,今天实在难以定论。

另一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起初源自明人王文禄所著的《龙兴慈记》,是说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大户放牧,某天,一同放牧的伙伴们感觉肚子很饿,大家商量着杀头牛吃。于是,朱元璋带头捉住一头牛犊,在大伙的帮助下把它杀死,剥皮割肉,然后就地生火,一起吃起了烤牛肉,个个兴高采烈。可是,等到吃完牛肉,脑子冷静下来,大家又感到后怕,不知该如何向东家交代。朱元璋看着剩下的那堆牛皮、牛骨和牛尾巴,想出一个主意:他让伙伴们把牛皮、牛骨统统埋掉,却把剩下的那根牛尾巴插进地里的石头缝里。晚上牧牛归来,朱元璋对东家说,那头牛犊钻进石缝去了,只留下一截尾巴在外面,可是无法将它拉出来。不消说,朱元璋挨了东家的一顿毒打,却也混过关,从此,他在伙伴中间更有威信。据说,如今凤阳县小溪河镇金桥村有座名叫“烀牛锅山”的小山,山坡南麓有一处呈赤色的石岩,就是当年朱元璋等人杀牛野炊的所在。

笔者认为,这个故事在情理和逻辑上都殊为不通。前面讲过,朱家在“钟离东乡”住了十年,朱元璋就出生在这个山村。既然杀牛之事发生在这里,那么,当时的朱元璋则肯定尚不足十岁。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仅仅因为一时嘴馋,就带领一帮与自己差不多大年纪的牧童宰杀并烤吃了东家的牛犊,这种事情绝无可能!试想,在蒙古统治者对汉人严厉管束的元代,汉人连做饭切菜都须在蒙古里长的监视之下共用菜刀,这些孩子杀牛剥皮的刀具从何而来?生火烤肉的火种从何而来?此外,牛是颇通人性的牲畜,年幼的牧童怎么可能仅仅因为嘴馋就去亲手杀死并当场吃掉一头与自己朝暮相伴的可爱牛犊?

故事的编造者们显然是以成年人的冷酷刻毒之心,去揣度和亵渎孩子们那充满童真的心灵世界。编造这个荒唐故事的意图无非是欲显现朱元璋自幼就是如何的卓尔不群、智慧出众和富有威信,为这位开国帝王贴金。其实不然,这是在朝朱元璋身上泼粪。试想,以牛犊钻入石缝无法拉出为理由去糊弄东家,这究竟是侮辱东家的智商,还是侮辱朱元璋的智商?事实上,无论朱元璋定格于历史背景之中的是怎样一副嗜血残暴的强人形象,笔者始终觉得,童年时期的朱元璋依然不过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孩子而已。

偷杀牛犊吃肉的传说荒诞不经,不过,接下来的两个掌故倒还真有其事。

一则掌故是说,朱元璋小时候常与伙伴们玩一个寓意非凡的游戏:他将树叶撕成丝条,贴在嘴上当作胡须,找来一块木板顶在头上充作平天冠,再找一块破黄布披在身上算是龙袍,然后选一处土墩,大剌剌往上一坐,煞有介事地扮演皇帝;伙伴们则以木片、树枝充当朝笏,于土墩前跪立两排,三叩九拜,山呼万岁,扮演朝臣。朱元璋本人也对这种游戏念念不忘,做了皇帝之后,还将这些童趣记忆写进碑文,其臣民们更是争相传说,津津乐道。

朱元璋回忆这个掌故乃是出于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怀念,而老百姓乐此不疲地传诵这个掌故,所欲表达的无非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和“朱某人天生就是皇帝命”等潜台词。如此穿凿附会,真是牵强得可以!试想,一群孩子做游戏,朱元璋扮演过皇帝,难道伙伴们就没有轮流着也去玩一把?

另一则掌故讲的是,朱元璋刚出生时,一连几天都不吃奶,而肚子却鼓胀得滚圆,几番求人医治,却总不见效,险些死去。忧烦之中,父亲朱五四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孩子眼看不行了,他便抱着孩子去寺庙求佛祖和菩萨保佑。可是,大殿上不见一个和尚,空空如也。朱五四退出大殿,正准备离开,却见屋檐下有一位和尚面壁而坐,忙上前说明原委。和尚宽慰说,子时过后孩子就会吃奶。朱五四一觉醒来,恰是子时光景,孩子果然开始吃奶。又过了几天,肚胀毛病不治而愈。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孩子还是三天两头犯病。朱五四想起当年那个梦,和妻子陈氏商量之后,便带着孩子到庙里许愿,给孩子舍了身,求菩萨保佑,承诺等孩子长大之后,便将送他到庙里当和尚……

《皇明本纪》和《天潢玉牒》等史料都记载了这个掌故。这件事情符合民间习俗,真实性很高,同时,它也是后来朱元璋出家当和尚的一个原始因由。

§§§第二节 异族统治的时代背景

前一节讲过,自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从句容迁徙到盱眙开始,朱家一直不断搬迁: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从盱眙迁到灵璧,再迁到虹县,最后迁到钟离——即使在钟离,也仍旧三番五次地搬家。

读者知道,中国在数千年封建时代所实行的都是“以农立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平民百姓恪守“安土重迁”的古训,庄户人家更是聚族而居,繁衍生息,没有人愿意轻易搬迁。朱元璋的祖辈父兄都是勤劳本分的庄稼人,就连孩童时期的朱元璋也以帮人放牧讨生活。这样勤苦的庄户人家被逼着接二连三地搬迁,表面上看是因为田主东家贪婪黑心,实质上是国家和社会出了毛病。以下就来说说朱元璋的父兄当年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这个背景得从蒙古人入主中国说起。蒙古是长期游荡于中国北疆漠北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的东胡族系。秦朝时期,东胡为匈奴单于冒顿所破,从此被纳入匈奴人的统治达三个世纪之久。汉武帝时期,匈奴又为汉朝所破,东胡人的一支族系——鲜卑人,便转徙生存于漠北各地,后来日渐强盛。在此期间,日渐衰败的匈奴后裔也纷纷自称鲜卑人。公元4世纪中叶,居于潢水、老哈河流域的一支鲜卑人,改称“契丹”;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另一支鲜卑人则自称“室韦”。其中,蒙古人就来自室韦这一支系。

据史料记载,蒙古人最初只有“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后来,这两个氏族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经过四百余年的生息繁衍,这支部落逐渐兴盛起来。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不断对外迁徙,到公元8世纪时,已经分出了七十多个分支,这些分支都被称作“迭儿勒勤蒙古”。

迭儿勒勤蒙古中有一位颇有声望的支系首领,名叫孛儿帖赤那(蒙古语,意即“狼”),他带领自己的支系迁徙到斡难河源头的肯特山一带,把生活方式由狩猎转换为游牧,并将这一支系称作“乞牙惕氏”,也称“乞颜部”。根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十二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他的寡妻阿阑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传说这三个儿子是感光而生的“天子”,并且他们是从其母的腰间生出,因此,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尼伦”即“腰”,意为纯洁)。在尼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孛儿只斤氏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祖先,这个家族又被称作“黄金家族”。迭儿勒勤蒙古和尼伦蒙古,被统称为“也克蒙古”(意即“大蒙古”),至此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蒙古民族。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罗斯福尼克松

    罗斯福尼克松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政治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他那一腔不屈的抱负,只能化成绵绵的情思,寂然吟出。他敏感多情,自诩是“天上痴情种”,在凄美的辞藻里苦恋自己的爱人;他是金戈铁马中的一片浮萍,在战乱纷争中逐水飘零;他“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伤痕累累的词人。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热门推荐
  • 黑执事:黑暗之光

    黑执事:黑暗之光

    恶魔执事与人类的少年相遇,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
  • 弘道录

    弘道录

    “都想掌控这片大陆么?呵,莫非你们忘了不成?这片大陆是我灵族主宰!”神魔两族都在发动战争,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制这片大陆,虽然他们可能忘了这片大陆曾经的主宰——灵族“若挡我,神又如何?伐之!若拦我,魔又怎样?戮之!待我灵族复苏之日,便是尔等寂灭之时……
  • 红衣白发倾天下

    红衣白发倾天下

    她原本是一个美丽幸福的女孩,却突招变故,一夕之间父母惨死,一朝穿越,因缘巧合之下真正的身份步步显现,却又在一夜之间白了发,血红宝石在手,地狱又能奈我何?看她手执血红宝石独闯地狱,大战上古之神,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最终她又能否与命定之人相携一生,
  • 全能影后今天又上热搜了

    全能影后今天又上热搜了

    〈甜,宠,长情〉全能影后VS腹黑总裁从在一起时,人就被吃的死死的。
  • 金满洲冒险

    金满洲冒险

    我在大学期间迷上了卫斯理,也写了几部伪作,名字叫做《阴阳》、《中医》、《九龙》和《玛雅》,我发于各大网络,却如石沉大海。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拾人牙慧的模仿是不行的,所以我收回了那些小说,重新加工,变成了我自己的小说。
  • 天国的情歌:我爱你很多

    天国的情歌:我爱你很多

    在最北之北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见到北极光的人是上天钦定的最幸福的人。同在一个孤儿院长大,命运却截然不同,他离开,她留下。他们曾约定要一起去寻找北极光,十二年的错过让彼此心生间隙。他成为全亚洲红得发紫的偶像明星,她一心只想在平凡的岗位度过一生,却因为一封神秘的信笺阴差阳错踏进了娱乐圈,那些年少的约定,等待,错过,是否爱过了保质期,回忆就成了奢侈品?
  •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本书内容包括:极地之歌、复活、一个愤怒夜晚的上升。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而本书系之一的《70后印象诗系·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的》作者是陶春,他的诗具有史质气息。
  • 小妾修成日记

    小妾修成日记

    逆鳞,传说中龙的下腭有一块倒着长的鳞片,称做逆鳞,不管任何人碰了,龙都会以死相拼!而她是两条龙的逆鳞。为了成全弟弟的心愿,他绑架她,要她人工受精生下死去弟弟的孩子。她说,她有所爱的人,她的爱这辈子,下辈子只给一个人。他说,就死了,冥婚也得嫁给他弟弟。
  • 魔女的专属温柔:守护天使

    魔女的专属温柔:守护天使

    她是魔族的小公主——而他是许多少女中的王子——因为一次偶遇,他们相识了......(本书作者会尽量写好滴,亲,收藏呗,给个赞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