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500000015

第15章 羽翼丰满,黄浦滩上的人杰(3)

黎元洪是和他的如夫人、黎本危相偕南来的,随行的有一些秘书副官、卫士庸仆,其中还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便是闹过“黎元洪是袁家太子,饶汉祥乃法兰西人”笑话的骄文大师、黎氏的秘书长饶汉祥,当年饶汉祥代黎元洪所拟的通电,文情并茂,传诵一时。他因为力求对仗工稳,引经据典而闹了两次大笑话,一则为他替黎元洪拟通电致袁世凯,开始一句便是:“元洪备位储贰”,把堂堂民选的副总统变成了袁世凯的太子。其二系他自己发通电,也在起首用了这么一句:“汉祥法人也”,实则他是在引用近代的法学名词以表示其身份。

不过饶汉祥这次到上海,却留下了一副脍炙人口的好对联,因为他特别赏识杜月笙的慷慨好客,群贤毕集,所以为他题了十四个字:

春申门下三千客,

小杜城南五尺天。

杜月笙将这副对联爱如拱璧,特地请名家雕刻为黑底金字,悬在他家客厅的两楹。

黎元洪和他的如夫人送给黄金荣的礼物,可以说是相当奇特,黎元洪送黄金荣一套陆军上将的煌煌戎服,由于黄老板的身段和黎大总统约略相仿,他私自在房中一一穿着起来,摇摇摆摆,踱个八字官步,自己沾沾自喜,逗得俏娘姨们一个个地掩口葫芦。黎本危致送的礼物,确很名贵,但是不登大雅,同时也毫无用处。原来那是一套精美的鸦片烟具,连同烟盘,全部纯银镶钻,黄金荣拿在手里把玩再三,赞不绝口,那一年黄老板五十七岁,他还在吃法捕房的公事饭,并不会抽大烟。他那口越吸瘾头越大的大烟,是他在寿登花甲,告老退休以后,方始弄来消遣白相的。

杜月笙对于保护黎大总统的工作,十分认真而尽心,他每天尽量抽出时间,守在杜美路,他和黎元洪、黎本危同进同出,并起并坐,当时,黄老板私心爱慕的一个人,名坤伶露兰春正在老共舞台献艺,这位早期的坤伶,风靡了整个上海。黎元洪和如夫人客中无聊,于是黄老板恭请他们去听一次戏。

为黎元洪及其如夫人那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杜月笙率领他的“小八股党”,所做的防范和戒备工作,的确是非常周密而彻底。那一天,他们身上都带了手枪,黎元洪及其如夫人所坐的包厢,前后左右,更布满了他们的自家人。

在表面上,黎元洪及其如夫人进老共舞台是轻装简从,全场爆满的老共舞台,好几百观众全神专注于台上露兰春的投手举足,轻歌曼舞,谁都不知道他们今天是如此的幸运,正和黎大总统同处一厅,而黎大总统曾在上海与民同乐,可能时至今日犹为一项秘密。

杜月笙看看一切布置得很好,黎元洪及其如夫人都在聚精会精地听戏,他吁了一口气,信步走到楼下去休息一会。才到门口,他便碰到了老共舞台把门的阿大,他是黄公馆的老佣人,一向忠心耿耿,老共舞台开张,黄老板给了他这样一个美差。

“杜先生,”阿大迎上来愁眉苦脸地说:“这桩事情真是大稀奇了。”

杜月笙眼睛望着他,一面擦汗一面间:

“什么事情?”

“方才你们陪那两位贵客进门,”阿大凑近他,神秘地压低了声音:“还不得两分钟,突然之间我看到一大串狐狸,仿佛受了惊吓,从戏馆里一溜烟地跑出来。”

“瞎三话四,”杜月笙耸肩笑笑,“城里面那儿来的狐狸。”

“千真万确的啊,”阿大委屈般地喊起来,然后,左右一看,又在悄声说:“我起先被它们吓一大跳,连忙跑出大门去追。我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一串狐狸,跑到斜对面那个当铺里去了。”

“那么,”杜月笙还在跟他开玩笑,“你就该追进当铺里去呀。”

“当铺老早打了烊,”阿大一本正经地说,“我亲眼看到,它们一只只地往当铺门上扑,扑一下,就不见了一只。”

听他说得那么活灵活现,杜月笙回念一想,阿大是个老实人,连黄老板都夸赞过他,从来不打诳,不说一个字的废话。他有什么理由要同自己编这一套鬼话呢?

“阿大,”他柔声镇抚地说,“我看你是太辛苦了,一时看花了眼睛。”“绝对不是。”阿大断然否认,并且提出反质,“那里有接连两次都看花了眼睛的?”

“不管怎样,”杜月笙累了一天,稍微有点不耐烦地说:“这种事情就摆在自己心上好了,用不着说给别人听。”

“我只说给你听,杜先生,”阿大真诚流露,十分恳挚,“杜先生,你是老板跟老板娘最看重的人。真是的,在老板老板娘面前,我这个话不敢说呢。杜先生,你知道不知道,我们老共舞台设得有狐仙洞?”

“这个——我不知道。”

“老共舞台生意好,都是靠狐仙法力。”

“啊?”

“如今狐仙统统跑掉,依我看,老共舞台的旺气也就跟着跑了。”

“不会的。”杜月笙勉强地搭一句。

“信不信由你,杜先生。”阿大叹口气,忽然又想了起来问:“刚才你请来听戏的贵客是那一位?”

“你听了不要吓坏啊!”杜月笙笑嘻嘻的回答,然后附在阿大的耳边,悄声地告诉他,来者正是大总统黎元洪和他的如夫人。

“这下糟了!”不曾想到,白发苍苍的阿大,竟会跌足叹息,他十分怅惘地说:“大总统是天上的星宿呀,星宿怎么可以随便到什么地方去呢?难怪黎大总统一来,我们供的狐仙就要赶紧逃跑,而它们这么跑掉,杜先生,你看嘛,老共舞台的生意一定不灵了。”

当时,杜月笙只觉得阿大憨得可笑,但是往后事实的演变,却又使他将信将疑,相当费解。

露兰春首创男女同台合演,在当时真是红透的半个天,然而黎大总统与民同乐不久以后,先则黄老板临老人花丛,将露兰春纳宠专房,竟然闹得和红颜知己、糟糠之妻桂生姐离婚,然后佳人爱上少年郎,使黄老板赔了夫人又折妾,从此心懒意灰,不问世事,黄老板像晨星晓月,冉冉隐去,而老共舞台的营业,也自那夜以后直线下降,一蹶不振。黄老板心烦意乱,一筹莫展的当儿,曾经发狠,将它拆过之后再翻造。

黎元洪,在杜月笙的杜美路住宅驻跸三个月,然后乘轮北返,行前曾向杜月笙再三致谢,说他是最好客、最周到的居停主人。临行前他自动破钞,订制三十余面金牌,上镌“义勇”二字,分赠杜月笙的手下。黎大总统走后,他留给杜月笙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便是狐仙确实有灵。

因此,当他营建华格臬路住宅时,他特地在大厅后面,专辟一座狐仙祠,并且雇用一名宁波老佣人,负责祭供洒扫,晨昏三炷香,逐日献奉茶果。而杜月笙自己则是不管怎样忙法,每个月的阴历初二和十六,必定正心诚意,供以酒馔,亲自上香磕头。

华格臬路杜公馆狐仙之灵验,曾有许多令人汗毛凛凛的传说,那位宁波老佣除了服侍狐仙,一无事情可做,有时候他不免懒怠,或者是想揩油寻欢快,中饱了狐仙的好茶叶或鲜果品,或者径以白开水代高粱酒,杜月笙固然毫不知情,旁人也不会去过问。可是宁波老佣人却是难逃罪谴,他每一亵渎必会被狐仙附身,自掴耳光,满地乱滚,频频地以陌生声嗓,呵斥他自己的罪过,人狐之间,便这么时常的纠缠不清。

禁烟风云

当时,国际社会将公布禁烟,禁烟会议前夕,潮州的大土行统统搬讲法租界,法工部局的头目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沈杏山的“大八股党”一见财路要断,马上表示要跟到法租界,想要继续收保护费。

“在老子的地盘上,他们做梦。”黄金荣听了杜月笙的报告,愤愤地说。

沈杏山当然也不会眼看着钱财从自己的手中又流到别人的手中去的。

双方明来暗往,剑拔弩张,都憋着一口气,想大干一场。

此时,北洋军阀政府想借“万国禁烟会议”在上海召开之际,下了一道禁烟令,令曰:鸦片危害最烈,已经明颁禁令,严定专条,各省实力奉行,己著成效。惟是国家挽回积习,备极艰难。所有前次收买存土,业经特令汇集上海地方,克期悉数销毁。……致私种、私运、私售,均将厉禁,并当各懔刑章,勿贻伊戚。

这道禁令下达以后,北洋政府派了一个专员张一鹏到上海监视鸦片,大有雷厉风行之气势。

三鑫公司刚开张不久,生意正红火。杜月笙当然不能让他禁了。当天,他的内线谢葆生偷偷地跑来报讯,说明天,总统特派专员张一鹏就要到上海,英租界探长沈杏山已打点好“烧香拜佛”的“香烛”,要杜早作准备。

杜月笙立刻禀报桂生姐,然后连夜调兵遣将,布置行动。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在一品香旅社的一个套间里,禁烟专员张一鹏与杜月笙交谈着。这一品香旅社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房屋陈旧,设备落后,在上海是属于相当老式的旅馆。它主要接待北路客商。但这个叫堂当差倒是响当当的,因为许多北方佬见到水灵灵的南方姑娘,十分喜欢,舍得在姑娘身上花银子,从而使一品香在花界颇有佳誉。

通过种种关系,杜月笙早已打听到这位张专员的为人爱好——不亲烟赌而好色。因为要对症下药,投其所好,于是选中这一品香。

“我在京都就听说黄老板手下有个杜月笙,非常人物,今日相见,果然不同凡响。敝人初次到沪,人地生疏,正想找些社会贤达了解沪上鸦片的情况,有人推荐了您。一鹏理应登门拜访,不意杜先生破费,今晚在此招待,实在不敢当。”

“哪里,哪里!张专员是总统特使,钦差大臣。上海滩上有些内幕情况,我晓得一点,理应提供给专员。本想请专员到寒舍,后来觉得专员公务在身,多有不便,所以就包了这房间,供专员在上海期间散心用。”

“那太不好意思了……”

“小意思。”杜月笙摇手道,“刚才专员问起上海滩鸦片烟贩卖情况,我了解到大英租界的棋盘街麦家圈一带有几个大土行,叫李伟记、郑洽记,还有一个叫郭煌记。这几个是潮州帮开的。还有本帮的广茂和土行,开在三马路。听说英租界捕房里什么人带头拉起了一帮人,组成了‘八股党’,专门做这一路生意。这些土行不封闭重办,光烧毁查明的存土,禁土还是一句空话。”

“你说得对,要查封!这是条约上规定的了,可是办人,就难了!”张一鹏长叹了一声,接着说,“那些家伙是在英国人庇护下的,他们会把鸦片转移,我这小专员动不得他们一根毫毛啊!”

“要是张专员信得过我杜月笙,我请黄金荣探长去对付,保证会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这事全包在我身上。”

“什么包在你身上?”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隔壁套间里飘了出来,接着出来一个妖冶的女人。

只见她穿着一件紫色的软缎旗袍,裹住了苗条的腰身,胸口隆起的乳峰隐约可见,一双肉色的丝袜罩着半个白腿,在开叉旗袍下时隐时露。一双大红的绣花拖鞋,轻盈地从地毯上移来,看打扮,20不到,19有余,那张粉脸,嫩得滴水,一双窄长而黝黑的眉毛,遮护了流动着粼粼波光的眼睛,每一流盼,都在显示出盈盈的笑意。

她走到杜月笙跟前,嗲声嗲气地说:“杜先生,刚才茶房来关照,说府上太太打电话来,有客人在等你,快点回去吧。”

说完,她妩媚地一笑,就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来。这时,整个房间里弥漫着氤氲香气。

“曼蕾小姐要赶我走了,我只得从命了!”

“我是关照你,要是回去迟了,你那位苏州老四发起脾气来,你可吃不消啊!”说着,向杜月笙打了一个媚眼。

“我家老四可不像你,是个大醋缸。我是真有事,一个朋友约好的。”

杜月笙站起来,向曼蕾小姐挤挤眼,卖个俏,意思是这里的事,全交给你了。然后,他拎起皮包,向张一鹏点点头说:“专员,我走了。你托我的事,我一定办到,再见!”张一鹏站起身送客到门口,转身轻轻地带上房门,弹簧锁啪的一声锁上,再坐回双人沙发上。

曼蕾款款地走到张一鹏面前,隆起的胸脯一耸一耸,紫色旗袍里那两条几乎赤裸的大腿在他眼前一晃一晃的。

张一鹏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不由地抬起手,要往旗袍的叉下摸。在他的手接近旗袍的瞬间,曼蕾屁股一扭,移到了一边。

张一鹏刚坐稳,曼蕾又走过来。她这次有节奏地摇晃着身子,让胸前那对丰满的乳房一晃一晃的。张一鹏看着曼蕾身子有节奏地摇晃,猛地想起昔日那些京城女子,但他们全比不上眼前的曼蕾。

张—鹏站起来,想上前去抓那乳房,曼蕾屁股一扭,又躲开了。眼看鱼就在嘴边,却吃不到,张一鹏急红了眼,端起桌上的一大杯白酒,一口气灌下去,正当他想扑上去抓住曼蕾时,曼蕾却猛地一屁股坐在他的身边,把胸脯紧紧地贴在他的肩膀边,搂着他的脖子,凑在他的耳边,压低嗓音,嗲声嗲气地说:“我跟你去北京,好吗?”

张一鹏顾不上回答,一只手从旗袍的开叉插进去……不一会儿,他又发现曼蕾的那张粉脸还没有动,又趴下来不停地亲。

曼蕾被张一鹏放在沙发上揉着,两只眼睛里露出一副不胜娇羞的模样。见他手忙脚乱,她身子一歪,从沙发上滑到地上。

张一鹏这才想起,应该剥去曼蕾的衣服。他顾不上去解纽扣,伸手抓住旗袍的下摆,猛地一扯,旗袍一串脆响,前面的那面被撕去了……

“你把人家的衣服撕坏了。”

“要什么衣服,你天天就这样陪我,我才开心呢。”

“那我怎么出去呀?”

“大爷我有的是钱,什么不能给你买。”说着,就在地板上行动起来。曼蕾“唉哟”了一声。

“爷爷真不信,你还能真是黄花闺女?”

“就是吗,人家从来是卖笑不卖身的,不是杜先生关照好好侍候张大人,我怎么能让你这样。”

过了很久,张一鹏才起来。

“好啦,管你是不是处女,大爷都喜欢你。”说着,张一鹏在她的嫩脸蛋上拧了一下。

“我跟你去北京,好吗?”

“北京的风像刀子,你这嫩脸蛋给吹糙了,大爷我可赔不起呀!”张一鹏又在曼蕾的脸蛋上拧了一下,说:“哎,听说法租界有个三鑫公司,也做鸦片生意,可是真的?”

曼蕾摇摇头,嘟起红嘴唇,不胜其烦地说:“什么鸦片呀,你们男人就离不开那烂东西。谁留心那破玩意?不过,三鑫公司我倒知道,我有个表兄在公司里做事,这公司是做地皮生意的。”

“鸦片赚大钱,杜先生为什么不做呢?”

“听说英租界巡捕房里有个叫沈杏山的人,独霸了上海滩烟土生意,不准别人插手。”

“喔,原来是这样。”

揉和着浓香的话语,又是从樱桃小口里吐出来的,张一鹏哪有不信的?他深信不疑,鸦片的大本营的确在英租界里。他觉得从侧面了解的情况更可靠,心里有底了。

此时,子夜已过。张一鹏扶起曼蕾,揽住她的细腰,要往卧室去。

曼蕾半推半就,两人重又上了床。

俗话说得好,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位张大员想自己是总统的特命专员,顶得过清政府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洋人还与他为难,不买他的账,而现在我张一鹏虽然没坐八抬大轿进上海,可是一踏进上海滩,洋人、“土人”全来巴结,送金送银送美人,要啥有啥,可谓八面威风!林则徐有虎门销烟,威镇四海,我何不来个“浦东销烟”,日后也好流芳百世。

张一鹏主意一定,第二天下午便开始行动。他带了10名随员,浩浩荡荡地来到海关监督税务司查点烟土储存情况。

这海关何来储存的烟土呢?说起来话长。

早在1915年4月29日,正在做皇帝梦而苦于经费太少的袁世凯,突然任清朝末年担任过上海道台的蔡乃煌,到上海担任苏赣粤三省的禁烟特派员。

这里玩的是什么把戏呢?原来,当时的江苏、江西、广东三省还是禁烟的“世外桃源”,没有被禁绝种植和输入烟土,因此,三省内积存有大量的印度鸦片。这可是一大把馋人的油水。清朝末年,不少官吏以禁为名,征收销烟“损耗款”,大发横财。这一次,袁世凯是个“故伎重演”。

同类推荐
  •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斯诺是一个美国人,一个优秀的美国人!临终时,他却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说出一句话:“我热爱中国,我希望死后我的一部分仍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能留在中国。美国抚育和培养了我,我希望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将感到我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几乎每一块土地上都有与我熟悉的善良和值得尊敬的人民,他们都是人类的一部分。”
  • 重识朱元璋

    重识朱元璋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留在这个倒霉的时代,据说到处是战争,没有汽车,没有美酒,美女估计有,但两个时代的人怎么沟通啊?
  •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那时花开别样红:民国十大名媛的传奇岁月

    本书为读者选取了民国时期知名度的十位名媛,讲述她们的美丽与哀。她们之中,有的是诗人、文学家,有的是影后、京剧之皇,有的是画家、交际花。个个才华出众、美丽绝伦。阅读她们的生传奇,悠游花间,一纸书香、一壶清茶,细咂品慢咂!
  •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家书全鉴

    曾国藩,晚清重臣,有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由于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让我如何爱你

    让我如何爱你

    韓俊哲,這個身體因為你被玷污!你要我怎麼再愛你?我恨你,我要你付出代價!
  • 仙魔奇谭:九天玄女

    仙魔奇谭: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源于我的梦。女娲后人,被誉为是天界的战争女神,女娲大神的下属,掌管着月光精华,就是这样的天神,为何会堕落成了魔,三千年前,她九天玄女和太子长琴同时出山历练,一个神秘带着面具的男子突然对九天告白。面对她的告白,九天居然心动,长琴心殇却依然跟随着他们,只是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时,九天才恍然大悟,至始至终神秘男子都没有爱过他。九天玄女是古剑奇谭缘定今生的衍生版,是写晴雪三千年前的身份,希望林粉们依旧喜欢。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作者以曾经自身的蹉跎经历,讲叙了小留学生在外艰辛求学的生活,没有刻意避讳留学经历的坎坷,直面国外蹉跎岁月,以切身经历予他人之借鉴。“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依作者所愿,希望此书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预备留学的普通家庭以些许参考,国外有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良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但并非遍地鲜花,每一个掌声和印记地获得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实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是那么的实际,一点儿都不超凡脱俗,甚至是对“NoPainNoGains”最好的诠释。
  • 爱你一路阳光明媚

    爱你一路阳光明媚

    潘七七呆呆的望着,近在咫尺的这张,眼睛里盛满笑意,嘴角微翘着,熟悉得梦里都会出现的脸,一瞬竟不能言语。那个她心心念念的人,就这样无声无息,毫无预料的出现在她面前,温柔专注的看着她笑。上一秒,她心里还满是尴尬懊悔;这一秒,心里已被细细密密的暖意团团围住。他这样认真看着她笑,她觉得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钻进你的世界

    钻进你的世界

    你和我,就像咖啡豆和咖啡机,互相研磨才有最美味的味道。林白是陈遥一生挚爱,他们的爱情也是千千万万个情侣中最甜蜜也是最简单的一对
  • 长风缥缈录

    长风缥缈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林长风误入仙途,一步步前进,开启一段未知的旅程。
  • 花与梦(02)

    花与梦(02)

    “你要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想要什么,然后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地满足她!不要轻易跟人家说‘我家人’,说多了人家会听腻;但是非说不可的时候,就一定要说得很认真。不要一直跟在人家身后粘着人家,时刻不离她左右,这样就会惹人烦;但是不在她身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在她的电话里留言说想念她。”教了半天,原来她是希望她能将这一切都用在她身上。他只不过是一时好心,没想到竟然招惹了一个这样的麻烦回家。明明眼不能见,一张嘴巴却还在叽叽喳喳地响个不停……实在让人想发狂。但为什么他会越听越习惯,到了最后还缺了她不行,着实是撞鬼了。
  • 集影记

    集影记

    这些文字都是对于每个故事的观后感,同时也希望可以给到那些爱追剧的伙伴们一个参考
  • 文坛巨擘

    文坛巨擘

    “所有读者,在有生之年。只要看过此书,就是莫大的荣幸。”当然,这话不是本书自述。(作者还没这么厚颜无耻。)这话是网文界和大半个现实文学界,看过此书的大小编辑们,一致认同的观点。用他们大言不惭的话说:“此书乃是吾有生之年所阅之最!”“没有之一!”“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