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5200000059

第59章 美洲建筑文化(3)

在这些宗教建筑和宫殿建筑之间建有中心广场,中心广场是城市宗教生活的中心,蒂卡尔中心广场建筑布局具有宇宙学的象征意义。其中两座较大的阶梯型金字塔神庙造型十分陡峭,高达70米,神庙的后墙向上加高,形成屋顶墓,如同一件巨大的高背椅置于梯台之上。此外,球场是大型神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玛雅人用这种球场举行一种带有宗教意味的竞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仪式,因此,这种竞技仪式成为玛雅人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神庙建筑

大约在公元987年,玛雅文化进入了后古典期。位于墨西哥境内的尤卡坦半岛北部的奇琴·伊查是这一时期的重要遗址,城中最重要的建筑遗址是库库尔坎金字塔神庙及其周围建筑。神庙的建造与玛雅人的太阳历法有密切联系,建筑共有9层台座,365级台阶,象征着一年的365天。每年春分和秋分时节,在太阳西下时神庙北侧会显现出一条蜿蜒的阴影直达台阶最下方的蛇头雕像,仿佛羽蛇神游动而出,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显然,玛雅人在运用光影对比所产生的装饰效果方面已十分熟练。在库库尔坎神庙附近还有一座战士神庙,战士神庙周围建有柱廊,入口处的两根柱子为羽蛇形,蛇头在下,蛇身和蛇尾高耸并指向天空。两条羽蛇前面的广场上有一尊半躺着的战士像,神情凝重,双眼注视着远方,其腹部刻有一个托盘,是用来盛放祭祀天神的活人心脏的。与库库尔坎神庙相望的还有一座特殊的神庙,它也被称为天文观测台,该建筑采取了古代美洲较为少见的圆形平面,使用旋梯直达顶部的观测室,建筑内部有为确定天体升落位置而建的隧道和呈一定角度的孔洞,在这座建筑中极为精确地指示出了南极的方向。从神庙建筑的修建上我们看到玛雅人所具有的丰富天文知识,他们在土地测量、时间计算和天文学方面可能都已经超过古巴比伦和埃及。

3.宗教建筑

奇洛埃是智利最大的岛屿,位于圣地亚哥南部1000公里的地方。大量、用途广泛的使用木头是奇洛埃岛屿独特的传统,而距离不远的圣地亚哥则没有这种传统。木头文化在奇洛埃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发展。奇洛埃处处可见这种以木头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建筑。

由于只有400年的殖民历史,这里传统建筑的历史当然不可能象欧洲的历史建筑那样年代久远,但是在智利人眼中,这些木制教堂是智利建筑发展史的开始,也代表了这个国家现代历史的早期文明。18和19世纪的建筑成为国家值得保护的珍贵财富,其中许多教堂,包括一些哥特式教堂,代表了当时欧洲殖民者带来的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对于殖民者来说,教堂是必不可少的。当地的也有大量的石头建筑材料,但殖民者并不满意其质地。而在智利没有战争,没有防御工事的需要,又盛产优质木材,因此殖民者用木头代替石头,建筑教堂,而风格依旧是欧洲的风格。

在宗教建筑的历史上,古代的石头教堂是原始木头教堂的替代品,石头一块一块的被堆砌起来,像原来的一根根木柱一样。而在奇洛埃,这种情况倒过来了。地中海风格教堂的石头材料被木材所代替。

奇洛埃的教堂多是长方形结构,外墙和内部两排木柱支撑着天花板的木椽。类似欧洲的教堂,这些教堂拥有鞍形屋顶,从教堂内部可以看见穹顶,只不过材料取自木头。整座教堂都是木头建造的,只有地基是石头的,外部装饰精美的一面总是面对街道,这也是欧洲教堂的一个特点。教堂外部的墙和屋顶都用小松树块或者木屑装饰,有的也用挂有喷绘了各种颜色的金属盘的木板做装饰。是否木制教堂都要油漆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卡斯特罗城的一座木制教堂的颜色依旧清晰,这个教堂有两座塔,都已开始腐烂并且像比萨斜塔一样开始倾斜。

奇洛埃的教堂是拉丁美洲独特的木结构宗教建筑中的典范,是欧洲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成功交融的典范。对这些木制建筑的保护是对奇洛埃传统奇洛埃的教堂是拉丁美洲独特的木结构宗教建筑中的典范,是起源于17到18世纪,19世纪由圣方济修会发扬光大并延续至今的徒步传教行为的一种衍生物。这14座奇洛埃教堂证实了奇洛埃群岛曾经的富饶,表现了当地的精神面貌,是欧洲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成功交融的典范。这些木制建筑和周围景致、自然环境组合在一起,成为完美、和谐的统一体。文化的保护和发掘。

4.金字塔建筑

太阳金字塔是特诺奇蒂特兰古城遗址的最大建筑物,为世界第三高的金字塔,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太阳金字塔建于2世纪,坐东朝西,呈梯形,逐渐向上收缩变小。金字塔的基址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0多米,共分5层,体积达100万立方米。内部以250万吨泥土和沙石堆建而成,外表铺砌和镶嵌着巨大的火山石,石头上雕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太阳金字塔有台阶可直通塔顶。塔顶曾有一座10米高的太阳神庙,古印第安人在此祭祀太阳神。据历史学家考证,这座神庙曾经金碧辉煌,面对东方的太阳神像站立在神坛中央,端庄严肃,高大伟岸,神像胸前佩戴着金银、宝石等饰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夺目而神秘的光芒,当年就在这里祭祀太阳神。

太阳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一样,充满神秘的数学和天文气息。太阳金字塔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的四面呈“金”字的等边三角形,底边与塔高之比,恰好等于圆周与半径之比。塔的四面共有91级台阶,直达塔顶。四面共364级,再加上塔顶平台,总共365级,这正好是一年的天数。9层塔座的阶梯又分为18个部分,这又正好是玛雅历一年的月数。1971年,人们发现了一个从塔西侧下面可进入塔底的地下通道。这个通道高7英尺,向东延伸了约300英尺后,到达距离金字塔的几何中心点很近的另一个洞穴。洞穴地面开阔,它是由四间内室组成的巨大空间。每个房间的周长都有大约60英尺,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如雕工精美的石盘,打磨光洁的镜子等等。金字塔内部还有一个用石刻水管相连的复杂的排水系统。

每年的5月19日和7月25日中午,金字塔的西面都会准确地朝向日落的位置。每年的3月20日和9月22日中午,即每年的春分和秋分中午,阳光从南向北移动,在中午时分造成这样一个现象:太阳金字塔西面第一层总会出现一道逐渐明亮的笔直阴影,光线变化时间一直为66.6秒。自太阳金字塔兴建以来,年年如此,从不曾间断过。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永恒的时钟。科学家曾经试图探测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用同一设备,对金字塔内的同一部位进行X射线探测,得到的图形竟无一相同。

月亮金字塔与太阳金字塔比邻而立,是古印第安人祭祀月亮神的地方。月亮金字塔比太阳金字塔约晚200年建成。但由于建在比前者高的地基上,因此两塔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月亮金字塔坐北朝南,基址长150米、宽120米,塔高46米,也分5层,外部叠砌的石块上绘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壁画。200多级的阶梯直通顶端,耐人寻味的是,每一步梯级倾斜角度都不一样,而且石阶每一级与上级的距离特别大。月亮金字塔的建筑风格和太阳金字塔一样,虽然规模略小,但建造精细。月亮金字塔前面是可容纳上万人的月亮广场。广场南北长204.5米、东西宽137米,中央是一座四方形的祭台。

无论是月亮金字塔还是太阳金字塔,都体现了中美洲古印第安人普遍采用的“新套旧”的建筑习惯。例如,几百年间,月亮金字塔经历至少六次翻新,每一次新建筑都较前巨大,并覆盖于旧址之外。因此,金字塔的建筑结构虽然浑然一体,但却分属于不同的时代。

(第二章)美国建筑

在《五月花号公约》之后一百五十多年来,英国逐渐占领荷兰人和其他欧洲殖民者的地区,并在美国东海岸广泛开垦殖民,除今天的加拿大外,英国在北美洲先后成立的13个英属殖民地,英属殖民地自治时期殖民地议会都以《五月花号公约》作为的共同社会管治准则,移民们在殖民地过着田园牧歌式生活。这个时期英属13个殖民地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复制英格兰、荷兰、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的传统色彩。美国建筑就像鸡尾酒一样,是多种建筑风格融合的产物。今天在美国许多地方依然还可以欣赏到欧洲各国的不同风格的建筑。

(第一节)美国建筑起源与发展

1862年美国开展“西进运动”,到今天的二百多年间,美国文化从来自英格兰、德意志、荷兰、法国、西班牙和爱尔兰的显著影响,后来又受意大利、希腊、和中欧犹太人的文化影响,这个时代期间的建筑与园林风格还是主要延续英格兰、苏格兰、荷兰、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传统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秩序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尤其是“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美国精神的确立,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意识增强,发展出独立而独特的美国文化,建筑与园林风格逐渐发展到拥有美国自己的特色。

1.美国建筑起源

路易士·马姆弗德在其著作《寻根当代美国建筑》中指出:“就算那些看似具有原汁原味美国本土风格的小木屋,事实上也是18世纪从瑞典传至德拉威州的一种建筑形式。”稳健的石建筑在美国东海岸一带出现得很早,像波士顿、费城的很多建筑都是这种格鲁吉亚风格的变体,而这种建筑形式却是由英格兰发起的。特别在19世纪末期之前,美国建筑的外来影响十分明显。但是,随着美国人的不断扩张以及移居新大陆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的变化,再加上更轻松、更多变的建筑形式的出现,美国建筑开始逐渐摆脱欧洲模式的影响而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来。

美洲文化发展得也较早,但到了中世纪后,它的文明进程却大大地落后于欧洲,这个原因在于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西班牙人哥伦布于1492年在一次航海中发现“新大陆”。这一事件轰动了欧洲。人们感到新奇之余,也就纷纷前往美洲,去开拓殖民地。但人们所到之处,荒芜人烟,简直无法生存,所以后来就渐渐消除了这个念头。当时英国还将定了死罪或无期徒刑的囚犯去到那里流放。也有的穷困者实在无法活下去了,于是去那里冒风险去开发。在如今美国东北的新英格兰地区,就有好多这种人,他们飘洋过海,白手起家,在这片新大陆艰难地生存下来,并渐渐地发展起来了。当然大批的人活不下去,客死他乡。所以后来这些活下来的人从宗教出发,在每年十一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他们认为由于上帝的佑护才生存下来。这些人白手起家,利用当地的木材建造房屋。这些建筑形式,后来也便成了美国民居的基本形式。

在美国的马萨诸塞一带,17世纪中叶建造了许多木板条的墙和木板条屋面的住宅。这种住宅是在原来英国民居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外墙面用水平的木板条钉成,以防止冬天的寒风侵袭。如弗厄本克住宅、索格斯住宅等,就是典型实例。

美国最早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经过独立战争才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1776年美国建国,定华盛顿为首都,在这里建造国会大厦。

美国是个新兴国家,不保守、求进取,他们的文化,吸收了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上面说的国会大厦,基本上届罗马复兴式。当时美国还有一座重要的建筑,即美国纽约的海关大厦,则属希腊复兴风格。这座建筑在功能上虽是海关,但在建筑形式上却如同庙宇,它与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的形象十分相似。

2.美国建筑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建筑界出现了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趋向。第一种是继续走现代主义还未走完的路程。代表建筑师有贝聿铭、赛沙·贝里、保尔·鲁道夫、爱德华·L·巴莱斯等。他们对当前的现代主义进行探索研究,而不是追溯回遥远的过去。贝聿铭的东方国家艺术博物馆(1968~1978)是典型代表。这个建筑的外形为新颖独特的三角形,边缘处理丰富,自由运用了装饰手法并借鉴历史因素。20世纪80年代早期,贝聿铭被邀请在巴黎卢浮宫的广场上建一座金字塔式的建筑。在这里,贝聿铭运用了法国花园设计师李·罗泰的建筑理念——他认为天空与水是他进行创造的主要元素。由此可见,20世纪晚期的现代主义如果能与这样的历史因素相关联,它的生命将比预期的要长。实际上,贝聿铭在这里对于李·罗泰的“极简主义”的运用标明了现代主义可以与历史有更微妙、更深刻的接触,今天,我们将此称之为“新现代主义”,而这些进行寻找与历史关联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们被称之为“新现代主义者”。

后现代主义是美国当代建筑界的另一种趋向。事实上某些历史的形式可以用来激励现代建筑的发展。格里夫斯的公共服务大厦(1980~1982)具有柔和的色彩系列,并有各种装饰雕塑,是第一个采用这种审美标准的大型建筑。随之,他的胡门大厦(1982~1986)巩固与发展了这种形式。而菲利浦·约翰逊的AT&T大厦(1978~1982)则证明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办公大楼前摆放一件奇彭代尔式家具便能全面演绎后现代主义风格。查尔斯·摩尔是一位更具有建筑幽默感、建筑风格更灵活多变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曾顶住了80年代末期大众对后现代的普遍不满的声音,继续进行他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摩尔在1977~1978年间的建筑比萨大楼十足是一幅对意大利建筑的讽刺画,但正因为此,这种夸张的形式由此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城市剧院装饰格调。不过,摩尔近年的建筑,如哈伯房屋工程(1987),其风格却是严肃了很多。

美国建筑除了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趋向外,还有以下建筑趋向:

(1)美国的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到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店铺创建设计

    店铺创建设计

    店铺管理丛书·第二辑·安特管理文库。本书借鉴了许多国外店铺的成功经验,并且搜集了大量国内相关行业的资料,力图全面翔实地向有志于店铺经营的读者介绍店铺创建设计的全过程,以及每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难点。
  • 科学伴你行-建筑奇观

    科学伴你行-建筑奇观

    本书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有关建筑奇迹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有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建筑知识。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建筑背后的故事

    建筑背后的故事

    很早之前有这样一个想法,用那些为世人瞩目的中华经典背后的故事与传奇,让国人来了解中华的历史、解析中华的文化。其实,无论是书法国画、奇珍异宝、园林建筑,都在其特定的历史跨度中,有其不同寻常的内涵。这个了解、解析的过程,暂且让我们将它命名为——“另类考古”。“另类考古”的过程是浪漫和神秘的,也一定是趣味盎然的。因为世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它这般漫长的诡譎、突兀的辉煌与瞠目的神奇。况且,历史老人往往更愿意让自己的哑谜被人不经意地揭穿。这样一来,每一个经典背后的故事在布满谜思的同时,每每出人意外,又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眼球。当然,“另类考古”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考古的历史”或是“历史的考古”,但它所讲述的故事无不与历史的前进与人类的进步和创造力有关,所以它的内容注定是充满挑战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入历史文化的深处,了解文化背后的传奇,是此书的最终目的。史实与传奇合二而一,厚重与灵异经纬交错,诱惑你的阅读,牵引你的想象。告别枯燥繁杂的专业考试,走入丰富多彩的考古之旅。第三只眼看历史,发掘湮没已久的惊人真相。带你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古代文明世界,为你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谜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追梦少年之携手同行

    追梦少年之携手同行

    “知道有一个魔咒是什么吗?它能让人从此跌下神坛,能让男生放下lol等游戏,能让女生不追星。什么魔咒这么神奇?没错,这就是高考!”这是一个朋友曾经跟关羽说过的,为了缓解她学习的压力。但在高考前夕,她却意外的收到了一个告白,此人穷追猛打死皮赖脸誓要拿下关羽(不要脸-_-||),她还如何面对……
  • 我是御姐啊喂

    我是御姐啊喂

    【休闲写作………嗯其实我就算很慢更也不会弃坑的】
  • 烟雨河山

    烟雨河山

    阔别五年后再次相逢,一声“阿箬哥哥”让他恍若回到旧时光。年少时的情愫溢满心头却难以启齿,来日方长的相处让顾清夏慢慢对他爱意渐深。“你的愿望是什么呢?”顾清看着自己手里的花灯,喃喃地问道。“一开始希望你平安顺遂,”左邺一脸宠溺的看着她,轻笑道,“如今有点贪心,希望你平安顺遂,余生执我之手看山河无恙。”顾清夏转过身看着左邺,眉眼中含着笑意,一如初见时。从年少情深到相看两不厌,历经种种,成就最好的彼此。原来,最好的爱情莫过于你是我在黑暗里唯一的光。
  • 仙界来的网游大神

    仙界来的网游大神

    夏凡指着苍天怒骂:你这个扑街作者,给我起的什么破名字!夏凡夏凡,现在真特么下凡…呸!穿越了!别人穿越要么就是废柴装X逆袭打脸,要么就是光环附体系统无敌,你特么倒好,居然让我一个堂堂的修仙者穿越到这么一个破地方打!游!戏!我不要面子的啊……(此处省略三百万字)扑街作者(区区在下)缩在电脑屏幕后,怂成一团……是的,这就是一个被雷劈坏了脑子的修仙者,穿越到未来世界打游戏的奇葩故事。夏凡:你特么还敢说我脑子坏了?信不信我把你脑子锤爆!
  • 活着就是要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智慧

    活着就是要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智慧

    乔布斯带给世界的不仅是苹果的产品,苹果电脑、iPod、iPhone,工业设计革命,更重要的是建立产业生态链。本书由乔布斯生命中的许多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彼此独立,自成章节。其目的不是总结,而是心灵的启发之旅,读此书让我们或是拿起工具进行实践,或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方向。
  • 燕歌三行

    燕歌三行

    公元8340年,人类联盟总指挥部派出八位身份各异的中选着,穿越回中国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他们身上肩负的使命,以及上古尘封的秘密,关乎着人类未来的命运……
  • 撞出来的爱情

    撞出来的爱情

    美丽的农家女孩,为了梦想倔强的生活在大都市广州。不因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文化而妥协,象颗小草般,乐观积极的生活着、工作着,最后收获事业与爱情双丰收。
  • 故作情深:我与总裁的周旋游戏

    故作情深:我与总裁的周旋游戏

    我没想到会再遇见宋子文,而且重逢的地点还是在酒店的床上,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之间,有着避不开的命运,而他的出现,就是为了给我们的青春一个完整的交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