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5200000054

第54章 欧洲建筑文化(26)

如今,作为俄罗斯19世纪的著名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万花丛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

(2)陵墓建筑

1924年元月21日列宁逝世,24日苏联政府决定于克里姆林宫墙下建造列宁墓,交建筑师舒舍夫设计。由于工期紧迫,次日即交出草图并于当晚爆破冻土施工,仅用了35个小时即建成临时性陵墓,27日举行安葬仪式。

临时性陵墓用木材建造,基座为立方体,上面有三级阶梯,外刷红漆,两侧有出入口,供瞻仰之用。几个月后又改建一次,仍由舒舍夫主持。改建后规模较第一次为大,增加了观礼台和上部柱廊。1930年建成的永久性陵墓与此很相似。改建的陵墓虽比第一次规模为大,但仍用木材制作,于1925年5月完工。

当年苏联政府又组织全苏永久性列宁墓的设计竞赛,先后共收到一百多个方案,但都因人们早巳习惯已有临时性陵墓形象而未能中选。最后决定不改变已有陵墓外形,而改用永久性的材料建造。永久性陵墓在1929年7月动工,仅用了16个月的时间建成,1930年11月10日,用石头砌筑的永久性陵墓向群众开放。

列宁陵墓总外形底部为稳重的石基座,然后是台阶,向上逐级收小,其上是通往检阅台石级的平座,再上是五级不同高度的台阶,和由36根柱子组成的柱廊,顶部为两级阶状顶子。列宁墓整个体形简洁、朴素而庄重。列宁陵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墙填充,以花岗石、长石或磨光石料贴面,共用去一万吨石料,仅磨光花岗石饰面材料就有3000多平方米,最大一块石科是刻有“列宁”字样的整石,重达60吨。进列宁陵墓内的灵堂入口,为三级石平台,内壁用黑色或灰色长石贴面,壁柱为红色石料镶贴,天棚为石质,逐渐向上收缩。室内中央安放列宁水晶棺。厅堂庄严而肃穆。

列宁墓位于克里姆林宫墙外,为斯巴斯基钟塔横向轴线及克里姆林宫墙纵轴线的相交处,虽邻近有高塔及宫墙,由于陵墓位置的显著和体形的端庄、有力,仍不失为这组建筑群突出的中心。陵墓施工中,重修了红场,移动了两座纪念碑,并修葺了角楼和宫墙,为的是突出陵墓和使之与四周建筑协调一致。

(3)场馆建筑

瓦·巴热诺夫(1738~1799)是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784~1786年间为莫斯科设计了巴什科夫大楼(今莫斯科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巴什科夫大楼是城市宫殿型建筑,它保持了18世纪宫殿和庄园建筑的传统风格。楼的突出的装饰和点缀的建筑风格和与众不同的雅致。1812年,火灾后进行了重建,由建筑师博伟改变了园望楼的正面(园接高),加冕主楼;翻建的同时,整个楼都进行了内部装饰。1862年这里成了鲁勉采夫博物院图书馆。1924年1月改名为俄罗斯列宁图书馆。1925年2月改为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从1930年始建到1960年交付使用的图书馆新楼是按照建筑师B·休科和B·格列夫列伊赫的设计方案建筑的。6栋由柱廊相连的楼房,书库设置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大街的那座预计可藏书1100万册的10层大楼,图书用机械化手段流动搬运到各个阅览室。1992年1月,俄罗斯总统颁布命令将曾获列宁勋章的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改名为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目前,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而位居第二。经过几百年数代人的收集,它所收藏的东方文献在欧洲各国首屈一指,特别值得了解的是内藏有大量的中文古籍及近、现代文献。设有37个文献部、22个分类阅览室、2103个阅览座位。

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红场西北面,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建于1872~1883年,红砖银顶,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十年后,这家博物馆加建了一座俄式阁楼状的顶楼,上面建有几座小型古塔楼及其他一些装饰物。现在每个小型古塔楼楼顶上都有俄罗斯的国徽标志——双头鹰。这些都为大楼增添了俄罗斯民族色彩,成为该博物馆的显著标志。这里保存着400多万件物品和4000万件档案,14万份各种文件,向人们展示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侧面,全方的介绍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全国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它的馆藏里有一批世界意义的藏品。如古钱收藏品,收集了许多国家的硬币、勋章、印钮。古代手稿和古版书的收藏品也十分丰富。古俄圣像画的藏品是俄罗斯最大的收藏处之一。写生画、线条画、宣传画、俄罗斯民间线条画的收藏,在30万件以上。此外,这家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古兵器、各种日常用具。历史博物馆除了在红场有一座主楼外,在莫斯科其他几个区还设有分馆。1995年5月8日,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在历史博物馆前面,立起了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

(4)剧院建筑

鄂木斯克州首府鄂木斯克市坐落于额尔齐斯河沿岸,是西伯利亚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中世纪,这里居住着蒙古人、卡尔梅客人、汉蒂人、曼西人、匈牙利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邵尔人。当时还形成了西伯利亚鞑靼民族。公元16世纪末叶,莫斯科沙皇政府开始渗透西伯利亚地区。1716年,沙俄中校伊万·布霍利茨在鄂木河流入额尔齐斯河的汇流处建立了要塞。在17世纪后半期,鄂木斯克要塞成为俄国东部的最大建筑物。1782年成为托博尔斯克总督辖区的一个市。1822年设立了以该市为中心的鄂木斯克州,1838年该州被撤销。1918年6月鄂木斯克市成为高尔察克白政府所在地。1919年红军解放了鄂木斯克市。从1925年开始这里成为西伯利亚边区中心,直到1934年鄂木斯克市成为鄂木斯克州首府。

鄂木斯克戏剧学术剧院,位于鄂木斯克大学,由霍日诺夫设计,于1905年开始施工,五年后的10月24日竣工,开演剧目是果戈理的名剧《审计员》。这座剧院得规模在西伯利亚仅次于次于伊尔库茨克剧院,后者1987年建成,耗资30万卢布。建筑主要受巴黎歌剧院影响,追求巴洛克式的豪华,同时又有俄罗斯建筑艺术的独创性和匀称感。

(5)要塞建筑

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创造的。彼得大帝亲自为它选择了一处易于防御的地点,亲自监督建造工作。后几经扩建,建成了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彼得保罗要塞,本来是为了防卫以及发动战争之用的,但几次都没有发兵,直到后来改成关政治犯的监狱。另外,在几次涅瓦河泛滥时,彼得保罗要塞充当起警报系统,以炮声通知民众。

要塞中有圣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先是木质的,1712~1733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历时21年才建成。是一座早期俄罗斯巴罗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庄严肃穆,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有镀铜的吊灯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灯架。教堂内壁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许多大公也附葬于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遗骸也安葬于这里。教堂上屹立着一座高大的尖顶钟楼,高122米,到20世纪中叶,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钟楼尖顶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双翼伸展3.8米,塑像头上十字架高6.4米。塔金光闪闪的尖顶直刺蓝天,景色十分迷人。在教堂旁有一座小亭子,装饰有圆柱和航海女神的塑像,是保存彼得大帝的一只小船的船屋。

圣彼得原名西门,跟随耶稣之后,改名彼得。耶稣被捕后,彼得为了保命,在审讯大厅上,三次不肯承认认识师傅耶稣,可谓西方“人权第一”精神的第一位实践者,两千年来,一直为人权家们所称道。不过,这种卖师求生的行径,大概连彼得自己都感到了羞愧,所以,后来彼得在罗马殉道的时候,他让行刑者把自己倒过来钉死在十字架上。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在民主家的眼里却成了耶稣的第一使徒,理由大概就是人权与无耻同样伟大,好死比不上赖活着,活着就好。圣保罗曾不遗余力地迫害过基督徒,但自从跟随了耶稣之后,却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了耶稣的得力助手。耶稣死后,保罗四处传教,在基督教的早期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保罗被罗马皇帝尼禄杀害。早期的基督教传播是靠教徒们口头传播的,这就容易因为时间或传教者的个人原因引起教义的分歧。而保罗留下来的关于基督教教义的书信就成了基督徒们解释教义的重要根据。从这点来说,保罗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应该比彼得有着更重要的地位。

(第七章)西班牙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符号,建筑是凝固的艺术。现代西班牙建筑集大成者非高迪莫属,他创作的“巴特勒公寓”和“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堪称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数百万人膜拜。通过这两个作品,高迪通过现代建筑手法夸张地表现了西班牙多元、神秘、奇异的文化艺术传统。但是,纵观建筑史,各种堪称经典的建筑风格中,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个独立的“西班牙风格”,更没有看到在建筑史上如萨伏伊别墅般著名的“西班牙别墅”,高迪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西班牙建筑大师,但他也没有创造出所谓的“西班牙光芒”。或许,这就是西班牙建筑的真实写照。

(第一节)西班牙建筑起源与发展

西班牙的历史十分独特。早先,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受到过罗马和哥特人长达千余年的统治;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从8世纪到15世纪,西班牙出现了多个穆斯林王朝,一度“伊拉克化”;15世纪以后,重新回到基督教世界,成为“基督教西班牙”。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基督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多元、神秘、奇异的西班牙建筑文化。

1.西班牙建筑起源

西班牙在中世纪也被阿拉伯帝国所占。其中科尔多瓦大礼拜寺最有代表性。此寺建于公元786年,并先后三次扩建。扩建后的礼拜殿南北宽126米,东西长112米。殿前有一个不大的围廊内院。大殿内共有18排大理石柱,每排柱36根,引向纵深处的圣龛。柱子是罗马式圆柱,高仅3米,柱头上直承着两层叠放的马蹄形券,用红砖和白云石交替砌成。圣龛前柱顶上发券特别华美,为重叠的花瓣形。扇形复合券,表面有琉璃镶嵌。大殿空间高度不到10米,殿内密布柱子,显得空间隐隐约约,神奇非凡。这座清真寺体现了多柱式礼拜寺的典型布局,它与东方的大穹隆空间形式很不相同,这里所显示的是丰富多变的结构。这座寺在13世纪阿拉伯人被逐后改为基督教堂,16世纪加建了高达百米的钟楼,以及中心祭坛、十字形歌坛和许多祈祷室,以符合基督教的要求,但可惜的是原来的建筑已被改去许多,如今已看不到原形了。

2.西班牙建筑发展

西班牙在17至18世纪的建筑,巴洛克风格也很盛行。当时耶稣会极力倡导巴洛克教堂风格。巴洛克风格传入西班牙,与当地的建筑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主要表现在装饰上的奇特、华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称为“超级巴洛克”。西班牙巴洛克建筑比意大利更注重表面装饰,这是因为早期西班牙建筑的传统,十分讲究精巧繁密的装饰,有“银匠式”风格之称。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教堂堪称典型代表。

圣地亚哥,是一座祈祷之城、学术之城,同时也是一座多雨之城。自从公元9世纪的时候,在这里发现了圣雅各布,也就是圣地亚哥的墓地之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就变成了一个欧洲各国基督教信徒聚集朝圣的神圣的城市。被称为“圣地亚哥之路”的朝圣之旅,需要翻越比利牛斯山脉,途经潘普洛纳、布尔戈斯、莱昂、阿斯托加等地,最后到达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行程800多公里。这座教堂位于比利牛斯半岛的西北。西班牙的一个小城,中世纪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督教圣地。教堂原建于一个圣迹之地,后屡经翻建,如今的教堂位于市长广场之东端,建于1128~1211年,保留着罗马风建筑形式,平面为拉丁十字式。教堂的西立面是典型的西班牙巴洛克形式,是1738~1747年建造的,由西班牙建筑师诺沃埃设计。西立面仍保留了哥特式建筑构图,两侧一对尖塔高高耸立,表面装饰复杂繁琐,可以说是堆砌着巴洛克式的倚柱、壁龛、卷涡、山花和断折的檐部。雕饰壁柱凹凸起伏剧烈,阴影浓重,变化甚多,形象破碎,形成一种不安定的动势。

(1)新艺术运动

在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主要集中于加泰罗尼亚地区,主要代表人物是安东尼·高迪(1852~1926)。高迪是近现代最具个人风格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之一。

早在19世纪80年代,高迪设计的文森公寓就已带有新艺术运动倾向,他在建筑大门上应用的棕榈叶饰和海草曲线装饰表现了他在铸造工艺方面的精湛技艺和新的装饰风格。著名的萨格拉达法米利亚教堂(“圣家族教堂”)是高迪的代表作品,他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了对哥特建筑的兴趣以及摩尔风格,在装饰设计上带有自然主义的趣味,地中海的植物或风化了的石灰岩常给他带来设计的灵感。他的作品大多具有自由奔放、流畅生动的风格特征。

古埃尔高迪的挚友,一位纺织、航业巨子,热心社会改革,欣赏霍华德的花园城思想,1881年委托高迪为他在巴黎罗那郊区的纺织工业区设计一个工人村,后取名古埃尔领地。1900年古埃尔又委托高迪为他设计一处供中产阶级居住的小区,取名古埃尔公园,公园位于佩拉达山坡,规划的每一栋住宅都可以得到阳光并可以府览以大海为背景的巴塞罗那市容,遗憾的是已建成的住宅只有两栋,一栋是为古埃尔家庭设计的,另一栋后来被高迪买下并一直住在那里。住宅是高迪的助手设计的。高迪的艺术风格在古埃尔公园规划设计中如鱼得水,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建筑、雕塑、色彩、光影、空间以及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同类推荐
  • 智能建筑中办公与通信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智能建筑中办公与通信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本书在介绍办公与通信自动化一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办公与通信自动化的最新技术和各种相关设备,以及办公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的网络通信技术,并通过智能建筑中办公网络与通信系统实例分析,阐述其设计方法。
  • 山西老宅院

    山西老宅院

    本书详细介绍了明清时期山西老宅院的崛起、发展历程,反映了当时宅院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及风俗民情和时代特征。山西老宅院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本书让我们对大院文化有了更深入、完整的了解。
  • 能源环境建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能源环境建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80 年代初期,种种数据表明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在我国的推广已经是迫在眉睫。本书带你更深入地了解熟悉的能源与环境。
  •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

    本书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工程实践编写而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经济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用书,旨在使欲投身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和监理等咨询机构的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学习和参考。本书主要特色是:以建设工程施工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主,以勘察设计、监理和物资采购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辅;以国内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主,以国际工程为辅;以教师指导学生实际动手为主,以教师理论教学为辅。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热门推荐
  • 诺雷奥特曼之旅

    诺雷奥特曼之旅

    宇宙历9527年m78星云等离子火花塔,火光冲天电光火石之间嘣的一声强大诺雷奥特曼诞生了马小龙的时空之旅开始了
  • 末世封神

    末世封神

    宇宙风暴席卷地球,人类文明支离破碎。末世第三年,最强进化者刘星被叛徒张楚杀死,获得重生。刘星重生在世界末日降临前两天,手上带着前世购物用的商店戒指。末世始源,一切归零。这一世,面对危机四伏的末日之旅,刘星将以先人一步的王者姿态,卷土重来,末世封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穿女配要崛起

    书穿女配要崛起

    书穿的江辞暮表示:走女主的路让女主无路可走!
  • 蒙元大陆闯游记

    蒙元大陆闯游记

    宇宙飞船进入黑洞,利用黑洞引力加速重回地球,时光倒流,飞船失事,仅吕文耀幸存,这时已是宋朝末年。吕文耀在钦察南部建山寨,当大王。斗官府,灭蒙面狼团东归途中被新辽皇帝封为首相,开疆拓土叱诧风云。吕文耀救一名天山道场的道士,道士为吕文耀炼制能长睡百年的仙寿丹,助吕文耀回到他所在的时代。
  • 破涌而出

    破涌而出

    康桥本以为这辈子就那么简单的过完这一生,却不想因为一件瓷器卷入到了无尽的地狱般生活。从第一天自己被迫亲手将死党害死,她就知道,这辈子,自己的双手注定沾满鲜血。黑夜里,吹着冷风,斜靠在枯树,看着小米留给自己的项链,康桥想着:难道自己将要带着愧疚、遗憾过完这生?谁又能在这个冰冷的世界,给我一个肩膀靠靠,只要能轻轻的靠着?谁又能将我带出地狱,我又要将谁带入地狱?
  • 最强魔封士

    最强魔封士

    身为咸鱼的冒险家因为一次意外,不得不让自己变强的故事。
  • 家有丑妃

    家有丑妃

    穿越,不是美女,这样就不能和帅哥们来段艳遇啦!穿越,已做人妇,还是花轿上自杀的王妃,醒来后就做了下堂王妃了。穿越,为什么我那个王爷老公只有睡着的时候才比较正常?哑巴就算了,为什么他还是傻的啊?穿越,为什么麻烦事情不断?睿王,我现在不喜欢你了,不要找我麻烦。还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烦我?被掳走,被讽刺,被恢复神智的相公休了,也不是我的错啦!(喜剧,有点小白,尽量写得幽默些,哈哈)
  • 教主恋上芭比公主

    教主恋上芭比公主

    在别人眼里她是完美无缺的芭比公主,事实上她活得如行尸走肉。一次意外,让她来到了符月国。在这里她遇到了天使般得符月国太子慕容逸,及身为教主得花花公子萧子渊。她得生活中发生得许多不可思议得事……
  • 其实我不太会修仙

    其实我不太会修仙

    前世想学材料学没机会,这辈子修仙了有大把时间来完成梦想,原来各种物质之间真的是可以转换的。穿越女宅在洞府里,笑看天下修士为了宝物争得头破血流。其实我真的不太会修仙,我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科学家。我真的没想到修仙界因为我改变了那么多,不过幸好是朝好的方向改变,吾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