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5200000031

第31章 欧洲建筑文化(3)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在建筑中又出现了一股新思潮,即后现代主义。这股思潮波及整个文化领域,如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在他的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开篇中以一种耸人听闻的方式断然宣称:在“名声很糟的帕鲁伊特·伊戈居住区,或者说它的若干板式建筑物由黄色炸药给予了慈悲的临终一击”之后,“现代建筑,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他的这本书终于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一种对国际风格垄断设计领域持强烈批判态度,认为现代主义运动应该对千篇一律、传统文脉阻绝、思想贫乏的城市面貌负全责,主张返回历史,公开地向历史索取符号,作为装饰,以取悦公众的“通俗口味”的设计流派给定了名称——后现代主义。到8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引起广泛关注时,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并运用讽喻手法的折中风格,因此,它后来也被称作后现代古典主义或称作后现代形式主义。

后现代主义重新确立了历史传统的价值,承认建筑形式独有的联想及象征的含义,使之摆脱了技术与功能逻辑的束缚,恢复了装饰在建筑中的合理地位,最重要的是树立起了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从根本上弥补了现代建筑的一些不足。然而,后现代主义现象本质上是一场如詹克斯所谓激进的折衷主义运动,它在实践中基本停留在形式的、风格化的层面上,在批判性之外并没有更为深刻的建设性内容,1980年代后期,这股思潮大大降温。

3.欧洲建筑潮流

西方建筑艺术潮流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变化,新流派不断涌现,建筑也面向多元化发展。

(1)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一词源自中世纪的词汇“Romanans”,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它作为一场艺术运动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表现在当时欧洲艺术的各个领域。浪漫主义建筑的美学源头不是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而是从中世纪建筑中汲取的经验,主要来自对哥特式建筑的模仿,因此,浪漫主义建筑又称哥特复兴式建筑,其代表作为英国议会大厦,该建筑始建于1836年。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这一阶段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出现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至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此时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其特点是高大而复杂,形状为倒立的长方形,以石柱和尖拱为标志,部分采用砖材建成,雕刻不再追求华丽,多采用简单线条勾勒,多用于教堂建筑。其建筑的下部大多为店铺,有些尖顶被方顶取代。

(2)风格派建筑

“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

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胡札、雕塑家万东格洛、建筑师欧德、里特维尔德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对于风格派的这种艺术目标,蒙德里安更喜欢用“新造型主义”一词来表达。从20世纪20年代起,风格派就越出荷兰国界,成为欧洲前卫艺术先锋。其美学思想渗入各国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尤其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风格派”与表现主义基本同时产生,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他们与那时流行的未来主义、立体主义、构成派和更早些的分离派等艺术流派通常都是由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以及文学家和音乐家共同结合的产物,其中多种艺术领域往往互相渗透和影响。

风格派在建筑领域最早的表现是由范·特·霍夫(1887~1979)于1916年设计的乌得勒支的亨尼住宅。霍夫曾在1913~1914年间拜访过当时已大名鼎鼎的赖特,因此这座建筑与赖特的草原住宅有许多相像之处并不让人奇怪。但亨尼住宅比它的原型更为严谨和简洁,不同的色彩和线面组合清晰区分了结构各部分的属性。

最有代表性的风格派建筑是由里特维尔德(1888~1964)设计于1924年的乌得勒支施罗德住宅。建造这座建筑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验证风格派的理论,它几乎就是蒙德里安画作的三维版。在这里,构成建筑的各个部分,比如墙、楼板、屋顶、柱子、璃璃窗、栏杆,甚至是窗框、门框和家具,都不再被看做闭合整体中理所当然的或者可以视而不见的组成,而是毫不含糊地表明各自不同的结构属性、功能属性和地位属性,以及它们是如何被按照严格的规律组合起来从而形成建筑空间的。

施罗德住宅是荷兰风格派建筑最杰出和最具典型性的代表,其简明的几何体块,错落的线、面穿插,素朴而鲜明的颜色组合,都与荷兰风格派画家的绘画有着极为相似的意趣。它将视觉要素和建筑理念从传统的解释中分离出来,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现代建筑非常重要的开端。

施罗德住宅是由里特维尔德与施罗德夫人共同构思设计的。这座住宅位于乌德勒支市城郊的一片开阔地中,周围是景色优美的田园,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与新鲜的大自然的气息。就如同建筑师本人里特维尔德所概括的那样:“选址的特点是光线、空气、空间和自由。”

住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各部分都由面与线构成,是一座由简洁的几何体块、光滑的墙面、形状简单的大片玻璃所组成的高低参差、横竖错落的建筑。建筑立面由一些不同方向、不同比例的方块和长方块穿插而成,充满了单纯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建筑表面涂抹着以白色为主的朴素色彩,杂以不同深度的棕色,鲜明地反映出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组合的风格派特征。栏杆是金属的水平细管,和外部构成十分统一。整个构图充满了大小、方向、形状的巧妙穿插和对比,并不对称,却因共同的简洁纯净的风貌而十分统一和谐。就像是蒙德里安式绘画的立体化,若即若离,充满相似的意趣。

在建筑空间的安排上,住宅的另一设计者施罗德夫人提出是否“不用墙但仍然可以分割空间”的要求,里特维尔德便产生了“活动隔断”的想法。于是,他打破了常规的设置,设计创造了“活动隔断墙”的新手法,将楼梯放在中央,而没有像通常那样放在角落。围绕着它,房屋可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利用异常灵活的隔断墙来自由地分割空间,构成流通的变化。除椅子外,室内家具全部是固定的,式样简洁明快,充分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所在。这种构思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

施罗德住宅在20世纪20年代建成后,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现代的建筑,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包豪斯学校校舍的创始人格罗庇乌斯和现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大师柯布西耶都曾造访于此,从中得到不少的启示。

施罗德住宅用轻灵的手法表现出明晰的建筑主题,是荷兰风格派艺术在建筑领域最典型的表现。虽然也有人批评它是一件摆设多于可用的建筑,过于强调可观性而忽视了其实用性。但它却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参照物和先导。

(3)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集仿丰义”。折衷主义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折衷主义的产生是由几方面因素促成的。自从资本主义在西方取得胜利后,资产阶级的真面目很快就暴露出来。他们曾经打过的民主、自由、独立的革命旗帜被抛弃一边,古典外衣对它也失去了精神上的依据,正像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社会完全埋头于财富的创造与和平竞争,竟忘记了古罗马的幽灵曾经守护过它的摇篮”。这时,一切生产都已商品化,建筑也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商标的要求与供资产阶级个人玩尝和猎奇的嗜好。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廷、哥特、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在城市中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在19世纪时,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出版事业大为发达,加上摄影的发明,便于人们认识与掌握古代建筑各种遗产,以致可能对古代各种式样进行选择模仿和拼凑。另外,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新建筑类型的出现,以及新建筑材料、新建筑技术和旧形式之间的矛盾,造成了19世纪下半叶建筑艺术观点的混乱,这也是折衷主义形成的基础。

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常沉醉于对“纯形式”美的追求。但是它在总体形态上并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因此在建筑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仍然没有获得解决。

折衷主义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

1893年美国在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一次大检阅。在这次博览会中,美国资产阶级为了急于表现当时自己在各方面的成就,迫切需要“文化”来装潢自己的门面以之和欧洲相抗衡,所以芝加哥博览会的建筑物都采用了欧洲折衷主义的形式,并特别热衷于古典柱式的表现。这种暴发户的精神状态与思想上的保守落后,使美国当时刚兴起的新建筑思潮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法国大革命以后,原来由路易14奠基的古典主义大本营——皇家艺术学院被解散。1795年它被重新恢复,1816年扩充调整后改名为巴黎美术学院,它在19世纪与20世纪初成为整个欧洲和美洲各国艺术和建筑创作的领袖,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

20世纪前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导致了谋求解决建筑功能、技术与艺术之间矛盾的“新建筑”运动。于是,一度占主要地位的折衷主义思潮逐渐衰落。

(4)朴野主义建筑

朴野主义又称野性主义、粗野主义,原文Brutalism,即兽性主义。但在这里的意思还含有朴实、不加修饰、实事求是的意义。这些建筑往往表现为材料和空间表达的真实性。不虚伪,不矫揉造作,该怎样就怎样。所以好多建筑的外形都不加粉刷或用贴面材料,直接将混凝土(墙或柱)暴露在外,甚至模板拆除后不加任何修饰就算完工,上面还有好多模板的木纹也无妨。英国的亨斯特顿学校、伦敦南岸艺术中心以及日本的仓敷厅舍等,都属朴野主义作品。

英国著名建筑师史密森说:“假如不把粗野主义试图客观地对待现实这回事考虑进去——社会文化的种种目的,其迫切性、技术等一任何关于粗野主义的讨论都是不中要害的。粗野主义者想要面对一个大量生产的社会,并想从目前在存在着的混乱的强大力量中,牵引出一阵粗鲁的诗意来。”这就说明了这个流派的实质。但是,由于这种建筑的形象实在“太粗野”,有好多业主受不了,因此这个流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流行了一阵子以后,就渐渐消失了。

亨斯特顿学校建成于1954年,这座建筑用钢结构,设计者就是朴野主义的代表者史密森。这座建筑的形象,直接地、老老实实地表现钢、玻璃和砖,甚至把电线和水落管也暴露在外,不加掩饰。

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除了马赛公寓外,其他好多作品也同样用朴野主义手法,如印度昌迪加尔法院及行政中心议会大厦等,都是如此。

同类推荐
  •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本书介绍了莫干山别墅楼独特的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包括白云山馆、林海别墅、88号别墅、松月庐、郭沫若住过的雄庄、潘家园林等。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走向理想的和谐社会

    走向理想的和谐社会

    本书的主要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具体实践,特别是南京的实际;二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既有宏观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到城市、农村、社区等不同层面的透视;三是综合研究与专项研究相结合,既有综合性的和谐社会研究,又有关于和谐南京、循环型城市、和谐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专项研究,而每本书又由若干专项研究组成;四是定性分析与定理分析相结合,通过访谈、问卷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南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国内较早全面系统研究和谐社会理论与城市现代化的丛书。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人类在最初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知道建筑房屋,仍然是与鸟兽混杂一起,或栖身在天然的洞穴中。《易·系辞》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从对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发掘来看,许多人类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里发现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缘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等。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热门推荐
  • 月魔封仙录

    月魔封仙录

    魔?月?在天地之间,情爱随着月的演变而变换,千年的情恋,千年的哀伤。都在预兆着一个天机,一个谁也无法勘破的天机。
  • 溯源世界

    溯源世界

    莫明其妙被带到异世界的懦弱主角,在寻找归途时慢慢坚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可以在归途上多行一步。看主角如何撕开这虚幻。过了好久,主角终于感觉到这一切都被一只打手操纵。归途的终点到底是……
  • EXO之血染西夏

    EXO之血染西夏

    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现了这样几个强大的族群。血族,天神,天使,魔族…他们身怀异能。有些不同的能力。开始的开始一切都是美好的,这就如同神单独赐予的空间。在这时,一场内战爆发了。……几个世纪的轮回,一场场的战争…成就了现在的这个时代。------西夏。
  • 90后:被生活“绑架”的爱情

    90后:被生活“绑架”的爱情

    《90后:那些纯洁和不纯洁的》内容简介:初中就被青春期情感困扰着的“我”,在高中时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紫鹃,俩人很快就恋爱。同时另一个喜欢他的女生陈子超也因为他和紫鹃而痛苦伤神。“我”的父母为了让“我”考上北京的大学,通过叔叔的关系,第二学期转学到北京,离开了紫鹃和陈子超,在北京的第二学期便遇到了曾在武汉遇到的哑女若涵,因为若涵的善良和美丽,深深地打动了“我”,俩人很快陷入爱河,可是这件事被同学发现,很快就引来老师责备和父母的反对,“我”最终因为若涵和父母反目,一气之下与若涵离开北京回到武汉租房住在一起。面对即将失学的“我”,父母只好妥协,与若涵和“我”谈判达成协议,必须考大学,然后再考虑婚嫁。“我”只好在若涵的鼓励下,去四中补习,晚上回家却不见若涵,可是若涵留下一封信出走了,从此再也没有相遇。“我”彻底辍学了,在电脑上做着作家梦。紫鹃就在武汉读大专,于是“我”再一次掉进了与紫鹃的爱情漩涡。毕业了,紫鹃留在在武汉,“我们”在爱情的海浪中挣扎。这时候,我和玩世不恭的龙刀成天混在一起,梦想着自己的未来。因为紫鹃太小了,而“我”却守不住自己。使“我”与紫鹃的感情几乎破碎。紫鹃十分伤心,决定出走解脱这些痛苦,可是当她出去没几天就回来了,“我”只好又重新和紫鹃在一起,开始了漫长的爱情旅程,爱情的甜蜜与酸楚、现实的残酷与无奈、生活的真实与矛盾、情感的忧伤与痛苦……种种都经历过了,而“我们”仍然没有敢触摸“婚姻”两个字……明天会怎样?
  • 从小学开始的一份暗恋

    从小学开始的一份暗恋

    这本书主要讲述女主人公江若曦遇到了一个傻瓜同桌,之后擦出了火花,不剧透了,期待哦~
  •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高年级

    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喜欢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吗?喜欢那些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吗?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吗?这里有你喜爱的故事,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来这里寻找快乐和智慧吧!
  • 2009梦之创界

    2009梦之创界

    当张小志从大觉里醒来,忽然发现,整个世界发生了改变。
  • 末日之重生战争

    末日之重生战争

    地球突然爆发传播性病毒,人口锐减,同时面临不知名食人生物侵袭,人类不得不往人口稀少的内陆逃亡,一个普通的学生徐昊,看他如何带领人类战胜病毒和丧尸,重建地球。
  • 男神驾到,请膜拜!

    男神驾到,请膜拜!

    结婚两月,丈夫带着青梅竹马的三儿登堂入室,在她的卧室里欢愉无限。她委曲求全直到那女人怀着身孕在她面前耀武扬威,所有的隐忍终是换来一句:“我们离婚吧。”没了婚姻,一心扑到事业上,竟不小心名扬四海。原本孤身一人,爱情的桃花却悄然绽放。“姜黎黎,我罩的。”男人张狂宣誓:“我乔南木的女人,你们谁敢动,我会让你们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悔恨终生!”于是,斗白莲花,打绿茶婊!他助她名扬四海光华万丈;她陪他看遍良辰美景花开花落。他帮她拭去眼角泪水,潋滟的眸中闪动着霸道的宠溺之色,朝着她勾了勾手指:“女人,过来我宠你。”
  • 极致宠爱:总裁的情人

    极致宠爱:总裁的情人

    她的婚礼上,他用枪抵着新郎的头,冷笑道:“你若敢嫁给他,我便要了他的命。”她看着他,眼里全是恨,语气却带着无限哀求,“你到底想怎样?”“做我的女人,跟我回去!”他几乎是命令口吻对她说。“决不,我宁愿死!”当她发现自己冰冷的心,被他渐渐的融化,才知道他的禁锢掠夺,不过是想让她生下孩子,送给他那即将过门的妻子。当她执意要离开的那一刻,他冰冷的世界全部幻灭,悔恨,无尽的懊悔,他愿意穷其一生只换她一人。五年后,当她再次出现,站在他的面前。他便疯了一般的宠她、爱她。而她热情,任性,不要名分,她只做他的情人。却不知她真正要的,是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