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5200000018

第18章 亚洲建筑文化(10)

最早约从公元前20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9世纪,印度人以惊人的技巧和无比的毅力,从天然岩石中凿出洞穴式神龛与集会厅。古印度佛教的石窟有两种:举行宗教仪式用的叫支提窟,供僧侣静修用的叫精舍。支提窟平面为长方形,纵向尽端呈半圆形,半圆中心处为率堵坡。除入口处开敞外,其余部分沿内墙面都立有柱子,如卡尔里支提窟。精舍一般以一个方厅为核心,入口处作门廊,其余三面开凿一些小室,供僧侣静修用。支提窟与精舍大多相邻并存,它们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对中国石窟艺术有较大的影响。

最早的石窟是比哈尔邦格雅城北的巴拉巴尔石窟群,开凿年代约在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代。其中主要者为洛马沙梨西石窟。佛教兴起之初,佛寺建筑皆为木构茅棚,最初的石窟即仿木构形制。洛马沙梨西窟单穴一门,高仅4米,石穴为椭圆形,实为单人修隐之处。其门面完全按当时木构僧舍凿刻,在拱形门楣上加以茅棚式顶,柱、梁、檩、椽皆无遗漏,门楣还刻有一道装饰浮雕,以群象礼拜佛塔(率堵婆)为题材。它的凿石技术和精心修饰代表著印度石窟艺术传统的开端,直接影响于日后的石窟。此后,石窟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两类主要形制:佛殿或经堂式石窟,为僧徒拜佛的圣所,主体为一长方形拱顶殿堂,殿内正中设一率堵婆,内藏佛骨。佛寺或僧房式石窟。为僧徒住所,中心为一方形大厅,周围遍凿供居住的石室,厅内中央正对大门处设一佛堂。多数重要石窟都兼有佛殿和僧房两种形制。现存早期佛教石窟中,最早的佛殿式石窟以位于孟买东南的巴查石窟为代表。该窟既有佛殿也有僧房,约凿于前2世纪初。殿堂高约8米,进深21米,宽9米,门面高10米,殿内排列八角形石柱27根,柱高4米,上承茅棚式拱顶;殿堂终端呈半圆形,正中立佛塔。门面凿出窗、露台等,可能还有一木构的殿堂正门。其结构仍多沿袭木构寺庙。到公元1世纪前后,逐渐抛弃仿木结构而自成一体,其杰出代表就是卡尔利石窟的大佛殿。

卡尔利石窟位于孟买东南,大佛殿高13.7米,进深37.9米,宽13.9米,全殿由中堂和两侧堂组成,以列柱间隔,中堂宽8米,是主要部分。两边列柱高5.4米,下有鼓形柱础,上有莲花形柱头,其上刻跪象、跃马和骑手的雕像,上承高8.3米的券顶。中堂终端正中立率堵婆,上竖一木制伞盖。门面为石刻结构。门前立双石柱,莲花形柱头上刻四狮连体并立像,四狮之上可能还承一铜制法轮,但今已不存。大门与殿堂之间为门廊,高18米,三面遍布浮雕,两壁基部雕出群象顶托之状,装饰极为富丽精美。

印度从公元1~公元2世纪开始,模仿地面上佛寺和精舍的形式,在石崖中凿出窟室。窟室内一般有一圈石凿列柱,一直绕到率堵坡后。窟室内还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凿佛像,成为美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印度石窟常成群凿建,其中最著名的有阿旃陀和埃洛拉两处。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四周风景如画。阿旃陀石窟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建造,到公元7世纪才完工,工期长达700余年。30个石窟高低错落,绵延550米,环抱成新月形,俯瞰清流翠谷。石窟内有石雕佛像和壁画。大量现存壁画的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还有一些反映的是笈多王朝的宫廷生活。阿旃陀石窟第19窟是一座后期支提窟,比较繁丽,可代表印度石窟的一般面貌。同时,它有很强的模仿木结构的倾向,所有的石制柱子、柱额和拱肋都是木构件的再现,柱身及墙面则满布雕刻和壁画。艺术史学家把阿旃陀石窟的壁画和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壁画及玛雅波南帕克壁画并称为世界古代壁画艺术的四大瑰宝。

埃洛拉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离奥兰加巴德不远。高高的陡峭岩壁上,34座洞穴庙宇被开凿出来,一座挨一座,延伸2000多米。这些保存完好,排列有序的遗迹可追溯到公元600至1000年,古印度文明的再度复兴时期。不仅艺术造型独特,技术水准高超,而且作为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圣殿,它们是古代印度容忍、宽恕特性的精神所现。

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它由十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离奥诺基巴德三十公里的玄武岩山壁上,它们既显示出了精美的寺庙外观又表现出精巧的寺庙内部结构,不愧为最好的寺庙石雕杰作。

这些寺庙建筑代表了从公元350年至公元700年之间350年的宗教信仰发展历史,最显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埃洛拉石窟南部的十二个石窟表现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间的十七个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余的北部五个石窟反映的则是伊斯兰教文化。其中南部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阐述的是佛教文化内涵;第六号和第十号石窟塑像共同反映的是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印度工匠保护神维希克诺丹的故事,它所描绘的是载歌载舞的侏儒欢庆的盛大嬉戏场面。十六号的克拉斯石窟可称得上是一个建筑奇迹:它的整个结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不但它的整体是雕刻在一个巨型独石上,而且还有一个令人惊诧的事实即与其他寺庙结构截然不同的是:雕刻师和建筑师们均以屋顶为基准从上往下开始雕刻和建造的。

据说修建这座石窟从开始准备到建筑完成其间共花费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传说中这座山脉是神灵的居所,在这世界上最大的巨石中,不但雕刻有门庭,休息室、聚会大厅、书房而且还有祭祀神灵的寺庙。

3.城市建筑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了一些青铜文化遗址,其中以哈拉帕和莫亨佐·达罗两座城市遗址的规模为最大。由于哈拉帕文化遗址发现在前,故史学界常把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统称为“哈拉帕文化”。一般认为,哈拉帕文化的创造者是达罗毗荼人。另外,在莫亨佐·达罗发现有棉织品的遗物,表明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所以棉纺业比较发达。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一带发现有许多印度河流域文化的印章,证明当时其已经有了对国外的贸易。

古代印度的城市是很发达的,在印度河下游的莫亨佐·达罗古城是两座城市当中保存相对完整的。莫亨佐·达罗古城在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面积达7.77平方公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里十分荒凉,一年中的大半时间干燥炎热,四周除了小沙丘就是砾石滩,然而这里却有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城市建设。

摩亨佐·达罗城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城区呈长方形,两条并列的大街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其中最宽的约10米。除此之外,大街小巷基本按东西或南北向整齐排列,使整个市区像一个布满线路的大棋盘。

摩亨佐·达罗城的公共建筑和设施是比较完善的,除了街道下连接各家的排水系统外,街道拐角处的房屋都是弧形,以利行人车马通过,可能还有交通岗亭之类的建筑。主要街道的走向和主要风向一致,有利于城市卫生。城中还有几眼大水井,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东城的西边建有一座高约10多米的大平台,卫城就建在这个平台上。卫城的城墙有一些规则的小孔,可能是供警卫嘹望之用。卫城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北部的一个巨大浴池,11.7×6.9×2.5米,池壁和池底先用砖砌了一层,砖缝中填满石灰浆,上面涂一层沥青,然后再用砖砌上一层,做到滴水不漏。环池建有分隔成小间的几排平房,与水池有阶梯相连。这里可能是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的场所,人们取池中的水来洗净自己的灵魂。

卫城中还建有柱厅形建筑和巨大的粮仓,按城市规模推算,摩亨佐·达罗城约有人口4万左右。在同一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的人们还居住在山洞里,或是住在用树枝或泥土搭砌的简陋棚屋中,最多也不过形成千人以下的村落。而摩亨佐·达罗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如此先进发达,几乎达到了1000多年后罗马城才达到的水平,它的魅力可见一斑!

另外一座古城哈拉帕的状况与莫亨佐·达罗相近,其建筑成就也近似于莫亨佐·达罗,两者均显示出繁荣的青铜文明。除建筑艺术外,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体现了印度河文明的生命力。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中叶起,雅利安人部落从中亚侵入次印度大陆。《吠陀》就是来自游牧民族雅利安人的圣典。伴随着雅利安人的东进,印度文明中心逐渐转移到恒河流域,史称吠陀时代文化或恒河文化。公元前1000~前600年,雅利安人中已形成婆罗门教,这个教的经典便称作《吠陀》,在这部经典中也反映了雅利安人国家形成时期的一些社会状况。据此,史学界把公元前1500~前1000年称为“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000~前600年称为“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崇拜诸多自然现象,并将其人格化为吠陀诸神。吠陀时代,以自然崇拜为主的雅利安人游牧文化,开始与以生殖崇拜为主的达罗毗荼人农耕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印度文化,但达罗毗荼人在南印度更多地保留了土著文化传统。从吠陀时代到孔雀王朝约1500年间,目前尚未发现造型艺术遗品,但后期吠陀时代产生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耆那教和佛教,后来成为印度艺术的主要来源。

4.宫城建筑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遗址,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西南40千米。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是16世纪莫卧儿王朝阿克巴皇帝修建的一座宫城。相传,16世纪,一位名叫谢赫·沙利姆·奇斯蒂的圣人来这里讲道,阿克巴皇帝特来朝圣,祈求子嗣,圣人预言阿克巴定有儿子继承帝业。第二年,预言应验,儿子果然降生。阿克巴皇帝喜出望外,决定以圣人的名字沙利姆为其子命名,同时在此兴建城市,以为报答,并于1571年把国都从阿格拉迁到这里。1573年,阿克巴皇帝远征西印度获胜,为纪念这次胜利,便把这座城市命名为法塔赫布尔西格里,意为“胜利城”、“凯旋城”。然而,这座城市于1585年就因缺水被废弃了。现留在城内的宫殿和寺庙如达加清真寺、风宫、鹿塔等,都仍然显示着莫卧儿王朝时的繁华景况。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建在岩石高原之上,该古城的西南有一个人工湖。城市3面为总长6公里的城墙环绕,城墙上设有塔楼和7座城门,其中保存得最好的是阿格拉门。绝大部分古迹都建在连接达尔瓦萨和阿格拉的道路北侧。尽管这些古迹不属于任何一种风格,但由于全部为红砂岩建筑,仍具有同一性,并用白色大理石嵌出图案,刻上各种细密精致的花纹雕饰。城市分为清真寺区和宫廷区。清真寺区以达加清真寺为主体,西南的小宫殿群和南面的公共浴场业已荒废。达加清真寺的规模可与印度最大的星期五清真寺相媲美。建于1571~1572年间,可容纳一万名信徒做祈祷,寺院中央有沙基·沙林·契斯提的墓,墓上的雕刻装饰精美绝伦。中庭建有两座圣庙,其中以白色大理石构建的优美建筑是求子庙。宫廷区位于清真寺区的东北,旧日皇宫的赭红色城堡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嶙峋的石山之上。皇宫宽约1600米,三边城垣约3000多米,宫内有觐见宫、五层宫、土耳其苏丹宫、内宅、水池、庭院等。觐见宫内雕梁画栋,纵横排列着花卉草木图案,雕工细巧,引人入胜。四周门廊之间有御用凉廊直通宫殿,中心有一根七米高的石柱,柱上一个圆形的平台是阿克巴皇帝的御座。五层宫是一座塔式建筑,没有围墙,四周装有护栏,最高一层是土耳其式圆顶凉亭,站在顶层可俯瞰全城。内宅是妃子们居住的地方,屋顶用绿色琉璃瓦建造,其建筑十分别致。

在众多的宫殿亭台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姆院,即谒见院,四周有门廊,门廊之间有御用凉廊,直通皇宫。皇宫北侧是卡斯庭院,即私人会客庭院,通称“珠宝殿”。其他著名古迹有阿努·塔拉欧宫、比尔巴尔宫、焦特·巴伊宫以及班杰默哈尔,后者共四层,呈塔型,使人联想到佛教寺庙。

这是一座被誉为足以与泰姬陵媲美的古堡,除了外形壮观、面积宽广之外,宫殿构图之优美,内部设计之精巧,实与泰姬陵不相上下。宫内的建筑保存得相当完整,其中有不少石柱是用大理石雕成,刻工精细,构图设计可看出是集佛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艺术之大成,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章)日本建筑

日本古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如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是在中国南方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同时也是因为日本盛产木材。日本的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还有斗拱。总的说来,日本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具备了中国建筑的大部分特点。

虽然如此,日本古建筑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体现在它们的美学特征上。它们的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在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同时,日本古代建筑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如草、木、竹、石、麻布、纸张等材料,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日本古建筑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夸张表现上,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过于华丽的装饰、园林中的枯山水等。

(第一节)日本建筑起源与发展

日本的建筑艺术代表了东方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和类型,在世界建筑艺术发展的历程中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远古时期的原始住宅和神坛,到佛教传入后的伽蓝营造和木造结构的佛教寺院与神社的建设,以及后来出现的城廓、宫殿、书院和茶室等风格各异、功能不同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日本建筑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貌。而幽雅的庭园建筑,又向世人展示了日本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1.日本的建筑起源

日本的上古文明在已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及文物中得以证实。在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有大量绳纹式的陶器,还有石斧、石镞、石椎以及骨针、骨钩等制品。

日本的古代建筑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6世纪中叶到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中期,12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近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

同类推荐
  • 工程地质基础实习实验教程

    工程地质基础实习实验教程

    本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的基础实践类教材,书中系统介绍了工程地质基础实习的内容与方法。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常见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实验室标本鉴定的基本方法,野外地质实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与分析,地质图件的识读与分析,滑坡的现场调查与稳定性分析,北京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北京地区地质实习路线的基本地质特征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各专业及相近专业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土木、水利、交通等有关专业领域的师生学习、参考。
  •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大城小事

    大城小事

    同是购物天堂,为何与首尔相比,香港显得那么无趣?上海究竟是务实主义还是享乐主义?纽约客们如何把高架改造成花园?这是城市的故事,也是我们的生活。
  • 能源环境建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能源环境建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80 年代初期,种种数据表明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利用在我国的推广已经是迫在眉睫。本书带你更深入地了解熟悉的能源与环境。
  •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中国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代建筑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建立后逐渐展开的。从中国营造学社名称看,其“营造”两字即取自于宋代的《营造法式》,因此也可以说,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首先是从关注《营造法式》开始的。中国营造学社所创立的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和所取得的大量实证性成果,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虽然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但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余波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和文物建筑保护。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多学科的关注和各类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把中国建筑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热门推荐
  • 盛世宠后:重生福运来

    盛世宠后:重生福运来

    前世,徐明珠在家人的娇宠下,任性妄为,最后所托非人,落得被夫家休弃害死的下场,也让父母哥哥为她伤透了心。今生,她幸运回到小时候,誓言要做一个乖乖女,让父母哥哥不为她伤心,让他们为她感到骄傲开心。都说枪打出头鸟,可为毛她明明安静地像朵白莲花柔弱,硬是有人看不惯,接二连三地出来挑衅呢。这一点,让徐明珠真的觉得压力山大。还有,躲过了那个负心汉,可又被一个更加霸道有权势的人看上了,到底是福是祸啊?她真心不想这么早就嫁,可谁让她长得一副好欺负的样子,导致她的意见根本没人在意啊!!!嫁人后,奈何世道变化太快,夫君又有野心,一不小心她就成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了……
  • 网游之超级变态

    网游之超级变态

    游戏升级状态:不是1级1级的升而是10级,20级上百级的升而且还是无限升级满1000级后,可转生为仙魔妖,远古的大陆上,上演一段玩家和智能11C的仙魔妖传奇,情节更精彩,故事更丰富。悬念迭出,情节起伏,高潮不断本故事开始于宇风和三位美女的同居说起,她们喜欢游戏,但却想通过游戏来让自己出名,可是她们没有实力让自己出名,而神秘游戏高手宇风的到来似乎渐渐带给了她们一点点希望。【PS1:本书主角前期一点点变态,中期一般般的变态,后期才是超级变态】【PS2:本书主角重情、重义偶尔冷血嗜杀,没有见了女人就腿软的情节,只有循序渐进式的发展】公布群号:48501520
  • 唯独你走过

    唯独你走过

    我像不像她?我以为只要我像她,你也会这样的喜欢我。快要靠近你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已经隔着一个世界。我曾经有多喜欢你?你知道吗?“你爱我,所以要像她。我爱你,因为她像你。”
  • 傲娇的老婆大人

    傲娇的老婆大人

    “老婆,我爱你!”“去死,我不爱你。”“老婆,咱不生气了,好不好?”“不好,就是要生气。”“老婆,咱能不能不这么傲娇?”“哼,就是这样傲娇。”“老婆,听我的,乖乖的。”“听你的话,如果我明天还想下床的话,你真当我傻呀!”欢迎大家加入群号码:491081556,爱你们哟
  • 豪门宠妻:高冷男神太撩人

    豪门宠妻:高冷男神太撩人

    “陆明琛,我这一世最后悔的事情,就是遇见你,然后,飞蛾扑火般爱上你。”蔚晴凄凄的笑,眼底挂着沧桑的笑容。陆明琛向她伸出手,手不可抑止的颤抖:“可是蔚晴,我并不后悔认识你,我爱你。”“你放过我,好吗?”她依旧是笑,只是脸上挂满泪痕。“蔚晴,留在我身边好吗?算我求你。”男人眼中都是泪,身体痛到痉挛。她笑着,一步一摇头,一步一步的,走出他的世界。最后的最后,世上再没一个人,可以陪她一起老。
  • 摇滚老炮之寄往天国的情书

    摇滚老炮之寄往天国的情书

    我不知道遥远的天国有没有邮递员,如果有,我恳请他,帮我捎去我对你的思念……我不管你伤了,残了,还是瘸了,我爱你,永远也不会变…………
  • 书名浩

    书名浩

    我来自虚无,我去往未知。我是天书,我记录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迭代的故事。[天书在大多数情况只是背景(而且是那种非常不起眼的),想看天书的同志们,可以走了。]
  • 网游之我的竹马是大神

    网游之我的竹马是大神

    老天总算给她无味的生活带来了调味品,可没想到却是如此的重口味。被人轮白已经够惨了,更惨的是居然是被游戏里的老公和第三者联手设计,甘心就这样成全他们,重新玩一个小号伺机报复他们。什么?疑似竹马的大神来护航,外加升级打怪全程陪伴?忐忑啊,忐忑,这男人到底想干嘛?从小学到大学他们之间可以用孽缘来形容,他想要的,绝不会拱手让人!即使她心里对儿时那屁大的初恋念念不忘,没关系,潜移默化,坑蒙拐骗,朝朝暮暮怎敌不过童年那个夏天,是他的最终一样还是他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带着水浒系统闯三国

    带着水浒系统闯三国

    当大风起兮当奸臣当道,各逞心机当野心诸侯拥有四圣兽之力当失落的黄巾回来寻找真理天罡地煞,人间齐聚魔星降世,遍地狼藉乱世,再次开启大江东去“无论如何,我不能丢了信义!”一个少年站立在苍茫的大地这个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 重生甜妻养成计

    重生甜妻养成计

    被渣爹继母哄走录取通知书,被新婚丈夫设计出污名,林清栀心底是恨的,然而她更恨懦弱无能的自己。重生1980,她捡起书本发誓活出一个人模样来,然而还没等她举起复仇之剑,当年的那群人渣俱在一个男人阴影下,畏缩成了渣儿。“林清栀,虐渣我上,有罪我扛,你喝茶看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