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9000000044

第44章 论语通检(2)

腥/228

新/228

雍/228

酱/228

意/228

廉/228

阙/228

粮/228

数/228

慈/228

滥/228

溺/229

慎/229

塞/229

寝/229

窥/229

誉/229

谨/229

禘/229

裨/229

辟/229

群/229

殿/229

十四画

静/229

慝/229

墙/230

兢/230

歌/230

嘉/230

暮/230

慕/230

蔡/230

蔽/230

聚/230

殡/230

磋/230

愿/230

臧/230

雌/231

裳/231

舞/231

箕/231

算/231

箪/231

管/231

僎/231

舆/231

貌/231

馑/231

疑/231

鲜/231

竭/231

端/232

韶/232

精/232

漆/232

慢/232

寡/232

察/232

窬/232

谮/232

谲/232

缧/232

緅/232

十五画

耦/232

慧/232

聪/232

輗/233

樊/233

播/233

撤/233

踖/233

踧/233

/233

颛/233

暴/233

稷/233

稻/233

稼/233

篑/233

僻/233

牖/233

滕/233

德/233

/234

馔/234

鲤/234

颜/234

毅/235

熟/235

憎/235

翩/235

履/235

戮/235

缭/235

十六画

瓢/235

颠/235

鄹/235

薨/235

薛/235

薄/235

燕/235

磬/235

噫/236

默/236

器/236

穆/236

儒/236

衡/236

雕/236

辨/236

磨/236

燧/236

澹/236

憾/236

避/236

十七画

鞟/236

鞠/236

藏/237

磷/237

黻/237

蹈/237

黜/237

魏/237

魋/237

餲/237

襄/237

襁/237

翼/237

孺/237

十八画

鞭/237

騧/237

覆/237

瞽/237

瞻/237

皦/237

襜/237

十九画

醯/238

蘧/238

藻/238

/238

鼗/238

羹/238

骥/238

二十画

攘/238

躁/238

饐/238

/238

灌/238

譬/238

巍/238

二十一画以上

霸/238

懿/238

躩/238

一画·二画论语通检

通检

一画

一言以蔽之/2·2//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4·6//

吾道一以贯之/4·15//

一则以喜/4·21//

一则以惧/4·21//

回也闻一以知十/5·9//

赐也闻一以知二/5·9//

至一邦/5·19//

一箪食一瓢饮/6·11//

齐一变至于鲁/6·24//

鲁一变至于道/6·24//

举一隅示之而不以三隅反/7·8//

有一妇人焉/8·20//

未成一篑/9·18//

虽覆一篑/9·18//

降一等/10·4//

长一身有半/10·7//

以吾一日长乎尔/11·24//

一日克己复礼/12·1//

一朝之忿忘其身/12·21//

一言而兴邦/13·15//

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13·15//

一言而丧邦/13·15//

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13·15//

一匡天下/14·18//

予一以贯之/15·3//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15·24//

问一得三/16·13//

毋求备于一人/18·10//

君子一言以为智/19·25//

一言以为不智/19·25//

在予一人/20·4//

二画

周监于二代/3·14//

赐也闻一以知二/5·9//

三分天下有其二/8·21//

于斯二者何先/12·7//

二吾犹不足/12·9//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16·1//

闻斯二者/16·13//

见其二子焉/18·7//

二三子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3·24//

二三子以我为隐子乎/7·24//

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4//

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9·12//

夫二三子也/11·10//

二三子/17·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4//

三十而立/2·4//

四十而不惑/2·4//

五十而知天命/2·4//

六十而耳顺/2·4//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

子张问十世可知欤/2·23//

回也闻一以知十/5·9//

陈文子有马十乘/5·19//

十室之邑/5·28//

五十以学/7·17//

予有乱臣十人/8·20//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9·22//

方六七十/11·24//

如五六十/11·24//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24//

盖十世希不失矣/16·2//

年四十而见恶焉/17·25//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

方六七十/11·24//

童子六七人/11·24//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24//

善人教民七年/13·29//

作者七人矣/14·39//

不可以为卜筮/13·22//

八佾第三/3·//

八佾舞于庭/3·1//

周有八士/18·11//

人不知而不愠/1·1//

其为人也孝悌/1·2//

其为人之本欤/1·2//

为人谋而不忠乎/1·3//

节用而爱人/1·4//

泛爱众而亲人/1·5//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1·9//

不患人之不己知/1·15//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0//

人而无信/2·22//

人而不仁/3·3//

人而不仁/3·3//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3·15//

人以为谄也/3·18//

殷人以柏/3·21//

周人以栗/3·21//

仪封人请见/3·24//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4·5//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4·5//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4·7//

君子哉若人/5·3//

御人以口给/5·5//

屡憎于人/5·5//

始吾于人也/5·10//

今吾于人也/5·10//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5·12//

吾亦欲无加诸人/5·12//

晏平仲善与人交/5·17//

久而人敬之/5·17//

匿怨而友其人/5·25//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人不堪其忧/6·11//

汝得人焉尔乎/6·14//

人之生也/6·19//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6·21//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6·21//

井有人焉/6·26//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6·30//

己欲达而达人/6·3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7·2//

伯夷叔齐何人也/7·15//

古之贤人也/7·15//

其为人也/7·19//

我三人行/7·22//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7·27//

人洁己以进/7·30//

人必知之/7·32//

子与人歌而善/7·33//

文莫吾犹人也/7·34//

诲人不倦/7·35//

人之将死/8·5//

君子人欤/8·7//

君子人也/8·7//

人而不仁/8·11//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8·20//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8·20//

有一妇人焉/8·20//

九人而已/8·20//

达巷党人曰/9·2//

匡人其如予何/9·5//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9·11//

乡人饮酒/10·13//

乡人傩/10·14//

问人于他邦/10·15//

伤人乎/10·17//

野人也/11·1//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1·4//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恸/11·9//

未能事人/11·11//

鲁人为长府/11·13//

夫人不言/11·13//

由也兼人/11·20//

贼夫人之子/11·23//

有民人焉/11·23//

冠者五六人/11·24//

童子六七人/11·24//

而由人乎哉/12·1//

勿施于人/12·2//

人皆有兄弟/12·5//

与人恭而有礼/12·5//

听讼吾犹人也/12·14//

君子成人之美/12·16//

不成人之恶/12·16//

虑以下人/12·20//

无攻人之恶/12·21//

爱人/12·22//

知人/12·22//

人其舍诸/13·2//

如正人何/13·13//

人之言曰/13·15//

人之言曰/13·15//

与人忠/13·19//

斗筲之人/13·20//

南人有言曰/13·22//

人而无恒/13·22//

及其使人也/13·25//

及其使人也/13·25//

君子哉若人/14·6//

尚德哉若人/14·6//

惠人也/14·10//

仁人也/14·10//

子路问成人/14·13//

亦可以为成人矣/14·13//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14·13//

亦可以为成人矣/14·13//

人不厌其言/14·14//

人不厌其笑/14·14//

人不厌其取/14·14//

今之学者为人/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14·26//

子贡谤人/14·31//

不患人之不己知/14·32//

不尤人/14·37//

作者七人矣/14·39//

古之人皆然/14·42//

修己以敬人/14·44//

修己以安人/14·44//

失人/15·8//

智者不失人/15·8//

志士仁人/15·9

子贡问为人/15·10//

远佞人/15·11//

佞人殆/15·11//

人无远虑/15·12//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5·15//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

小人求诸人/15·21//

君子不以言举人/15·23//

不以人废言/15·23//

勿施于人/15·24//

吾之于人也/15·25//

人能弘道/15·29//

非道弘人/15·29//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乐道人之善/16·5//

吾见其人矣/16·11//

未见其人也/16·11//

邦人称之曰君夫人/16·14//

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16·14//

君子学道则爱人/17·3//

信则人任焉/17·5//

惠则足以使人/17·5//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17·9//

恶称人之恶者/17·23//

殷有三人焉/18·1//

人曰/18·2//

直道而事人/18·2//

枉道而事人/18·2//

齐人馈女乐/18·4//

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18·6//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8·6//

毋求备于一人/18·10//

于人何所不容/19·3//

人将拒我/19·3//

如之何其拒人也/19·3//

人未有自致也者/19·17//

人皆见之/19·21//

人皆仰之/19·21//

在人/19·22//

他人之贤者/19·24//

人虽欲自绝/19·24//

善人是富/20·3//

不如仁人/20·4//

在予一人/20·4//

俨然人望而畏之/20·9//

犹之与人也/20·9//

无以知人也/20·10//

(又见“小人”、“门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1·5//

子入太庙每事问/3·15//

入太庙每事问/3·15//

将入门/6·15//

入/7·15//

危邦不入/8·14//

入则事父兄/9·16//

入公门/10·4//

入太庙每事问/10·22//

未入于室也/11·14//

亦不入于室/11·18//

君子不入也/17·6//

鼓方叔入于河/18·9//

播鼗武入于汉/18·9//

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18·9//

小德出入可也/19·11//

不得其门而入/19·23//

事父母几谏/4·18//

其几也/13·15//

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13·15//

其几也/13·15//

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13·15//

与之粟九百/6·5//

九人而已/8·20//

子欲居九夷/9·14//

桓公九合诸侯/14·17//

君子有九思/16·10//

割鸡焉用牛刀/17·3//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5//

事父母能竭其力/1·6//

为力不同科/3·16//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4·6//

我未见力不足者/4·6//

力不足也/6·12//

力不足者/6·12//

子不语怪力乱神/7·21//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8·22//

管仲之力也/14·17//

骥不称其力/14·35//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14·38//

陈力就列/16·1//

无乃太简乎/6·2//

无乃为佞乎/14·34//

无乃尔是过欤/16·1//

韶尽美矣又尽善矣/3·25//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4·18//

又问/5·8//

唯恐又闻/5·14//

至一邦则又曰/5·19//

又何怨/7·15//

又多能也/9·6//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12·10//

既庶矣又何加焉/13·9//

既富矣又何加焉/13·9//

又相之/14·18//

/又其次也16·9//

他日又独立/16·13//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

又谁怨/20·9//

又焉贪/20·9//

三画三画

吾日三省吾身/1·3//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1·10//

诗三百/2·2//

三十而立/2·4//

三家者以雍撤/3·2//

取于三家之堂/3·2//

管氏有三归/3·22//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4·20//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5·19//

三已之/5·19//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5·20//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6·7//

举一隅示之而不以三隅反/7·8//

子行三军/7·11//

三月不知肉味/7·14//

我三人行/7·22//

三以天下让/8·1//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8·5//

三年学/8·13//

三分天下有其二/8·21//

三军可夺帅也/9·25//

祭肉不出三日/10·9//

出三日不食之矣/10·9//

三狊而作/10·32//

南容三复白圭/11·5//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11·24//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1·24//

于斯三者何先/12·7//

诵诗三百/13·5//

三年有成/13·10//

夺伯氏骈邑三百/14·10//

君子道者三/14·30//

三年不言/14·42//

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14·42//

斯亦三代之民所以直道而行也

/15·25//

三世希不失矣/16·2//

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16·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6·4//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16·5//

侍于君子有三愆/16·6//

君子有三戒/16·7//

君子有三畏/16·8//

问一得三/16·13//

古者民有三疾/17·15//

三年之丧/17·20//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17·20//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7·20//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17·20//

夫三年之丧/17·20//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7·20//

殷有三人焉/18·1//

三黜/18·2//

焉往而不三黜/18·2//

三日不朝/18·4//

三板缭适蔡/18·9//

君子有三个变化/19·9//

(又见“二三子”)

三子

异乎三子者之僎/11·24//

三子者出/11·24//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11·24//

告夫三子/14·22//

君曰告夫三子者/14·22//

之三子告/14·22//

(又见“二三子”)

子张问干禄/2·18//

而谋动干戈于封内/16·1//

比干谏而死/18·1//

亚板干适楚/18·9//

于(略)

工欲善其事/15·10//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19·7//

士志于道/4·9//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7·12//

士不可以不弘毅/8·8//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12·20//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13·20//

可谓士矣/13·20//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13·28//

可谓士矣/13·28//

士而怀居/14·3//

不足以为士矣/14·3//

志士仁人/15·9//

友其士之仁者/15·10//

柳下惠为士师/18·2//

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18·6//

岂若从避世之士哉/18·6//

周有八士/18·11//

士见危致命/19·1//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19·19//

小人怀土/4·11//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5·10//

下而饮/3·7//

不耻下问/5·15//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6·21//

祷尔于上下神祇/7·36//

拜乎下/9·3//

吾从下/9·3//

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10·2//

下如授/10·5//

虑以下人/12·20//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12·21//

小人下达/14·24//

下学而上达/14·37//

困而不学斯为下矣/16·9//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

/16·12//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7·2//

恶居下而讪上者/17·23//

孔子下/18·5//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19·20//

(又见“天下”)

小大由之/1·11//

大车无輗/2·22//

大哉问/3·4//

亦可以无大过矣/7·17//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8·7//

大哉尧之为君也/8·19//

唯天为大/8·19//

大哉孔子/9·2//

且予纵不得大葬/9·12//

摄乎大国之间/11·24//

孰能为之大/11·24//

出门如见大宾/12·2//

使民如承大祭/12·2//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17//

小不忍乱大谋/15·27//

而可大受也/15·34//

小人不可大受/15·34//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18·7//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18·10//

我之大贤欤/19·3//

大德不逾闲/19·11//

贤者识其大者/19·22//

周有大赉/20·3//

无小大/20·9//

大夫

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5·19//

犹吾大夫崔子也/5·19//

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10·2//

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10·2//

以吾从大夫之后也/11·7//

不可以为滕薛大夫/14·12//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4·19//

以吾从大夫之后/14·22//

以吾从大夫之后/14·22//

事其大夫之贤者/15·10//

自大夫出/16·2//

则政不在大夫/16·2//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16·3//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19·23//

大臣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欤/11·22//

所谓大臣者/11·22//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18·10//

大人

畏大人/16·8//

狎大人/16·8//

遇丈人以杖荷蓧/18·7//

丈人曰/18·7//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6//

与朋友交而有信/1·6//

求之欤抑与之欤/1·9//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14//

吾与回言/2·9//

始可与言诗已矣/3·8//

吾不与/3·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4·5//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4·5//

未足与议也/4·9//

义之与比/4·10//

可使与宾客言也/5·8//

汝与回也孰愈/5·9//

吾与汝俱弗如也/5·9//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5·13//

同类推荐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智慧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教条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本书中,“上帝死了”,“超人”诞生了,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令尼采饱受非难道言论“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便是出自此书。只有深入理解了尼采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怪论。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热门推荐
  • 今天在一起了么

    今天在一起了么

    莫沅汐演讲的前一天,同级女生拦住她问她“你们成绩这么好,是因为家境比我们好太多麽???”莫沅汐摸摸她头小小告诉她:“明天我会告诉你答案”翌日,她说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她觉得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罢了,只不过聪明点好看点罢了......男主:我也好看,我也聪明,我要是再聪明一点点我是不是就学金融了,就不跳舞了???某姐:啧某二代:啧啧啧某三代:小嘴一搭发出啧一声;啧啧啧啧啧啧啧#当红影帝唱歌如天籁#某帝粉丝兴冲冲点进去,出来......A:我好像活着出来了B:我可以举报他然后给他封号么???某帝空降评论区:我也觉得好听真好粉丝:(毫无感情)啊啊啊啊真好哥哥颜真好路人:宝贝,叶影帝唱歌真好听你去听听啊太优秀了然后他们俩差点经历分手风波......有颜聪明有点病弱不知情的撩的莫妹妹x自恋+自以为唱歌好听瞎杰瑞撩的叶影帝x自以为喜欢女主的傅砚
  • 弑神修罗

    弑神修罗

    我本平凡,却无意成了以天做局的旗子。我的师尊是圣人,我的爱人是条龙,我的仆人是沙漠之王的美杜莎,我的红颜知己更是上古之神,魔界公主!我的敌人更是诸天仙神。人欺我,我便打的他们服我为止!天若欺我,我便逆天而行,又如何。以我血脉,斩仙,弑神又如何。诸神称我为‘弑神修罗’。
  • 愿你慢慢长大:爸爸写给女儿的二十封信

    愿你慢慢长大:爸爸写给女儿的二十封信

    这是一本“我们的家书”,是一本相当接地气的家书,是几乎每一个人稍微努把力都能够得着的家书,是我们这个时代又或者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家书。二十封信,饱含着为父者的生存感悟:家族往事、迁徙历程、周边人情、生活琐屑、哲理格言、科学艺术、基金理财、个性修为、人生得失、自由品性,几乎无所不包,不论女儿懂不懂,有没有兴趣,为父之爱、为父之知,如滔滔江河,滚滚而来。并由私信而公示,由散件而成集,浇了自个的块垒,扬了慈父的关爱,步了育人的幽径。
  • tfboys之爱恋法则

    tfboys之爱恋法则

    一次在机场的相遇,在最好的时间遇见,在最好的地方表白,克服了重重阻碍和时间的考验,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 雄鹰刺杀

    雄鹰刺杀

    鹰,翱翔于天地之间;雄鹰,鹰中霸主;雄鹰盟,一个神秘的杀手组织,遇贪官污吏,杀,遇阴险小人,杀,遇男娼女盗,杀,遇绝命狂徒?绝命狂徒在哪里?草莽好汉在何处?绝命狂徒的人头在草莽好汉的手里,草莽好汉呢?在喝酒,哪里喝酒,一个名为雄鹰盟的组织!雄鹰盟在哪里?里面都是什么人?在哪里?有雄鹰的地方雄鹰盟就在哪里!人呢?都是一些草莽!好汉不敢当!都是江湖中人抬爱!
  • 重生之无限未来

    重生之无限未来

    一个民国时期的少年,阴差阳错灵魂被困。经历了孤独,失败。最后重生现代,故人已逝。陌生的世界里他何去何从?无数的谜团且看他如何解开!
  • 这绝对不是游戏

    这绝对不是游戏

    一觉醒来,鲁维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神器“天工炉”的主人,身边还莫名其妙多了个俏丽乖巧的小女仆。天工界的大佬们很牛逼?对不起,我有千万玩家大军。.......“这绝对不是游戏!” 某玩家震惊的看着自己亲手组装的机关兽。躲在幕后默默观察一切的鲁维窃笑,“小伙子眼光不错,奖励你稀有设计图一份。”
  • 畲韵涵在线转运

    畲韵涵在线转运

    安副官:“总裁,大事不好了,夫人把流量明星打上热搜了”顾宸寒:“……爷宠的,你有意见?”安副官心想:……总裁,你这甜分超标了啊喂。……姜依柔为了给姜家填坑,被送到顾家,没想到成了人生赢家。婚姻路程中,姜依柔遇到小混混还不在怕的,顾宸寒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 小夜与小夏打怪记

    小夜与小夏打怪记

    这是一本关于夏尔(啵酱)少爷与夜殇小姐的打怪升职记。 两世为人的她,对上冷傲孤凌的他,都早已背负上不纯的印记,她们的灵魂都早已交给了恶魔。吾乃夜殇?暗锌钟凡绥?璃的唯一掌上明珠,为数不多的女爵之一,家族被称为女王背后的蝴蝶。在这场命与命的追逐中夜殇与夏尔两位伯爵的命运将会如何。
  • 星河知我意

    星河知我意

    【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甜宠无虐,欢迎入坑!】唐家小千金唐依依立志要将男神薛大总裁拐到手,闺蜜牵红线,爹妈神助攻,连男神的美女秘书都积极站队!阔以!助攻阵容很强势!奈何,偷窥男神洗澡不成反被压,男神邪魅咬唇诱惑之:“你为什么在这里?”唐小妞的鼻血冒啊冒……男神: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男神主动送上门,唐小妞居然不领情:“你……你你……你暂时不要说话!”男神吐气如兰:“为什么?”唐小妞:“因为我流鼻血了……”男神:“哦,忘了你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唐小妞:等等!那啥总裁大人,作为被撩对象,咱跟套路走成么?各路助攻:唐小妞你太怂包了!作者君:对不起,人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