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9000000014

第14章 里仁第四(1)

【题解】

此篇共二十六章,总论修德修身,以仁为主。邢《疏》云:“此篇明仁。仁者,善行之大名也。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故以次前也。” 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以义言仁当在前。今在后,则非编者之取义。此篇当承《为政》而来,以为政须礼乐,为政者更须有仁德,故为次。篇名取首章“子曰”下前二字,“里”实借为“邻”。

4·1子曰:“里仁为美。宅不处仁,焉得智?”

【校】

宅不处仁,“宅”字旧作“择”,以音误,从翟灏说据《文选注》、《后汉书》注等所引改。

焉得智,“智”旧作“知”,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里仁为美:“里”,动词,借为“邻”。《释文》云:“里,犹邻也。”旧如字释,误。“仁”,指仁者,有爱心之人。旧或释仁德,非。邻仁,做仁者邻居。

宅不处仁:“宅”,宅第、住宅。“处”,居、安置。“仁”,指有仁者居住之地。

【训译】

先生说:“做仁者的邻居是美事。住宅不安置在有仁者居住的地方,怎么算得上聪明?”

【章旨】

此章论宅当处仁。仁者爱人,邻仁必能和睦相处,且得其关爱,故美。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校】

智者利仁,“智”字旧作“知”,古字,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不仁者:无爱心之人。

不可以:不可能,不能够。

久处约: “久”,长久、永远。“处”,指安处、安居于。“约”,穷困。

长处乐:“长”,长久、长期。“乐”,安乐、享乐。

仁者安仁:“安仁”,安于仁,以仁为安。后“仁”为动词,谓行仁,献爱心。

智者利仁:“仁”亦动词。“利仁”,以行仁为利。或释为利用仁,非。

【训译】

先生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在穷困之中,也不可以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以做仁事为安,有智慧的人以做仁事为利。”

【章旨】

此章论仁者与不仁者之别。不仁者无爱心,久处约必思害人以利己,长处乐必骄横欺人,故皆不能。仁者恒思爱人,故安于行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行仁必得人报,故智者以行仁为利。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

好人:“好”读去声,动词,喜欢,这里指真正地喜欢。或如字读,则与“恶”不对,非是。

恶人:“恶”,亦动词,好恶之恶,厌恶、憎恶,这里也指真正地恶。

【训译】

先生说:“只有有仁德的人能(真正)喜欢人,能(真正)憎恶人。”

【章旨】

此章讲仁者爱憎分明。仁者爱人,好其人必行仁于人,是有其实;仁者亦有所恶,恶其人,必不为之行仁,亦有其实,故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雷锋,即可谓仁者。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

苟志于仁矣:“苟”,假设之词,如果。“志”,立志。“仁”,亦谓行仁。

无恶:“恶”,指恶行,作恶。

【训译】

先生说:“(一个人)如果已经立志做仁事,(他)就不会(再)作恶了。”

【章旨】

此章讲仁者无恶行。作恶之人,必无仁德。若志于仁,则可改恶为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校】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字疑本作“脱”或“免”,涉前误。旧或疑前“不”字衍,非。人无愿得贫贱者,更不得有其道。或云“得之”当为“去之”,亦非。前句言“得”言“处”,得而处之也;此句如前后皆作“去”,则句法参差,且后“去”本为离去之义。又有疑此“得”当为“失”者,尤非,贫贱不可能自动失掉。

【释】

富与贵:“富”,富裕、物质财富多,与贫相对。“贵”,高贵,社会地位高,与“贱”相对。

不以其道得之:“其道”,正确的方法、正当的途径。“得”,得到。

不处也:“处”,居、享。

不去也:“去”,离去、离开。下“去”同。

恶乎成名:“恶乎”,于何,在哪里。

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违”,背离、离开。

造次必于是:“造次”,仓促急剧、奔忙,与颠沛相对。“是”,此也,指仁。下同。“必于是”,谓心必在仁,即心里一定想着仁。

颠沛必于是:“颠沛”,倾覆、跌倒。旧或释颠沛流离,不确。

【训译】

先生说:“富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不能安享。贫和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脱离它,不能离开,(这才是仁。)君子离开仁,在哪里成名呢?君子吃一顿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奔忙的时候一定想着仁,跌倒了(也)一定想着仁。”

【章旨】

此章论君子不去仁。不以其道得富贵,是夺他人之富贵。夺他人之富贵是不仁,故君子不处。不以其道去贫贱,势必陷他人于贫贱,亦不仁,故君子不去。不处、不去,皆是仁。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也,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校】

其为仁也,“也”旧作“矣”,今从《四书考异》据《三国志·顾雍传》注所引改。又:既为仁,不得又曰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仁”当是“人”字之误。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者”旧作“矣”,涉下“矣”字误,从《文苑英华》卢照邻《乞药直书》所引改。皇本“者”字“矣”字并有,非。

【释】

好仁者、恶不仁者:指真正好仁与真正恶不仁之人。

无以尚之:“尚”,上也。无以上之,无法超越也。

其为仁(人)也:为人,即做人。“也”,表时。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一日”,一整天。“仁”,动词,指行仁,献爱心。

盖有之矣:“盖”,表示推测,大概。

【训译】

先生说:“我还没见过(真正)喜欢仁的人和(真正)憎恶不仁的人。(真正)喜欢仁的人,是无法超越他的。(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他做人的时候,不让(任何)不仁的事在他身上出现。有能够一整天都把他的气力都用在做仁事上的吗?我还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有这种人吧,(只是)我还没有见过。”

【章旨】

此章劝人行仁。真正喜欢仁的人,全身心行仁,故无以尚之;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不容任何不仁,故其为人之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人鲜有一日行仁,非其力不足,乃不好仁也。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人矣。”

【校】

斯知人矣,“人”旧作“仁”,从翟氏《考异》引陆采说,据《后汉书·吴祐传》所引改。

【释】

人之过也:“过”,过错。

各于其党:“党”,类也。“各于其党”,言不出其同类范围。

斯知人矣:“斯”,则、就。“知”,知道。“人”,指其人的类型。

【训译】

先生说:“人的过错嘛,各自都在其同类(范围之内)。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了。”

【章旨】

此章论以过可以观人。人各有过,但各类人之过皆有其普遍性,故观过可以知人。此章编于此篇而与以上各章相次,说明《论语》编辑之时“人”已误“仁”。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

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路线。

【训译】

先生说:“早晨听到正确的思想主张,(即使)晚上去死也可以了!”

【章旨】

此章劝人闻道。道为人生信仰,闻道则信仰真,故死而无憾。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这个道理。不闻道,则浑浑噩噩,枉活一世。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

士志于道:“士”,任事之人,四民之一。《说文》:“士,事也。”《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志”,谓有志、立志。“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

恶衣恶食:即粗衣粗食。

未足与议:“未足”,不值得。“与”,与之、在一起。“议”,议论、讨论,这里指议道。

【训译】

先生说:“干事的人有志于正确的思想主张,却以穿粗衣吃粗食为耻辱的,(就)不值得跟他一起讨论了。”

【章旨】

此章诫年轻人不当讲究吃穿。“道”为天下之事,志于“道”,是其理想高远,志于“道”而讲求吃穿,是其所重不在“道”,故不足与议。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敌也,无慕也,义之与比。”

【校】

无敌也,“敌”旧作“适”,借字,今据《释文》改从郑本,用本字。《逸周书·柔武解》:“靡适无下。”“适”亦借为“敌”。

无慕也,“慕”旧作“莫”,亦借字,今从郑玄读改本字,以免徒生误解。

【释】

君子之于天下:“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之人。“于”,对于。“天下”,指天下之国、之人。

无敌也: “敌”,仇敌、敌对。旧作“适”,或如字释无所适从之适,与下文“比”义重,非。或释“肯”,亦非,适无肯义。

无慕也:“慕”,爱慕、向慕,与“敌”相对。旧作“莫”或释不肯、反对,与“敌”、“比”不谐,不知通假故也。

义之与比:“义”,宜也,谓行事合理、合宜之人。“比”,相并、合作、在一起。

【训译】

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没有敌对,也没有爱慕,(只)跟正义(者)在一起。”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理想之书

    理想之书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文化源流和形成的书籍。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艺术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藤原时代、镰仓时代、足利时代、丰臣时代、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作者以每个时代为一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作者强调,亚洲各国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地理片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尽量保存和复兴亚洲瑰丽艺术的本源。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热门推荐
  • 瓦罗兰救世之路

    瓦罗兰救世之路

    少年千夜意外得到一挂项链,却被卷入时空裂缝中。这里是哪里?这里是瓦罗兰,年轻人。我是谁?我是千夜和伊泽瑞尔。未来的瓦罗兰将陷入危机。我们该如何拯救瓦罗兰。
  • 特种舰艇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特种舰艇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舰艇俗称军舰,是指有武器装备,能在海洋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船只,是海军主要装备。舰艇主要用于海上机动作战,进行战略核突袭,保护己方或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进行封锁或反封锁,参加登陆或抗登陆作战,以及担负海上补给、运输、修理、救生、医疗、侦察、调查、测量、工程和试验等保障勤务。
  • 重生之晚秋

    重生之晚秋

    晚秋,嫁了,她以为出嫁就是照顾丈夫、为家人换取吃的,没想到新婚之夜就被公公折磨死,抛尸后山。甘心就这么冤死吗?当然不!她想再活一次,为自己好好活着,上天果然待她不薄,不但让她重生,还让她遇上一个帅气的好男人。这一世你不再是我的小丈夫,而是要成为我的天、我的地、我的全部的……大丈夫!
  • 万物起源之大道三千

    万物起源之大道三千

    这是一个没有金丹,没有元婴的修仙世界,甚至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道”,是一个“道”产生以前的世界,是一个修炼经脉的世界,一个落榜书生意外接触到修士的世界,从默默无闻到名声鹊起再到一代传奇,走出了自己的“道”,成为道尊。【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求加入书单,求投资】
  • 天启元年的赌局

    天启元年的赌局

    一代魔君重生,看见心爱之人在眼前死去,却无能为力,机缘之下,再次重生。天启元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魔君为何多次重生?这一切都是否是一个赌注?
  • 一雨又倾城

    一雨又倾城

    她,汤小雨,不是女孩是女子,一个不再仰望爱情的女人!
  • 冬余春来

    冬余春来

    人在生活中成长,也在社会中历练,只有懂得才能得到,这个小说会以社会环境为故事背景,讲述活着和好好活着的意义。我不喜欢写天马星空的东西,可是流行会迫使人改变自己顺势而为。这部小说里面会有爱情,陷阱,设局与破局,婚姻,金钱,等等的情节。小说是让人休闲愉悦的,但是文字是让故事有意义的,故事是让人懂的某些道理的,有道理才是一不小说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故事就像塑料袋一样,读过去以后会变成垃圾。我不想做像塑料袋一样的作家,我想做一个有灵魂的作家。
  • 王爷的错嫁王妃

    王爷的错嫁王妃

    “老头儿,这就是你说的,过来后随便好吃的好玩的?美男在其左右?花不完的钱?想咋滴就咋滴?”沈洛璃感觉自己要疯了,头上一个红色的喜帕。一生华丽的嫁衣。身下明显就是轿子了,这一过来就嫁了?被质问的某个老头儿“你一个享誉全球的国际刑警队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难道不懂搞推销的?好了,我走了,以后的路自己好好走,”“喂,老头儿,喂,好你个老王八,敢骗我”沈洛璃把喜帕扯下来往旁边一扔,靠着轿子好好的整理记忆
  • 超级英雄

    超级英雄

    实力弱,我扮老虎吃猪;实力强,我扮猪吃老虎;没事,我泡泡妞;有事,妞泡泡我;二十年前,我忙忙碌碌,一无是处,社会底层之蝼蚁,后半身遇风云化龙,直冲九霄,视众人为蝼蚁。
  • 小妖来袭,仙君小心

    小妖来袭,仙君小心

    据传说转世投胎历经十世红尘劫难的陌离上神君陌离在人间的第二世收养了一只可爱的白色小老虎,还是一只母老虎。千年之后,陌离上神已经回归神界,而妖界之中却横空出世了一位名叫千惜玖的妩媚妖女。妖界,平息劫难的陌离上神第一眼见到千惜玖便开口讽刺:“明明是只老虎,怎么长的比狐狸还妩媚,难道也是吸凡人阳元吸多了?”见到故人明明应该激动得痛哭流涕的千惜玖却因为这一句话炸毛,不由的反击回去:“明明是个男人,怎么长的比女人还漂亮,难道你下面的那个多出来的零件白长了?”陌离的脸黑了,千年不见这个小东西越发的有意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