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17900000023

第23章 后殖民时代的游民文化心态:《失落》解读(2)

正如福柯所说,“空间异位”犹如一面镜子,使我们看到了不存在于其中的自我,在自我缺席之处看见自身,然后回到自身,在我所在之处重构自我。由此可见,后殖民时代注定要被卷入现代社会的前殖民地法官和比居们的生活中, 他们中有多少人活在自己国家的假想中,同时又活在他人国家的假想中? 这些人对宗主国那种精美、高尚、文明的审美品位的迷恋和向往达到一种狂热的程度,不自觉的游离于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之外,心目中的秩序、尊严和正义等概念不断遭受到宗主国观念的冲击和冒犯,因而自我身份将被重新审视,并由此或者彻底抛弃原有自我定位而重新构建适合宗主国的自我身份,或者为保持原有自我身份而产生抵触行为,甚至逃避重返本土找回已经定位的自我身份。无论如何,比居和法官都是远离了印度本土,只身进入西方社会,从而和本土文化产生了距离,敏锐地感受到了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击和碰撞,他们各自都湮没了自我身份,寻求并奋力建构内心已迷失的精神家园。

“他者”认同的本质印度人在国外的经历太可怕了,那是一种不洁的啃噬人心的秘密,数百万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死亡,遭羞辱和厌憎,失去家人———可这里还是有那么多人。法官在剑桥立刻就开始了学习,这是唯一能从一个国家带到另一个国家的技能。由于羞愧于自己皮肤颜色怪异、口音古怪,他躲避在日益强烈的孤独之中,“孤独成了习惯……习惯把他压成了一个影子”,(P50)他的怯懦和孤独找到了肥沃的土壤,产生了自身的忧虑,大脑变得迟钝,内心痛楚不堪。为了生存,比居不得不更换着一个又一个廉价的工作,处在没完没了的自觉和自怜中,只有当他回到自己的国家,才涌起了犹如一个婴孩在母亲平放的大腿上沉沉入睡无法承受的情感,作为一个外国人的巨大焦虑感才渐渐退去———那是一种对自己移民身份既自傲又羞惭的感觉,让比居无法承受。这种他者眼中的认同是痛苦的,带有强加的因素。因为“被殖民者永远不知道殖民者什么时候把他们看做什么东西,是完全拥有自我的人,或仅仅是物体” 。法官和比居在与形形色色的西方人相处过程中,感同身受的恰恰就是这种不被接纳的痛苦,他们成了被西方人观察和描述的对象,无法改变自己的形象,更无法辨别要在时光中回溯多远才能分清事情的是非曲直。

在《失落》中,在一座带有钟楼的法院维系着这崭新的欣欣向荣的时代,吉姆拜伊成为一名接受了西式“正宗”教育的当地法官。因为“英语比较强”,所以象征着殖民地本土话语的印地语、乌尔都语都丧失了空间,要用英语记录案件,而除了法官没人了解英语,且法官本人对印地语、乌尔都语的知识相当匮乏,导致审案过程中从发言者、证人、辩护人到记录者之间语言混乱,无法知晓其间有多少真相丢失,腐败和玷污了司法公正,却使得作为法官的吉姆拜伊沦落成了“新型主奴范式”的奴才。而比居惯于仇恨,他发现自己对白人有种敬畏,可是他们曾对印度造成极大的伤害,尽管他们自己不承认;而他对每个人都很悭吝,那些人可从来没伤害过印度。由于潜意识中西方隐含着文化霸权和种族优越感,可以任意贬低和诋毁东方,甚至于成为“看”东方或使东方“被看”的话语权力操作者,因而法官和比居正体现着一种文化侵略和扭曲处于边缘地位的他者形象。这种局面并非他们愿意看到的,但却无可奈何,他们在其中失去了自我,在印度这块土地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成了异类,而这种特殊的感受也是后殖民时代前殖民地人民必然有的心情。

德赛为强化文章主旨, 突出表现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以消费为主导的西方多元文化的强大穿透力和持续影响力,反衬以西方为主体的强者形象在东方被认同的“他者,还特地安排了其他人物的出场。受过英式修道院教育的少女赛伊来投靠外公,她是一个西化了的印度人,住在印度,却与这个社会完全脱节;对于在蒙那米一起颐养天年的罗拉和诺尼两姐妹来说,从英国玛莎百货公司买东西是无上的荣耀,听BBC 广播和看印度电视台播放英国连续剧更是志得意满;森太太则炫耀在美国的女儿为CNN 工作的快活,且“她和罗拉分别代表了美国和英国, 这两位劲头十足的寡妇正处于这两个国家并不知晓的生死较量中”;(P168)满怀希望的卜提神父来印度传授制作奶酪技术,却产生了对此无比强烈深刻的爱恋而不愿离开,当迫不得已他返回了自己的国家时,他所创造的一切被喝醉酒的朋友波特叔叔毁于一旦……东西方不同的“他者”形象显现了认同标准的差异,而差异则表现了东/西方处于弱/强地位的“他者”形象。虽然印度已经取得了国家独立,但是当地传统观念仍然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严重冲击,西方殖民主义新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方式更为建立西式社会创造了前提条件。

结语《失落》表现了后殖民主义时期印度人民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压迫的反抗,以及他们对个人文化身份、移民的族群意识和心理矛盾的困惑。本土文化与宗主国的外来文化错综混杂,而不安定的环境和外界的冲击更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失衡,无法找到历史、自我和主体的位置。基兰·德赛笔下作为个体的人的处境渺小而又脆弱,无法把握自身的命运,他们感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不足,崇尚先进的西方文化,一些人甚至离开故土,投奔发达国家的怀抱。然而在异国他乡的社会镜像中,他们显然不能确认自己的方位,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和身份定位。反言之,正是由于不能在自己的文化内涵中寻到统治权力的文化所展现的那种崇高和宏伟,因而他们常常会落入一种大失所望的伤感之中,产生一种格外多愁善感的矛盾心态。所有这一切,归根究底缘于文化归属感的缺失,他们灵魂深处缺乏可以支撑整个人生的东西,所以始终无法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宿,始终处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精神家园的探求中。

“我款款而行,有如来自远方而不存到达希望的人”。前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始终面临这样一种自我和“他者”身份认同上的两难,且主流精神家园归属无处可寻,因而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也是双重的:即有殖民地的怀旧又不乏宗主国的遗风。游民或是在与世隔离的孤独中培植思想硕果;或是在漫游中走近自然的田园;抑或在背井离乡中编织苦难的神话。他们的流浪不是主动寻求,而是被动无奈的选择。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渴望永远的流浪,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是在流浪和流浪所带来的自由中。他们流浪总是希望不再流浪,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但远景绵延不绝,指向一个抽象的目的地。正如王安忆感慨的那样:“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之中,我们从离群索居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被侵略的不仅是我们的资源,我们的经济生活,还有我们的感情方式。”这种漂泊的经历、生存的艰难、失语的痛苦是刻骨铭心的;何处是精神的家园、何处是心灵的故乡、何时是漂泊的终点,无人知晓,无法期待。

作者简介:王菲菲,女,安徽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09 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基兰·德赛.失落[M].韩丽枫(译).重庆:1重庆出版社,2008.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石海军.殖民:印英文学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张蓉,贾辰飞.后殖民主义文化心理下的生存困境———《我爱比尔》[J].安徽文学,2008(9 ).

[6]肖绵.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7]邹咏梅.失落的精神家园———简评2006年度曼·布克获奖作品《丢失的遗产》[J].译林, 2007(1).

[8]石云龙.后殖民时代身份、家园、自我的失落———评吉兰·德塞获曼布克奖小说《失落的传承 》 [J].当代外国文学,2008(3).

[9]林瑞韬,石云龙.《失落的传承》:一部关于空间、身份、历史的小说[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2008(7).

同类推荐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下洋涂上

    下洋涂上

    本书以宁海县下洋涂围垦这样一个缚沧海造桑田的民心工程为对象,讴歌了下洋涂围垦工程的规划者、设计者、管理者、建设者们严谨的科学理念、忘我的无私奉献和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之美。作者满怀深情地揭示了这项工程既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文明工程,也是一项凝聚着人与人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工程。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当白色羽衣洇在了一片绯红之中,一朵妩媚之花便坠落了,那通体不俗的光泽也黯淡下来了。咳,美丽竟如此短暂如此摄入心魄!掩卷沉思,朋友,在嗟然浩叹之余,你对生活是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呢?
热门推荐
  • 魔法皇室的伊公主

    魔法皇室的伊公主

    没错,我是个公主,而且还是地球上最后的魔法皇族,但刚刚步入高中,却遇到……你说什么!这个整天板着个扑克脸的面瘫男居然是我的娃娃亲对象!?!如此,悲催的我该怎样面对现实啊!
  • 贾文涛短篇小说集

    贾文涛短篇小说集

    贾文涛短篇小说集,顾名思义,就是收集了一些贾文涛日常创作中的短篇小说。
  • 武道剥削系统

    武道剥削系统

    悠扬的号角吹响,战争的火焰弥漫大荒,在那雄壮威严的军团之首,少年执剑傲然屹立,“我愿以生命庇卫我王朝边疆,以手中之剑荡平八荒!”……修改中……
  • 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

    我们想象的生活和现实不符,而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
  •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

    本书收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作品多以写人为主。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的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因此,作品大多视野宏阔,充满磅礴气势。
  • 全娱乐圈都在磕我们CP

    全娱乐圈都在磕我们CP

    文能撕得了绿茶白莲,武能怼得过狗仔黑粉。作为娱乐圈的团宠,楚星辰微微一笑就能霸占热搜。著名导演:这部电影的女主如果不是星辰,那我直接罢拍!金主爸爸:女主是楚星辰?给我追投五千万!我看谁敢压番。顶级影帝:星辰小宝贝可是我的心头肉,谁都不能欺负她哦~而那个男人轻蔑一笑,“楚星辰?她要是再不乖乖听话,就给我封杀她。”——钱不是万能的,但慕景尧是万能的。传说中,谁要能抱到慕爷的大腿,整个娱乐圈都是你的。男人表面上看起来放荡不羁,实际上阴狠手辣,手握商圈命脉。某天发布会结束,众粉丝激动狂喊:“慕爷嫁我!求老公看我一眼!”男人邪魅轻笑,抬手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眼底是肉眼可见的宠溺和温柔。“已有家室,爱吃醋。你们这样喊,我可是要被小渝撵出家门的。”众粉丝大惊失色:卧槽?!这TM是什么神仙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湖潮生

    江湖潮生

    老贼此人,既是纯白无垢的赤子,又是阴暗世界的黠民。他懂最简单直接的赤裸人心,也旁观装裹金粉的太平模式。他两手黑血,但尊严傲傲。目空一切,也懂体谅宽解。他是江湖里一尊生龙活虎的雕像。某一日,京城里刮起了一股叫作“江湖”的风,官老爷、公子哥儿、贵小姐的眼光一齐投来,各色的江湖客们也便因缘际会地聚集京城。老贼为寻找一桩旧恩怨,也一头闯入京城这座甜蜜虎穴了。他踱步思忖,拔剑四顾,春风得意,醉倒霓虹。“江湖羁旅如浮萍,何必去做此无根之人?你与我回家,我们都不做浮萍了。”“有病。谁是无根之人?你的根在腿间,我的根在马上。”【说是武侠剧,但其实是权谋剧也很有可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