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800000011

第11章 陇剧的形成发展与甘肃民间艺术(2)

1958年5月,省秦剧团到庆阳、环县一带巡回演出,对皮影道情戏多次观摩、学习,请老艺人口授、教唱、传艺,并为道情皮影戏传统剧目《白玉楼》、《双怕婆》等唱段记谱。同年8月,环县秦剧团更名为环县道情剧团,将陇东道情第一次试验搬上戏曲舞台,演出了《金碗钗》、《高山流水》、《挑女婿》等剧目。庆阳县秦剧团也组织全体演职人员深入道情发源地环县向道情艺人学习、请教,排演了传统剧《杀庙》、《白玉楼挂画》和现代剧《挡桥》等剧目,首次将民间皮影戏形式的陇东道情以真人扮演推上了舞台,并以《杀庙》分别向庆阳县委、平凉地委和省委、省政府报喜演出,得到各级党委和文化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其后,庆阳县秦剧团又以道情音乐排演了现代小戏《新媳妇不见了》、《最后的钟声》,省秦剧团排演了道情传统剧《吵官》、现代剧《六姑娘》,两团组成甘肃省代表队参加了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了好评,《新媳妇不见了》还录制了唱片。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焕发出青春的光采,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之上,从而为陇剧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皮影戏陇东道情由真人扮演走上戏剧舞台这一转折性的艺术实践,环县皮影道情艺人史学杰、敬廷玺、许元璋、马宪荣、马占川、慕建荣、韩伯银、沈俊芸等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曾应邀到省戏校、省道情剧团任教传艺,培养后起之秀。1959年甘肃省戏曲剧院道情剧团成立后,又请他们担任艺术指导,编排大型历史剧《枫洛池》。经全体演职员的创造性的辛勤劳动,赴北京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首都艺术界知名人士观看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确认了陇剧这一新生的甘肃地方剧种,这可以说是陇剧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于1960年元月将陇东道情正式定名为陇剧。陇剧这枝艺术新葩凝结了陇东道情几辈艺人和甘肃戏曲工作者的心血。

三、民间艺术传统的继承与陇剧的创新发展

继开门戏《枫洛池》之后,相继又排演了《旌表记》、《文君当炉》、《双洞房》、《芙奴传》、《假婿乘龙》、《打神告庙》、《斩秦英》、《杀狗劝妻》等大中小型传统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等共50多出(本),在舞台艺术实践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陇剧音乐旋律开阔奔放,节奏自由明快,唱腔高亢而优美,特别是“簧”的运用和发展极富特色。陇剧表演细腻,重视人物性格的刻划和传神。为了保持这种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陇剧艺术建设上,要正确认识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陇剧产生、形成的基础是陇东民间艺术,然而民间艺术的形成有其长,也有其不足,所以既要认真学习,继承传统,扬其精华,又要在断承的基础上勇于革新、创造,填补其不足和空白之处。为此,陇剧团在创建之后,就曾多次派专业作曲人员深入陇剧发源地环县一带,登门向老艺人请教,抢救、挖掘、搜集陇东道情音乐艺术遗产,陇剧团还聘请史学杰、梁铎春、耿灏贤、慕建荣等10多位著名艺人来团里,直接参与乐队伴奏和担任唱腔教练,并先后于1960年10月、1962年4月、1963年6月三次赴陇东庆阳、环县一带巡回演出,籍以寻根探源,系统全面地挖掘、搜集、学习、掌握陇东皮影戏——道情艺术遗产。同时,省戏曲学校也派出了陇东道情调查组。这次巡回演出和联合调查收获颇大。通过进一步地发掘,征集到传统剧本62本(折),记录各类唱腔500多段,弦乐曲牌72首,唢呐曲牌54首、笛子曲牌20首,打击乐谱54种、民歌96首、录音资料3120米,舞美人员临摹皮影人物造型、头饰、道具共270件。此外,还对道情艺人情况作了初步模底调查,绘制了《艺人年考系表》,为陇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史学杰老艺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祖传皮影戏脚本无偿地贡献出来。群众对陇剧团这次汇报巡回演出非常满意,亲切地称之为“陇剧回娘家”。

此后,对搜集到的所有传统音乐唱腔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识其规律,知其用法,选其精华。对于能准确地表达人物感情和渲染舞台气氛的传统唱腔、曲牌和曲谱加以充分运用,在舞台演出中发挥其作用;对于传统唱腔、曲牌和曲谱的不足之处,则大胆地进行革新、发展、创造。目的都是为了坚持陇剧的鲜明的风格特色。

关于“簧”的继承和发展:“簧”是区别唱腔板式的主要标志,旋律优美,极富地方特色。传统唱腔是两句一送“簧”,没有变化。陇剧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感情起伏变化的需要,做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在节奏上,或压缩或延伸;在旋律上,把传统的下行规律改为上行,避免了低沉之感;又派生了齐唱、重唱、无字合唱等多种伴唱形式,描写某种意境,烘托舞台环境气氛,串连剧情,增强了表现力度;又改原传统的全用男声帮腔为男帮男、女帮女、男女混合同时帮腔等,使“簧”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旋律更加委婉悦耳。

在板式上,在继承道情诸种板式的基础上,又派生了慢板、二流、紧板、瓶板等新板式,而新板式的旋律进行,都是有传统依据的,例如慢板是在原传统还阳板或弹板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二流是将传统的飞板节奏加以规整,加强旋律性而成的;散板是在“唱音子”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等等。

在乐器的配合上,除保留原来的传统乐器四弦子、渔鼓、简板、水梆子、笛呐等之外,又增加了高胡、二胡、大提琴、小提琴、贝司、琵琶、扬琴、古琴、笙等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在表演身段、动作上,也在继承传统的皮影戏的基础上有所革新、创造。如“单双指弹泪”:此式源于皮影戏旦角表演。演员作哭泣动作时,侧身单手或双手以“兰花指”掩面,然后用手指在面部抹泪,手指以腕部为轴,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转动一周将泪水弹出,随着侧身掩泣时晃动身体,甩出水袖。“侧身摆”:亮相时,演员身体呈正侧面站立,双手前高后低。前手手心向上为阳,后手手心向下为阴,在演员身体前后摆动时,或两手上下交替摆动,或双手前后伸缩,或单手摆动请安、下跪,或侧身拭泪等,这些动作都是从皮影戏表演借鉴而来。还有“地游子步”、“风摆柳秧歌步”、“睡式”等表演动作,都是在民间秧歌、跑旱船、皮影戏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发展而成。

四、源于民间。精于民间——陇剧的新高度

1992年2月下旬,省陇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陇剧《天下第一鼓》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轰动春城舞台,反映强烈。有关中央领导、著名艺术家、评论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个戏题材好,立意新,形式清新优美,载歌载舞,把兰州太平鼓舞这种民间艺术创造性地推上了戏剧舞台,在艺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大鼓是全剧的灵魂,从头至尾贯穿全剧,人不离鼓、戏不离鼓,雄浑有力的鼓声如春雷滚动,精彩的鼓技表演壮美多姿,婉转优美的陇剧唱腔交相辉映,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戏里的太平鼓敲出了民族气势、民族气魄和民族奋进的精神,敲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地区农民历年来过春节闹社火的传统活动项目,极有观赏性、娱乐性、平民性,它深深扎根于百姓之中,为群众所广泛参与,自办自娱,喜闻乐见。这种古老的民间鼓舞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最为流行的说法是: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徐达统军西征,至兰州附近的王保保城却久攻不破,他便走访民间问计。适逢元宵佳节,有个挑水的百姓献策:把鼓身加长如桶状,将兵器藏入鼓内,让将士扮成社火队,背鼓混入城内,结果里应外合,一举攻城成功。百姓为欢庆天下太平,遂将这种长桶鼓起名为“太平鼓”,以寄托百姓人家对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期盼心愿,距今已有600多年。而舞蹈艺术家金舒青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则记述:兰州太平鼓起源于明初,与金城民工为守兵将士扛粮包的搬运劳动相关。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的曹燕柳先生历时经年,经过多方面的较为详尽的考证认为:兰州太平鼓起源于公元1cr72年前后,距今已920余年(曹燕柳《兰州太平鼓起源于讶鼓初探》)。而《天下第一鼓》戏中根据民间最流行的说法:“太平鼓相传呀六百六十年。”

多年来,通红的太平长鼓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一样,年复一年,世代相传,一直继续到今天,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的圣火在黄河沿岸庄稼汉心目中燃烧得更旺更烈了。每年过春节闹社火都少不了太平鼓舞这出重头戏,如若不打鼓,听不到震撼天地的鼓声,就觉得今年的春节过得不红火、不热闹,白过了。

兰州太平鼓身长约70公分—85公分,鼓面直径40公分,重17公斤左右,鼓体一般漆成大红色,两侧彩绘狮子滚绣球或二龙对珠,鼓皮当中绘以黄白相间的八卦太极图,鼓鞭长约65公分,为麻绳拧成。鼓手身材魁悟,身着武士服饰,佩戴墨镜或额头佩一面小圆镜,或鬓插一个红绒球,白色对襟褂,腰扎红长布或黑长布腰带,显得潇洒威风。太平鼓阵容依鼓手多少而定,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人不等。前有两面大旗挥舞开道,后随八面锣、二副钹,接着几十面高鼓或低鼓紧随其后,时而行进击鼓,时而就地表演,骑鼓两头,前打后击,随着鼓手们的腾、跃、奔、跳、转槌、抖槌、翻槌,长鼓上下翻飞,力与美浑然一体,鼓声隆隆,十里八里可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只打一种鼓,其打法、套路、队形变化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兰州雁滩的高鼓又称“鹞子翻身”,永登苦水乡的低鼓又叫“红卷架子”,皋兰的中鼓又名“燕子衔泥”,高山鼓又称“开弓射雁”等。近几年来,兰州太平鼓已走出陇原,声名显赫。以雁滩乡农民为主的太平鼓队,在“中国蓉城之秋”节上获得了三个最佳奖;以皋兰西岔乡尖村农民为主的太平鼓队,荣获“第八届亚运会节演出奖”;永登苦水乡农民领衔的兰州的太平鼓队,在山西举办的“国际锣鼓节暨中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荣获了金奖,为甘肃争得了荣誉,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艺术瑰宝。可以说,把太平鼓舞移植上戏剧舞台是兰州群众早已期盼的心愿,陇剧团的艺术家们也深有同感,并激起了强烈的创作热情。他们深入民间,虚心向民间艺术学习,了解太平鼓,向农民鼓手请教,不仅学习、掌握了鼓的各种基本打法、套路、绝技、阵形变化,更从中体会、理解了大鼓之根、大鼓之魂,悟其神韵。在保持太平鼓文化形态精华的基础上,把握时代、地域、剧种特点,使舞台上的太平鼓得到艺术升华,谁看了演出,都感到戏中的鼓舞比之原来更精、更美!

在鼓艺打法上不是照搬,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综合各家之长,勇于出新、创造。如对历来太平鼓贴在膝下行进的基本动作,大胆进行革新,创造出“凤凰展翅”等新式打法,观众看了旋转绕花的绝技,无不喝采。

民间历来妇女不参加打鼓,这是几百年的老习俗、老规程,而陇剧团的编导艺术家,敢于突破陈规陋习,在舞台上创建出一支飒爽英姿的女子鼓队,这也是超越民间的艺术创举。

对鼓手的打扮、服饰,也进行了创新。改老式打扮为头裹白巾,额顶上缀一排五个红绒球,内着黄色对襟坎肩,外罩白色紧身衣裤,系两头有饰穗的红长巾腰带,足蹬长简靴,把古典美和现代美有机地融而为一。舞美等方面更为精细,更为美观。

在场与场的联结上,采用“剪影造型”——借用陇东皮影戏艺术在“亮子”上借灯显影形式予以创造性的发展,或象征“黄土地”、或象征“这方人”、或象征“龙蛇之舞动”、或象征“江河之冲腾”、或象征“一种力、一种美”,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使观众产生广阔的联想。

这个戏把民族气魄、民族奋进精神贯注于通俗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中,达到了集雅俗于一身,雅俗共赏的高层次的精品要求,特别富有观赏性、娱乐性和通俗性,为广大观众乐于接受。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安居乐业,要求戏剧增强娱乐、观赏、交际、休闲的功能,戏理应满足人民的需要,应遵循艺术生产——流通——消费的运行轨道,走向文化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一些所谓高雅的产品,虽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广大观众却不爱看,也就是不赚钱,反而赔本。一些看似“俗”的东西,娱乐性强,平民性强,观赏性强,商业性强,往往是良性循环。《天》剧的演出,大受观众欢迎,可以成为保留剧目,保证赚钱。至今,兰州有的观众因为没有看上它的演出还深表遗憾。《天》剧在民间艺术如何与剧场艺术结合的诸多方面走出了新路,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

40年来,民间艺术和陇剧互相学习的结果不仅使陇剧得到发展、提高,也促进了皮影道情艺术的繁荣向上。1998年,由环县皮影艺人组成的“中国民间皮影艺术团”应邀赴意大利访问演出,40多天,巡回40多个城市进行表演,每走一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赞誉。民间鼓手看了陇剧《天下第一鼓》,也很佩服,赞赏,从戏中学到新的鼓艺,提高了民间太平鼓的知名度和艺术生命层次。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勃拉姆斯生平与作品鉴

    课外雅致生活-勃拉姆斯生平与作品鉴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魏晋神韵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魏晋神韵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音乐之趣

    音乐之趣

    本书由46篇文稿组成,介绍了许多情趣盎然的音乐知识和意味深长的音乐史料。
  •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NO!都是方的

    NO!都是方的

    在《MC》的世界里,魔兵、人类,在互相伤害,人类二十大强者建立二十个大城市,不断扩大领地,扩大实力,打败him的力量,让现实世界不收到him的入侵。但him的阴谋,真的那么简单吗………………
  • 一往情深深几许:余生,请多指教

    一往情深深几许:余生,请多指教

    陶裴琳:于她而言,爱情,是一生一次,两情相悦,就足够了。而她以为,她遇见了,到后来,也不过镜花水月般,多美好,却不落现实。等待,她从未刻意去等,但心像上了锁。那把钥匙,到底在谁手中?聿修桀:于他而言,命运,是那么诡异,给一点甜,又一巴掌。在他以为,那些遗憾,到最后,终将被遗忘掉,彻底的,连渣都不剩。然而,命运一圈圈轮回,却回不到原点。懦弱如他,又该何去何从?
  • 汉末之中华崛起

    汉末之中华崛起

    王宇是一个全世界最顶级的特工,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却意外的来到了三国时期。来到了三国时期,他是如何改变三国文化,又是如何成为那些一个个诸侯的噩梦,听到他的大名都乃为之胆寒。将那些天下闻名的文臣武将一一收入麾下。统一了汉朝,又是怎么远征R本,H国等亚洲国家的!
  • 老北京的历史与朝代

    老北京的历史与朝代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未来改造者

    未来改造者

    挣扎,不停的挣扎。逃避,不停的逃避。为什么这一切会变成这个样子?我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未来……令人痛恨的未来……世界……让人感到绝望的世界……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成为这个样子。我真的痛恨这个世界吗?为什么我会痛恨这个世界?我痛恨这个世界,让我绝望的世界。今天老师也很衣冠整齐啊,一副和蔼的样子,让人感到亲切,感到亲切……亲切到想把他分尸。到底是……我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真的是我吗?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媒介就能让我对一整个世界感到绝望的我。新书刚开,需要提议。有各种提议或者想交流的加群:291145865
  • 迷糊王妃

    迷糊王妃

    睡个觉就莫名其妙穿越了也就算了,穿越到一个鸟不拉屎没有人烟的地方也就算了,竟然还被一个身负重伤半死不活正被追杀的王爷强行推倒?!什么!还推出了人命?!五年后,她带着那个妖孽一样俊美的‘人命’四处坑蒙拐骗,竟然坑出了三个王爷!一个冷酷腹黑,一个桀骜不驯,一个温润如玉,哪一个才是小崽子他爹?!
  • 霸道总裁的日常生活

    霸道总裁的日常生活

    片段1:“总裁,夫人把您新买的法拉利给撞破了。”“没事,继续卖一辆给她。”片段2:“总裁,夫人把您新买的古董花瓶打碎了。”“没事,再买一个给她扔着玩。”片段3:“总裁,夫人的手被您的亲弟弟摸了,还牵了一下午。”“妈的,叫暮圣来见我。”
  • 世子缠宠,爱妃别跑!

    世子缠宠,爱妃别跑!

    她不过是个小丫头,一朝除了奴籍,摇身一变却成了堂堂的知府千金。他是尊贵的国公府世子爷,腹黑霸道,跋扈暴戾,却谁曾想他偏偏对一个小丫头上了心,只见一面,痴想三年,几近疯魔而不忘。她本没奢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他呢,千方百计,软磨硬泡,就是想求得她歇了为他纳妾收房的心思。那好吧,其实,一生一世一双人也不错,将就着过吧。
  • 逆史记

    逆史记

    一场空间错乱,竟诞生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阴谋!生活在2021年的穆剑云被意外卷入了这场时空阴谋之中,从此人生之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一次次不屈的奋斗之后,穆剑云“反历史”而行。一场场与人、神、鬼、怪搏斗,让你欲罢不能。
  • 基因收割者

    基因收割者

    45世纪,天生的男人将灭绝。谁信?!商昊信了。他相信究极版的男人射出的种子,携带99%的天分,只需后人努力1%。目标摆在那,险恶挡在前,只有逆袭一途。什么青春、力量、智慧、敏捷、命运……基因统统收割来,不成极品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