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3600000009

第9章 与行动有关的汉字(5)

【汉字趣谈】

“有”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是一只右手的形状,金文中加了一块肉(月),是以右手持肉的样子,这就表示“有”了。小篆基本上同于金文,只是“肉”的形体更艺术化了。到了楷书,“有”上的一横一撇移向左。“肉”形部分改为直笔,基本上看不出以右手持肉之形了。“有”的本义就是持有、拥有。在上古人看来,很可能是有了肉就有了一切,所以“以手持肉”就叫作“有”。后来词义扩大了,不管有什么东西都是“有”,与“无”是相对的。

从以手持肉的本义引申为五谷丰收。如《诗经·鲁颂·有驵》:“自今以始,岁其有。”意思是说从今开始享太平,年年都有好收成。

“有”字的本义又可引申指占据的意思。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说:“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意思是: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经三代,国家强势,人民附归于他,有才能的人都能为之所用,这样的人可以作为援助者而不能对其有所图谋。

“有”又引申指存在。如《论语》中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有”还可作“友”的假借字。如《左传·昭公三十年》:“是不有寡君也。”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没有寡君,而是对寡君不友好。

古人常常把“有”字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表的数字的概念,相当于“又”,如“三十有六”,等于说“三十又六”,也就是“三十六”的意思。“犬子今年一十有二”,意思是:我的儿子今年十二岁了。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羞

【说文解字】

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

【汉字趣谈】

“羞”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一个羊头的象形,右边是一只右手的象形。两部分合起来,就表达出了这样一幅情景:一个人用手抓着一只羊。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在上古时期,羊与牛一样,是祭祀用的“牺牲”的一种,也是百姓向首领或君主进贡的物品之一,手抓着羊,就表示要将其进献出去。“羞”的本义为进献美味的食物。如《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意思是:可献祭给鬼神,可进献给王公。

由于羊肉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羞”又有着“美味的或精美的食物”的意思。如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意即:金杯美酒每斗价值十千(即一万),玉盘珍肴一桌需要万钱。

“羞”后来假借为“丑”,表示感到耻辱。如李陵《答苏武书》:“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意思是:杀身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增加耻辱。进而引申指羞愧、难为情。如李白《长干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羞”后来为假借义所专用,本义反而被人逐渐遗忘了。

我们现在常用“羞”来表示一种怕别人笑话的心理和表情,表示难为情、不好意思,如:羞答答、害羞、羞涩等。李商隐《无题二首》:“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意即:圆月形的团扇遮掩不住满脸的娇羞,还没来得及通话车声就已如同雷声般隆隆。

有一种植物叫“含羞草”,它在受到外界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此动作被人们理解为“害羞”,故称为含羞草、知羞草。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贼

【说文解字】

贼,败也。从戈,则声。

【汉字趣谈】

“贼”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的左边是一只手,右边是“戈”(古代一种武器),中间是“贝”(象征贵重之物),这就表示“手持戈破贝”之意。至小篆的形体,“手”靠近“戈”,更有持戈的意思。“贼”的本义指残害、伤害。《墨子·非儒》:“是贼天下之人者也。”意思是:这是害天下人的做法。《庄子·秋水》:“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意为:道德修养高尚的人烈焰不能烧灼他们,洪水不能沉溺他们,严寒酷暑不能侵扰他们,飞禽走兽不能伤害他们。

由贼的本义又可以引申出杀害的意思。如《韩非子·内储说下》:“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就是说:二人相互憎恨,而想互相残杀。《左传·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意思是:图谋自己的主公,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是失信。

“贼”当名词讲时,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道:“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意思是:希望陛下让臣我去讨伐奸贼以取得兴复汉室的成效,如果不能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在这里,诸葛亮将篡汉的曹魏政权称为“贼”。

在古书中,常常用“贼”字来指代奴隶或农民起义军。如《后汉书·光武纪》:“赤眉贼入函谷关。”这是对西汉末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另外,古代“盗”“贼”二字的意义和今天的词义正好相反:在今天,我们管抢东西的人叫“强盗”,管偷取财物的人叫“贼”;而在古时候,“盗”是指偷东西的人,如《荀子·修身》“窃货曰盗”;“贼”是指抢东西的人,如“寇贼”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即

【说文解字】

即,即食也。从皀,卩声。

【汉字趣谈】

“即”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下方是一只用于盛饭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碗,器具上面那高高隆起的三角形部分,就是香飘四溢的食物;右边是一个跪坐着的人,正在吃里面的食物。金文字形已经发生了变化,左边盛有食物的器具更小了,右边的人也不再跪坐,而成了半立式。“即”字的本义就是吃东西《仪礼·公食礼》:“席末取粮即稻。”大意是说:宴会将结束时,吃些稻米粮食。

人想要进食,就必须先靠近食物,所以,“即”字的基本义“靠近”就被引申了出来。《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宋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说:那个无知的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的来换丝,而是想办法接近我,跟我商议婚事。又如我们现在所说的“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等,其中的“即”都是“靠近”的意思。

“即”又可解释为“走上”、“登上”。如“即位”。

“即”还可以当马上、立刻讲,如“一触即发”等。

它还有“那就是说”、“那就是”的意思,如《左传·襄公八年》:“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意即:死去的人,不是他的父亲或兄长,就是他的儿子或弟弟。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臭

【说文解字】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

【汉字趣谈】

“臭”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个鼻子(自)的形状,下边是一只犬。狗是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所以我们的祖先就用“鼻子”和“狗”的组合,来表达“闻气味”这样一种动作,可谓贴切至极。“臭”的本义就是犬用鼻子辨别气味,即嗅。

有了气味儿才可以用鼻子闻,故“臭”可用作名词,引申泛指一切气味。如《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大意是: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在“臭”被引申为名词“气味”之后,为了以示区别,人们又在“臭”字前加了一个形符“口”,创造出了“口”形“臭”声的形声字“嗅”,专门表示“闻气味”之义。

“臭味相投”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其中的“臭味”表示气味;“相投”,则表示互相投合。该成语出自于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意思是凡是亲属朋友弟子,气味相投合的人,聚会在一起来安葬他。后来“臭味相投”成为贬义,表示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在志趣、习惯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来。

后“臭”专用以表示难闻的气味,即臭味。如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又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中最有名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中的“臭”字,主要用作形容词,表示气味难闻,跟“香”相对,如“臭不可当”、“臭皮囊”等。经引申,它也可指惹人讨厌的,如“瞧他那副臭架子”;不高明的,拙劣的,如“这棋下得太臭了”。

另外,“臭”还能用作副词,表示程度很深,相当于“狠狠地”。如:张员外得知消息后,气愤异常,下令将小三儿臭打了一顿。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保

【说文解字】

保,养也。从人,从

同类推荐
  • 始有集

    始有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向达、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外国文学的翻译,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作品的翻译问题。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
  • 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时代与使命

    时代与使命

    本书《时代与使命》可分为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等章节。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作者以长期的新闻实践为基础,详细描述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生存与发展境况,全面观察了新媒体对党报采编方式、广告运营方式、发行方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党报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发展策略。本书选题紧扣现实,论述角度新颖,案例详略得当,语言通俗流畅,不仅适合新闻传播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以作为新闻管理者、从业者的业务参考之需,还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研究者案头阅读之备。
热门推荐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文章以心灵和励志为主,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是一次爱和哲理的青春洗礼,篇篇文章如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花园里,给你以启迪和智慧,让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财富和亲历,其中许多篇被列为中考、高考备选文章。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精选了一些温馨哲理散文,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生活中的爱与美好。
  • 反穿皇帝:捡个老公回家

    反穿皇帝:捡个老公回家

    大婚之时,她为了救他失去生命,在那一瞬间他的世界轰然倒塌,他的灵魂随她而去。七年后,他穿越到现代,舍弃江山,只为那个世界有个她。第一次见面,她不由自主地说出了他的名字“亓哥哥。”“宝宝,我来了。”两人眼眶尽湿。亓景:想到世界上有个你,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安定了。沈黎:我是你的温柔安定。
  • 跫

    书名太多存在的,你们可以的话帮我想个偏僻又符合文的书名
  • 神级透视王

    神级透视王

    大四毕业的霍少波,来到异地恋四年女友陈萱萱爸爸的公司工作,刚上班不到三天,就被女友父子羞辱加无情的抛弃……受尽屈辱的他觉得前途无望,他恼羞成怒,接着是英雄救美,来到前朝地下秘密皇宫,得到了一部天书,开了惊人的天眼功能……笑看他曲折动人和波澜壮阔的爱情故事,还有他牛逼轰轰的笑傲人生……
  • 校园三公主的未婚夫

    校园三公主的未婚夫

    (⊙o⊙)哇!怎么回事?!好好的咱父母为神马要自己回国???神马?要我和他订婚?我告诉你不可能的……
  • 王爷,本宫要归山

    王爷,本宫要归山

    小山沟里的小丫头,无意下救了一王爷。“看什么看?砍柴不会啊?堂堂王爷吃白饭的?”不出三秒……“不是说王爷武功盖世么?砍柴,你把底下的木桩劈了干嘛?”第二日可算送走大爷。那晓得……三年后,他再次出现。“你娘亲可是与三年前就同意本王把你带走了。”回去找娘亲,只见一书信,信中所写确有此事。是以,小女娃娃开启游玩之路。因此,堂堂王爷挖掘妻奴潜力。
  • 天之子传说

    天之子传说

    在这不平常天气的一天里,一个平常的小渔村里,随着一声“哇……哭声,一户姓李的渔民家里诞生下了一个男孩。从幼儿开始学生时代,几个男孩各怀心中大志,有的想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有的……大千世界选择居奇多,时过境迁,几个孩子们慢慢长大,找准目标,为之奋斗。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百态……
  • 创天元

    创天元

    天元四十六纪,沧溟府力压天玑宫和谷神殿,成为天界霸主。崛起的沧溟府对另外两家采取高压姿态,天界大战一触即发。终于,沧溟府以血腥手段将天玑宫和谷神殿族裔屠戮殆尽。天玑宫和谷神殿的大能耗尽毕生修为将他们的年轻族人传往下届,而自己身陨。这场旷世大战不可谓不惨烈,从此沧溟府一统天界。而天玑宫和谷神殿的族人逃往下界,隐姓埋名,再无重返天界之力。直到一个少年的出现,才让天玑一族走上了崛起之路。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他能否让天玑一族重返天界?他能否踏破诸天,恢复天玑一族往日荣光?让我们拭目以待。
  • 双君缘

    双君缘

    前世,他负了她。两人的姻缘也终究是黄粱美梦醉一场。今生,她与他再次相认,性子却与前世大不相同。两人是否能解开两世悲剧与情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