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3600000036

第36章 与文艺有关的汉字(1)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经

【说文解字】

经,织也。从纟,声。

【汉字趣谈】

“经”是个形声字,其小篆字形左边是一个“糸”,表示与丝线有关;右边是一个“巠”,表声符。“经”的本义是织布上的纵线,是与“纬”相对的。刘勰《文心雕龙》:“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扬,此立文之本源也。”意思是:感情,好比文章的经线;文辞,好比文章内容中的纬线。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

后来,人们常常把一些典范着作称为“经”,即“经典”。如儒家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在中医上,“经脉”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其中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也就是平时常说的“奇经八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在古籍中,“经济”指经世济民。如《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臢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又指治国的才干。如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听说补残先生学问经济都出众得很。”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史

【说文解字】

史,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皆从史。

【汉字趣谈】

“史”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像个捕捉禽兽的长柄网,下部是一只右手,金文与甲骨文的形体大致相同,形态上更加逼真。“史”的本义是指管理狩猎或记录猎物的人。后来引申为记录国家大事的人,叫“史官”,如《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良史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古代的好史官。

从史官又引申为记载历史的书称为“史”。如《史通·叙事》:“史之烦芜。”意思是说:历史书是很繁杂的。“史”作为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

史书的代表作是《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的写作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

“史”字后来转义为历史,这就是自然或社会以往发展的进程,对过去的事实的记载,如:史实、史册、史迹、史料、史无前例、近代史、古代史。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书

【说文解字】

书,着也。从聿者声。

【汉字趣谈】

“书”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以手执笔的形象,下部的“口”表示书写之物。“书”的本义即为着写、记载。如《墨子·尚贤》:“书之竹帛。”意思是:把字写在竹和帛上。《史记·孙膑传》:“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下。”大意是:砍掉大树的外皮,在其白处写道:庞涓就要在这棵树下死掉。

上古时期人们没有纸,所谓书写多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竹片或木板上。成语“罄竹难书”的字面意思是说(事情多到)把所有的竹子用尽也写不完,比喻罪恶累累,难以说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其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由“书”的本义引申为书写成的东西,作为名词使用,指文字。如“书画”、“书法”等。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中的“书”即指书法。

“书”最常用的义项是书籍。最早的书不是像现代这样一页一页的,而是一卷儿一卷儿的,无论用竹片木简还是用缣帛作书写材料,都把它们连起来卷,每个卷叫一“卷”。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画

【说文解字】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凡画之属皆从画。

【汉字趣谈】

“画”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一只右手,左边是一枝笔,下部的两条曲线是描画的图形。金文字形虽有所变化,但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其上是右手执着笔,其下部左右交叉的两条曲线及曲线之中的“田”字,都是表明用笔描画的图形。“画”的本义为绘出图形。如“画饼充饥”、“照猫画虎”、“绘画”、“勾画”、“画图”、“画画”等词中的“画”都是这个意思。

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绘画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也可能和书法同时出现(古人说“书画同源”)。文献最早提到的专业画家是帝舜的妹妹“夥首”。如果以“夥首”作为绘画艺术产生的标志,那么她生活的时代可能晚了一些,晚于汉字的发明200年,且其生活的地点难以确定。

“画蛇添足”的故事出自刘向《战国策·齐二》: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它才差不多。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画”用来表示划分界线的意思。如《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意思是:大禹当年走过的辽阔大地,共划分为九个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割”,现在简化为“划”。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文

【说文解字】

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

【汉字趣谈】

“文”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个正立的人形,最上端是头,向左右伸展的是两臂,下部是两腿,胸前刻有美观的花纹。金文的形体基本上同于甲骨文,胸前的花纹更好看了。小篆则把胸前的花纹省略了。“文”的本义为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意思是:越国人剪断头发,身上刺花纹,无处用宋国人卖的帽子。

古人用“文”表示花纹的意思。《战国策·齐策四》:“齐王闻之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意思是:齐王听说了,君臣害怕,便派太傅带着黄金千斤,带花纹的车两辆,佩剑一把,写信向孟尝君道歉……

由花纹可引申指文字,如甲骨文就近于花纹之形。《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由文字又引申指文章、文献。司马迁《报任安书》:“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意思是:我怨恨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在耻辱中离开人世,我的文章着述便不能表明于后世。《汉书·贾谊传》:“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意思是:十八岁,已能背诵《诗经》《尚书》,写文章被郡内人士称道。《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亲身实践,有剩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献。

“文”在后来的主要义项为文化,这是由花纹义引申出来的。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意思是:文人们靠着文章扰乱法治,侠客总是用暴力触犯律例。

“文”是相对“武”而言的,是指非军事的。在古代,想要为国效力,大致有两条路可以走:或从文,或习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意思是:假如用非武力的办法能取胜,就好了。非武力的办法不能取胜,就在他们的宫殿里流点血,也一定要订立合纵的盟约才回来。

“文”字是个部首字。凡由“文”组成的字大都与花纹等义有关。如“彦”(彦)、“斌”、“斐”、“斑”、“斓”等。以“文”作声符表音的字有“坟”、“汶”、“紊”、“闵”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学

【说文解字】

学,觉悟也。本作学攵,篆作学。

同类推荐
  • 学校田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田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意志和毅力,并在思想品质的教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好课是这样磨成的·语文卷2

    好课是这样磨成的·语文卷2

    如何上一堂好课?把握教学细节,完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反思。本书通过实录和过程叙述,以情景和细节再现了名师课堂,既有众多一线教师对名师经典课例的思考、赏析,又有名师们自身对课例的教学反思。品读此书,您可以发现每个课例都有独特的色彩、丰富的内涵,每位名师都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广阔的教育视野。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热门推荐
  • 天幕传

    天幕传

    天幕元年,幕府纨绔洛凡遇到春风化雨的宁先生,桃花朵朵的桃花夫人……天幕元年,幕府书斋中的天书上多出一笔……天幕元年,落城中响起一声龙吟……然而,洛凡最在意的是,天幕元年,他看到了铺在身前的修行大道。
  • 曾经也纯洁

    曾经也纯洁

    某个时候,我们做事情开始不再是率性而为,而是会考虑其中的利与弊时,是不是就离青春越来越远了......
  • 扑倒总裁:冷情帝少任性妻

    扑倒总裁:冷情帝少任性妻

    她自小无父无母,看尽世间人情冷暖,唯有自己不可辜负。他历经血雨腥风,多少次的生死徘徊教会了他不敢爱人。两个不敢轻易言爱的人,却被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捆绑在了一起。
  • 众神装殖

    众神装殖

    舔狗,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赵某人在一场大醉后,醉驾意外身亡!却被所谓的众神亦或是高科技文明选中参与到了一场种族大战的游戏中。实力强大的战士、魔法绚丽的法师、神秘莫测的召唤师、百步穿杨的弓箭手…这一切游戏中的角色成了这场生死大战的主角!
  • 前世恋人:我的酷保镖

    前世恋人:我的酷保镖

    她。善良多变的千金小姐,上女校扮村姑只为摆脱显赫的家境。他。冷酷俊美的保镖,却惟独为了她而男扮女装贴身守护。她爱她却为何不法表达.她忘了他却再次深深迷恋。友情,阴谋,往事,伤害,欺骗从一个个禁锢的盒子里跳出来,他对她前世今生的爱恋,她又是否能记起,他们能否最终走到一起,一切都是一个未解之迷。
  • 主宰大魔神

    主宰大魔神

    人,魔,神,谁才是主宰?什么是人?什么是魔?何而为神?实力,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世界里,巅峰的实力,就是主宰。
  • 女武神学院唯一的男生

    女武神学院唯一的男生

    500年前,机器人叛变,最终导致古人类灭绝!而我,是从遗迹中被挖掘出来的最后的古人类。似乎,我成为了这个世界最弱的存在……
  • 我的皮卡丘

    我的皮卡丘

    落魄少年获得系统,签到就获得皮卡丘,开启不一样的生涯,你有钱你有势有如何!我有皮卡丘!
  • 案底刺绣

    案底刺绣

    叶舟是著名诗人,他一旦着迷起小说,这个诗人的主体和小说便出现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文本。因为,诗人,小说家的想象力比一般的想象力飞翔得更远。诗人的敏感洞烛了小说,对人性的挖掘会更加幽深;诗人灼热的目光面对女性,使女性更加美丽。《案底刺绣》,就是小说跨上了诗人想象力的产物。
  • 乡野

    乡野

    郑彦英的自然散文集,书中书写的是他当时当地的真实感受,用具有感染力的文字表达出来,无论写乡土、动物、植物,还是环保、人文,皆笔墨自由,情趣盎然。在追求原生态的丰富性和粗粝感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住了特定环境下的气味、色彩、感觉、情景。全书具有一种生命的鲜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