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3600000020

第20章 与政治有关的汉字(1)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王

【说文解字】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

【汉字趣谈】

“王”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看上去就是一个斧头的样子,下端是刃。金文虽然和甲骨文字形略有不同,但下端的斧刃更像实物,如同古代武士所拿的大板斧。小篆的形体由金文演变而来。“王”本来是大斧头的形象。斧头在上古也称“钺”,是一种大型武器,有了这种武器,就表明有镇压之权。谁有这种权力呢?只有最高统治者有。所以这个最高统治者就称为“王”了,也称为“帝王”。到了秦代,秦始皇自称为“皇帝”,秦汉以后帝王就也改称为“皇帝”了,而“王”则成为封爵的最高一级。如“诸侯王”、“藩王”、“郡王”、“亲王”等。

“王”后来也泛指一般意义上的首领,如“山大王”、“擒贼先擒王”等。

“王”字本为名词,可是当它用为动词的时候,读“wàng”,那就是“称王”或统治天下的意思,如《商君书·更法》:“三代不同礼而王。”也就是说:夏商周三代用不同的制度统治天下。

“王”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象棋大王”等。

“王”字还作姓氏用,它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姓氏之一。

“王”是个部首字。凡由“王”组成的字大都与“君王”、“天子”有关。如“皇”、“闰”等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公

【说文解字】

公,平分也。从八,从厶。(音司。)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

【汉字趣谈】

“公”是个会意字,从八从厶。“八”表示“分别”、“相背”,“厶”意为“个人”、“自我”。“八”与“厶”合起来表示“与厶相背”、“分厶为众”。“厶”是“私”的初文,会意表示与私相背,也就是要公平。“公”的本义就是公共的,公平的。《商君书·农战》:“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大意是:先要装满公家的粮仓,余下的粮食再用来供养父母。

公共的事物一般有不隐蔽的特点,故“公”又引申指公开、公然。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抢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其中“公然”既有公开的意思,又有毫无顾忌的意思。

“公”还是古代的爵位名。《公羊传》:“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古代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公居于五等爵位之首。

由此又引申为“让大家知道”,如:公布、公报、公开、公审、公告。再引申为“公正合理”,如:公道、公理、公心、公平、公正。

公,假借为指雄性,如:公畜、公鸡、公牛、公羊、公猪。又假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艄公、叔公、太公、外公。还假借指“丈夫的父亲”,如:公公、公婆。

现在,女人多称呼自己的丈夫为“老公”。关于“老公”的叫法,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他写下一副对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他的妻子看到了,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又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君

【说文解字】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汉字趣谈】

“君”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一只手拿着一支笔,是个“尹”字;下部是“口”字,表示发命令。“尹”字下加一“口”字,意味着对官员讲话,也就是发号施令。什么样的人才能对官员发号施令呢?只有一国之主的国王,这就是“君”,因此,“君”的本义就是指一个国家的主宰者、统治者。《孟子·滕文公上》:“滕君,则诚贤君也。”意思是:滕国的国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国君。《荀子·非相》:“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意思是:那后王,就是天下的君主。这是“君”的基本义项,又如“君主”、“君臣”、“君权”、“国君”、“昏君”、“暴君”、“弑君之罪”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由君主之意可以引申指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如战国时的商鞅称商君,白起称武安君。还有着名的“战国四公子”,分别为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

“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君”还被用作对同自己有特殊关系人的称呼,如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妻子对丈夫等。《周易·家人》:“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汉《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这种用法后世没有了。

由封号又可以引申为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如《战国策·齐策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意思是: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臣

【说文解字】

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

【汉字趣谈】

“臣”字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看上去就像竖起来的一只眼睛,只有当人侧面低头时,眼睛才能竖起来,这是奴隶的形象,因为奴隶是不能抬头正面看主人的,只能歪起头来看,所以上古的奴隶(男奴)就叫“臣”。“臣”字的本义就是奴隶(男奴)。臣子在君主面前也自称“臣”,比如他们在接受命令时,往往会说“臣遵旨”。

“臣”也可以作动词用,意思是“役使”或“臣服”。如《左传·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这里的“臣”,就是“役使”的意思。另《盐铁论·本议》:“匈奴背叛不臣。”意思是:匈奴人叛变了,不肯臣服。

“臣”也是古代的老百姓之间常用的一个自称,表示自谦。《史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意思就是:我从小就喜欢给别人看相,看过的人多了去了,但没有一个人有您这样大富大贵的福相。

西周、春秋时期,对男女奴隶的称谓不同。男奴叫臣,女奴叫妾。《书·费誓》:“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后来“臣妾”演变成古时仕宦之女的谦称。如李渔《玉搔头·谬献》:“臣父接臣妾上任,在中途遇了乱兵。与这个乳娘,一齐逃难。”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民

【说文解字】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属皆从民。

【汉字趣谈】

“民”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中的“民”字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只眼睛的形状,下面是一把锥子的形,会意表示用锥子刺瞎眼睛。金文字形和甲骨文类似,还是一幅用锥子刺瞎眼睛的图画,只是“眼睛”被写得更为线条化,而“锥子”则趋于实化。上古时期,残暴的奴隶主迫害奴隶(尤其是战俘)的方法多种多样,那些企图反抗者常常会遭遇被活埋、刑杀的命运,而能幸免于难的,也往往会被刺瞎一只眼睛,充作牛马不如的苦力。“民”字的构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社会现实。

“民”的本义就是被刺瞎了眼睛的奴隶。因为奴隶是被统治者,所以“民”的引申义是庶民百姓。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意思是:周文王使用庶民百姓的力量造亭台修湖泊,可是庶民百姓为此高兴。这是“民”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到现在。现在常说的民力、民女、民情、民权、民生、民心、民选、民意、民怨、民众、人民、利国利民等词语中的“民”,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同时,“民”还可被用作形容词,表示民间而非官方的,如“民房”、“民风”、“民夫”、“民工”、“民营”、“民俗”、“民宅”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官

【说文解字】

官,史事君也。从宀从自。自犹众也。此与师同意。

【汉字趣谈】

“官”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外部是个宝盖头的形状,显得很宽大,像座房子。其内是一把弓的样子,“弓”与“王(斧)”类似,在古代均为有镇压之权的标志。可见屋内挂“弓”,是表示权威之所在,也就是“官府”的意思。“官”的本义就是官府,即官吏们办公的地方。柳宗元《童区寄传》:“愿以闻于官。”意思是说:希望把这件事报告给官府。

从“官府”的本义又引申为“官职”或“官吏”等,如《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意思是:谨向君王报告我的无能,在人手不够时我勉强充当一名战士。《荀子·正论》:“量能而授官。”意思是说:根据一个人的才能的大小而授予官职。《周易·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意为:各种官吏得以治理,各种民情得以了解。

“官”还常被用来指称属于政府的事物,如官办、官方、官费、官家、官价、官商、官署、官厅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官”在后世常被用来表示公共的意思,因为大量公共事务的办理是由官府组织的。常用词语官中、官道、官厕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官”字假借指“生物体上特定机能组织”。如:官能、器官、五官、感官。

“官人”这一称呼出现在宋代,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司

【说文解字】

司,臣司事与外者。从反后。凡司之属皆从司。

【汉字趣谈】

“司”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下部是人的口,右边是一只手的形状,用手遮在口上,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司”字的本义是“司令”,也就是发布命令。由此而引申为“主管”或“掌管”,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命南正重以司天。”意思是:命令南正重主管天文。

“司”这种表示主管、掌管的意思很常用。如现在把主管汽车行驶的叫“司机”,把主管药物的叫“司药”,把主管会议议程的叫“司仪”等。

由主管之义可引申用作名词,表示掌管的人,官吏。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其中的“有司”就是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引申也指官府、官署。唐宋以后,尚书省各部所属有司。现称中央机关部以下一级的行政部门为司。

有一个成语叫“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司空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惯,原指习惯。这个成语出自唐朝刘禹锡的一首诗——《赠李司空妓》。相传,刘禹锡中了进士后,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为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名声,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在席上作陪。酣畅淋漓之时,刘禹锡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法

【说文解字】

法,今文省。许书无言今文者。此盖隶省之字。许书本无。或增之也。如草部本有无折。

【汉字趣谈】

“法”是个会意字,其金文的字形颇为复杂。右边是一个“廌”字,“廌”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怪兽,头上有角,见人相斗,主动地触无理者;左上部为“去”,左下部为“水”。会意表示执法如水平,用角将理屈者驱逐。“法”的本义为刑律、法令。如《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意思是:刑法不去阿谀权贵,准绳不去缠绕曲木。法令所规定的,智者也不能推脱,勇者也不敢去争执,刑罚有过不避大臣,奖赏善举不遗漏平民。

既然是“法”就会有固定的模式,由此就可以引申为方法、途径、手段等等。如《孙子兵法·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意思是:所有的用兵方法当中,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或许是最保守、最固执,亦最利己的族群,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却从未试图将这种真诚和善良变成社会的公共精神。
  • 中国智库索引

    中国智库索引

    “中国智库索引”是“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共同开发的大型在线智库信息系统,集成了智库搜索引擎、智库数据管理和智库在线评价三大功能。系统研发前后耗时三年。CTTI收录了598家智库,其中包含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5家,以及教育部和各省市认定的重点智库等。被收录的598家智库都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各级各类智库的代表与品牌。《中国智库索引》把CTTI来源智库的基本信息重新审核汇编,简洁准确地描绘了我国智库的总体面貌。本书是一部权威的全国性智库总目,可以作为工具书供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和媒体部门参考使用。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

    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汇总,共分十讲,以道德教育为主线,围绕“浪漫”“责任”“自由”三大主题,系统阐述德育对道德人格的成全和对生命质量的提升。
  • 李镇西校长手记2: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李镇西校长手记2: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

    在9年的校长任期上,李镇西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力图找到一条符合国情校情、能让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校园建设之路。他以身作则,在管理之外还深入教学一线,为任课教师解惑,为班级建设把脉,亲自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探讨符合实际的校园管理模式和考核方式……他从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入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让教师的职业素养随之提升,从而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知名教育家,李镇西在本书中以大量的案例展现了校长的日常示范,以自己的真情感染师生,实现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写作上,本书沿袭了上一部《李镇西校长手记》轻松活泼的随笔式写法,以丰富而充实的内容,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更为广大一线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专业素养指明方向。
热门推荐
  • 大明国宦

    大明国宦

    南有倭寇频频侵扰东南沿海,北有鞑子虎视眈眈,朝堂之上,更是一片乌烟瘴气,而这时,一群自诩名门正派的所谓英雄好汉,不知忠君报国,救民于水火,频频内斗,更是与世家狼狈为奸搜刮民脂民膏!更有甚者与倭寇勾结!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原本以为自己穿越是个很正经正统的历史开局,奈何被卖到宫中.............谁说宦官就不能为国为民!劳资今天就要教教这群只懂得内耗、抢地盘的所谓的“大虾”渣子们,什么是真正的男人!BY:铁胆!贯穿笑傲人吃人的江湖,但绝不是主线!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忆神昔

    忆神昔

    暴力是无能者最后的庇佑所,这是一群无能者成长为强者的故事。
  • 王女是朵小白莲

    王女是朵小白莲

    本来应该是享受万千宠爱的王女殿下,可怜王兄突然失踪,只能硬着头皮接手江山。突然来了一位世外高人,获封国师。某王女:“国师,你也太好看了吧~当我王夫可好?”国师面无表情。某王女:“国师,国师。你的眼睛怎么会变色呀,无忧好喜欢!”国师面无表情。某王女:“国师,你要是不同意嫁给我,我就娶十八房公子。”国师咬牙切齿:“把这个女人给朕掳走!!”
  • 源来我喜欢栀子花

    源来我喜欢栀子花

    当栀子花再度静静的绽开的时候,女孩轻轻的合上双眸,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里,傻傻的回味那些和他在一起的一丝丝承载着平淡却充满着微妙的幸福的花絮。
  • 帝国征途之罗马传奇

    帝国征途之罗马传奇

    长空万里,寒风凛冽,飞鸟也欲憾苍穹。苍海无涯,骇浪层出,鲤鱼竟竞跃龙门。风萧萧,易水寒。人海茫茫,踏上征途又何妨?战火响彻,飞沙走石,铁骑纵横,英雄层出。刀光剑影,谁为王?且看罗马传奇,留个脚印又何妨?(PS:前面几万字因为一开始经验不足,实在有点烂,正在缓慢修改中,推荐新书友跳开来看)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瑶妄星辰

    瑶妄星辰

    长达13年的暗恋,不敢出现在你面前的我,机缘巧合地遇见,鼓起勇气的搭讪!!你避如蛇蝎,厌恶至极......站在你面前的我卑微如草贱。慕辰,你看看我,我米瑶追随了你13年!!当我站在你面前,我才惊觉这份爱恋是我不可奢望的独角戏,罢了罢了,既然给你造成了困扰,就当我从我来过吧。”米瑶你还爱慕辰吗?“米瑶摇摇头:”认识就够了,余生就算了,以前打扰了,以后不会了。不是不喜欢了,而是放下了。“
  • 打工族的暗恋生活

    打工族的暗恋生活

    uiyu8yuuy@qq.com写给你谢谢
  • 爱情公寓6之故事还在继续

    爱情公寓6之故事还在继续

    经过多年的爱情长跑,爱情公寓的老住客们纷纷修成正果。爱情公寓仿佛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每一对真心相爱的情侣都能在这里获得祝福,走向美好。自从爱情公寓从建后,他们的故事又重新启航,爱情公寓又迎来了新住户,新的惊喜和新的烦恼都接踵而至。老住客们经过多年历练,对爱情和人生的态度更加成熟稳重。新老住客努力去理解对方,彼此帮助,即使磕磕碰碰,也要互相拥抱。铁打的公寓,真挚的爱情,新的浪漫故事还在这里继续上演,那是曾经花瓣飘来的地方。《爱情公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