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93800000028

第28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各色嫔妃(3)

长孙氏所做的这些,是在做表面文章迷惑世人,以图巩固后位,方便自己做太后并为所欲为吗?

答案:不是。

那一年,正当盛年的李世民忽然身患重病,累年不愈,几度危殆。长孙氏虽然贵为皇后,仍然昼夜不离地侍奉着自己的丈夫。在细致入微地照顾丈夫的同时,她飘飘的衣带上时刻都系着毒药,当毒药被丈夫发现之后,她平静地解释:“若有不讳,义不独生。”

——长孙皇后的毒药,映照着她的心境,与她的丈夫不惜带着可能是个拖累的她齐赴玄武门之变的那一刻遥相呼应。

史书上的长孙氏,总是那么的端庄慈祥,雍容华贵,似乎她生来就是这么个庙堂泥胎的“娘娘”模样。总算她留下了一篇诗歌,使我们能够看到大唐皇后巍巍母仪下的另一面。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质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那个桃花映照下美丽非凡,毫不掩饰情愫的怀春女子,才应该是真正属于长孙氏的形象吧。只是在这世上,只有李世民才明了那份“出众风流”有多么流光溢彩。

在她端庄无妒的皇后风仪下,仍然是一份鲜卑女子特有的固执爱情。只是她的表现方式,与独孤伽罗那么的不同。与其说她善待宫妃儿女纯是因为天生的善良体贴,不如再浪漫一点说她爱这个男人到了极处,甚至于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他尽情地随心所欲。(不要跟我说什么因为他是皇帝,她不得不忍耐的话,因为早在少年初婚时,她就已经开始这样迁就他了)。煌煌史册,唯有那颗毒药令人晕眩地展现了一次长孙氏深入骨髓的痴情。

只可惜,面对那颗沉重的毒药,史书却非要说,那是因为长孙皇后不愿让自己重蹈吕后覆辙,所以打算提前解决自己,“以绝后患”。官方的神来之笔,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一对自幼结发的夫妻,在丈夫似乎将要走到生命尽头、妻子甘愿以身相殉的时候,(即使他们是皇帝和皇后),又怎么可能以这样的官腔表白心迹?!

然而,长孙皇后的这颗毒药没有得到派上用场的机会。太宗康复后不久,长孙氏就病倒了。

长孙所患的病,是多年旧疾“气疾”(哮喘、肺病)。用中医的观点,这实在是令人无法轻松的疾病。肺主气主悲,气不畅则郁闷焦虑夜不能寐。就算不发病,人也常有心思缜密多愁善感的倾向。然而就是这样体质的一个女人,却自幼丧父、寄人篱下。虽然长大后她找到了爱情,偏偏爱上的男人是李世民。幼年的不幸似乎只教会了她善待别人,却偏偏没有学会善待自己。嫁给李世民二十三年,是八千多个日子,她究竟又能有几个轻松安眠的夜晚?多年压抑的情绪,只会将她的旧病越积越深。

贞观八年,在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新城公主前后,潜藏已久的病魔终于发作,并迅速吞噬着长孙氏的生命。

尽管已经抱病在身,长孙氏仍然念念不忘她的皇后职责,随后的日子,唐王朝的宫廷内部也大事不断: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病逝,贞观十年初,太宗诸弟诸子徙封……于是她的病就始终辗转反覆。

最后,在一个深夜,她强撑着陪太宗出宫视事,风寒侵袭,病情迅速加重,医生也束手无策。皇太子李承乾只得想别的办法:“能不能大赦天下,再多度人入佛道,祈求神助?”长孙氏拒绝道:“生死有命,非人力所能变易。如果行善可以延寿,我自问一生也从未做过问心有愧的事;如果无效,又何必妄求福报?大赦是国家大事,你父亲也从来不参与佛道之事,实在不必为了我一人擅动天下法度,更不能让皇帝做他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李承乾无奈,只得把母亲的话转述给了左仆射房玄龄,房玄龄又将此事转奏太宗。长孙皇后的话使众臣都嘘唏不已,纷纷请求太宗大赦并礼佛。太宗统统照办并亲力亲为。消息传到长孙氏的耳中,她反复地要求太宗不要如此,太宗只得中止计划。

长孙氏的病,终于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然而弥留之际,她最担心的仍然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获谴重臣房玄龄的遭遇前途,对太宗说:“玄龄事陛下最久,一向小心谨慎,大小奇谋秘计他都有份参与,却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泄露过,实在是忠心耿耿。如果不是极大之罪,陛下就一定不要亏待他。”随后她又说:“对于我的家族,要想保全他们长久,就一定不能让他们掌握权要,给一个散官闲职就行了。至于我自己,活着无益于世,死了就更不能耗费世间资财。只须因山而葬,不起坟,不用厚重棺椁,以木器陶器陪葬即可,再举行俭朴的葬礼。还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言,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殁于九泉,诚无所恨,亦是陛下未忘妾也。”

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长孙皇后逝于立政殿,享年三十六岁。五个月后,唐太宗将年轻的妻子下葬于昭陵,谥“文德皇后”。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当年那副卦中的短短八个字,包含了怎样的含义,需要怎样的睿智、情操和牺牲精神,才能将这八个字写完。然而长孙氏短短的三十六年人生,却近乎完美地成为这八个字的诠释。

长孙氏死后,太宗在遗物中发现了她亲手编纂的《女则》十卷。

《女则》没有流传下来,根据记载,这部书中的内容,是采集古代女子卓着的事迹总汇,是长孙皇后平日翻阅以随时提醒自己所用,与班昭所着的《女诫》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在她生前,即使是她的丈夫都没有见过这部书。太宗手持妻子生前的着述,睹物思人更增哀伤。

长孙皇后生前,太宗虽然与她有结发深情,却仍然不免辗转于诸妃之间。似乎直到妻子彻底撒手人寰,拿到那部被翻阅得已显陈旧的《女则》,太宗才完全地触动,发觉自己失去了怎样的无价之宝,才明白自己曾经让她经历了怎样的冷清孤单。长孙氏在丈夫的思念中,日复一日地完美无瑕。所有活着的女人,都敌不过死去的她。

长孙氏去世前,太宗的女人们先后为他孕育了二十一女十三子。长孙氏去世后十三年间,后宫孕育的孩子却只有一个,而且离长孙氏之死也起码有六七年了。似乎正当盛年的李世民感受男女欢爱的激情,都随着长孙氏一起逝去了。

失去了长孙氏的不仅仅是李世民,大唐王朝也失去了它最好的皇后。

有位大人说,唐太宗李世民其实只是贞观之治的一个中心人物,那个年代真正的灵魂寄托在长孙皇后的身上。她用一种母性的慈爱和怜悯,呵护那个年代和贞观君臣。虽然世人一直认为帝父后母,但自长孙氏以后,中国的耿直之臣再也没有谁象魏征和房玄龄那样,得到过哪位皇后真正如母亲般至死都不曾忘记的照拂。她圆满了中国乾坤学说“父天母地”的女性形象。她的死却又过早结束了这一切。曾经在她的照料下稳稳当当的大唐后宫妃嫔子女,也整个地丢给了唐太宗去承担。以她的逝去为界,贞观纪年被分为前后两段,而这两段的不同,是那样的明显。贞观之治的中心人物唐太宗,也由洒脱豪放的前半生,走进了家事纷扰负担重重的晚年。

在重新起用了房玄龄后,李世民在宫中建起了一座高台层观,时常登台远望昭陵,他的妻子长眠在那里,他却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和她团聚。

然而魏征这个榆木老头却死板板地非要表现自己的百毒不侵,当太宗指着远方告诉他,那是皇后长眠的昭陵之时,魏老儿却坚持说自己老眼昏花看不清楚:“要是皇上也能时常这样望望太上皇的献陵,那我大概就能看得到了。”太宗无奈,只得拆去了那座高台,被迫收回了远眺妻坟的目光。

魏征固然是贞观名臣,但无论他做过怎样了不起的事迹,这番说话却只能勾勒出他僵硬的背影。只有从来不懂爱情更没有激情,靠呼吸教条维持生命的男人,才说得出这样愚蠢的话。只有一个根本不懂人情世故的男人,才会这样偷换概念,干涉别人的感情世界。更何况他伤害和贬低的,是曾经多次救过他的性命、给予他超出帝王知遇之恩的长孙皇后的爱情。

老魏也许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被牵连受贬。长孙氏若还活着,他身后只怕也不会落得如此结果。失去妻子的李世民在此后的人生里,一直四处征召世家女子入宫。与其说是好色,不如说他试图在其它女人身上找回长孙皇后的影子。而他也似乎确实找到了一缕影子,她就是湖州女子徐惠。

徐惠是湖州人,贞观十一年被征召入宫为才人。当时她才十一岁。虽然她始终未曾生下一男半女,可是后宫中但凡妃嫔有空缺之位,晋级的那个肯定是徐惠。徐才人、徐婕妤、徐充容……五品、三品、二品……徐惠得到太宗的由衷喜爱,是有充分理由的。她天资超常,出生五个月就开口说话,四岁能通诵《论语》《毛诗》,此后遍涉经史手不释卷,八岁时写出的文章便已流畅出彩,其父以“小山”为题命她似楚辞为文,她援笔立就:“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史书以“词华绮赡”来形容她的文思。现在多有人知骆宾王七岁咏鹅,却不知徐惠八岁赋词,且才华远在骆宾王之上,这实在是遗憾。

贞观中后期,唐太宗一面兴兵事,又一面兴筑宫室。贞观二十二年,时年二十二岁的徐惠看到百姓劳苦,遂上疏谏阻,这道疏被完整地记录在《旧唐书》后妃列传里面,辞曰:

自贞观已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望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网罗千代者矣。古人有云:“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同类推荐
  • 丫鬟当家

    丫鬟当家

    总的来说,就是一名不见经传的丫鬟莫名其妙地成为了沈家冰山大少爷未来小老婆,在艰苦奋斗以求赎身的过程中到处“拈花惹草”,不知不觉中让赎身之路变的愈发遥遥无期罢了。【此文慢热,绝不弃坑。追文有风险,入坑请谨慎!】
  • 京华诰.百尺游丝千里梦

    京华诰.百尺游丝千里梦

    往事如烟,尘世如泥,孰能真则出淤泥而不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不知醉梦难成,愁勾魄扶君膝。不舍不求,纠结万千也抵不过一时情迷。不闻不寻,千回百转终也难抵一时意乱。世事难辩,生命莫测。时局不稳,朝堂风云,边庭飘摇哪可度?临出征之际,他遇上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淡如菊,静若水之下,曾经也清狂不羁,是什么让她改变了?是她?是他?抑或是它?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当年失足坠落。是刻意,还是无意?没有强硬的后台,举步维艰。这祸起萧墙为的是权位?是荣华?还是只为生存?自古青蝇白璧无休无止,同时女人之间的斗争也逐渐白热化......那个时代,似是有太多说不明道不白的不得已!
  • 木乃伊媚后

    木乃伊媚后

    从棺材里头醒来,浑身上下都是绷带,妈呀,我穿成了木乃伊!从美型性感小鬼成长到冷酷霸气的埃及之王,什么,我竟然和上古帝王美尼斯谈成了恋爱?有冷漠温柔的祭祀大人,忠诚护主的男性蛇奴,还有个纯洁无辜的异族王子在侧~鉴证埃及的第一次统一,从神妻到白都之主再到埃及王后,我是木乃伊我怕who!不求内涵小白文,让我们雷雷更健康……++++++++++++++++++++++++收藏留言推荐……有的话就给点吧,本书书群:32108430大家来加哦~《竹林七贤》《寻找同学的你》《弃妃》《遗忘的战神》《宠后》大家有空去瞅瞅嘿嘿
  • 绝世宠妃:官女难为

    绝世宠妃:官女难为

    他说:不管我说什么,蓉儿都是我的。芙蓉说:“我答应过你为你做千千万万的事,可是你转过头来抱着另一个跟我很像的女人算什么?算了,我还是去找真相吧。”某人说:“我就是真相,你来找我啊。”本文是轻松活跃夹杂沉重反复C大调,逗比女主和腹黑某人的艰险快乐故事。
  • 嗜血狼君宠妖妃

    嗜血狼君宠妖妃

    一具诡异的干尸,一次离奇的厄运,一段悱恻的缠绵……荡气回肠的爱情,缠绵疯狂的欲望……让她茫然、徘徊在不同男人之间。何去何从?无语问苍天。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热门推荐
  • 很久以后我仍爱你

    很久以后我仍爱你

    衡量一场爱恋的成功与否,是最终可以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还是与青春之时,爱的深亦爱的痛?
  • 莫诉浅殇

    莫诉浅殇

    他,九天之上,气宇轩昂为寻她下界而来。他是为了情,还是为了债?她十六岁之后华丽变身,一双勾人的桃花眼,惹了多少人的热火,她是人是妖?最美年华遇到的都是些什么人?不人不鬼不仙的他究竟有何来历?情牵一世,情起缘灭!这算卦老者为何出口诅咒!道不尽的容情蜜语,话不尽的一世情缘~她不要下一世的无限恩爱~她只要今生今世至此他一人!
  • 末世狂兽

    末世狂兽

    神秘的病毒突然席卷全球,丧尸,异兽数不清的怪物如同潮水般席卷了人类世界,为了生存所有的人类退居一城,并将取名为希望,以此城为基石开始了长达千年的生存之战。
  • 至尊法神

    至尊法神

    沐云降临一万五千年前的远古世界,人族文明刚刚诞生,人类才掌握修炼的技巧,初识炼药、炼丹、制符和阵法。大陆动荡,异族强势,妖魔横行,魔兽四起,人族地位风雨飘摇!这是一个古老而野蛮乱世,这也是一个热血而震撼的故事!
  • 妖孽殿下的调皮老婆

    妖孽殿下的调皮老婆

    今晚就在这休息吧!没有为师的命令不准离开为师半步,否则你知道后果......呜呜呜呜还有没有人权啊!!!人权是什么东西............
  • 我在神魔世界破案

    我在神魔世界破案

    慕九穿越到神魔世界,发现自己前身的死亡竟然缠绕着重重谜团。为了找出真凶,也为了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活下去,慕九不得不练武自强。来自前世的一道神秘闪电寄宿在他的识海,令他成为武学绝顶天才。就在慕九隐匿实力,默默向着修行高峰攀登之时,他无意中得到一枚奇怪的残缺玉玦,而一位神秘的少女,也因此找上门来……针对整个宗门的可怕阴谋正在暗中酝酿,天才神探能否发现真相,又能否化险为夷?
  • 精分驸马

    精分驸马

    疯子驸马李睿修融合了来自异世界的三片残魂,从此三观颠覆,立志要穿越去21世纪当神仙!在穿越过程中,他排除万难,与大臣斗、与残魂斗、与情敌斗……终于成为大应朝化工启蒙第一人。兵器不趁手、粮食不够吃、悬案破不了、衣服不耐穿、房屋不坚固、车马没速度,有问题,就找李驸马。主角苏,爽,雷,装X坑品好,每日九点更新
  • 盛宠倾城妃

    盛宠倾城妃

    她,是轩辕国丞相府的嫡长女林依月,从出生就被下了封印,因此不能修炼幻气,称为被人废材。自己的庶妹们天天折磨自己,这次就是活生生的被打死;她,是21世纪的特工金牌杀手林依月,被自己爱的人背叛,亲手杀了自己,他竟然为了得到自己手中的龙之戒杀了自己,可是自己临死之前也不会让他得到龙之戒,就把龙之戒吞到肚子里。一朝穿越到废材身上,一次机会让自己可以修炼幻气,隐藏自己会幻气事实报仇,斗姨娘,斗庶女。在一次的外出购买晶石提高自己的幻气时,碰见了琉璃国太子司徒云谨,开始了.........
  • 玄武仙途

    玄武仙途

    一场车祸,主角“弋一”来到了“玄武世界”——一个奇幻而残酷的世界。乱世出英雄,愿我们大部分人的平庸不是源于自身!
  • 我在仙界学破天

    我在仙界学破天

    哈哈,没有简介。骗你的略略略。且看楚奕落如何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