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4600000014

第14章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的相互关系(1)

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政党政治中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本质要求和发展动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是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与根本要求。离开党员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和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发展党内民主就是一句空话;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保障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党内民主的运行状况和发展水平。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发展动力与检验标尺。“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侧重于理论层面,是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中的基本定位;“发展动力”与“检验标尺”,侧重于实践层面,是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中的作用体现与效果检验。

“党员主体地位”明确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及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理念。从党的文献所使用的定位词语来看,先后使用了“坚持”、“尊重”和“保障”,无疑说明“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与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理论发展与成果创新来看,“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是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实践、不断探索党的建设规律的重要理论成果。学术界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讨较多,关于“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的关系也有很多观点。整体来看,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具体分析来看,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发展动力与检验标尺。“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是党员主体地位在理论层面的党内民主中的定位,其中“核心理念”标示着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理念体系中的本原性地位,而“基本原则”则是“核心理念”在理论层面的固化形态,具有贯通性与恒久性,往往“存在”于党的纲领、章程与政策之中。“发展动力”与“检验标尺”,是党员主体地位在实践环节中的作用体现与效果检验,其中“发展动力”标示着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本原性地位,而“检验标尺”既是衡量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实现以及动力效能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一、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理念

“理念”,一般与“观念”是同义语,但“理念”更指蕴含真理性、规律性认识或思想的观念。民主、平等、忠诚、奉献等,都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理念,与之比较,“党员主体地位”则更具根本性。

(一)作为核心理念,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基石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党员主体地位是党的组织和党员“积极性”的基础。1938年10月,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文章,曾以“党的领导机关”及“党员和干部”的“积极性”,喻指党员主体的作用与党内民主的关系及其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所谓发挥积极性,必须具体地表现在领导机关、干部和党员的创造能力,负责精神,工作的活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以及对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爱护观点出发的监督作用。没有这些,所谓积极性就是空的。而这些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发挥积极性的目的就不能达到。”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包含三层逻辑关系紧密的重要观点: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是夺取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武器;积极性以党组织和党员的创造能力、负责精神、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和监督作用表现出来;党内民主生活是发挥积极性的基本保证。党员在党内平等的“主人”地位,其创造能力和负责精神才能真正得以激发,在党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才敢于和善于提问题、发意见、批缺点,尤其是监督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因此,党员的“积极性”,是以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为基础的,是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直接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认为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条件。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重申“三不主义”,提出保障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党委委员权利等是创造民主的条件。“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根据邓小平的论述,一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要积极创造发展党内民主的条件,二是基于破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遭到的严重压制和破坏、恢复党内和人民内部政治生活的民主秩序的客观需要;二是在政策和措施上重申“三不主义”、保障党员权利等。如果说“三不主义”的政策尚带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色彩,那么保障党员权利和党委委员权利等“民主的条件”则具有根本性。也就是说,“三不主义”对于党员党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有解除“禁锢”之忧,是从政策层面考虑为党内民主的发展创造条件;而“坚决保障”党员权利和党委委员权利则具有根本性,是从激发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内在驱动力角度来考虑为党内民主的发展创造动力条件的。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转轨与初步确立时期,江泽民强调要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制度,保证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文章中,指出:“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上来。在党内生活中发扬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压制党员批评,进行打击报复或诬告陷害的人和事,要认真查处。”江泽民的这一论述,实质上提出了保障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的四种基本途经:一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二是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三是发扬党内讲真话和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四是查处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各种行为。这里特别强调了制度建设问题,党内民主制度是党员主体地位及主体作用的基本保障,缺少了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及主体作用往往只能停留在“口号”层面了。民主渠道和优良作风,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民主渠道可以促成和发扬优良作风,优良作风可以保证民主渠道的畅通,因此,缺乏民主渠道或者渠道不够畅通,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党员的主体地位切实确立及其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查处与惩处(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则是依据党纪党规对党员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保护。

十六大以来,2007年的胡锦涛“6.25讲话”,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四种全会决议,先后使用了“坚持”、“尊重”和“保障”等词语,多次明确提出和阐释党员主体地位问题。

总之,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党员作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对党内民主及党的事业发展起着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党员主体地位”核心理念,明确了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和“主人”的思想,揭示了党员在党内民主中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树立“党员主体”这个核心理念,夯实“党员主体地位”这个基石。

(二)作为核心理念,党员主体地位反映与体现了党内民主的本质和规律

“党员主体”及其主体性实践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本质性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内容,而人类历史也就是追求着自己目的和利益的人类实践活动。从政党政治角度看,自从政党产生以来的人类政治活动,从政治层面较为全面的反映和体现着“人类历史”。在政党内部,自由、平等、民主等,几乎被所有类型的政党视为重要的理念与原则。而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以来的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证明,是最有权利和最有资格把“民主”写在旗帜上的新型政党。在无产阶级政党的事业发展中,每一名党员都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实践主体,而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性活动。因此,可以说在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以平等、民主为基础赋予了党员“主人”的称号、“主体”的地位,以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来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推动着党的事业和党所代表的人民的事业不断获得了实质性的新发展。

“党员主体地位”的核心理念可以统领和整合党内民主的其它概念、原则和范畴。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实践中,确立的并不断发展的平等、民主等概念,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等制度和原则,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和要求,构成了党内民主的概念、原则和范畴体系。如果从“原生”与“派生”的关系看,“党员主体”是“原生”,而党内民主的其它概念、原则和范畴都可视为“党员主体”的“派生”和延伸,都是党员在党内的“主人”角色和“主体地位”的渗透和具体体现。如果从党内民主的结构层次和结构体系看,“党员主体地位”是基点,有了“党员主体”这一“细胞”,才有党的组织这一“肌体”;有了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保障,党内民主的其它概念、原则和范畴才有了实质性的内容依托和实践性的价值支撑。因此,在党内民主的概念、原则和范畴体系中,“党员主体”是渗透和贯穿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一根“红线”,党内民主的其它概念、原则和范畴是对“党员主体地位”的运用及实践中的保障,抓住“党员主体”这一核心概念,可以统领和整合党内民主的概念、原则和范畴体系。

“党员主体地位”的核心理念是党内民主本质的把握与体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虽然在地位、主体、民主形态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每一名党员都来自于人民,也是人民的组成部分,党内民主在范畴上属于并寓于人民民主之中。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党员当家作主”。“党员当家作主”,实质就是党员在党内的“主人”角色、在党的事业中的“主体地位”。离开党员主体地位,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党内民主;党的事业发展,就是党员主体地位确立与实现、党员主体作用凝聚与发挥的过程。因此,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内在统一的、互动互促的,党员在党内的“主人”角色和“主体地位”是贯穿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核心要素,抓住了“党员主体地位”就抓住了党内民主的本质与规律性要求。

(三)作为核心理念,党员主体地位制约与规定着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互动互促而又内在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本质内容和规律性要求,而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都受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约与规定。因此,发展党内民主理所当然要围绕“党员主体”这个核心,夯实“党员主体地位”这个基石,发挥“党员主体作用”这个力量。

完备的制度对于发展民主具有基础性作用。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文章中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制度是民主发展的结果,也是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从制度结构看,一般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之分,但不管那种类型的党内民主制度,都是党员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保障。党内的各项民主制度,既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更是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保障性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同时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融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于其中的党的“代表制”,本身就是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制度性表现。同理,党的地方和基层代表大会,也具有同样的职责和功能。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等,又是党的制度规定的党的组织结构体系。因此,不管从制度结构看,还是组织体系看,党员主体地位都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创建和制度运行的依据和要求,而制度是保障,组织是载体。

流畅而科学的制度运行机制对于发展民主最有保障力。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不难看出,党务公开和民主讨论环境是从民主机制层面谈论的,也都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党内民主制度运行的基本要求。党内民主制度的运行机制涵盖很多内容和要求,但是党内授权机制、党员选举机制、党员参与机制、党内决策机制、党内监督机制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多项党内民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要求,如“代表任期制”、“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票决制”、“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以及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等等,既是制度规定也是制度运行要求。

二、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

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党内民主及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是对“核心理念”的进一步确认,将“核心理念”以“原则”形式固化的形态。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建原则之中、体现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其它原则之中,也运用和验证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实践之中。

(一)作为“基本原则”,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建的重要原则

同类推荐
  • 韩国行政改革的神话与逻辑

    韩国行政改革的神话与逻辑

    本书是一本对政府正在推行的改革的重要一部分——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行政改革的逻辑和有效的推进方法加以整理的书,对韩国新政府所推行的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内在逻辑和有效地推进方法进行了梳理,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理性履职观

    理性履职观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0]?,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作者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在附原文的基础上,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同时对其中暗含的哲理给予了充分扩展,突出当代价值与时代特色,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该书共收集论文38篇。即《道德建设四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战线精神文明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等。
热门推荐
  • 亿年轮回

    亿年轮回

    传言,世界是神母所创造。继而创造了十二使徒每一个使徒都有一份自己的姻缘,但是这份姻缘是好,是坏,就不一定了
  • 层层之上

    层层之上

    在宇宙中有一万种可能,比如……一个分层的世界……
  • 那时的倾城

    那时的倾城

    在同一个世界里,有的人喜欢高调的生活,有的人喜欢低调的生活,也有些人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些人喜欢轰轰烈烈的生活,而在这所学院里,就有这样的精彩故事…关于五对恋人的时光.
  • 地月新纪元

    地月新纪元

    新纪元223年,新兴的灵师职业成为地月系的主导,在月球虎视眈眈的星月帝国蠢蠢欲动,三大禁地里的灵兽似乎联手想要爆发兽潮,邪灵师势力逐渐庞大……一个十七岁只想知道自己父母死因真相的少年,将会如何在乱世中画出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ps:书友企鹅群号:1032574228。
  • 我的异世界生活记录

    我的异世界生活记录

    即使是穿越这件小事,我们的姿势也要与众不同。全文唯一指导思想:专心走剧情,绝不开车。
  • 星际重舰

    星际重舰

    21世纪的五好青年——林立。灵魂穿越附生在了星际时代一颗垃圾星球的主人身上!因为纯正的地球灵魂,而获得了高等级文明星际战舰的认主!星际征战……机甲攻防……美女的诱惑……还有星空中,那些未知的秘密……新书上传!各位客官请多多收藏,投票!!!
  • 苍玄九变

    苍玄九变

    这是一个少年从弱小一步一步成长大陆之巅的故事。武者修行,与天地相搏,与万物相争,存一心而观一界。以念通灵,以魂化神。云霄九变,灵动苍玄!
  • 颓废青年与漫长梦境

    颓废青年与漫长梦境

    25岁无业青年郑琛某日突然收到高中时的暗恋对象楚宁宁的结婚请帖,可是实际上楚宁宁早已死去。在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中,郑琛和好兄弟李铭开始调查事情的真相……
  • 天边草

    天边草

    一戟断天荒,星纹奏万法。绝代天才都于这个时代降生,成仙路上必定布满了天骄的尸体顶尖的那个人也难逃天地大道的恶作剧。那就反了这天,君临这片星空。
  • 七秀坊之秀太想打本

    七秀坊之秀太想打本

    报告团长:前方发现七秀坊那个小秀太,请问...